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地藏經 馬來西亞槟城開示 第七集

  地藏經-馬來西亞槟城開示

  第七集

  海雲繼夢和上

  我們再跟各位談的是中卷,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中的部分。大家在修這個法門呐,地藏經這個法門,我跟各位提過很簡單的一個行法。那各位可能會覺得說時間要比較長,這沒有辦法,你要吃大餐,時間就要長,對不對,十幾道菜通通要出來,要一兩個鍾頭,你要到路邊吃個鹵肉飯,一碗就可以了,炒個河粉那很簡單嘛。但是你要吃大餐,整個的套餐,那就要,大概要四個鍾頭,你要是一次能把它做完,那當然是最好,要不然分兩次。早課晚課這樣做,這裏面牽扯到爲什麼要分早晚課,有的人是體力不行,一次搞四個鍾頭,那體力不行,有各種原因,有的是生理狀態,有的是心理狀態,這個每個人不一樣。但基本上我們應該調整一下大家都可以調整的,這個是應該沒有問題,而這個法門基本上很完整。今天要講的部分還有一些它特別的修法,那這些修法事實上在漢傳佛教跟藏傳佛教裏,它很普遍在推動這些,我們經文遇到的時候再跟各位談。

  現在要跟各位談的是第五品,地獄名號品,這個地獄名號品第五是普賢菩薩問地藏菩薩,我們來看看普賢菩薩怎麼問,“普賢菩薩白地藏菩薩言:仁者,願爲天龍四衆,及未來、現在一切衆生,說娑婆世界及閻浮提罪苦衆生,所受報處、地獄名號及惡報等事。使未來世末法衆生,知是果報。”地藏答言:仁者,我今承佛威神,及大士之力,略說地獄名號”。注意啊,文字每個字都一樣大,念過去就結束了,但這裏頭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第一個啊,這地藏菩薩答,仁者,你要注意到第一個,他尊稱他爲仁者,第二個我今承佛威神及大士之力,有沒有,他不但承佛威神之力,他也乘普賢菩薩的威神之力,那你就知道普賢菩薩很顯然不是普通的菩薩。你先看清楚,至少對地藏菩薩來看,是恭敬他的,也是尊重他的,那你有沒有想過地藏跟普賢之間,普賢菩薩何許人也?你可能不留意呀,反正字是一樣大,字是一樣大,你就不留意他的特殊性,這個你要留意到。

  首先我們要告訴各位呀,普賢菩薩是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原型,你要留意到這一點。這個生命的原型現在來問地藏菩薩說,地獄罪報等事,他在講什麼,你有沒有留意到,他在講什麼?地獄罪報是這些衆生、這些生命的一種錯誤的模式,那這樣你就覺得他很有意義呀,這個生命的存在本質來講,生命的存在它只是存在,這裏面沒有善惡,沒有是非,沒有得失。就存在來看,風和日麗是一種存在,狂風暴雨也是一種存在,有沒有感覺到?你會覺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是一種存在,告訴你大海嘯也是一種存在,你會說,哎呦,大地震也是一種存在?水災,風災,雪災也是一種存在,對存在來講它只是一種存在,花開是存在,花謝也是存在,春天到綠芽生是存在,它很美,到秋天葉落了,也是一種存在,它也很美,落葉也美……真的嘛,我們在熱帶地區看不到,你到寒帶地區去看,到了秋天以後,深秋,那滿街都是落葉的時候,很美,很美!有機會我勸各位,你到寒帶地方去,大概西安、北京那個地方就可以了,住一個冬天到春天,你就看到那葉落的那種景觀,北國的蕭瑟。然後到了春天看到百花怒放是什麼狀況,那你才知道生命力的強大,落葉之美,因爲不把葉落幹淨了,春天的美你就看不到,所以兩個是平等平等的。那麼在這個地方來看,普賢菩薩的存在,特別要問的是衆生怎麼會有這種錯誤的思維模式,問題是在這個地方。

  因爲這是就我們衆生來看的,既然大家要吃牛排,你就不要怕得狂牛病,這是很正常的,你不吃牛排絕對不會得狂牛病。當然吃牛排不一定得狂牛病,得到你就不要叫,所以你造那個業,必然有那個果報嘛。你要是很認真去造,那告訴你果報一定上身,你只是隨緣,那可能不一定,只是到的時候你會呱呱叫。那現在普賢菩薩這個存在,就告訴地藏菩薩,因爲地藏菩薩是發願,衆生在錯誤的模式裏,經常在受苦,受苦又不甘心,怎麼會說我歹命啊我歹命,我爲什麼命這麼不好,你從來不去想,我爲什麼前面造業。你看現在的人也是一樣,造業的人不覺得他造業,這種錯誤的模式他會一犯再犯,一犯再犯。那地藏菩薩是站在這個立場在救度衆生,普賢菩薩是站在整個法界生命存在的立場來看,所以他以存在來請地藏菩薩說明衆生犯錯的原因跟現象,他是指這個東西。所以在這個立場上來講,地藏菩薩就很尊重這位原始天尊,你知道嗎,普賢菩薩是生命的原型,生命的存在。他尊重他,所以他說仁者,他說我承佛威神之力及大士之力,特別,我要講這一塊。

  其實這一塊也在你的生命裏,在你的生命存在裏,都有啊,有白的,有黑的……但是我特別講黑的這一塊,因爲它的存在你就看不到了,你黑,白你就看不到了。當然普賢菩薩是知道,所以他特別請地藏菩薩來做說明。在這個說明裏,我們跟各位講過,這個衆生造業所以才會成爲法界中生命的孤兒,而這些孤兒呢只會哭,甚至于連迷路的這個概念都沒有。他知道他迷路,他要找回家,可是他知道找回家,他不知道怎麼回去。所以普賢菩薩以這個立場,請地藏菩薩發揮這個生命因素的特質,讓他來起作用,這個就是這一段經文,前面這一段的因緣,我們一般人看不到,經文就念過去了。因爲你把他擬人化,因爲有一個普賢菩薩,他是騎在大象上,對不對,白色的大象上,然後有一個地藏菩薩,騎在一只狗上,他可能有虐待動物,狗再大能有多大,他就騎在狗上。那只狗還叫做谛聽,記得嗎,那只狗耳朵一邊向下,一邊向上,中間還長一只角,本來他從韓國帶來的時候還沒有一只角,地藏菩薩成道的時候,那只狗也長了一只角。爲什麼?他是把它人格化。那你就把他人格化,把菩薩人格化,叫擬人化,擬人化以後,你對佛法就看不清楚啦。

  所以我勸各位,你在讀佛經尤其大乘佛經經典的時候,你不要擬人化,你只要擬人化你就搞不清楚了,要把它性德話。性德,普賢菩薩不是一個人,他是生命中的一個主要的性德,叫做生命的原型,生命的存在,地藏菩薩他也是個生命因素,你把他性德化,成爲生命因素,生命的元素這樣來看。你不要把他變成一個人,變成一個人那地藏菩薩今天有沒有戴帽子?因爲他現出家相,有人說沒帶帽子的那一個叫目犍連,戴帽子的那個叫地藏菩薩。那請問他戴高爾夫球帽還是鴨舌帽?你都沒搞清楚了,這個是擬人化以後所産生的後遺症,他會有一大堆問題産生。因爲你既然講人,那大家就開始問了,地藏菩薩多大了,他有沒有禿頭,他頭發有沒有發白,到現在兩千多歲了,地藏菩薩你認識嗎?你不認識。但是有一個地藏和尚你認識,那就是泰國,不是泰國,又講錯了,韓國叁王子,叫金喬覺,他是從韓國過來,從新羅國過來,還帶了一只狗過來,走走走,走到九華山,他就在山洞裏閉關。那個時候有位富翁,九華山的富翁,叫闵公,有一年齋僧,請一百個,他幾乎每一年齋僧都請一百個出家人,那有一個就是這地藏和尚,他一定要請。有一年,他請了地藏和尚以後,大家吃飽供養完畢,他特別問地藏和尚說,我想供養你,你要什麼東西?他說我要一袈裟地,你願不願意供養?他說那沒問題,兩袈裟也沒問題。他說真的,一袈裟就好。他說你要一袈裟才多大?他說你看多大,他就把他袈裟脫下來,張開,他的總財産九座山全部蓋住,那就九華山,知道嗎,九華山,闵公就這樣捐給他了。捐了以後,他當然沒用那麼多嘛,可是從那時候有將近有1000年的時間,九華山有1000多家寺院,一直蓋起來,知道嗎,就這樣來的。那裏面出了很多高僧大德,這個地藏和尚當然他是高僧大德的第一位。

  那後來闵公的兒子就跟地藏出家了,老了以後闵公也要出家,那地藏和尚跟他說你不是跟我出家,你是跟他出家,叫道明,有印象嗎?沒印象也要有印象,現在要記起來,所以地藏菩薩旁邊有一個老先生,有一個年輕的比丘有沒有,那就是闵公的兒子,這兩個。那麼這個地藏和尚你說他死了沒,到現在,這個真的是“死則實不死,生則亦不生”,他就如如不動在那裏。從他入滅以來到現在,每隔60年,九華山開塔一次,每60年開塔一次,開塔就把塔拆掉,他的肉身塔拆掉,拆掉以後做什麼?要替地藏和尚理發,全部剃頭,然後指甲要剪一剪,因爲60年了指甲很長了,把肚子都圍起來,腳指甲也長很長。當然不能像我,我就不行了,因爲我不能,無法盤腿,他雙盤指甲長很長,要修指甲,剪頭發,厲害吧,每60年剪一次。最後一次我師父有碰到,那時候杜月笙,杜月笙可能有人有認識,在上海那邊,發心了,把九華山拆塔再複建。我師父剛好在場,到現在也應該超過60年了,因爲他出家60年剃度我,我出家都快20年了,就80年了,但是現在呢還沒有開塔,因爲現在國家把他列爲重要文物古迹。哇!糟糕,那座塔就不能動了,你就不能再拆了,以前不列入古迹,每60年拆一次沒問題,現在被列爲古迹就不能動了,其實只有六七十年而已那個塔,因爲杜月笙拆開才封起來而已。但是他們又說從地藏菩薩入滅以來,那個塔就在那裏,1000多年不能動。你說他有死嗎,死了怎麼指甲頭發還會長?你說他沒死嗎,沒死怎麼不出來走一走?修行呐,什麼功夫,誰能跟他比呀?當然了,韓國人又要說了,地藏菩薩是我們韓國人,這個,這個是真的韓國人,這個是真的韓國人。可是韓國人對地藏菩薩沒信仰,所以他不會向聯合國登記說,地藏菩薩是韓國人。他確實是韓國人,因爲曆史上一直記載著這個樣子,一直也沒有人反對。那這個地方我們就發現很多人把地藏菩薩,把地藏和尚和目犍連通通混爲一談,通通混爲一談。那你要擬人化就會産生這種現象,尤其是民間信仰那老太太誰是誰都搞不清楚嘛,目犍連救母,就好像地藏菩薩到地獄去破地獄,只要跟地獄有關都是地藏,那未必。所以我們才跟各位講…

《地藏經 馬來西亞槟城開示 第七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