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地藏經 北美福慧寺開示 第9講▪P3

  ..續本文上一頁掃地,掃庭院,沒有功德,因爲你不掃警察會開單子,只有這一份功德而已啊。但是你在道場外面掃地啊,那有叁份功德,是你家裏修不到的。你說“沒有啦,不掃,人家警察要開單子。”你就掃一掃,這個功德大了,這你不知道嘛,這個也是功德。

  所以你發心爲道場服務,不是爲道場,也不是爲師父,你是爲衆生服務,爲叁寶服務,你要知道啊,所以功德很大,不管你知道或不知道,知道嗎?那一般來講,只要發心進入道場,你所不知道的都是做好事嘛,這是一個。那你所知道的,有可能做壞事,你就要知道,自己要隨時謹記因果,不要去犯,這個是很重要的,非常重要。那麼這一品大概要跟各位談的是這樣的部分。

  最後,第十叁品叫做《囑累人天品》,就是流通品呐。這個付囑給人天,怎麼樣子擁護跟推動這個經典,這個法門的弘開。各位要知道,每一部經到最後一定是奉勸大家擁護他跟推動他,讓他展開。

  這個部分是有兩個功德,第一個是我們個人隨緣,你去推動,普勸衆生學佛。這個普字是用不到了,只是勸衆生學佛。第二個是要普勸,普勸你一定要製度化、要組織化。今天北傳佛教不能興盛,有一個最大的功臣就是不推動組織,而且視組織爲豺狼虎豹,這個是北傳佛教自己本身在弘傳佛法的時候所造成的障礙,這個是宿命。

  向來大家都推崇修行很好,這個沒錯,可是你知道佛陀教導我們“以戒爲師”。什麼叫戒啊?戒是有爲法,所以戒可以開,開遮持犯,有開遮持犯的這個問題。叁法印不可開,開了就外道。有沒有留意到?戒是什麼,爲什麼可開?戒是有爲法,所以可以開。所以我們跟各位講,你要持戒,這個時代你弄清楚,要持戒就是你要學MBA,ok?

  MBA是什麼?經營、組織、製度,管理,訂定典章製度。一個道場你要經營,一定要有製度、一定要有組織、一定要經營管理,否則無法永續經營。你想要讓正法繼續弘揚光大,那我告訴你,一個非常有效率的道場是需要的。

  你不要以爲我們有叁寶加持,有龍天護法,這樣子,我告訴你,你沒有辦法跟人家競爭。我們看到基督教、天主教,他們很積極地在推動,爲什麼佛教沒辦法,爲什麼?

  我就在我們溫哥華遇到很多神父,他們看起來是在家人,他都退休的神父,在研究佛法,怎麼樣,我說“佛法好啊。”他說“是啊。”我說“那你怎麼還住在教堂啊?”他說“是啊。”“爲什麼不到佛寺來住啊?”他說“是啊。”我說“爲什麼?”“不要去啊。”我說“爲什麼?”“你們佛寺是天下第一沒效率的地方。”

  佛法很好,很好是佛的。今天人家爲什麼不來我們這邊住?我們要檢討,因爲我們沒有製度。我們要做的不是要賺錢的製度啊,要一個非常有效率的能夠讓世界這些頂尖的人物都來投效的一個道場,你要發這樣的願啊。你不要以爲說,搞這個是沒出息的人。我告訴你,今天只有真正具有睿智、帶有眼光的人,能夠洞見未來人類趨勢發展的人,他才會在這裏下功夫啊。

  你不要看我講這些,好像跟戒律都無關了。戒律的定義,佛陀要是真的從他的淨土再回來,告訴你也是這樣定義。你不要看戒本,戒本就是典章啊,他的運作推動典章的運作,不是組織製度嗎?道場不是要經營管理嗎?你想想看。在今天這個時代呢,只要談這個,大家都討厭,“銅臭味太重,世俗氣太重,缺少叁寶的那種靈性。”你見鬼呀,你絕對搞錯了啦。

  佛法是建設在這個娑婆世界裏,你要想在娑婆世界能夠發光發亮,那個基礎架構,組織製度一定要有的,甚至于還要有一套非常靈光的、非常有效率的教育訓練,培養優秀的幹部,佛法才有可能永續經營下去。所以佛陀千呼萬喚,《遺教經》裏頭一再交代我們以戒爲師,大家以戒爲師是寫在黑板上,沒有辦法用在實踐上。告訴你,通通對不起釋迦摩尼佛。

  你要真的是有點良知,我常這樣講,佛教知識青年要是有血性、有良知的話,你應該要發起這一份工作,而不是說任其自生自滅。我有正法在,不怕不能光大,我自然就有天龍護法,那等你到天上去再護你。你在娑婆世界要怎麼推動?這是一個良知的問題,不要用意識形態看。今天佛教到了這樣的地步,告訴各位,你、我、我們都有責任。不是說“法運如此了,現在已經到末法時期了,馬上就要法滅時期,無佛了,算了啦,你奮鬥也白奮鬥啦。”那種人該吊起來打屁股。

  盡管法要滅,我們也要竭盡生命,奉獻生命來護法。那你組織製度不做,效率不好;你組織製度做好,效率是百千倍。看你要不要做,就這樣子。但是你假如做這種組織製度跟經營管理是爲了私利、爲了名譽啊,爲了要得諾貝爾和平獎,那你去死好了,你幹脆不要做。我們爲了是讓叁寶的慈光加被大家,爲了讓這真理來分享給大衆,我們才推動這個東西啊。我們不是爲了收入來的,我們是爲了奉獻來的。既然要奉獻,那你是不是應該用最小的成本發揮最大的效用?只是這樣做而已嘛。不要醜化,否則你將诋毀以戒爲師的根本定律。不要入定啊(掌聲起),實在是不應該講得太精彩。

  所以你看到這品目,每一部經到最後都有這流通分。流通分不是講過就好,你要去想我怎麼流通啊,流通的意思要流通到全世界六十億人口通通人手一本,這個才是你的目標啊,知道嗎?這不是迷信,你應該要這樣做,看有沒有可能大家來奮鬥。

  將來飯店裏抽屜裏都有一本《地藏菩薩本願經》,怎麼不可以?可以啊,我們不去奮鬥嘛!人家《聖經》爲什麼可以?我們佛經爲什麼不行?沒有人去做這件事嘛,你有沒有想過。你們都沒有住過飯店嘛,所以都不知道飯店有聖經。你有沒有想過我要這樣做?

  孩子去讀書了,帶一本去,對不對?有困難、有煩惱,翻《地藏經》,滿你的願。追女朋友的時候不要翻。這個就是願力了。你要有那一種氣魄,告訴你,佛教一定興盛。你今天沒那麼一個氣魄,“哎呀末法時期了,算了算了啦。”你看人家天主教、基督教這樣,“佛教不行啦。”這個都是破佛毀法的子孫呐,不是真正的,所以提醒各位。

  在這裏有幾點要告訴各位,第一個就是他付囑人天,他沒有交給天龍八部,你搞清楚,這是第一個。第二個,那麼有虛空藏菩薩,到最後他出現,他來告訴我們這個修學弘揚《地藏經》有二十八個利益,這二十八的意思就是滿天星了,二十八星宿嘛,他用這個列了二十八個大利益,只要你做,滿天衆神護持,你放心,這個我就不一個一個跟各位講了。

  那麼他說,後面第叁個重點講到,天龍鬼神聞名,禮行本願行事,贊歎得七種利益。這個天龍鬼神,我們跟各位講的就是一般不是普通的優婆塞、優婆夷,就是你有發心在護持佛法,那不管在道場內或者其他的,有的在網站上服務啦,有的是組織印經會啦,有的組織放生會啦。

  放生我是不主張啊,我也很反對放生。現在的放生應該改變爲環保跟節約能源,多種樹木,多造林,維護生態平衡,這個就是放生。你不要從美國進口魚來,從溫哥華這邊放出去,要死比較快,那個不是放生。但是有人在辦這些事,基本上我們就不談了,因爲那是傳統嘛,傳統要改變需要一段時間,一百年後,跟你講,一百年後這種放生會完全取消,會消失掉。

  現在是因爲廣大的佛教徒還處于迷信階段跟傳統的慣性階段,所以他們做這些事本身無惡意,無惡意做壞事好像也不加叁級嘛, 剛才講過了,他無惡意嘛,他不知道嘛,所以他造了業也不加叁級,無所謂了。但是呢,我們盡量呼籲,新時代有新時代的做法。真正的放生就是抗地球暖化運動,你要發起;真正的放生要反溫室效應,這個你就在放生了,知道嗎。所以時代不同了,佛教有很多很好的製度,隨著時代的不同,他的定義也在改變,他用意精神是一樣的,你掌握到。

  所以這些人,有在帶領大家做佛教相關事業的人,因爲這個地方講的,佛教相關事業是指事無礙的部分,事情。佛教經典裏面講的是理論的部分,那叫理無礙。理、事之間,理一定要把它兌現出來,就要在事相上面表現嘛。這個理事要無礙是菩薩的工作了。但是呢,你假如那個事一直守舊,在搞錯事情的話那你就錯了。所以我們在這個地方,新時代的事要怎麼做,要去進行。

  所有在進行事無礙的人都屬于天龍鬼神,天龍八部,這個鬼不是叁惡道的鬼,他就是護法衆就對了。所以我們在現實的人生裏,這些菩薩們相當的多。那麼這個地方,特別,因爲他是講囑累人天,付囑人天,所以這些人天通常是指這些護法衆,所有在佛教周圍協助佛教推廣,做實際佛教事業的人都屬于這些。

  那麼這些人有七種福報,這個七種福報,七就是七菩提分,就是說你在這樣做,都跟菩提有關。你看這七個,第一個,速超勝地,速超就是速達,很快就會到達十勝的這個部分。第二,惡業消滅,你過去造什麼業,他都能消滅。當然這裏面是包括,除了你平常在護持佛教事業以外,現在再加上把這個《地藏本願經》推動,地藏菩薩聖號,地藏形相給推動的這些工作,會消滅你的惡業。

  這個有些業你怎麼造的不知道,剛才講有很多惡業你造了,你不知道。因爲現有的這種意識形態跟社會的法令所定的是准許的,可是你在做那些,在因果律上是有違背的,那你就會産生惡業。基本上我們來講,沒有人故意要去造惡業的,只是你在那種情況之下,你自然就造惡業,他不加叁倍但是還是有業,知道嗎。那你現在來修地藏菩薩法門的話,那很快就會超越過去了。

  但是我告訴各位,那加叁倍的人是很難超越的,惡業加叁倍,因爲你故意做的嘛,那你非得大忏悔不可了。不過那個東西是你現在先透過地藏法門進入佛門以後你才有可能忏悔,否則你的忏悔無效,因爲你怕死才忏悔,那個忏悔根本無效啊。跪在那邊一直怕一直怕,那個當然有效,很好笑。

  第叁個,諸佛護臨。十方諸佛會很照顧你的,會經常來看你的。

  第四菩提不退。

  第五增長本力。這個增長本力是經文上面所講的,就是你的生命因素,要凸顯的生命因素很快會凸顯出來。所以地藏法門的推動,因爲他的重點就是講推動嘛,他沒有講你怎麼樣精進修法,因爲精進修法是屬于密法的修行部分,所以我們這是結緣認知的部分。那可以使你的本願力,生命因素很快地就能夠凸顯跟兌現。

  第六宿命皆通。過去怎樣,大概會通啊,你不要自己懵通,自己通的那個不算,那個通是自己會很了解的。現在有很多人,那個叫什麼?靈媒體質呵,靈媒就是過敏性體質呵,就是心靈過敏啊,那個是很麻煩的,那個不叫宿命皆通。

  第七,畢竟成佛。這個法門他告訴我們的就是這樣,很簡單地接觸,你後面的果是很殊勝的。他不是要你去很精進修行,但是呢,對一般人來講,一般人就是這兩個,一個就是還沒有進入佛門,也沒有在佛門中什麼貢獻的人。第二個呢,是已經進入佛門,開始在努力。像我們各位,大概你看到師父也會供養啊,在餐廳裏師父吃飯,不管師父、比丘或者是喇嘛,你也會供養啊,會不會?在餐廳裏頭看到有法師,自己一個人或兩叁個人在吃飯,那你就說“這一桌我請客。”知道嗎,這個緣要結。不過他有居士陪著,你就不要管了,人家居士要請客,你不要把人家功德搶走了。但是那師父單純,那四五個師父在一桌吃飯,你要結個緣,不一定要名片什麼,你都不認識他都不要緊,不看僧面看佛面,對不對?你就這樣供養就好了。

  人家在問“這一本是什麼?”“這是《地藏經》。”“這是幹什麼?”“很好。”“爲什麼好?”“念了就好。”念一句也好嘛,對不對?“你就帶回家念,這個是贈送的。”你這樣就在弘法了,知道嗎。這個都是,你既然已經學佛,那你就要想盡種種辦法,協助佛法的推廣,不是說“這不是我們道場印的,我不管。”你不要有這種心態,這種山頭壁壘分明,很不好。心胸要開闊,“這個是佛經,這本很好,你帶回去,你每天念一遍,念一千遍就不得了了。”你知道嗎,一千遍念叁年,這個人把這一部經帶回家念叁年下來,你看他有多殊勝,那功德通通你有一份,你知道嗎。

  所以你要普勸人家,這個法門就是這樣子,其他沒有。他不會說叫你一定要做到入定,啊,腳很痛,要怎麼樣子,然後要泡熱水,藥水,然後,他說不必了。他只要你,你要站著念也可以,坐著念也可以,你要高興怎麼念都可以,他沒有特別要求。有些法門他還有要求說,你要跪著念啊,還是坐著念啊,還是要怎麼念,這個法門沒有。很方便,坐在沙發上躺著也可以,都沒有問題。你隨喜,高興就好。

  地藏菩薩雖然看他塑像很嚴肅,他是很隨和的人。地藏菩薩你認識嗎?我們現在的塑像太過文绉绉。地藏菩薩是有一點像舉重選手的那個樣子,有沒有見過,他是很粗犷的人,大概滿臉胡子那個樣子。因爲他男生嘛,所以有胡子嘛。走路是很大聲的,但是他心地非常和諧。也因爲他的心地很和諧、很柔美,所以我們都把他弄成白面書生一樣。其實不是,他的長相其實很快塊的。那沒辦法,我叫人家做,畫的也好,跟做的也好,總是把他弄成白白胖胖的,不是,他應該是農夫型的那種人。農夫型,太陽曬得有點發黑,金色的那種狀況。他雖然現出家相,頭發是會比我長才對,他不是天天理發的人,所以這個是他的一種造型。但內心是很完美。所以一般人看到地藏菩薩會嚇一跳,但是一接觸會很喜歡,因爲他很粗犷然後又很細致,細致是他的體貼、他的柔美,那粗犷是他的外形。你想想看,不然那只錫杖有多重啊,用錫杖是振開地獄門,你想想看,對不對?像我們這樣文绉绉的,錫杖還要叫兩個人幫他扛到那邊去,那就輪到你了。

  好,今天我想我們把這個簡單地,我這個只能夠說很簡單地,把幾個重點挑出來跟各位講《地藏經》的這個部分。下一節課,我們留給各位發問,大家都准備好了,那准備好了,我們就,我還沒看。你不用緊張,你的問題,我們大家一起分享,這些問題應該已經很多了,講不完了,大概四個問題就要一個鍾頭了,你已經夠多了,我們要講快一點。

  好,我們休息一下,等一下再繼續。

  

  

《地藏經 北美福慧寺開示 第9講》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