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說,有這麼一件事要請世尊向衆生開示,讓衆生起信。閻羅王不是,閻羅王他雖然也是菩薩示現,但他現的相是衆生界的衆生,而閻羅王是一個是非心重,正義感重,這個很明利的人,所以他才能當閻羅王。閻羅王我們叫什麼?我們叫法院的審判長,法院的庭長,院長,是這一類的,他是在主持是非正義的人。你不要以爲,他都是是非正義的人,所以當律師的最好是扮閻羅王,你會覺得很奇怪,因爲他是陰間的法官,不是陰間的法官,是法界的法官。他以這樣的情況,他有疑,有疑“唯願世尊慈悲宣說”佛告閻羅天子,“恣汝所問,”,要問就問,快問,“吾爲汝說”,“閻羅天子瞻禮世尊,及回視地藏菩薩,”你看這個像不像在演戲呀,這個,剛才下午誰說要演戲,這個就是演戲呀。這個閻羅王帶著帽子,看看世尊,然後偷偷瞄一下地藏菩薩,很不屑的樣子,又要批評他,又不敢批評。“而白佛言:世尊,我觀地藏菩薩,在六道中,百千方便而度罪苦衆生,不辭疲倦,”這是真的。“是大菩薩有如是不可思議神通之事。然諸衆生,獲脫罪報,未久之間,又墮惡道。”這個意思就是說,地藏菩薩這樣救沒用啦,對不對?然後他又說“世尊,是地藏菩薩既有如是不可思議神力,雲何衆生而不依止善道,永取解脫?唯願世尊,爲我解說。”這個下面佛陀講了一句很有名的話,“南閻浮提衆生,其性剛強,難調難伏。是大菩薩,于百千劫,頭頭救拔如是衆生,早令解脫。”他頭頭救拔,沒用啦,有用一頭救拔就好,爲什麼要頭頭救拔?
這個就是說,即使地藏菩薩有這種大威神力,這個地方講的大威神力,是指他願意這樣發心,這個是不可思議的。叫我們就難了,我們連孩子多叫幾次就火大了,更何況這些跟我無關的衆生。所以呢在佛經裏就這樣稱贊,發這種大願,就是大威神力。但是救是救,衆生出來以後又跑進去了,那要怎麼辦?這是閻羅王他在看的狀況,其實這種情況,不止閻羅王所看的法界衆生,法院裏面也是一樣,那些小偷啊,吸毒的,抓起來關一關又放出來,再進去,小偷就升級了,小偷只要抓進去關半年出來,小偷一定升級。爲什麼升級,他偷的技術又升級了,因爲裏面的人教他,所以他出來更會偷了。偷了又被抓進去,出來又升一級了,本來一年級變叁年級了,再進去,再出來又進去他又升級了,所以他喜歡被抓進去,抓幾次,他進監獄就變老大,因爲他會教人了。你會發現,這個前面講的那惡習業重,他會一直汙染那些,這叫做錯誤思維模式使他一直陷進去,那這種情況一進入地獄就沒辦法。所以要怎麼樣把錯誤的思維模式給改掉,這個是真正發心菩薩在進行的,爲什麼有那些什麼虛空藏菩薩啦,文殊菩薩啦這些種種菩薩,他就是在斷衆生的那錯誤的思維模式。因爲我們在修行,哎,這個思維模式這樣,我要斷,發這個大願,斷這一類思維模式的衆生,他就是那個生命性德展開了,那就是一個菩薩。那地藏菩薩不是,地藏菩薩是普度的,普度的,所以那些人救出來又進去,救出來又進去。他還沒有跟那個專業菩薩放在一起,這個地藏菩薩是通識菩薩,通識菩薩,共同必修科,像其他的什麼,什麼除蓋障菩薩這些都比較專業的,比較專的部分,這是大約跟各位提一下。
那這個疑問的問題,你解決了以後,你要看到後面還有兩個,這段經文裏頭他有一個叫做惡毒鬼王,一個叫做主命鬼王,那麼這些菩薩呢,鬼王是鬼王,他是菩薩來示現,那惡毒鬼王他說,“我等諸鬼王,其數無量。在閻浮提,或利益人,或損害人,各各不同。然是業報,使我眷屬,遊行世界,多惡少善。過人家庭,或城邑聚落、莊園房舍,或有男子、女人,修毛發善事,乃至懸一幡一蓋,少香少花,供養佛像及菩薩像;或轉讀尊經,燒香供養一句一偈。我等鬼王,敬禮是人,”有沒有?所以你還是多誦經,多供佛,有事沒事家裏弄個幹淨的地方供個地藏菩薩,這些惡毒鬼王會對你恭敬,爲什麼?你不要怕,因爲這裏就形成一個象限,你修的功夫不好,象限小,但至少保護你自己的家,知道嗎,對你絕對沒壞處。這個是他修法的部分,我就不詳細的說了。那麼,這個佛就贊歎惡毒鬼王,我要告訴梵王、帝釋天來保護你,他講完以後,有一個主命鬼王白佛言, “我本業緣,主閻浮人命,生時死時,我皆主之。在我本願,甚欲利益。自是衆生,不會我意,”最重要是在這裏,“致令生死俱不得安。何以故?閻浮提人初生之時,不問男女,或欲生時,但作善事,增益舍宅,自令土地無量歡喜,”這個沒錯“擁護子母,得大安樂,利益眷屬。或已生下,慎勿殺害,”記得,不要殺生!坐月子,坐月子知道啊,坐月子殺雞炖補是殺生,有沒有,這個本來要做善事,結果反而不好。那只是一種意識形態,炖補,殺生炖補是不是真的補到,你不知道,要補的情況很多,不一定要殺生,但是你殺生就不好。類似這個部分他講了很多,我就不再講了。
那麼最主要是這個後面,他講到“世尊,一切衆生臨命終時,若得聞一佛名、一菩薩名,或大乘經典一句一偈。我觀如是輩人,除五無間殺害之罪,小小惡業,合墮惡趣者,尋即解脫。 ”這些惡業都捆不住,在臨命終時能聽到就不錯了,這個非常好,“佛告主命鬼王:汝大慈故,能發如是大願,于生死中護諸衆生。若未來世中,有男子、女人,至生死時,汝莫退是願,總令解脫,永得安樂。 ”這個主命鬼王,一直到現在,“鬼王白佛言:願不有慮。我畢是形,念念擁護閻浮衆生,生時死時,俱得安樂。”所以你生時死時,不要殺生,平常可以殺生嗎,這個平常是可以開,所謂開戒,殺生是有殺生的業,但生時死時,你還不要開戒,反正要死了你開什麼戒,那生的人沒有那個,你不要。你開戒的意思是指,比如登革熱要殺蚊子這個要開戒,不是叫你殺人叫開戒,不是這個意思,要留意到這種狀況。假如你當個國王,有小太子,小公主要出生的時候,不要發動戰爭,發動戰爭就不好,這個都是你要留意的。不過在古代國王,這個皇宮裏後妃一大堆,每年都在生孩子,所以他就不知道,亂發動戰爭,那個小太子,小公主常常就變成壞的國王,就是這樣來的,大家都不知道,反正你也不知道。最後佛講“是大鬼王實非鬼也,卻後過一百七十劫,當得成佛,號曰無相如來,劫名安樂,世界名淨住,其佛壽命不可計劫。可見這個主命鬼王和我們很有緣,現在還在看著各位來這裏聽經,修得廣大的福報。你不要以爲只有你來,他也在看你,所以回去,家裏還是好好的想個辦法,找個幹淨的地方,你不要在炒菜的地方安地藏菩薩,要幹淨,南方,南面。
好,後面稱佛名號品,這裏面他講一個佛名就有多少個福報,這個我就不跟各位講了,大家經典你看就知道。我現在要跟各位談的是,這個佛號給你整理了一下,第一,他分兩類佛號,一個叫如來,有十個,一個叫無邊身如來,寶性如來,波頭摩勝如來,獅子吼如來,拘留孫佛,毗婆屍佛,寶勝如來,寶相如來,袈裟幢如來,大通山王如來,十個,這十個第一組,他是一個一個講;第二組呢,他只有九個,九個應該是十個,是這部經把人家印的時候漏了還是翻譯時候漏了不知道,他是講“又于過去,有淨月佛、山王佛、智勝佛、淨名王佛、智成就佛、無上佛、妙聲佛、滿月佛、月面佛,少了一個,少了一個你可以加上去。但是他會不會講釋迦摩尼佛?不會呀,佛自己不會講釋迦摩尼佛。那月面佛下面就日面佛,你可以這樣加,那沒有九個也不要緊。但這個是講兩個,先講如來,後講佛,如來表自性,那麼前面十個佛就十種自性,你十種,十大類的生命因素有十種,十種自性,那你自己能不能啓發出來,這個才獲得真正利益呀!光是佛號念一念你還不知道,有點福報,真的利益不到,真的利益是這十個佛,拘留孫佛這種自性你體會多少?體會多少不管,你不可能百分之百體會的,體會一點點,那個福報你就得到,你一定得到那個福報,知道嗎?從自性的立場來感受你生命的自性。我們常常講生命的價值與意義,那叫自性,你從那個地方去體會,那你超越無量無邊的生死重罪。這是指這個部分,十個是表窮盡的意思,當然不止這十個,那麼十個佛呢,佛是表覺悟,也就是十種覺悟的方法,你要有所覺悟。那換句話說,覺悟自性,在這兩個部分是指這個,剛好兩組,覺悟自性,所以佛如來很少用在一起的,因爲佛是講覺悟,如來是講自性,通常所弄在前面,能弄在後面,這是佛經一般的表達方法。所以如來在前面,是所,佛在後面是能,你看他經文就是這樣排的。跟你所講的翻譯書籍的翻譯法不同的,他這個是對在一起的用法,所以你分開單獨講,你根本不懂得經文的意思,這個基本上說他雖然是九個佛,所以我們肯定他十個佛,不是這本印漏了,就是翻譯的時候漏了,你肯定他的語言模式,是這種狀況。我簡單的跟各位談這個部分,因爲要講的話,其實這些都很精彩。我常常講,地藏經其實是很好的一部歌劇劇本,我們把它編出來,它就是一個很好的佛劇劇本,西方人有在編這些東西,我們還沒有那個能力。以前歌劇,這些都是國家在支持的,西方的國家,我們現在沒有了,那從文藝複興以後,奧圖曼帝國這些大的帝國他們的國家在支持的,現在沒有了。我們不管了,我們的能力也不夠,所以只是這樣的提醒,希望有這樣的因緣,有這樣的企業主能夠來贊助。
好,我中卷的經文大致上講到這裏,其他的等下一次,我們再講下卷的經文。
那麼大家有幾個問題,我來簡單的作答,各位有問題要問,我希望大家用寫的,不要用問,有的人講了半個鍾頭也不知道他在講什麼,我希望大家寫一寫。好這第一個問題。
問:地藏菩薩最前身爲大長者子,後爲婆羅門女,國王,最後爲光母女,是如何轉換的?
答:如何轉換是法界因緣,這個沒有辦法這樣告訴你,隨著他的願力而轉,沒有爲什麼,這是一種很…
《地藏經 馬來西亞槟城開示 第八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