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二集▪P2

  ..续本文上一页,包括从咖啡豆的选样、制作,一直到你口里的部分,你要记得,他的咖啡限定在15分钟内要喝完,因为过了15分钟变味他不负责,他要求的质量是这么精准。

  中国人喝茶不是这样喝的。哪个人用机器去泡茶?对不对?而在泡茶是怎么样?随着泡茶的人,你在看啊,水在倒下去,从这么低到这么高是不同的;水和种类、火的大小那个不管了,那个是另外一套学问了,光是水倒了以后,这个茶壶拿起来再跟你讲两句话倒下去,跟不讲两句倒下去不一样,因为那个水在壶里头,这个壶里乾坤的掌握――功夫啊,所以中国人喝茶叫功夫茶,功夫就在这里呀。只有那个笨蛋才拿那个时钟、计秒的,什么30秒、20秒、40秒,那不会泡茶!那你干脆用机器就好了,对不对?

  这个茶叶多少放到壶里头,放多少,我拿捏的,我可以多一点,也可以少一点,所以泡茶有个茶折,量茶的那个,就是原则了,就是量杯的意思了,茶叶要倒多少。倒进去以后呢,泡下去,我多久要拿起来,那个就是泡茶者的心情,真的泡茶、功夫茶他掌握就在这里。所以爱喝茶的人一定自己泡茶,人家泡给你喝的,是不会喝的人才人家泡给我喝。爱喝茶的他就在这个拿捏的时候,开水的温度从烧开以后,到倒几次茶,拿起来倒的,那个掌握它是一个有很大弹性的地方,这个是大学。那个完全机械化、你喝第一到第一千万杯都同样口味的,保证一杯也不会跑掉的,这个叫小学。所以你喝咖啡再怎么喝就那个调调,因为它是标准的嘛。它唯一差别的就是奶精多少糖多少自己加,咖啡已经被掌控了。我们喝茶刚好相反,你要加糖要加奶精你的事,但是呢,这个给你的是原汁原味的,而这个原汁原味怎么拿捏是泡茶者的壶里乾坤嘛,他在掌握的,而且它不是15分钟,倒下去3分钟之内你要喝完,而那一杯大概一口就喝进去。对不对?还不止,这里头学问大了。现在不是茶艺课,不讲茶。只告诉你,从大学来接触饮料,跟小学所接触饮料的饮用方法就不同了。

  所以从饮料的饮用状况你就可以看到大学的人生观和小学的人生观。关键在这里。所以你喝茶它不会公开化,它是享受化,所以喝个茶道具很多,你从茶道具里头去看茶文化。咖啡就没道具了,因为它已经小学化了。小学大学你可以从这里看。

  我们今天整个社会都在重视传统文化,你要懂得是大学跟小学的差别,你要重视的是大学的存在、大学的价值、意义跟大学的运作所产生的人生价值,这个才叫做传统文化。假如你抓不到这个核心,你还用小学的方法要来处理传统文化的话,传统文化也小学化了,传统文化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它不能产生作用,它要产生的是大学文化。要构建和谐社会,要的是大学,不是小学。

  小学只有纷争,你看搞到最后,小学所产生是什么?就是竞争嘛,小学就是掠夺嘛,竞争就是掠夺。只是它的掠夺是合乎法律,法律准许你这样掠夺,这样而已啦。大学不是,大学讲求和谐,“不患寡,患不均”,这是大学里头最典型的,不怕少,怕不平均。要大学都有才和谐,大家都有。都有当中,当然也有多少啦,那某些人会多一点、某些人少一点,但不可能某人全部,某人都没有,不可能这样子。但小学就这样子啊,他为了弥补这个部分,他再搞出一个社会福利出来,而现在西方的社会福利制度已经到腐烂了,已经腐蚀生命了,那个福利已经超过了十八、十九世纪所提倡的社会福利制度是维持基本生活水平,它现在已经超越了,已经OVER,太高了,它已经超乎他的生活水平了,而且开始腐烂他的生命价值。

  因此你会发现:社会福利制度越好的社会,自杀率越高,而且犯罪的程度已经非人性之所为。你所看到的那些非常暴力的犯罪行为,都在社会福利制度非常好的地方,因为他的人生已经无意义了。从出生到死亡都是政府在补助的,而政府怎么补助他?你想想看,他政府必须维护很强大的国力去掠夺国外的资源,用那个资源来维护它国内的人可以来享受。你想:站在世界的标准,这叫和谐吗?这个叫掠夺。

  这个部分我们要了解到,当然这不是我们要讨论的,但是我们是要告诉你,一个真理存在的现象,是存在于大学,只有大学的人生才能构建真正和谐的社会,真正和平的世界,否则它做不到。小学是不可能的。

  这是我们提供给各位,你要懂得一个和谐社会构建是怎么样。

  地藏经作为佛门中所谓的孝经,它具备了这样一个条件,它有二个孝。第一个,是我们从自己来讲,你对父母的孝,因为地藏经都讲到他的父母嘛,所以这是第一个层面。第二个层面的孝,是指我们对这个宇宙、对这个世界,你要尽的责任跟义务。那也就是从这个地方来讲整个和谐社会构建的状态。在这个经典里,并没有直接讲构建和谐社会,但是呢,它意有所指,它的标的是在这里,因为它提到这个世间的实际状态,就是三个部分都被破坏了:灵性破坏了,眷属之间的关系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被破坏了,这是指这三个部分,已经产生这种现象。他在讲他透过对自己父母的孝顺,这件事情反射回来,要帮这个世间的这三种状态加以改造,变成良好的和谐的社会、和谐的世界。因为只有生活环境很具足、很和谐、很安祥,那个人才有幸福、和谐的生活质量。

  我常举一个例子,你看看,这当然是极端了:一个乞丐活在九十九个富翁的小区里,这个乞丐算乞丐吗?我想他是第一百个富翁,对不对。同样地,你想想看:一个富翁活在九十九个乞丐的范围里,我看这一个是第一百个乞丐呀,是不是这样?所以佛法在教我们的不可能叫你独善其身,你不可能一个人成为富翁,其它人都是乞丐。所以大乘佛法特别转过来讲让他们都成为富翁,那最后我就是富翁嘛。古人讲的是“众生度尽我才成佛”嘛,众生都成佛以后那我当然是佛啦,对不对?那不用说我再成佛了,我只要度到众生都成佛我就佛了。我只要协助大家都变成富翁,那我就不用讲嘛。因为大家都是富翁,我把你们吃剩下拿来吃就够了;你没用剩下的给我用就够了嘛,是不是这样?。

  所以你去留意到佛教的思想跟小学的思想是不一样的,小学的思想只要我成为富翁,你们统统变乞丐最好,因为我掠夺嘛,把你们统统抢过来。可佛教刚好相反――让你们都成为富翁,我不要了,因为我要是富翁我还麻烦,要找保全的,还要买保险等等,那你们都成为富翁,那些都给你们去烦恼,什么保全公司啦、什么买保险啦我都不用了。反正你不要,丢出来就好了,我捡你们不要就够了,光你所丢掉不用的包包,我都变LV的常客了,对不对;你们用不完的香水给我用,我就香奈尔五号、六号去了。为什么?这是佛法从大学的立场看透人生的时候,他自然就富余。所以华严在这个地方,不但讲和谐,它更进一步讲圆融,这个才叫圆融。当大家都是富翁的时候,那我已经无所谓了,是不是这样?富翁在吃饭的时候不差我一个,那我也不可能是乞丐了。当大家都是乞丐的时候,你这个富翁要干什么?因为你吃的也是乞丐的东西嘛,因为他们都乞丐嘛,你有什么好东西吃的?因为你吃的东西也要乞丐供应给你,对不对?佛法看透这一点。

  所以我们对人包容、珍惜、尊重,我们常跟各位讲这叫六字大明咒,初学的人你要聆听、欣赏、接纳。你学了有没有成就、有没有功夫,看你对这个社会所有的人、事、物能不能珍惜、能不能尊重、能不能包容,这是很重要的。因为你会包容,所以你就会转,地藏经教的转――没有什么不好的。

  所以我常跟大家讲:你不要老是看人家不满。当你看人家都不满、没有一个好东西的时候,你也不是好东西,你放心啦!我们也不喜欢跟你在一起,因为你看人家都不是好东西,我跟你在一起我也不是好东西呀。因为你不会转嘛。当你会转的时候,你就会讲:嗯,其实这个人也不错。那你会变成看什么都顺眼,你看什么都顺眼我跟你在一起我就不会受伤。当你看什么都不顺眼的时候,我跟你在一起,我一定给你看不顺眼。对不对?你留意到:人生多奇妙啊!当你看不透的时候,人生多灾难。你要使你自己的人生活得很奇妙还是活得很灾难,完全操纵在你自己。所以我们说这世间由你的心所创造,“一切唯心造”。这世界多美,是你的心所创造的;这世界多灾难,是你的心所创造的;苦,是你的心造的。有什么好苦的?你想想看,你苦什么,一定是你自己造成的。可是在你的检讨里头,都是他,不是我。那这个人本身就是灾难的种子。

  所以佛法中在讲,尤其大乘佛法,特别强调忏悔法门。忏悔就跟哲学的哲一样,忏悔这个字叫做反省检讨,反省检讨最后要找出自己的缺点,自己要改进的。一个不会忏悔的人,他在反省检讨以后都是别人的错。你叫他忏悔,“我又没错,我为什么要忏悔?”那这个人就完了,没错的人不会有脾气的。当你常常发脾气,一定是别人错嘛,才会引发你的脾气嘛。当引发你脾气的时候,你就要忏悔找出自己的缺点,可是当你不会找自己的缺点,找到最后都是别人错的时候,基本上你不具备修行的条件。因为你不会检讨自己嘛。

  就像哲学的哲,要折自己的口,结果都要折别人的口,那不是哲学,那是争论。反省检讨找出自己的缺点加以改进,这个就是忏悔。当你反省检讨以后都是别人的错,那我告诉你这叫斗争,这不叫忏悔。因为你是在找对方的“掌”嘛,找对方的缺点,找对方错的理由嘛,那不叫忏悔,这是斗争。找自己的缺点加以改进,你要记得啊。找别人的缺点是小学,找自己的缺点是大学。就跟前面跟各位讲:你自己凡是遇到事情,都认为是机会,这是成功的模式;遇到事情都认为是一件压力,那是一个失败的人生观,失败的模式。这个都很清楚可以看,大学小学差别就在这里。所以各位来学大学,大学有一套思维模式,这套模式你处理的好,你人生幸福快乐,是成功的人;这套模式弄不好,那你是失败的人,痛苦的…

《地藏经 北京夕照寺开示 第二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