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華嚴禅行法--《禅觀》第六集▪P2

  ..續本文上一頁阱是舒服坑,第二個陷阱是因爲觸功德産生了以後,你會很想擺平他,所以你會擠進去,擠進置心一處,而這個時候常常一擠就擠到初禅定了。

  就是觀還淨的時候,六妙門裏在進入這個地方,要進入初禅這個地方,你一下子就擠進去了,那就進入外道禅了,你就很難回頭。

  所以現在我們一直跟你講的是一種工程面,好多同修,包括你我他都一樣,在觸功德産生的時候,你會想辦法解決它,你不可能不解決它,等一下癢,等一下酸,一打坐的時候,各種境界都來,那個比你初階段的酸痛麻癢更糟糕,酸痛麻癢還可以知道說我要克服它,忍過去就好,這裏不是忍過去的問題,根本沒辦法忍,你要去遇到你才知道。

  那麼在這裏,你爲了解決這個問題,你要馬上穿透它,你一過來就到初禅定去了,那一到初禅定,那個境界會把你迷住,那不管他,誰都會有的,你在這個地方,好好的訓練怎麼置心一處,這個是數法隨法止法功德裏頭,你在叁法文化裏要解決的問題。

  那麼叁法功德讓你産生的這種禅觀的感受,他是最好帶你轉的,你一定會轉的,假如你只有叁法文化沒有叁法功德,你要轉就很難轉,這個地方你弄清楚。

  所以在這個置心一處,我們要求你叁個條件要具足,叫參禅金叁角,置心一處,放輕松。息要很清楚,息出息入要很清楚,叁個條件,那你能夠具備這叁個條件,再加上我們禅修的訓練,佛號會浮上來,佛號浮上來的時候,那念佛是誰,你就進去了,參念佛是誰就進去了,其他的當然也可以參,但是我們指導就是從數息經過參話頭,你馬上就看到了。

  所以你怎麼樣看到,這個八識識構成概念,你就證初果,所以只要這個地方,你大概一支香,兩只香就夠了,然後你再努力,證二果就是五蘊識如何形成八識識,二果,然後你再看到念如何形成五蘊識,證叁果,然後你看到念如何進來,第六意識如何去捕捉,你看得到,你就放得下,破無明,證四果,七信,九信,你會看到你的法執在哪裏,然後你破我執無明,證七信位,四果。

  可是你會耽于禅味,然後你會發現,那個法塵一來,單一法塵,佛號一上來,你很喜歡佛號,爲什麼,就破法執無明,證九信位,假如你前面的功夫真的是這樣訓練出來,要連過四關,叁支香的時間就夠了,叁支香,一天就夠了,但是你感受不到生命存在的真,這叁支香,你要叁大阿僧祈劫。

  你不要以爲說那個很簡單,告訴你,一點都不簡單,但是你要是有這一個工程面,能夠感受到生命存在的那種能力的話,這個技術面要過很快,破識性很快,因爲你一坐,那個境界馬上浮現,馬上就出現,這個你大腦沒有辦法去分辨,那個跟這個,這個跟那個怎麼有關,你大腦是完全無關的,可是禅修卻完全有關,這個都是生命現象,很簡單的,不是大腦所能思考的。

  這個你不要問你證幾果,這裏都有,水果,奇異果,所以我們在這個地方告訴你,從初信位到九信位,是都有的,不是沒有的,當然我是把他簡化了,你只要具備這些條件來進行這些工程,很快,當你這些弄清楚走一遍,再回過頭來看華嚴經,你就知道淨行品在講什麼,不然我在講淨行品,你也聽不懂,就那麼簡單。

  那個每個字我都看懂,你怎麼講那麼久,講不完,你跟我讀英文一樣ABC每個字我都懂,排在一起,就通通不懂,經文每個字你也懂,我跟你講,排在一起你都不懂,都不懂,但是你走一遍你就知道爲什麼這樣寫。

  我跟各位講我學華嚴不是怎麼學的,我是從這裏學的,華嚴經要看懂,從這裏來最容易,你直接看華嚴經,要懂,阿彌陀佛,真的阿彌陀佛,你不知道爲什麼會這樣,因爲他裏面的東西是從這邊,從這邊的經曆把他做記錄出來的。你沒有這個東西,那個你看不懂了。

  因爲他的記錄都是這邊,這個叫骨架,那個誰,巴哈,巴哈只有一張相片留在世間,德國人叫英國人重新把他做,他就是從他的骨架、骨骼然後去把他複原,巴哈的長相是怎麼樣,弄給他,這是骨架,那個皮肉外面的,那是從這個基礎上來的,你要了解到你這個骨架沒有,你那個東西複不出來的。

  所以修行我們講的是,這個是行法的部分,跟經法的不一樣,你一定要把這個東西給弄清楚,這個修行沒辦法,這個沒有辦法賣弄人情,師父,給我通過,師父可以給你通過,通過你要幹嘛,沒用,閻羅王照樣找你,師父給你通過,你就來吧。

  你要通過你自己要有本事通過,超越十二因緣,你才有可能出叁界,而這些就是教你一步一步走出去的方法。

  從這個地方開始,我們叫做細禅觀,因爲這個時候,事實上你是看到,心活動的軌迹,所以這個地方是感受到心的存在,就是真實生命的存在,他只是感受到他存在,他的活動軌迹是看不到的,那麼從這個地方來,他就是要看到活動的軌迹,因爲你基本上看到八識識構成概念的時候,那是識性在起作用,你既然能夠解構八識識,解構概念的形成,你就可以破他,你就開始再追是什麼東西構成八識識,那就證二果了。

  然後什麼東西構成五蘊識,證叁果了,五蘊識怎麼輪轉,你看得到,色受想行識是怎麼樣運作的,你就證四果了,就這麼簡單,那個我講的比較快,你進去才知道,但是你前面的資糧要是很具足,進去看這個,那就你就發現跟我講的差不多,因爲你的覺受跟我的覺受會有差異,就像我說,很好吃,你吃吃看,你說,嗯嗯,也很好吃,但是你講的好跟我的好會有不同,這個東西是你進去以後才有的。我們也是希望各位,真的能夠進到這裏面去,這是修行的狀況,這個叫做心活動的軌迹。

  不但是這個樣子,我們還要再告訴你,當你破初果的時候,你就看到粗軌迹,心活動的最初軌迹,那就根性起作用,當你破二果的時候,再進一步,一步一步會一直進,當你識性越破,根性就越成長,這兩個是成反比的。

  但是當你識性越萎縮的時候,根性就越前進,他同時的,這兩個是同時的,就像跷跷板一樣,你根性會一直前進,識性就一直後退。所以修行是這兩個同時。

  我們在這個住位的時候,受想行識的時候,那個生住異滅那個住的地方,你去注意看看,那個禅觀運用,細禅觀的部分,這個以後我們再談那個部分。

  因爲這個地方基本上講到生的部分,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的位次的時候,那是屬于那梵行品的範圍,他每一句,每一句,就是講十個,十個位次,他所要達到的標准。

  那麼前面這個地方,其實是十信位的部分,也就是淨行品上面在講的,你如何去反觀就是指這個部分,我們能不能感受到就看各位了,妄心活動的軌迹就是識性的作用,那是在這邊看到的,同樣的,根性的作用就是禅觀的前進從這個地方看,這叫正相觀,我們在訓練心活動的軌迹,根性的部分,逆向觀就是逆破識跟無明的作用。這兩個是同時進行的。

  你在自我訓練,就是訓練這個部分。證四果以後,通常我們就不講,你一果都還沒有,還講四果,講那麼多幹嘛,所以後面都會變成知識,學者研究的東西,那就沒意義了。

  我們希望各位來到這個地方,叫做細禅觀,這個時候,其實不止,我們要再跟各位補充的是,細禅觀裏頭,假如你在這個地方,觸功德這個地方,你不能培養止法功德,感受到生命存在的整體性,也就是呼吸身,我們是從數息觀講,呼吸身就是法身的這種感覺沒有的話,那你直接轉過來,那是非人格法身。

  非人格法身的時候,你會證阿羅漢,但是要通過十信位,時間非常長,但是你在這裏能夠感受到這個部分,又能夠這個叁法功德成就,然後參禅金叁角又有,這個地方要通過很快,來到四果,這是第一個優點。

  第二個,從四果經過十信位,到法身也很快,所以我們告訴你的是,叫做什麼,一超直入,禅宗的殊勝就在這裏,一超直入,跟你講叁支香的時間也不過一早上而已,你在想師父都用講的,師父都用講的,是沒錯,我是希望大家都用作的,不是都用講的,你一定要自己去做這個部分,這重點都講了,而我們在帶禅修的時候,也要強調這一點。

  昨天跟各位講,你不管是禅修密法,只要在我們道場裏,你的問題一定要提出來,任何一個同修帶領,任何一個幹部帶領大家共修的時候,你一定要把那資料收集回來,大家爲什麼來共修,你不然在家裏坐也一樣,爲什麼來,來就是要提問題,聽聽大家的意見,你這個地方你才能夠有所收獲。

  第一個現在假設說你已經走過舒服坑來到這個地方,不然第二坑你又掉進去了,第二個坑掉進去你是會掉進禅定中去,你不是在這裏陣亡,你會跳到禅定中去了,因爲你已經有一點本事了,而我們希望你在這裏把這一個止法功德能有成就,然後又有參禅金叁角。

  只要你具備這兩個條件,這兩個條件過來,你經過這四果,第一個很快,假如我們沒有時間,在你每支香之間都是這樣來做小參的話,那你叁個月你也可以走的過,叁個月很快,你報名才一期而已,你就可以通過這裏。

  但是你這前面的基礎一定要有,而參禅金叁角一定要有,而到這個地方十信位進入的更快,你不用等待,這個叫什麼,綠色通道,是嗎,不用排隊了。

  但是你假如要是沒有的話,你一定要排隊,不是人家把你擋住,你走不過去,因爲你各種資料都沒有,passport拿出來,只有皮,裏面都沒有人,VISA sign in對不對,你就把這個東西給辦了,一步一步來,弄到這裏,你怎麼會進來,因爲我想去美國,美國機票,還要買機票,不是騰雲駕霧就到了,你再回去買機票,你就一步一步在這裏。

  你要很慢,當你把所有的東西都准備好,通關就很快了,同樣的,你的資糧道具備了沒,沒有的話,沒那麼快,所以我們在這裏基礎一定要有,然後准備到這裏修行開始線,所以這個地方叫禅修,這個地方叫參禅。

  參禅就是進入我們正式佛法修行的領域,這個是從初果到四果,不是從初禅到四禅,這個就直接上來的,共外道禅,這叫外道禅,你可以不…

《華嚴禅行法--《禅觀》第六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