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華嚴禅行法--《禅觀》第十集▪P4

  ..續本文上一頁

  你這個地方是在培養你健全的人生觀,人格性健全,然後要有健康的這種家庭生活與社會生活,在這樣的前提之下,他會産生,他會産生人生這樣活著對嗎,我這樣日複一日這樣下去,到底要到哪裏去呀?這個叫出離心。

  你生了出離心以後,那你有沒有開始在追求,有沒有真實的世界,會叛逆的小孩,他就追求她所要的,他假如不追求她要的,他一定乖乖的,有沒有那個叛逆又很乖的,沒有,因爲小孩子他不會隱藏,所以他會發出來。

  但是當他去摸索到穩定下來以後,我告訴你,這個孩子他已經超越了,他心靈年齡已經出來了,他的心智年齡也成熟了,所以越早叛逆,叛逆是你講的,越省成本,越晚叛逆,你不要到八十歲才叛逆整個社會要付出的成本就很大,越早叛逆,他心靈年齡越早成熟,所花費的成本越少,頂多被爸爸吊起來揍幾下而已,有沒有被吊過,你們都沒有被吊過,都乖兒子。

  第叁個階段他就是要追求真實生命,你在各種摸索當中,你會到佛門中來,開始修行,這個叫初禅觀,就開始禅修了,培養感受法身的存在,在這個時候,在修行的階段裏,你要鑒別正法跟不正法,正法是什麼?不正法是什麼?你到正法裏面來,才開始禅修,禅修就是初禅觀,要感受法身的存在,假如這個地方你都不健全,生活怎麼樣先做調整。我們叫做生命教育的範圍。

  那麼來到這個地方,這裏就開始修行了,禅修了,這是初禅觀,感受法身的存在,再來就是細禅觀,我們講經過修行開始線。

  你要正式的修行,我們就叫參禅,所以在禅修的時候,對于參禅來講我們叫做摸索階段,那麼這個地方,是工程面用根觀心的軌迹,用根不是看識性,是已經用根,在技術面是在破識,那我們這個地方是直接講用根,這個叫細禅觀。

  那麼這個叫住的部分,我們前面所提住的部分,從技術面來講是破識的作用,那這個地方來講是用根,看到真心活動的軌迹,但是這個時候真心的活動,你不靈活,你想要怎麼樣,你用不上來,但你可以怎麼樣。

  剛才周師姐提到說,我任何境界來都把他觀空,把他破了,可不可以,對,你知道怎麼辦,可是要怎麼辦你不會應用,不會變化,初階段就是這種狀況,參禅的這種狀況,這個絕對正確,但是要靈活運用沒那麼快,因爲要靈活運用你還要再繼續努力。

  這個地方已經可以看到你的心的運用的那個軌迹,你已經逐漸可以看看,一直用,一直用,一直用,只要你用的那個頻率越高,你的成熟度就越大,用的頻率越低,成熟就越慢,就是這個部分(住),這是參禅。

  再來就是微妙的禅觀,這個妙禅觀是八地以後了,我們這裏就不跟各位講,你現在能夠看到的就是法界觀,十玄門跟周遍含容觀,周遍含容觀是法界觀裏面的高級觀,我們通常在法界觀裏,是從真空絕相觀跟理事無礙觀這兩個部分能成熟,你早就在法界裏了,不用擔心了。

  說事事無礙法界怎麼修,這兩個及格,那你就知道怎麼修,這兩個不及格,那兩個怎麼講也沒用,變成知識了,所以周遍含容觀,我們通常是附帶的,也只是讓各位了解到,我們在修行的過程裏應該怎麼用,這個今天跟各位再補充這些,其實都前面已經講過了。

  不過我要告訴各位的兩個問題,第一個就是你不要忽略,修行是一項生命改造工程,不要自以爲是,想罵人就罵人,想證果就證果,沒有那麼簡單,爬到樹上摘柚子,想要有就有了,要采柚子現在去采也沒有,你要等到中秋節才有,他還有一定的時間,所以尤其在批評的時候,一定要特別留意。

  不是罵人表示我的成就,那不是這樣,雖然我還沒罵到了,不過看人家這樣在罵了,實在也不厚道,這個我們一定要修行知道,他是一項工程。

  而且你一定要留意到,你有沒有經過舒服坑,你有沒有經過觸功德,那麼在觸功德的時候,你是怎麼轉入參話頭,要沒有的話,你很可能就在禅定中。

  所以我跟各位講,你要打坐,假如說感覺身心很舒服,停在某一種境界,我告訴你,標准的舒服坑,假如你現在已經修到這裏,擠進去到某個境界裏,那裏,諸佛菩薩好多,禅定坑,你已經到初禅定去了,所以這個很清楚了,信不信由你。

  你可能說,恩,你沒有這種境界,沒有境界是你講的,你怎麼知道我有沒有境界,但我告訴你,在那個範圍裏頭就不對,因爲在舒服禅的時候就會有一種束舒服的感覺你說不出來,假如你有那種感覺,常常這麼一坐就天亮,我要等人,今天無聊,不知道幹什麼好,這麼一坐一天過去了,這個就是舒服禅。

  尤其晚上一坐,一口氣天亮了,跟你講睡著了,你不相信,這個就是舒服禅,再繼續努力,再坐幾十年都變成胡瓜殼,生胡瓜子,不能用,你要留意到這是一個,一定要經過這樣一個過程。

  第二個,你要鑒別,這裏面包括一些幻境,幻境、幻聽、幻覺,看到什麼,那個都是,會通靈,會怎麼樣這一些幻境,還有一些感受,你自己確實有很舒服的感受等等,還有你的理念,理智推理的大腦範圍的也都不對,你一定要留意到,我們這個都跟各位交代的很清楚,不要再犯那種過失,尤其跟各位警告的就是你不要墮入那種很冷漠,很無情的那種狀況,因爲禅修給你增加生命能量,你在理智中是溫情遍野而不是冷漠的不得了,也不是熱情的亂七八糟,那些都不是正常的情況,正常的,他這個地方他的理智跟熱情他是能夠拿捏得當,你既然拿捏不當的,就不是修行的情況,這個是我們提供給各位做參考的,有關禅觀的這個部分,我想就簡單的跟各位談到這裏,好吧。

  

  

《華嚴禅行法--《禅觀》第十集》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叁聖圓融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