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另外還有一個,他是先講這部分:“複于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名清淨蓮華目如來,”有這麼一個佛,“其佛壽命四十劫。像法之中,有一羅漢,福度衆生。”這個時候遇到光目女,這個清靜蓮華目如來,壽命40劫。前面那個,再跟各位講一下,這個常常跟各位講這個數字,是覺化定自在王如來,那麼他不是介紹嘛,覺化定自在王如來壽命四百千萬億,有沒有?爲什麼都是四?現在這個清淨蓮華目如來壽命四十劫,那是四百千萬億,其實四百千萬億跟四十劫是一樣大,都是四十劫的意思,四十劫的時候,就講第四十位菩薩,就十地菩薩的位置,十地菩薩的位置,下面還有一個等覺菩薩四十一。四十二,四十二劫,有沒有?有一個四十二劫記得嗎?無量壽經上面講,世間自在王佛壽命四十二劫,四十二就是妙覺位,他是指這個。這個時候的地藏王菩薩是十地菩薩,這四十劫就是十地菩薩。四十二劫的時候,那個法藏比丘,法藏比丘是等覺位要晉升到妙覺位要成佛的時候,有沒有,你留意看看,這個數字在這種經文裏頭都有他的意義,都有他的意義。所以我們在看的時候四十劫跟四百千萬億阿僧祇劫一樣,福報都很大,十地菩薩福報大,你留意一下這個佛法當中在講的這種數字,都不是你想象的。那這個我們不管他了,還是講他母親出狀況的事情。
那麼到最後,後面他講到這個對清淨蓮華目如來相前,怎麼樣的供養的這個問題,跟念佛,他到最後“我然後方成正覺! ”他發願了,“如是罪報等人,盡成佛竟,我然後方成正覺”“發誓願已,具聞清淨蓮華目如來而告之曰:光目,汝大慈愍,善能爲母發如是大願。吾觀汝母十叁歲畢,舍此報已,生爲梵志,壽年百歲。過是報後,當生無憂國土,壽命不可計劫。後成佛果,廣度人天,”有沒有?這個地方有沒有看到,經文有沒有看到,看不到算你看到了。這段理論我跟各位講一下,這個都有理論的,不是沒理論的。13歲什麼意思,他幹脆講3歲死了就好嘛,爲什麼要13歲呀?13表示破12因緣法,知道嗎?這個都有意義的。你現在13歲就13歲,爲什麼13歲呀,這不是算命,到那裏有個災厄,度不過去就要死。不是,他講的是破12因緣法,所以過了以後生爲梵志。梵志就是修苦行的,叫梵志,壽命百歲,就證了大阿羅漢了。這個梵志不是到100歲才證阿羅漢,因爲他在這個時候13歲已經破無明了,就覺醒了,覺醒了再來當梵志,那大概在十幾歲就證阿羅漢了。然後活到百歲這是什麼意思,然後生于無憂國土,無憂國土就是極樂世界,什麼意思?所以我告訴你極樂世界都是阿羅漢住的,你放心了,都阿羅漢住的,前面跟各位講過就不再講。
因爲阿羅漢,那些阿羅漢,在佛陀的時代都修外道法,四禅八定,那麼成就以後,還不究竟,佛陀一個善來比丘就通通開悟了。開悟以後呢,他當然要在佛這邊,就不回外道去了,可是他修婆羅門教的時候,有個克裏虛那的天國可以去,現在我修你佛法出叁界,我要到哪裏去?這些阿羅漢天天都吵著佛,你要告訴我們,我們死到哪裏去呀?這佛給他們吵的要死,所以才講阿彌陀經,你看阿彌陀經,16個羅漢只有4個菩薩,菩薩沒有,都是跟他們講,你們通通死到極樂世界去。而且佛在講的時候還很生氣呀,這個舍利佛,舍利佛,舍利佛一直的叫,爲什麼?舍利佛一直問呀,因爲他是老大哥,老是派他做代表,他這個又有智慧,就這一點參不透,所以一直問,一直問。所以佛一口氣半個鍾頭叫了30次舍利佛,你看看,爲什麼?到極樂世界去,所有的阿羅漢。是指這個意思,他有他的曆史淵源。
所以佛經裏頭前後每一部經他都是連貫的,都連貫的,你不要以爲不同的翻譯者就不一樣,都一樣。所以你經文不能剪接,因爲譯經家在譯經的時候,他是從整個經本生命的義理裏頭去翻譯的,他跟翻書不一樣,翻書是從詞典裏面來翻的,但是譯經不是從詞典來的,當時沒有詞典,詞典是從經典裏面編出來的。所以書本的翻譯可以看詞典翻,但是你翻譯經典不能看詞典,經典是只有從你對那經文的了解的過程裏,直接寫出來,你知道嗎?直接寫出來。梵文什麼意思,你寫中文的意思,現在你中文的經典你了解他的意思嗎?你直接用英文來表達,不能看字典,看詞典翻譯的是書不是經。這個你看看,這樣他才能連接起來呀,他本來都是生命中的東西,生命本來互通的。你不要看這本是講心髒,那本是講肺,那本是講腎髒,那本講肝髒,其實都通通連同的,通通連同的,因爲都是身體裏面的東西。那你現在用詞典來翻的,腎髒放一邊,肝髒放一邊,那幹嘛,當標本呐,所以每一部經都是標本,都不能用。你要留意,實叉難陀翻譯這部經的時候,當時有3000個大德同時在翻譯,不是他一個人翻,你要留意到。現在一個人就單挑了,然後英文呢,英文又半生不熟,動不動就要翻詞典,你怎麼去翻呐,所以這個都是問題了。這個我簡單的跟各位提一下就不再講這個部分了。
後半段他提到,四方天王,就是四大天王,他也來談到地藏菩薩的這個部分,他說閻浮提衆生的罪報怎麼這麼多?佛就告訴他地藏菩薩看衆生的什麼業他就現什麼相,貪心重的人他怎麼現相來教化,嗔心重的人他又怎麼現相來教化,愚癡相的人又怎麼教化,他有這種種,各種不同的教化。所以地藏菩薩,我常講地藏菩薩跟觀音菩薩是這法界中兩個到處閑逛,專管我們閑事的菩薩,其他菩薩不管我們,他針對一個又一個,這個菩薩的精神才偉大,一個一個來,他在一個一個來,每一個又都不一樣。你知道嗎,你到四川去,你就要吃辣椒,那不管你喜不喜歡吃,反正你又要麻辣就對了,你到臺灣來,你就不能太油,要清淡一點,你到馬來這邊來,就要吃馬來菜呀,你到印度去要吃印度菜呀……那麼這些菩薩跟我們的菩薩不一樣,我吃素,吃菜,要不然假素牛肉也好,假的素牛肉,對不對,既要吃素,又要牛肉。他本來是別的東西做的,可是你要那個口味,你就跟吃牛肉一樣了,你不要自我安慰說我這個是假的,假牛肉還是真牛肉。所以我們都不吃人造的,什麼素火腿,素火腿,火腿就火腿,你們要吃火腿就去啃火腿,還有什麼素火腿,素鵝肉,要吃鵝肉就吃鵝肉,還要什麼素鵝肉?貪吃鬼嘛,那哪有素!素就是忠于原味的才叫素嘛,你又吃了那種,那種哪叫素嘛。所以這個東西是你不懂得佛教的真實義,那你就搞錯了。
可是菩薩沒辦法,適應衆生去了,他是爲了適應衆生,隨順衆生,他不是自己要吃,對不對?因爲衆生圓的,扁的,膨的,硬的都有,他要去適應它,所以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爲說法,這個經文裏頭就在講這個部分。跟觀世音菩薩一樣,這兩個人不知道有沒有分工,要不然同一個衆生兩個人會搶成一堆,當然你放心他們不會因爲選票的關系吵架,因爲他們沒有投票。這個就是菩薩的精神,在度化衆生的時候,他無怨無悔,他爲了衆生這樣子一直來一直來。還不止這樣,這些衆生把他救度出來,他又跑進去了,又跑進去了,把他救出來又進去了。你不知道什麼,我記得我在受菩薩戒的時候,那時候我受五戒受菩薩戒,在受菩薩戒的時候,唱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一大堆人都在哭。我一看嗨呀,這男子漢大丈夫有什麼好哭的,那受戒才點叁個戒疤有什麼好哭的,越唱越哭,越唱越哭。輪到我也點戒疤,點戒疤以後,回來也唱,莫名其妙也跟著哭了,一面哭一面在罵自己說,神經病有什麼好哭的。那時候因爲有一個境界,什麼境界?我看到那個觀世音菩薩1000只手在那邊救衆生,他一條大船把衆生從黑海裏頭一直撈,一直撈,撈到他自己也都黑了,觀世音菩薩不是很白嘛,那是都黑了。那些人都是小卷,小卷知道嗎,小卷,人從那黑海裏頭撈出來,黑黑的像小魚一樣。可是一上船以後,又自己爬下去了,觀世音菩薩一千只手一直抓,抓起來又跑下去,抓起來又跑下去。那我就很生氣了,我就劃了一條小船,他掉下來我就打他,跑上去,越打越累呀,後來又想好了,那我就把他接起來,他跳下來我就用小船去接。就在那個時候才知道,菩薩度衆生之辛苦,他1000只手都不夠,我兩只手怎麼夠呀,一直抓一直抓,到最後就跟他一樣,他抓起來抓起來,有很多人抓到一半就掉下去了,我就拼命劃船在那邊接,不要給他掉下去,不然觀世音菩薩會累死呀。到最後他有沒有累倒,我不知道怎麼樣……哭哇,真的哭哇,真的度衆生是很苦哇!所以你知道觀世音菩薩爲什麼11面,他就是那一條船一直劃,一直劃,劃到最後累死了,回家要見他師父的時候,他師父是阿彌陀佛,他看到他師父他就昏倒了。他跌倒的時候,啵!頭破成十片,阿彌陀佛就把他撿起來,然後再加上他自己做上去一共十一面,ok十一面觀音這樣來的。
這是我跟觀世音菩薩的因緣,不過那個黑漆漆的那個,我想大概是這個業海裏面,跑到這裏面來度衆生。這是我們自己要看經文,你自己要留意到,你要從生命的立場去發揮,不要從知識的立場去解釋。所以這裏面他發生的狀況是很不可思議的,很不可思議。你沒有辦法,你說有什麼好哭的,我們都是叁四十歲的大男人了,有什麼好哭,哭什麼?唱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就唱,本來就唱很久了,有什麼好哭?就在那個時候,就嗚嗚,就一直哭,不知道哭什麼,我不知道他們哭什麼。我在看觀世音菩薩那麼辛苦,那真的是,這兩個菩薩跟我們特別有緣,而且主動來救我們。我們不知道觀世音菩薩的恩德,你要不要多贊歎?稱揚贊歎!對不對?禮敬,瞻仰禮敬!所以各位要經常的去發起這樣的一個心願,菩薩功德是不可思議的,我們無法用語言來形容他,但是你從生命裏頭去發出來的東西是一種相應,那個是真正的贊歎,是最殊勝的一種贊歎。那你跟他的相應,那就是菩薩所要的,最大的報恩方式!像我們報恩,各位知道嗎,我們從小在這個社會上接受很多人的栽培,有沒有這種感覺,但是這些人都已經走了,你怎麼報恩呢?你要報恩,你就再栽培新一代,所以我們栽培教育新的一代是絕對需要的,是對我們的長輩前賢,對我們的教育最大的報答。不然你怎麼報答,你到他墳墓那邊去叩叁個頭,那個沒有意義嘛。所以把我們能力回饋給社會,栽培新進的人,是不是這樣?
同樣的,你在佛門中,要了解到佛菩薩的這種恩德,那你要怎麼報答,你就跟他相應,教化衆生,你在教化衆生的同時你就會發現這種狀況,那種不可思議的生命能量會在你生命中發揮出來。所以你不用擔心,不要怕說修學不會成就,一定會成就。菩薩都不怕辛苦啦,我們還怕什麼?所以我希望各位跟著地藏菩薩的腳步,衆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地獄就是業,衆生的業習、惡習能夠除盡,那地獄就空了,知道嗎。我們在教導大家的也是,你把不良的習氣給改進了,培養好的習氣,成功的習氣,成功的思維模式,這升天的思維模式,最好是往生淨土或者入法界的思維模式,那地獄要空就簡單了,就快了。我相信我們大家一起努力,讓地獄盡空,地藏菩薩可以早日成佛。(掌聲)。光鼓掌沒用啊,要去做啊,地藏菩薩都有聽到,閻羅王也聽到,你光鼓掌不做不行,作何行願,而得千幅莊嚴,既然你鼓掌你就去做。好吧,祝福大家。(掌聲)
《地藏經 馬來西亞槟城開示 第六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