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地藏經 馬來西亞槟城開示 第八集

  地藏經-馬來西亞槟城開示

  第八集

  海雲繼夢和上

  第二段如來贊歎品,其實是普廣請法,普廣菩薩請法,他請法,我們看一下經文,他怎麼說,你要注意到經文的語言文字是怎麼表達的。“爾時世尊告普廣菩薩及四衆等:谛聽谛聽,吾當爲汝略說地藏菩薩利益人天福德之事。 ” 這個,一般人天這個部分,就是講地藏菩薩怎麼利益人天,那你有沒有得到地藏菩薩的利益呢?爲什麼沒有呢,各位想想看,我舉個例子,我們常看到報紙上報導,電視衛星要改良了,那我們的收訊系統就會改善,對不對,是不是這樣,有沒有這一類的?包括手機,包括電視,包括電腦,是不是這樣?沒錯吧,弄清楚啊,那麼地藏菩薩就跟那個衛星一樣,那你呢,你就跟那個手機、電視和電腦一樣。問題你現在是機器嗎,對不對?你一定是個機器嘛,但問題是,你要開機呀,你不開機衛星再好也沒有用,對不對?衛星是要饒益利益人天福德之事沒錯啊,你呀,不開機,NO用,沒用,沒有用。

  所以他講的是我們要修法,你才能夠開通你的頻道,而修法事實上這裏面有一個密碼,你要存進去,你密碼怎麼設都可以,但你就是要開通,修法就是叫你開通。所以他裏面講的很多,那我就不講了,他說“聞是地藏菩薩摩诃薩名者,或合掌者、贊歎者、作禮者、戀慕者,是人超越叁十劫罪。”那你呀,你看到地藏菩薩只是發呆,眼睛看一看,嗯這個人是哪裏來的和尚,我不認識,就走了。即然合掌、作禮、贊歎、戀慕,那你就要了解他嘛,不然你怎麼戀慕呀,怎麼贊歎呀,對不對?所以對于這樣的一個生命因素你要了解,你才有可能贊歎,爲人解說,功德都不可思議。知道嗎?這個就是你要去跟他溝通嘛,連線,所以這個都是修法。那這裏頭他提了很多,我想我就不一個一個跟各位講了,這個你照著看去做就好了。

  那麼他一再的提到,是故普廣,是故普廣,每一次念一次普廣,就是一個法門,世尊叫一次普廣就是一個法門,你要記得。所以阿彌陀經裏,佛陀叫舍利佛34次就有34個法門,就有34個法門。你們念阿彌陀經變成一個法門,這個簡化的太過分了,簡化的太過分了,他法門有34類,我們把他變成一個,這個太過分了。他這裏講了很多了,我就不一個一個再跟各位談了,因爲我們要談的還有很多,他這個叫如來贊歎,贊歎地藏菩薩的功德。你要能夠跟地藏菩薩呼應,那麼一個最簡單的法門,就是稱贊地藏菩薩。我簡單跟各位講,當然有很多,這個經典講很多了,我沒有說不好了,他一個簡單的稱念地藏菩薩,你知道稱念地藏菩薩名號是做什麼用嗎?就好像你叫小孩子起床一樣,你不是拿一桶水就把他灌下去了,你一定說,孩子啊,孩子……你就叫名字啊,起床啦,起床啦,對不對

  他說,好啦我起床了,翻身又睡著了。你還要再叫,是不是這樣?我們的生命因素現在跟這個差不多了,你等下去忙,它又不知道睡到哪裏去了,然後回來你就還要再叫,要常叫。所以你叫這個名字是叫那個生命因素,把他喚醒生命因素,是喚醒自己的生命因素啊,不是我念地藏菩薩他就駕著白雲從那邊那邊飄過來,我告訴你他真的這樣來,你還嚇死了。喚醒你的生命因素,讓你能夠覺醒,那個時候一覺醒,你就明白了人生是什麼,那藍圖就展開了嘛,它的殊勝在這裏呀!

  那麼你用其他的方法,彩繪啦,雕刻形象啦,我曾經跟個同修講,我說我們要來推動推廣地藏菩薩這個法門,你願意嗎。“你要發心塑造地藏菩薩”,他跟我說好,害我認真的去做了一百尊,結果他說一尊,我差點鼻子都扭歪了,我不知道哪來那個錢去付給人家,我以爲他要發心做地藏菩薩形像跟大家流通,結果他只要一尊就好,其他99尊變成我要發心了。這個你要發心去做,做了跟人家結緣,這功德大。假如在結緣的同時,我們再把經文,這經文都是我們同修發心印的,地藏經,各種經本,地藏叁經,全部彙總在一起,然後教大家,甚至幢、幡、你都要有,你修一個法門就是在形成一個世界。他這裏在講這些好處很多,這些好處是講什麼呢?你修這個地藏法門,它形成一種磁場,我們叫磁場,其實不是磁場,你的家會變成一個象限,一個良好的象限。

  這個象限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就是那一些不好的象限不會進來,知道嗎,那個象限就那個因緣。象限裏面不是有很多因素嗎,那個因素象限一轉移,它變成什麼你不知道了,你的因會變成果。那你在其他象限造的惡因來到這裏叫業感,變成業力甚深,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變成這樣了。那你現在修了這個法以後,那些業力就進不來,它可以保護你,知道嗎,可以保護你,是這樣的一種狀況。所以你要修,讓你活在一個善良的世界裏,良好的象限裏,是這樣的一種狀況。所以他這裏講了很多這些情況,因爲是不同的象限狀態會因爲你的業感而招引過來,那麼你現在修這個法門呢,它在你的象限裏,這些業感到的時候,它會轉化,會轉化。這是他的這個行法裏頭最重要的地方,我就不詳細的跟各位講了。

  第七品是利益存亡品,存就是現在世的人,亡就是往生的人。那麼地藏菩薩跟佛說,他講“世尊,我觀是閻浮衆生,舉心動念,無非是罪。脫獲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惡緣,念念增益。是等輩人,如履泥途,負于重石,漸困漸重”他說有這樣的情況,因此他舉例,怎麼樣子來獲得利益。這裏面他講到人死之後如何,這不是超度了,這個叫薦拔。薦拔就是從地獄惡道轉生善道,對亡者來講只能到善道、到天上,他不能到淨土去,到淨土是一定要修行的,要修行才能去的。那這裏面他最終要談的一個問題,七分獲一,你做功德,你記得,你做功德,亡者得七分之一,你得六分,知道嗎?但是你在他臨命終時,大聲的跟他來講,要他發心來做,那你去替他做,這七分功德都是他的,你要留意到。而且最好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內,這意思就是讓你盡快做,你不要拖,拖到明年想到才做,那就太遠了,他的問題是在這裏。所以這個爲什麼講七分獲一呀,他告訴你,只要亡者家裏有人往生,那你來做功德,最主要是啓發你信佛,不是啓發他信佛,因爲只有七分之一呀,你假如捐一百塊,一百塊的七分之一,你不要以爲一百塊都替他做,其實七分之六是爲你自己做,爲你自己做。那麼做功課也是一樣,功課的功德七分之一爲他的,七分之六是你自己的,這個就比較難算了,因爲他沒有辦法用數字來做比喻,但是你可以看到他有這種差別,這是第一個。

  那麼佛菩薩名,這裏面最重要是得聞,臨命終時,得聞一佛名,一菩薩名,一辟支佛名,不問有罪無罪,悉得解脫,這臨命終時還沒死,彌留狀態當中,能夠聽聞佛菩薩的名號,那就能夠解脫。爲什麼?佛菩薩指的是覺悟,菩薩是指覺悟的生命因素,佛是所有的生命因素都兌現了,所以佛菩薩名字其實是指生命的啓發,當一個人在臨命終時,他的生命能夠得到啓發。說啊!人生應該要這樣才對!即使這麼刹那間他都能解脫,你要留意到這一點啊,這是佛教他殊勝的地方。那他有沒有修呢,他的善根已經開發了,菩提種子已經開了,所以他即使不生淨土,再到人間任何地方,天上、人間,你會覺得很奇怪,一般人升天只是升天而已,他一升天就遇到佛,佛來講經他馬上解脫,就馬上解脫,這就是殊勝因緣。所以人在臨命終時,你要跟他開導,但我們現在的人都在放佛號給他聽,放佛號給他聽不能啓發他,所以我勸各位家裏有人臨命終的時候,在彌留狀態,或者是在加護病房,你最好牽著她的手,手心對手心握著,“媽媽,人生一輩子了,你這樣活著有意義嗎,孩子都長大了,你的責任已經完了,真有意義,你應該放下,跟著阿彌陀佛到極樂世界去”。你就這樣子講,她會覺得過去怎麼樣,因爲她已經沒有心力了,當彌留狀態還有什麼心力,你講什麼她就聽什麼,就對了。“對,我已經完了,孩子長大了,我要放下,放下幹嘛,跟著阿彌陀佛到極樂世界去呀”,她就跟去了。有哪些人帶你去呢,地藏王菩薩、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那些她聽不懂,地藏、觀音她聽得懂,阿彌陀佛,彌勒菩薩,大肚子那個彌勒菩薩,你要這樣跟她講,手心對著手心。

  因爲是你的爸爸,你的媽媽,你要告訴他,叫他放下世間的一切,那個沒有必要,不要再計較了。他可能在計較什麼,他有一棟房子,偷偷藏著不讓你媽媽知道的,現在他講不出來,他要幹什麼不知道,他就怕媽媽離婚的時候不理他,所以他留著。那你現在告訴他,放下吧,你不要想說,他假如講出來就變我的。變成你的也沒有用啊,你本來不知道就沒有嘛,那知道你也是增加煩惱,所以不知道就算了,叫他趕快往生,孝順一點。你不要說爸爸你有什麼秘密趕快跟我講,那你害他下地獄。叫他放下一切,不管你以前做什麼。是非善惡已經八風吹不動了,你不要再吹了,“趕快放下吧,往生吧,讓這些佛菩薩帶你去”。你不要放著“阿彌陀佛”,念佛機給他聽,那叫不負責任。你擺著它怎麼有用,這不是吵死了。這樣簡單的開示,不要多,你再見面,再講一次,見面再講一次,而且你會發現你講完,應該來講幾分鍾他就往生了,因爲放下就走了,他就不會撐著自己,一定要還有一口氣還有一口氣,他要放下一口氣就走了,這個才是孝順。你不要在那裏等著爸爸,“你還有哪裏沒有收到的帳啊,還有哪裏有財産還沒交代清楚,趕快跟我講啊”,那叫不孝子。那麼這個就是念佛的原因,爲什麼要念佛。

  第八個我再跟各位講閻羅王衆贊歎品,這裏面有一句話,我跟各位講,鐵圍山內有無量鬼王,與閻羅天子都到忉利天宮,那麼這個時候“閻羅天子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與諸鬼王,承佛威神,及地藏菩薩摩诃薩力,方得詣此忉利大會,亦是我等獲善利故。我今有小疑事,敢問世尊,”閻羅王就是膽小鬼,才有什麼小疑事,菩薩不會這樣講,菩薩的話會變成…

《地藏經 馬來西亞槟城開示 第八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