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人生。我們希望大學來學、學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統統都是大學啦。
中國傳統文化裏頭有沒有小學?有啊,墨子就是小學。魯班,孔子同時代的人,他是個工匠師,工匠師是小學。兩千五百年前,魯班就發明飛機,現在叫飛機了,他用木造的去做了一只小鳥,小鳥在天空中飛了叁天天夜,他做完之後它就一直飛。他去拿這種東西就去給墨子,墨子一看,拐杖拿起來,啪就把它打掉了,“雕蟲小技”就指這個東西。當時墨子要是重視小學,把它打掉說“太小了!做大一點,可以給我坐上去。”那時候兩千五百年前中國人就發明飛機了。他的小飛機已經做了,他假如能夠做大的,讓墨子可以坐上去,那就不是萊特的天下,那就魯班跟墨子的天下了。
那天,我看到一個叫浪琴表,浪琴表在一百年前做了一只表給萊特兄弟,那時候飛機飛不高,不過飛過幾公尺高,飛個十五米遠而已呀,就是萊特發明時飛機所飛的記錄,後來林白不是橫過大西洋嗎。你看,那才一百年前而已,中國人兩千五百年前就可以做,只是觀念沒轉過來。中國人很厲害,小學很厲害,不是沒有啊。但你一定不認識這一段公案。
再講一個公案:現在大家都有手表對不對?這定時器、手表不是瑞士有名啦,宋朝的宰相就發明了,人類第一座鍾,九百年前中國人就做了,就像房子這麼大,當時做了,在運轉了,但是現在不知道哪裏去了,原件不見了。現在德國跟日本人在仿造那一座鍾,最近聽說日本要在世博會賣五座,仿造出來。最早仿造是德國人,德國人從曆史文獻裏頭發現,他就仿做了,日本人又去德國把它仿做回來,說是中國人做的。日本人是什麼都不服輸啊,因爲不服輸給德國人,所以這時候他承認是中國做的,不然日本人是一直在去中國化。去中國化的倒黴鬼就是臺灣人,替日本人在去中國化,這個是混蛋加笨蛋。那不管,那不是我們要討論的,
我要告訴各位,中國人其實在小學上面是有很大的成就,印刷術、羅盤、造紙術,其實這些都是小東西,造飛機、造時鍾這個才是大發明。只是這個發明中國人不認爲,爲什麼?因爲要做這些東西需要相當龐大的資源來支持,那會破壞大自然,所以中國人不鼓勵。所以中國文明,你會以爲中國人很不科學,你弄錯了,中國人太科學了,科學到小學大學在比較的時候中國人放棄小學。
現在我們完全忽略這一點,我們還跟西方人學小學,你弄錯了。數學史可以寫《中國數學史》,化學史可以寫《中國化學史》,可以寫《中國機械曆史》,你看從飛機發明一直到時鍾發明都是機械曆史,我們爲什麼不會自己研究開發?但這種東西我們不要的,現在還到西方去把它拿回來,搞錯了。最有名的那本書《天工開物》,那裏面都是小學啊,數學也小學,語言也是小學,我們通通劃分到這裏面來。大學很簡單就是爲人處事。今天我告訴各位,一個人會痛苦就是爲人處事有問題,一個人要幸福,是爲人處事成功啊。
你在單位裏頭上班你去注意看看,爲人處事很成功的人,他很快樂,升官發財沒他的事。你去留意到,爲人處事處理的好,當今西方人處理得最好的是誰你知道嗎?華爾街那一群混帳。他們叫華爾街的金童啊,他就是爲人處事處理的很好。去年嘛才被抓去了,被抓去他說你們怎麼到現在才發現?那混蛋就是運用小學,他不是運用大學,所以他流裏流氣地穿梭于人群當中,在做競爭、勾心鬥角,他不是我們講的大學哦,這些華爾街金童是運用小學在做鬥爭,所以他弄了一群爛金融商品,在欺世蔑俗。你知道嗎?那是運用小學,不是大學,你不要把那個拿到大學裏頭來。
大學裏頭最重視的是人品,人的品、格、質、位,人的人品、人格、氣質、道德,它很重視這些,沒有這個部分,就沒有所謂的爲人處事的道理,也因爲有這些東西撐著人格、人性、人品,人的氣質、規格很高,在這樣的前提之下才有倫理製度可言。假如沒有這個標准,就沒有倫理了。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重點。
當你不能掌握這個重點的時候,那完全是勾心鬥角。華爾街金童就是這一個勾心鬥角做的好,所以到現在,你看,已經破産了,他薪水繼續提升,他的退休金照樣可以拿,人家批判他,他還說“才幾億而已”!公司都被你弄倒了,退休金幾億照樣可以拿,然後在國會作證“才幾億而已”。要不然要多少?!。爲什麼?厲害呀,小學搞到這個時候,那真是神乎其技。你抓不到他,而且還保障他。最近那些汽車公司不也一樣嗎?倒閉了,破産了,但是它的CEO退休金照拿。爲什麼?勾心鬥角。這就是小學發展的一種必然狀態。
我們要的是大學,跟各位講:大學跟這個不一樣。在現實生活裏,你只要這些應對進退處理得當,你不要勾心鬥角。現在我們就現實生活來看,這兩個你要弄清楚啊,那個頂尖的人在勾心鬥角、油腔滑調、長袖善舞,那都是小學不是大學,你要弄清楚。
大學裏你只要做好灑掃應對進退的工作,你的長官、領導對你來講,他會認爲你是一個很好的合作夥伴,所以你會發現,你晉升得比別人快。爲什麼?因爲你的老板喜歡你,因爲你的應對得體,跟你溝通好溝通。
一個應對進退不當的人,不好溝通啊。要跟你溝通你就蹙眉頭了,哪一個領導喜歡你這樣的同事?你去留意到啊,所以應對進退變成爲人處事的一個代表。你會認爲應對進退“我才不巴結他”,不是巴結,這是正常的嘛。因爲人家對你也是一樣啊,你自己想想看,是不是一個跟你談話談得來的人,你會跟他談?你會去跟一個跟你談話談不來的人談嗎?對不對?
有一件事情、一個計劃要進行,我找你來,你老是給我難看,我要怎麼跟你談下去?我當然要找這個能談的、能溝通的來嘛;那既然能談、能溝通,做得好,我當然升他,我要升你呀?!對不對?可是當人家不升你的時候,你就說那個人會巴結、那個人會怎麼樣,就變成這樣了。所以這種議論是不正確的,從現實生活裏,你就可以看到了,所以你要不要去強化你的應對進退?這是大學,而不是長袖善舞、勾心鬥角那個,你去分辨這個部分。我們傳統文化裏講的是這個啦,而這是我們所需要的,尤其在現在這樣的一個時代裏,非常需要。
可是當你假如說把這社會架設到像西方那一種文明水平的時候,那你就完了,因爲你轉不過來,你沒有辦法運用大學。所以你看西方現在,它産生什麼現象:到底是醫生在看病還是律師在看病?你去注意。我發現西方在看病的不是醫師,是律師,尤其你一種很奇怪的病的時候,這個醫師首先考慮的就是醫師法怎麼規定?這個狀況看不清楚,我要怎麼做判斷?我判斷錯我要負責啊,好,那我要不要負責,我先看醫師法規定,我不要犯法就好。所以當我判斷這個東西是不是癌症又看不清楚的時候,因爲有一條規定“是癌症又不報的時候”那你就犯法,因此是不是癌症我看不清楚那通通是癌症。所以當醫生判斷你是癌症的時候你不用怕,因爲那是律師判斷的,不是醫師判斷的,因爲他有這麼一條規定嘛,那樣就完啦。因爲醫師怕負責任嘛,所以就按照律師所訂的來嘛。那你是癌症嗎?這問題就産生了。那假如他再延遲的話,“我再多觀察兩個月”,那他死了怎麼辦?或者病情惡化到不可藥治的時候怎麼辦?所以只好一開始就判斷你癌症了,管你的,反正下面去處理呀。那假如不是的話,那就“那你怎麼好的?”我怎麼好的?我本來就沒病啊。是你講我癌症啊。是這樣子啊。這個就是小學的狀況影響到我們大學的存在。
所以我要這地方,這兩堂課跟各位談的是:我們要學佛,那你要懂得學大學、學真理,不要迷信。一般民間的那種情況,它是有需要的,心理撫慰,他的無奈、他的恐懼,他總需要有一點安慰吧?那我們知道就好了,你必須包容它,不要呵斥它。但是你既然來了,你應該有追求真理的這種認知。那真理在哪裏?真理是從大學裏頭把它孵育出來的。這個大學不是北大那個大學,全世界這種大學幾萬家,孵育不出真理的。是中國的“大學”才能孵育出來,小學是沒辦法,而那些學校裏在教的通通是小學。
你要慢慢地去體會這個部分,而這個部分是從家裏開始。家裏從什麼時候開始?從小孩子開始跟其它的小孩子相處,這個叫孩子的社會適應性,當他的社會適應性不良的時候,他的人性開始扭曲。因此他只要跟其它小朋友相處,你就開始要進行家庭華藏工程。
很多人在問我怎麼樣勸小孩學佛?沒有必要,不是這樣學佛的,是要給孩子一個健康的人生、健全的人生觀、一個健全的人格性,學佛不學佛不重要,學佛是指人生學著要覺悟,假如不能覺悟,那你要學什麼?對不對,你只是迷信而已呀。這是我們所講的一個重點。
那整個地藏經事實上它是圍繞著這個重點在運作的,圍繞這重點――向父母盡孝,它會促進整個社會的和諧。而社會和諧的架構,我們跟各位談叁個要件,如何去促成這些,那已經變成專業論文的問題了,那是另外一個部分。
那我們這一會要跟大家談的,是從地藏菩薩的大願這個因素,來看清楚我們這個世界,然後再進一步來看清楚我們如何改造這個世界,使它成爲人間淨土。這是我們這一會要談的。
好,今天先講到這裏。
《地藏經 北京夕照寺開示 第二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