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地藏經 北美福慧寺開示 第2講▪P3

  ..續本文上一頁會到,即使是乞丐都有叁年的皇帝命,風水輪流轉,哪一天輪到你要發了,對不對?你有那些福報,時間到了它自然有。人類現在是一用大腦以後,那個人定勝天的觀念是非常要命的,人不是定勝天,人一定可以成佛,這一點他不信,但是他一直相信,他只要努力認真,他就會成功,我告訴你社會上每個人都很認真,成功的不到百分之一,失敗的比例比成功的比例來得大。

  我看我們臺灣那六組人馬要拼,告訴你,臺灣不可能年年有六個總統,只有一個了,五個一定會失敗了,爲什麼呢?他們都很認真呐,因爲認真你看,各種是非都出來,沒有用,這個都沒用,這只是造業而已,誰當總統早就注定了,不信你看看,明年叁月二十號,你就知道誰當選了,因爲一定有一個會當總統嘛。那你其他人那不是多余的嗎?但是他們都相信,只要認真就一定會贏,誰跟你講一定會贏?沒有那回事了,會贏的人是有福報,有些福報是修得很不好的,但是他有福報,不然他做不上去,那不管了。那你要是沒有那個因緣,你還得不到,所以真的,人生是在定位,不在于說你追求的目標。追求的目標……很多人啊,會黯然神傷。前一陣子才有一個宣布退出政壇,爲什麼要那麼難過呢?不必這樣爭嘛,他早就可以退了,爲什麼不退?他就是相信他爭一定可以爭到,爭不一定爭得到,那是大腦想象的,這個跟爭是沒有關系,所以我們要了解我們學佛人對于人生的看法跟一般人對人生的看法是不同的。

  一般人對人生是用大腦來看的,他在追求的是虛幻的生命,虛幻的人生,我們在追求的是真實的人生,真實的生命。那麼這個地方的差別,我們剛才跟各位講,它裏面的基本結構跟因素是不一樣的。每一個人只要認真地去思考,一下你就會發現差別很大。幸福的根源在信心,對生命的信心,不是知識。可是呢,今天的大腦告訴你知識才是重要的,有沒有?這就是一個很明顯的區別,那給各位做參考。

  那我們還要再跟各位談一個問題的是佛教裏它的經典有兩種,主要是兩種。相宗我們不談,因爲相宗主要是講識性,它最後還是要轉爲根性,所以這個媒介我們不用。我們用的是兩個,一個是空宗的經典,一個是性宗的經典。空宗的經典相當于《金剛經》、《心經》、《六祖壇經》、《人王護國經》,《人王護國經》還偏向于這個性宗,《大般若經》,這些文殊師利菩薩的經典都屬于空宗的經典。他的目的在破,破你的我執法執,要證得空性,所以叫做空宗的經典。空宗的經典是以追求本體爲目標,你要得到空性,證得真如爲目標。那得到這個本體的空性以後要做什麼他就沒講了,他只告訴你這個終極目標證得空性。證得真如是很重要的,這一點很重要,沒錯,但是呢,證得空性,證得真如,不是終點站,終點站知道嗎?最後一站,他不是最後一站,他是中途站,很重要的一個中途站。你必須到這個地方來,但是到這裏你就停了,對不起沒有用,沒用,因爲你得到這個本體,得到這個空性以後要做什麼?

  就像我們常問各位你將來學佛是要成佛,對不對?成佛要做什麼?成佛以後不是坐在上面給人家拜,那個不是佛,那是佛像。今天我們學佛的人弄到最後都想成佛像啊,那你就弄錯了,你是要成佛,你不是要成爲佛像啊,不要以爲我要成佛以後就要坐在桌子上給人家拜,那真麻煩了,對不對?供養你很多好東西又不能吃,你看哪一尊佛像說蘋果很好吃,拿來啃的?沒有啊,佛像不吃東西啊。你是要成佛不是要成佛像,那你成佛以後要做什麼,你證得空性以後要做什麼?這沒討論了,空宗的經典不討論這些。討論這些成佛以後要做什麼,是性宗的經典。

  性宗的經典他是兩段教學法,第一段是教你怎麼樣證得空性,第二段是教你證得空性以後要怎麼樣起用,所以這種修學方式我們叫做次第道,次第道,你要經過這個過程。

  因此在空宗的經典裏頭他的語言模式很明顯,就是用雙破法,不生不滅用雙破,他的這種語言他有一個用意,行法的用意在這裏面,他不生就應該要滅,不滅就應該要生,那現在既不生又不滅,那是什麼?那就是修行的下手處,禅宗之所以成立就是從這裏來的。第叁種狀況,第叁種狀況我們現在話可以講叫真空狀態,第一種狀況不生即滅,不滅即生,這很清楚啊,大腦就是這樣用的,那現在既不生又不滅,腦筋就一片空白了,那個地方就是你的下手處,開悟就悟在這裏。現在是我們不生不滅就不生不滅,哦完了,你就沒有警覺性了。既不生又不滅那是什麼?那就是你要下手的地方,參就是參這個地方。現在我們不是參了,我們慘了,所以你一用慣性你就進不去了,不垢那就淨嘛,不淨就垢嘛,那現在既不垢又不淨那是什麼?那就是引導你下手的地方,這是看起來好像空宗的語言文字在講求智慧,不是,他是行法,他是一個行法,要你從這裏進去呀!

  現在我們把他當做知識來看的話,你就進不去了,你要留意到啊,法就是這樣滅的,他本來要你進去的地方,你當做沒看到過去了,所以你什麼也沒有得到。《八不中論》都兩個兩個一對,就教你下手處嘛,而你從不生不滅下手的,你所得到的性德跟不垢不淨下手的所得到的性德是不一樣的。你不要看經典那麼啰嗦,講一個就好,爲什麼講那麼多個,害我常常背錯。因爲那是表達性德的不同,他用這個兩句叁句來做不同的表達,是讓我們知道你有不同的行法,那你所凸顯出來的生命性德是不一樣的。那這個部分是不可思議的。說不可思議就是大腦想象所到不了的地方叫不可思議,大腦想象想象得到都是可思可議,不可思議是什麼?

  所以有很多佛法在講的東西,跟我們講說不要用大腦。這個問題其實不是我講的,那你聽起來好像很新鮮,那哪有可能不用大腦?因爲不用大腦才有不可思議,你用大腦都是可思可議的,佛法裏面已經講得很清楚了。可是不可思議是你講的,可思議也是你講的,那什麼叫不可思議你不會定義。你就講“啊,不可思議啊!”什麼叫不可思議?你懶得用腦筋你就說不可思議,那不是了,是你挖空心思也想象不到的才叫不可思議呀。那個意思就是你的大腦必須用到極限,假如你大腦都不用,那哪有什麼不可思議的?是不是這樣,人家考100分,“啊,不可思議!”你根本懶得讀書,當然考100分是不可思議,對不對?

  所以這裏頭的關鍵就關鍵在我們到底有沒有帶著覺性。空宗的經典他透過這個地方得到真如很快,很快。但是呢,還有另外一個,就是普賢菩薩的語言模式,他不講不生不滅,他講是生也是滅,這個就麻煩了,是生就應該是滅了嘛,對不對,滅以後生,要不然就是生滅的話就不生嘛,可是你現在既生又滅,那是什麼?這是雙立法,雙立法會超越過證得真如,他就是證得真如以後下面的工作一起來,所以雙立法又有一個破立雙舉法,既破也立,那就是雙破跟雙立是同時存在的,那這個地方重點都是在證得真如本體以後怎麼起妙用,妙用的地方,而性宗特別強調的是妙用,可是他的妙用一定以空性爲基礎,你必須證得空性。

  所以我們現在在講,很多人在行善的時候是人天善,不是佛法講的究竟善,佛法在講究竟善的時候,他一定帶有這一個東西在——空性。假如沒有空性呐是世間善法,一次善,做一次一次善,救濟,一次一次善,當然在救濟裏頭你可能會這樣講,與其給他一條魚吃,不如教他如何釣魚,造業的事情暫時不談,那只是俗語而已。即使教他如何賺錢,如何釣魚,還是世間善,這輩子的善而已。

  那我們在講的究竟善不只這輩子,是盡形壽他都能饒益的,都能獲利的,就是人生的覺醒,那你必須證得空性才有可能掌握這個要領,才能掌握這個要領。所以呢,在講佛法的時候,他的善呐,是基于空性而起作用的善,這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在跟各位談說,你在圓融道修行裏,理修、事修的那個事修是還沒有帶有空性,可是你一定要盡形壽做到底,這當中無怨無悔。你要是真是修行的話,你不能抱怨,不能抱怨,你可以跟佛陀哭訴,我被冤枉,那難免,有很多的委屈你在佛前哭訴,不能在衆生面前講,就不抱怨,無怨無悔,盡形壽做到底,到你生命命終的時候,那你就絕對往生淨土,隨著你生命的性德到你該去的國土,再過來,因爲你到那淨土一定見佛聞法悟無生,而且記得啊,你是以這種衆生事業或菩薩事業,你往生到淨土你不是在那七寶池裏面,知道嗎?在七寶池跪在荷花上,荷花,蓮花反正一樣了,跪在蓮花上,拜那個阿彌陀佛,拜托你把我救上去,不一樣。

  只要你這個衆生事業或菩薩事業無怨無悔盡形壽完畢以後,你到了淨土,以極樂世界爲代表來講,你到淨土你是在岸上,不是在池裏,告訴你那待遇是不一樣的,是不一樣的。你是在岸上哦,你極樂世界圖仔細看看,你只要在這邊盡形壽做,對叁寶具足信心,有任何的順逆境都歸零,回到佛菩薩這邊來,即使哭訴都不要緊,這難免的,佛是承認的。但是你去跟人家吵架哦——有事情,說明白講清楚哦,不算——你已經迷失了,你知道嗎?“你不要以爲……哦這個不是這樣,你誤會我,我跟你講清楚”,講清楚就不見了,極樂世界就把你的名字除掉了,你知道嗎?而這個地方不是叫你委屈哦,不是叫你壓抑扭曲哦,你是回到叁寶來,你知道嗎?這裏面詳細當然講起來很多了,我只是簡單的跟各位講這叁個因素,你就這樣子進行,你可以超越。

  因爲你到了淨土以後是真實的國土,雖然不是完美的,但是也是真實的。等到佛的淨土,你自己的那個淨土完成的時候,那才是完美的,這是淨土跟天國不同的地方,你知道嗎?淨土是什麼?淨土是完美的,是佛經過百千萬劫勞苦修行,饒益衆生而得的成就,那個器世間呐。

  天國不一樣,天國是上帝按照他的旨意,按照他的形象,按照他的國土創造這個世界,結果是這麼兩光,等一下土石流啊,等一下地震啊,對不對?公園樹都斷了一千多只,這叫什麼世界呀,這就是神的世界,不是完美的。所以他創造的人,生了一堆,好人壞人夾雜不斷,他還會生氣,再造個方舟,把人放上去全部其他淹死,那哪有這種神啊?這叫不完美的世界,不完美。完美的世界不是這樣子,叫極樂嘛,還有土石流哪叫完美啊?對不對,還有地震哪叫完美,那裏是絕對不會有的。所以那爲什麼他會成就那個世界,是因爲百千萬劫勞苦修行饒益無量無邊衆生,所有的功德都圓滿以後,他才成就的世界,那叫淨土。天國是不一樣的,天國是福報去的。哪一天無聊想一想,他無聊去創造世界跟無聊去死的一樣,那都是不完美的狀態,所以我們要留意到世界的存在跟成立是跟一般的情況不同。

  所以我們在修行的人你要了解到,覺性所帶來的一切是什麼,這個我們留意到成佛以後就是要這樣無量無邊地饒益衆生,也因爲你在饒益衆生的時候,使你的心性能夠達到純熟,純,純化,成熟,然後呢你才能達到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那個完美的境界,是在這個地方。

  而《地藏經》是屬于性宗的經典,性宗的經典。他在性宗的經典裏,在引導衆生的時候,是引導那些不信,還沒學佛的人,廣設方便,接引進來,他重點是在這裏。所以我們剛才在看圖表的時候,他在最外層,是個門,在那個地方接引這些不信、尤其是那個十惡不赦的衆生,壞事做盡的這些人,他會用種種方法來把他帶領進來。這個門,這是古代的畫法,這個門應該是在這裏面,地藏菩薩是中間的地方,因爲這每一個門裏面都有五個,這個也是有五個,這個都有五個。這個門是把這個除蓋障菩薩放著,這是南門,北門,這個是北門,地藏菩薩是在這個中間,他這個都有表法意義的。在接引目前在生活中也不想求智慧,也不想求解脫的這些凡夫,但是他必須有一點因緣,能夠接受這最基本的,來進塔廟也能夠單合掌,小低頭,不過他有一個要求要供養,供養。你怎麼供養?禮佛一拜也是供養,那你真的會發心,這個功德箱裏,現在有些人把它叫塞錢箱,那都無所謂,你也會隨喜,做功德,地藏菩薩就跟你結緣,所以你只要能夠稱念地藏菩薩,那都殊勝得很,非常殊勝。你不要以爲說,這個很方便啊,他跟方便沒有關系,是因爲你有緣,你的因緣已經逐漸接近成熟了。這是我們提醒各位,給各位做參考的。

  好,今天我們跟各位做這一種方便,這個《華嚴經》傳統的講法叫做玄談。明天開始四天,我們要把《地藏經》講過一遍,簡單的我把幾個重點提出來跟各位談,沒有辦法一一去跟各位談,我相信這個重點跟各位談只是一個方面,一個相度,跟各位來展開做一個全新的認識。重點是想要把《地藏經》的語言模式跟思維模式跟各位做一個說明。大家請合掌。

  

  

《地藏經 北美福慧寺開示 第2講》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