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華嚴禅行法--《禅觀》第六集

  華嚴禅行法----《禅觀》第六集

  海雲繼夢和上

  我們剛才提到培養欣賞的能力,所以我們爲什麼要大家一定要參加華藏工程,那是一個起碼的,聽人家講話,聆聽、欣賞。這個人,你看叁個月前就罰站叁分鍾,叁個月後開口是道,這就厲害了,你就欣賞到什麼他生命的成長。

  當然欣賞生命的存在,是多方面的,一個人他的意識形態越單薄,也就是越接近淨識的時候,單一概念的時候,他越美,你去留意看看,小孩子哭,哭的時候你給他一塊糖,馬上就笑起來,連眼淚,連鼻涕,連糖果一起吃下去,你都覺得很美,爲什麼,因爲他單純,我們俗話叫做單純,其實他只在一個單一概念上面。

  爲什麼我們不美,因爲你太複雜,意識形態太多了,概念太多了,大腦一直在起作用,不美,你能不能欣賞到那純真的那一面,你要去培養,等你老了,看破一切,放下了,八九十了,一百多了,人家都已經挂到牆壁上去了,你還在滿街跑的時候,當然你也可以放下,但是那個沒修行,他是福報,我們現在就在你意識到達巅峰的時候,你警覺到,要去改,不見得會改成功,但是你去改,這就是培養善根,所以感受生命存在的能力,就是智慧,所以在這個時候,訓練淨識,你一定要去培養。

  從審美的立場來看,我常跟各位講,花開是美,花謝也美,花謝怎麼美,你要去欣賞,抽芽很美,落葉也美,我常跟各位講說像這種樹枝,插花的樹枝即使他枯掉了你都不能丟掉,不是他貴的問題,他確實很美,我們這些土包子,謝了就丟,一點美感都沒有,就像他全部枯枝你都可以插一盆花,但你不會欣賞。

  我們在高雄,有個楊老師在插花,我跟她講說用那個萬年青,他特別去山邊海角去拿來很粗的做好插在那裏。隔兩個月被拔掉了,氣的再也不來了。你們這些出家人,一點生命感都沒有,我說,別生氣,再來嘛,教他嘛,很勉強的再來一次,被氣第二次,就把他氣死了,再也不來了,爲什麼?沒有美感,沒有審美這種能力。

  你要的都是那些基本的,像我們做的這盤子那麼漂亮,不會用,就一定要買一個紅色塑膠的那個,你俗,也不要俗到有剩,問他爲什麼,因爲這個比較好用,實在是,剁一剁喂母豬好了,弄到這個東西給他,還不會用,硬是一定要去買個一百塊叁個,那無所謂,你反過來欣賞他。

  就有這種人。我們在供佛的時候,拿那個供盤,哎呦,那麼重!那麼重,你們都要輕的,越簡單越好,你沒有辦法展現那種莊嚴,供養的殊勝,你知道午供,供佛是怎麼樣嗎?現在像我們就這樣搬過來就好了,一碗飯,就一碗飯要四個人扛著,你沒扛過,佛要吃的,哪是那麼簡單,一面端著, 一面講話,口水什麼鼻涕都噴下去了,一點恭敬,莊嚴那種隆重都沒有,你怎麼欣賞呢?你想想看。

  那就缺少生命感,你要慢慢去培養,培養那能力,不是說要花錢才叫莊嚴,不是,有,因爲我們有這種福報,你把他弄出來,沒有這種福報,不要緊,簡單也可以,很隆重。

  所以你不要看爲什麼一定要唱,我們上一次上師無上供養法,那是一種隆重,他不是,他是從頭都唱一樣的,我用念的比較快,你是天才,我們不是要天才,我們要的是誠意,你禮請諸佛,供養一切賢聖的時候,是不是要很隆重,很恭敬,你感受不到那份隆重跟恭敬,你只聽到說都出叁十叁番素蘭要出嫁嗎?一直一直在那邊番,你要把那個莊嚴給唱出來,所有的聖歌他都很簡單,一再的反複唱,你持咒一百零八遍也是一樣,都同樣的調子,爲什麼要一百零八遍,人家叁十叁番,你要一百零八番,這個就是透過這樣一再的反複,你才能夠把那個莊嚴度給顯現出來。

  那你不能去欣賞,太聰明了,識性太發達了,所以我們告訴你,在淨識這個階段裏,一定要先去培養這種感受力,當你感受不到生命的美,那個美不是你意識形態的美。

  你記得嗎,我記得有個廣告,拍尼加拉瓜瀑布,結果是在河流裏面流水,有沒有,弄出來,他就很美,很小,他鏡頭一拉近,就跟尼加拉瓜瀑布一樣,結果是汽車廣告,你要會去欣賞。

  他可能是殘破的,但很美,你要欣賞這一個,所以你看花開也美,落葉也美,落葉美在哪裏,你要去欣賞,尤其當我們踩著落葉前進的時候,那個美是立體的,不是形象美,光是那個聲音都美,有嗎?爲什麼北國風光好,北國哪風光好,尤其到冬天都掉光光,有什麼好,那就是枯枝落葉你要會欣賞,一種蕭瑟的美,一種窮盡的美,蒼勁,不是一定要繁花似錦,那個才叫美。因爲你看到生命的存在,那就是美。

  你要感受法身的存在,就是感受這個,當你一再的感受到這些,生命存在的那一個真,那你就會知道法身是什麼,不然你說的法身都是你意識形態的定義,法身是很真實的存在,可是你變成一種抽象的概念,意識形態,那就錯了,那跟法身完全無關,所以要去訓練這個部分。

  在這個淨識的這個環境裏,訓練,而這裏就是我們禅修的階段,從叁法文化開始訓練,數法,隨法,止法,文化是指技術面,那就要看到另外一張,在這一張裏告訴你的,他叁法文化,數法,隨法,止法,所以這兩張圖,你要對著看,你要分開,你要對著看,看這裏,跟看那裏,你要對著看,你到哪裏你看過來不知道,但是你從這個地方看起。

  技術面我們叫文化,他沒什麼意義,但是工程面,那個禅觀的感受力,這個叫功德,感受法身存在的程度,這個表示你功德的大小,我真的跟各位講,你感受到生命存在的真,你的生命品質就在提升,你下輩子絕對比這輩子好,那個提升多少,每個人感受不一樣,但是你不用欺騙的方法,也不要用附庸風雅的方法。

  你要知道,全世界的人,在這樣一個時代裏,物質文明這麼昌盛,大家爲什麼那麼空虛,因爲他感受不到生命存在的真,他感受到生命存在的真,不會空虛,他爲什麼老是要去度假,因爲他家裏不溫暖,家裏溫暖那放假不就在家裏度假,爲什麼放假一定要跑老遠去。

  塞車塞了老半天,回到家裏就星期一症候群,禮拜六塞到那邊去,累死了,趴下去睡著了,第二天起來早一點走,不然就會塞車,塞到家裏又趴下去,禮拜一上班無精打采,你在哪裏,我去哪裏哪裏度假,其實度假時間除了睡覺以外,其他都在高速公路塞車。

  爲什麼?因爲家裏空虛,你在家裏感受不到生命存在的真,你要感受的到你爲什麼要出去,你要享受那份真,那個真一定美,你感受不到,所以你要外面去找,外面都是假的,虛僞的,你在家裏的真你都不要,你想想看。

  各位想看看,你去買一套沙發少說貨比叁家,十萬塊殺到八萬塊,然後再打八折,六萬四,然後很高興扛回家,然後一個月就不坐了,爲什麼?要去度假了,買沙發這樣,買彈簧床也一樣,買一切家具都一樣,甚至于窗簾壁紙千挑萬選弄了,你都感受不到你一份辛苦的存在,然後你到外面去,人家廣告一打,這個很美,然後住哪一間是人家跟你指派的,哪有什麼好美,你很辛苦的去栽種的這些花果,你都沒有辦法欣賞,別人栽種的花果你就很美嗎?

  這種人生絕對虛幻,絕對虛幻,家裏老婆煮的飯菜你都不好吃,廚師煮給你的就好吃嗎,這叫什麼美呀,這種度假叫美嗎?這個叫有錢沒地方花,賺一賺分享給大家。

  那你爲什麼要花這種錢呢,這就是因爲你得不到,你不知道,你不會欣賞生命存在的真,你不會欣賞,因此你就跑去外面,外面花了錢真能享受到嗎,沒有,我這樣到處走,在飛機上聽了很多,我一問你們要回去嗎?不是,我們要去哪裏玩,你們要去哪裏玩怎麼要去討論那裏呢?對,下一次我們要去那裏。這一次都還沒有享受到,就想到下一次,這是真的嗎?這個美他享受不到,所以他的美都在哪裏,照相機裏,錄影機裏,他根本沒有經過他的生命,你去想想看,這裏很美,趕快照完,這裏很美,趕快照完,真的有享受嗎,根本沒有,這個都不是真的,所以你一定要去培養欣賞的能力,欣賞那份真,欣賞那份美。

  假如你不會欣賞,他根本就不存在,真實的生命你感受得到,那不是法身嗎,你就證得了,所以法身證得,不是到最後階段才證得,從你開始就要去進入,由皮毛到血肉到骨髓,一步一步進入,你千萬不要用意識形態,以爲說我到時候,嗯,證法身,見鬼呀,證法身,你怎麼證,你基礎都沒有嘛,一個進行的階段都沒有,你想到那個時候我就破無明證法身,那都是意識形態。

  我告訴你,不是修行的狀況,修行的狀況從這裏開始,第一個階段,禅修的階段你就要開始培養,從數法功德,隨法功德,止法功德,我真跟你講,這部分經典是沒辦法記載的,像我這種講起話來,又粗魯,速度又快,像機關槍這樣掃過去,經典怎麼記載,經典都好優雅,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哪裏哪裏,不會說一時佛在這裏,都是佛在那裏,所以你一定要把這個記得,從禅修這個階段叫做粗禅觀,你就要去感受到生命的存在。

  所以跟各位講你到這個止法的時候,你的呼吸身是已經成立的,而且你會感受到,呼吸身是一個系統,一個體系,這個息身他就進一步演變成法身,這是數息觀的一個要領,你不要感受不到,他絕對在這個地方跟你連在一起的,這個就是應化身跟法身之間的關系。

  你現在雖然透過應化身在訓練,其實呼吸不要你訓練,離開娘胎的時候,你就會呼吸,只是你一直感受不到他的存在,我們透過數息法,數息觀,讓你感受到呼吸的存在,然後到止法的時候,你呼吸成爲一個系統,他已經跟你連在一起了,你隨時可以感受到他的存在,然後再進一步的,我們這裏叫置心一處,不再進入禅定了,從這個地方我們要橫出叁界了。

  所以這個才是我們參禅的功夫所在,在上去是禅修,這是共外道禅,我們參禅是往這邊走的,叫做橫出叁界的部分。

  前面跟各位講,就講這個部分,那你到這裏要怎麼轉過去呀,在這個地方,這個觸功德跟置心一處,有個陷阱在,第二個陷阱,第一個陷…

《華嚴禅行法--《禅觀》第六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