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個時候會講一百二十年,一千兩百年,這種數字都跟十二有關。你要留意到啊,一般人不留意,因爲你的大腦二十就二十,十二就十二,而在佛經裏這些數字都有意義,尤其大乘經典。像這二十個當中,二是指正反兩面,就是左右兩邊嘛,叫二。其實二是一個原始單位,左右兩邊嘛。後來進步了,五進位,二進位變五進位,五進位是這個來的,因爲人有五個指頭啊,所以五進位。後來才有十進位,因爲兩只手加起來,二五得十,所以十進位。
你要注意,到十進位之前的五進位它是標准數字,所以這個叫小數的圓滿。到十呢,是大數的圓滿。那麼二十呢?他是二,有正反兩面,人生大概不是順境就是逆境,主要是講這個,二十的二是指這個。十是指窮盡的意思,零是圓滿嘛,窮盡。那一百呢?就是圓滿又窮盡。一千呢?就變成重重無盡。你要留意到,這個就是他的用意啊,到一萬的時候,他就無限擴張。
你去注意看,佛經,尤其大乘經典的理論裏頭,他經常出現這些數字,數字裏頭他在表達他的一種什麼?內涵。所以用數字來表達這個叫語言模式;他的內涵是什麼?那個叫思維模式,你必須要能夠弄清楚這些。這個對每一個行者來講,他是非常方便的事。那你假如是個經教行者的時候,那這個解讀經典的語言模式跟思維模式不會啊,那你經典就常常講不通了,你只能夠照本宣科,銷文解義。阿含藏跟數字比較沒有關系,唯識跟數字也比較沒有關系,所以他們的模式都很單純,比較偏向于書本。可是大乘經典是經本,所以他都用這些數字來做表達,這個部分我提供給各位做參考。
那麼講名號,他事實上是直接講的就是生命的性德,那這個地方我們現在沒有辦法跟各位解釋。這二十個如來,二十個佛,他的名號,每一個名號代表什麼代表什麼生命因素,我告訴你現在我沒辦法告訴你。這個在未來的兩百年到五百年之間,是佛學的顯學——生命因素的研究跟發展。人類假如物質文明繼續這樣發展,也就是小學繼續再成長,大學都不成長的話,那我告訴你兩百年後,這個地球將會毀滅。所以在未來的兩百年,大學勢必會非常成長,在成長的過程裏,生命因素的研究會是一個顯學,他非常重要。要不然你想想看,我們要講大學,就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的那個大學,不是university那個大學呀。
這種對生命真理研究的學問,在新的時代裏,生命因素是很重要的,未來的兩百年到五百年之間,他一定是顯學。未來這一百年還沒有辦法轉到這裏,未來的一百年到兩百年,人類才會開始探討生命因素。而那個探討他熱不起來,因爲大家還抓不到方向。但是兩百年後他會是顯學,會有很多人去研究這個東西。那我們現在講的,各位是第一場,當機衆。(衆鼓掌)你不要以爲我是在吹牛的,這是真的。這是一個,名號品是這樣講。
另外一個就是經典裏頭,《法華經》跟《華嚴經》都有,叫《如來壽量品》,跟這個《稱佛名號品》很像。但是他講的是壽量,這邊講的是名號,他差別在哪裏啊?他也是講佛的名號,不過他會講到他的壽命,佛的壽命多久多久。那個壽命呐不是壽命,福報。只要講壽是福報,這一點你就會覺得奇怪。佛教講光明是講智慧;講壽命是講福報。所以呢,《法華經》上面的《如來壽量品》,或《華嚴經》的《如來壽量品》都一樣,它講佛的福報。《華嚴經》的壽量品是這樣講:釋迦摩尼佛的娑婆世界一劫的福報,等于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一天一夜的福報;阿彌陀佛的世界一劫的福報,等于袈裟幢世界一天一夜的福報,要這樣比較過去。
福報是什麼?福報啊,他那邊錢比較多。我們這裏土石爲地;極樂世界呢,黃金爲地;可你知不知道,釋迦摩尼佛的法身世界金剛爲地呀,你知道嗎?鑽石的貴還是黃金貴我不知道,你去比比看啊。他不是比那個。福報是指因緣際會,你感受得到才有福報,你感受不到你沒有福報。你在現實人生裏有沒有這種感覺?有人欣賞你,你就有福報了;沒人欣賞你,你再厲害也沒用,你只好放在博物館裏面了。要有人欣賞才有用,沒人欣賞你那福報幹嘛?所以福報是在因緣際會中。
同樣的,就像跟各位講,這個世間沒有永恒,因爲一切都無常。唯一的永恒它的名字叫無常。你知道嗎?因爲無常是永恒的,所以這個世間沒有永恒了,都是無常了。你把它轉過來看看。可是你要找永恒找得到嗎?找得到。永恒在哪裏呀?永恒在瞬間裏。你能夠進得了,掌握到瞬間,你就掌握到永恒。因爲無常是一種作用,這個作用在瞬間你能夠捕捉得到,你就進入永恒了。你一直要找那個“哦,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我告訴你,都是無常。你只有在瞬間捕捉得住瞬間,你就可以進入永恒;你瞬間捕捉不住,永遠沒有永恒啊。但是,當你捕捉住瞬間的時候,你已經出叁界了,你知道嗎?你不要一直要去捕捉瞬間,那你會變成魔術師啊。不是,那是要透過訓練來的。
所以這一個地方告訴我們,如來壽量跟如來名號他是有很大的不同,講名號是講生命因素,講壽量是講福報,福報就講這世間運作的森羅萬象。那我們的重點不要只執著在名號上面,因爲名號是因素,這個因素一起作用,那就如來壽量了,森羅萬象就展現了。所以他等一下現主命鬼王,等一下變無相如來。你從體來看他是無相如來,從相上、從用上來看,那他變化萬千。
你留意到,這麼一品經,那麼地藏菩薩爲什麼要提出來?這是一個問題啊。前面講到地獄的狀況,講到衆生的業緣、業感,然後呢,又講到把你心靈的這種傷害如何療愈。那麼怎麼樣給你一個最方便的方法?這個東西都講完了,現在要告訴你的就是,生命的真正的積極面的狀況講出來了。那麼在前面所講的都是娑婆世界的狀況,你用識性的狀況;這個地方講這裏,不用識性了,用識性的話你看不到佛,你只有感受才看得到佛。
所以我記得昨天跟各位講,你有一個很重要的功德,要教人家去感受生命的存在,感受生命的美。你要經常跟人家講,不管他聽不聽,“哇!好美啊。”他看一眼,“哪裏美?”不要緊,他就在成長了。“這水果好美哦!”“醜八怪,有怎麼好美的?”他只要瞪一下,他就開始去感受了,他那種感受生命存在的能力啊,他就開始成長了。那我告訴各位,他心靈的傷痕啊,就開始在進行療愈的工作。
現在的人,你注意看看,那個識性越發達、腦筋越厲害的人呐,他的生命越枯竭。枯竭知道嗎?澀澀的。你假如有玩玉,你就知道,玉要漂亮就要有潤色,水頭,他們專業術語叫水頭,要有,色要滿,對不對?他的生命枯枯幹幹的那就沒有用了。識性發達的人通常他傾向于冷漠,生命沒有熱情、沒有火花。你一跟他講話,他說“等一下,你講了十六秒,到底你講什麼?”我講十六秒,到底要講什麼?你十六秒記得那麼清楚,我講什麼爲什麼不仔細聽啊?那就是生命枯澀,不夠潤。爲什麼不夠潤?因爲他不會欣賞。所以我們跟各位講,聆聽、欣賞、接納非常需要。
你要欣賞,聽人家講話可能受不了,要比較長一點的時間訓練。但是欣賞大地、欣賞自然的美,應該吧?女孩子頭發飄起來很漂亮,有沒有看到?“有什麼好看?昨天不知道有沒有洗頭。”當你都是那種意識形態在分析的時候,那叫人嗎?所以人一定要有一個彈性跟空間。所以你看,花爲什麼插得好,這個花最簡單、最有效的插法就是標准化,你知道嗎?都一樣長,兩邊一樣對稱,那我放在那裏你一定會說,那是不是塑膠花?它就是不規則,它才叫生命嘛。
所以你去留意看看,每一棵樹的葉子都一樣,假如不一樣就不同種了,對不對?但是每一片葉子都不一樣。你注意聽啊,每一棵樹的葉子都一樣,但是每一片葉子絕對都不一樣。生命就存在這個問題。這一棵樹的葉子一定都一樣嘛,可是那只是約略的一樣,你仔細去比較,兩片絕對不一樣,不會有兩片完全重疊的。假如你找到兩片完全一樣的,一定塑膠花。你知道嗎?大自然的東西他就不會一樣。
這就是生命存在的感覺啊,那你要能夠欣賞啊,你要不能夠欣賞這種東西,那沒有美感,那個生命是枯燥的。這種人,假如真的有這種人,他大概快要自殺了,因爲他這樣活著沒意義呀,他不是看到人,他都看到機器跟數據呀。所以人在生活中他會有一些矛盾,會有一些彈性跟空間。
所以我常跟各位講說,不要造神,你跟哪個師父相處,他是人,他不是神,你不要一直把他看成聖人。聖人是模子做的,知道嗎?人不是模子做的。你說“你昨天怎麼樣,今天怎麼樣。”昨天跟今天不一樣。你不能說每天都二十四小時,你應該一樣啊。不一樣,因爲人他一定有一個彈性跟空間存在。所以你要從這個地方看,這是我們在看生命因素的時候,非常重要的地方。我簡單地跟各位談到這個部分。要再談這個領域還是相當多的。
那麼數字的這個部分,剛才也跟各位提到了,講那個《校量布施功德品》的時候,有提到十跟十二個,爲什麼他剛好?你看他就是剛好那個樣子了,沒有爲什麼。經文好像很喜歡用這個十爲圓滿的數字,可是他就會湊到十二個,他有他的意義,這個以後我們有機會遇到,我們再一個一個跟各位談。
現在看要跟各位談的是第十品,剛才是第九品《稱佛名號品》,第十品是《校量布施功德品》。剛才談的那個部分是第六、七品,是《利益存亡品》跟那個《如來贊歎品》,那是矯正的工作。現在呢,校量布施,他是舉了十個例子,那我們來看看,我們在這個地方,現在,剛才前面講了那個結緣矯正,那個前行工作以後,生命因素提出來,你看他這部經就只有這樣而已,再來就是校量布施。
校量布施你看十個,第一到五,他舉國王做例子,第六到十就是善男子、善女人。我上面是隨便列一下,把善女人給省了,不是不尊重。以男代女,兩個是平等平等,所以一個就好。因爲佛陀是善男子嘛,假如佛陀是善女人,我們就寫善女人,不寫善…
《地藏經 北美福慧寺開示 第8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