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会到,即使是乞丐都有三年的皇帝命,风水轮流转,哪一天轮到你要发了,对不对?你有那些福报,时间到了它自然有。人类现在是一用大脑以后,那个人定胜天的观念是非常要命的,人不是定胜天,人一定可以成佛,这一点他不信,但是他一直相信,他只要努力认真,他就会成功,我告诉你社会上每个人都很认真,成功的不到百分之一,失败的比例比成功的比例来得大。
我看我们台湾那六组人马要拼,告诉你,台湾不可能年年有六个总统,只有一个了,五个一定会失败了,为什么呢?他们都很认真呐,因为认真你看,各种是非都出来,没有用,这个都没用,这只是造业而已,谁当总统早就注定了,不信你看看,明年三月二十号,你就知道谁当选了,因为一定有一个会当总统嘛。那你其他人那不是多余的吗?但是他们都相信,只要认真就一定会赢,谁跟你讲一定会赢?没有那回事了,会赢的人是有福报,有些福报是修得很不好的,但是他有福报,不然他做不上去,那不管了。那你要是没有那个因缘,你还得不到,所以真的,人生是在定位,不在于说你追求的目标。追求的目标……很多人啊,会黯然神伤。前一阵子才有一个宣布退出政坛,为什么要那么难过呢?不必这样争嘛,他早就可以退了,为什么不退?他就是相信他争一定可以争到,争不一定争得到,那是大脑想象的,这个跟争是没有关系,所以我们要了解我们学佛人对于人生的看法跟一般人对人生的看法是不同的。
一般人对人生是用大脑来看的,他在追求的是虚幻的生命,虚幻的人生,我们在追求的是真实的人生,真实的生命。那么这个地方的差别,我们刚才跟各位讲,它里面的基本结构跟因素是不一样的。每一个人只要认真地去思考,一下你就会发现差别很大。幸福的根源在信心,对生命的信心,不是知识。可是呢,今天的大脑告诉你知识才是重要的,有没有?这就是一个很明显的区别,那给各位做参考。
那我们还要再跟各位谈一个问题的是佛教里它的经典有两种,主要是两种。相宗我们不谈,因为相宗主要是讲识性,它最后还是要转为根性,所以这个媒介我们不用。我们用的是两个,一个是空宗的经典,一个是性宗的经典。空宗的经典相当于《金刚经》、《心经》、《六祖坛经》、《人王护国经》,《人王护国经》还偏向于这个性宗,《大般若经》,这些文殊师利菩萨的经典都属于空宗的经典。他的目的在破,破你的我执法执,要证得空性,所以叫做空宗的经典。空宗的经典是以追求本体为目标,你要得到空性,证得真如为目标。那得到这个本体的空性以后要做什么他就没讲了,他只告诉你这个终极目标证得空性。证得真如是很重要的,这一点很重要,没错,但是呢,证得空性,证得真如,不是终点站,终点站知道吗?最后一站,他不是最后一站,他是中途站,很重要的一个中途站。你必须到这个地方来,但是到这里你就停了,对不起没有用,没用,因为你得到这个本体,得到这个空性以后要做什么?
就像我们常问各位你将来学佛是要成佛,对不对?成佛要做什么?成佛以后不是坐在上面给人家拜,那个不是佛,那是佛像。今天我们学佛的人弄到最后都想成佛像啊,那你就弄错了,你是要成佛,你不是要成为佛像啊,不要以为我要成佛以后就要坐在桌子上给人家拜,那真麻烦了,对不对?供养你很多好东西又不能吃,你看哪一尊佛像说苹果很好吃,拿来啃的?没有啊,佛像不吃东西啊。你是要成佛不是要成佛像,那你成佛以后要做什么,你证得空性以后要做什么?这没讨论了,空宗的经典不讨论这些。讨论这些成佛以后要做什么,是性宗的经典。
性宗的经典他是两段教学法,第一段是教你怎么样证得空性,第二段是教你证得空性以后要怎么样起用,所以这种修学方式我们叫做次第道,次第道,你要经过这个过程。
因此在空宗的经典里头他的语言模式很明显,就是用双破法,不生不灭用双破,他的这种语言他有一个用意,行法的用意在这里面,他不生就应该要灭,不灭就应该要生,那现在既不生又不灭,那是什么?那就是修行的下手处,禅宗之所以成立就是从这里来的。第三种状况,第三种状况我们现在话可以讲叫真空状态,第一种状况不生即灭,不灭即生,这很清楚啊,大脑就是这样用的,那现在既不生又不灭,脑筋就一片空白了,那个地方就是你的下手处,开悟就悟在这里。现在是我们不生不灭就不生不灭,哦完了,你就没有警觉性了。既不生又不灭那是什么?那就是你要下手的地方,参就是参这个地方。现在我们不是参了,我们惨了,所以你一用惯性你就进不去了,不垢那就净嘛,不净就垢嘛,那现在既不垢又不净那是什么?那就是引导你下手的地方,这是看起来好像空宗的语言文字在讲求智慧,不是,他是行法,他是一个行法,要你从这里进去呀!
现在我们把他当做知识来看的话,你就进不去了,你要留意到啊,法就是这样灭的,他本来要你进去的地方,你当做没看到过去了,所以你什么也没有得到。《八不中论》都两个两个一对,就教你下手处嘛,而你从不生不灭下手的,你所得到的性德跟不垢不净下手的所得到的性德是不一样的。你不要看经典那么啰嗦,讲一个就好,为什么讲那么多个,害我常常背错。因为那是表达性德的不同,他用这个两句三句来做不同的表达,是让我们知道你有不同的行法,那你所凸显出来的生命性德是不一样的。那这个部分是不可思议的。说不可思议就是大脑想象所到不了的地方叫不可思议,大脑想象想象得到都是可思可议,不可思议是什么?
所以有很多佛法在讲的东西,跟我们讲说不要用大脑。这个问题其实不是我讲的,那你听起来好像很新鲜,那哪有可能不用大脑?因为不用大脑才有不可思议,你用大脑都是可思可议的,佛法里面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可是不可思议是你讲的,可思议也是你讲的,那什么叫不可思议你不会定义。你就讲“啊,不可思议啊!”什么叫不可思议?你懒得用脑筋你就说不可思议,那不是了,是你挖空心思也想象不到的才叫不可思议呀。那个意思就是你的大脑必须用到极限,假如你大脑都不用,那哪有什么不可思议的?是不是这样,人家考100分,“啊,不可思议!”你根本懒得读书,当然考100分是不可思议,对不对?
所以这里头的关键就关键在我们到底有没有带着觉性。空宗的经典他透过这个地方得到真如很快,很快。但是呢,还有另外一个,就是普贤菩萨的语言模式,他不讲不生不灭,他讲是生也是灭,这个就麻烦了,是生就应该是灭了嘛,对不对,灭以后生,要不然就是生灭的话就不生嘛,可是你现在既生又灭,那是什么?这是双立法,双立法会超越过证得真如,他就是证得真如以后下面的工作一起来,所以双立法又有一个破立双举法,既破也立,那就是双破跟双立是同时存在的,那这个地方重点都是在证得真如本体以后怎么起妙用,妙用的地方,而性宗特别强调的是妙用,可是他的妙用一定以空性为基础,你必须证得空性。
所以我们现在在讲,很多人在行善的时候是人天善,不是佛法讲的究竟善,佛法在讲究竟善的时候,他一定带有这一个东西在——空性。假如没有空性呐是世间善法,一次善,做一次一次善,救济,一次一次善,当然在救济里头你可能会这样讲,与其给他一条鱼吃,不如教他如何钓鱼,造业的事情暂时不谈,那只是俗语而已。即使教他如何赚钱,如何钓鱼,还是世间善,这辈子的善而已。
那我们在讲的究竟善不只这辈子,是尽形寿他都能饶益的,都能获利的,就是人生的觉醒,那你必须证得空性才有可能掌握这个要领,才能掌握这个要领。所以呢,在讲佛法的时候,他的善呐,是基于空性而起作用的善,这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在跟各位谈说,你在圆融道修行里,理修、事修的那个事修是还没有带有空性,可是你一定要尽形寿做到底,这当中无怨无悔。你要是真是修行的话,你不能抱怨,不能抱怨,你可以跟佛陀哭诉,我被冤枉,那难免,有很多的委屈你在佛前哭诉,不能在众生面前讲,就不抱怨,无怨无悔,尽形寿做到底,到你生命命终的时候,那你就绝对往生净土,随着你生命的性德到你该去的国土,再过来,因为你到那净土一定见佛闻法悟无生,而且记得啊,你是以这种众生事业或菩萨事业,你往生到净土你不是在那七宝池里面,知道吗?在七宝池跪在荷花上,荷花,莲花反正一样了,跪在莲花上,拜那个阿弥陀佛,拜托你把我救上去,不一样。
只要你这个众生事业或菩萨事业无怨无悔尽形寿完毕以后,你到了净土,以极乐世界为代表来讲,你到净土你是在岸上,不是在池里,告诉你那待遇是不一样的,是不一样的。你是在岸上哦,你极乐世界图仔细看看,你只要在这边尽形寿做,对三宝具足信心,有任何的顺逆境都归零,回到佛菩萨这边来,即使哭诉都不要紧,这难免的,佛是承认的。但是你去跟人家吵架哦——有事情,说明白讲清楚哦,不算——你已经迷失了,你知道吗?“你不要以为……哦这个不是这样,你误会我,我跟你讲清楚”,讲清楚就不见了,极乐世界就把你的名字除掉了,你知道吗?而这个地方不是叫你委屈哦,不是叫你压抑扭曲哦,你是回到三宝来,你知道吗?这里面详细当然讲起来很多了,我只是简单的跟各位讲这三个因素,你就这样子进行,你可以超越。
因为你到了净土以后是真实的国土,虽然不是完美的,但是也是真实的。等到佛的净土,你自己的那个净土完成的时候,那才是完美的,这是净土跟天国不同的地方,你知道吗?净土是什么?净土是完美的,是佛经过百千万劫劳苦修行,饶益众生而得的成就,那个器世间呐。
天国不一样,天国是上帝按照他的旨意,按照他的形象,按照他的国土创造这个世界,结果是这么两光,等一下土石流啊,等一下地震啊,对不对?公园树都断了一千多只,这叫什么世界呀,这就是神的世界,不是完美的。所以他创造的人,生了一堆,好人坏人夹杂不断,他还会生气,再造个方舟,把人放上去全部其他淹死,那哪有这种神啊?这叫不完美的世界,不完美。完美的世界不是这样子,叫极乐嘛,还有土石流哪叫完美啊?对不对,还有地震哪叫完美,那里是绝对不会有的。所以那为什么他会成就那个世界,是因为百千万劫劳苦修行饶益无量无边众生,所有的功德都圆满以后,他才成就的世界,那叫净土。天国是不一样的,天国是福报去的。哪一天无聊想一想,他无聊去创造世界跟无聊去死的一样,那都是不完美的状态,所以我们要留意到世界的存在跟成立是跟一般的情况不同。
所以我们在修行的人你要了解到,觉性所带来的一切是什么,这个我们留意到成佛以后就是要这样无量无边地饶益众生,也因为你在饶益众生的时候,使你的心性能够达到纯熟,纯,纯化,成熟,然后呢你才能达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个完美的境界,是在这个地方。
而《地藏经》是属于性宗的经典,性宗的经典。他在性宗的经典里,在引导众生的时候,是引导那些不信,还没学佛的人,广设方便,接引进来,他重点是在这里。所以我们刚才在看图表的时候,他在最外层,是个门,在那个地方接引这些不信、尤其是那个十恶不赦的众生,坏事做尽的这些人,他会用种种方法来把他带领进来。这个门,这是古代的画法,这个门应该是在这里面,地藏菩萨是中间的地方,因为这每一个门里面都有五个,这个也是有五个,这个都有五个。这个门是把这个除盖障菩萨放着,这是南门,北门,这个是北门,地藏菩萨是在这个中间,他这个都有表法意义的。在接引目前在生活中也不想求智慧,也不想求解脱的这些凡夫,但是他必须有一点因缘,能够接受这最基本的,来进塔庙也能够单合掌,小低头,不过他有一个要求要供养,供养。你怎么供养?礼佛一拜也是供养,那你真的会发心,这个功德箱里,现在有些人把它叫塞钱箱,那都无所谓,你也会随喜,做功德,地藏菩萨就跟你结缘,所以你只要能够称念地藏菩萨,那都殊胜得很,非常殊胜。你不要以为说,这个很方便啊,他跟方便没有关系,是因为你有缘,你的因缘已经逐渐接近成熟了。这是我们提醒各位,给各位做参考的。
好,今天我们跟各位做这一种方便,这个《华严经》传统的讲法叫做玄谈。明天开始四天,我们要把《地藏经》讲过一遍,简单的我把几个重点提出来跟各位谈,没有办法一一去跟各位谈,我相信这个重点跟各位谈只是一个方面,一个相度,跟各位来展开做一个全新的认识。重点是想要把《地藏经》的语言模式跟思维模式跟各位做一个说明。大家请合掌。
《地藏经 北美福慧寺开示 第2讲》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