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到靈性是什麼,你會感受到,但你講不出來,你真的要還是真的抓不到,知道嗎?就像那泥鳅一樣,泥鳅有沒有看過?你去抓抓看,你一定抓不到,你摸是摸到了,要抓起來你一定抓不起來,對不對?靈性跟這個一樣,我可以感受到,就像泥鳅能看得到,摸也摸得到,可是抓你就抓不起來,就有這種情況。你要能夠抓它,它也不難抓,但你不會抓,爲什麼?因爲你沒訓練嘛。所以我們一再一再地去摸索這個,這個就叫疑情。那你會去摸索,到哪一天“啊!就是這樣!”你就抓起來,跟抓泥鳅抓起來一樣,那就叫開悟嘛。那你人生就會很自在啊。
所以靈性要懂得掌握,不見得會講。不要緊,只要你能掌握好,我就活得有靈性就好了嘛。這又不是比賽,又不是要上中央一套、二套,這不表演的,但是你活得很自在、很舒暢,一定來自于你生命中的靈性所起的作用。要不然你有錢,要什麼?房子,“好,那一套,嗯,便宜,過兩年會翻一番,買吧。”那房子是什麼,沒有靈性啊。車子,“嗯,那個車子不錯,好,新款的,性能很好,嗯,買吧。”那個汽車對你也沒靈性啊,你有錢只是換這些東西。
但是,你有靈性的話就不一樣。老車就老車嘛,我已經開了四部奧迪,每一部我都舍不得換,我統統放到倉庫裏頭。爲什麼?有時候去摸一摸也好,因爲它陪著我大江南北到處奔波,現在老了退休了,賣掉可惜啊。那人說十萬塊要跟我買,我說“不,最少一百萬才賣。”他說:“哪有那麼貴?”我說:“沒那麼貴,我留著,我放倉庫。”有空沒空,你都不知道,看那老車當年陪我們這樣子南征北伐——我這開車又快,不准人家擋在我前面,還不准人家超過我——我在趕時間,還給人家超過我,就是性能不夠好。就這樣跑,有時候覺得是很有感情的。而在車上啊,我要換新車,我都不敢說我要換車,一定離開車子才說我要換車,我怕它生氣啊:“我陪你跑了幾十萬公裏,你要把我換掉啊?”我就想說這個車子退休以後要放倉庫裏面。
這是一種感情,你知道嗎,你假如沒這個感情的話,你還跟人家講什麼?你說它給我什麼,放在那裏它只是老下去。我看看放幾年那輪胎怎麼壞了,趕快用架子把它撐起來,輪胎不要壓著,壓著就會壞啊。你用感情看它,它還是有感情。你一進去看它,它好想跟你講話:“什麼時候要出去啊?”你說:“現在換你兒子了,現在換新的在跑了。”這個就是一種靈性。沒有的人,你就功利嘛,對不對?就淘汰啦,折舊啦,賣多少,然後換錢來,然後我再怎麼樣,都是思考那些。靈性所存在的地方沒有什麼好說的。
所以我常跟各位講說,家人在一起是不能用大腦的。你說“她弄錯了,她是我太太,她弄錯了,因爲是我太太,所以她沒有錯。”要賠就賠人家,你不要因爲要賠錢就回來跟老婆吵一架。那孩子弄錯了,因爲他是我的孩子,所以該賠就賠,孩子沒錯。那麼你沒有把他教好,使他不會去處理這些事情,是你要負責任。所以家人是一體的,你不會說這手指頭弄錯了就把它剁掉吧,你一定把它包紮起來嘛,該花錢就花錢,你就包紮起來。
你對你的家人絕對是不能講道理的,你把那道理講清楚、說明白,到最後就是離婚。你跟孩子去講道理,講了,孩子說:“好,我就不回家了。”因爲都你對嘛。所以在家裏來講,不要講道理。平常你就要教,等事件發生的時候,你就包容,你的錯就是我的錯,你要有這種想法。所以我才跟各位講,太太永遠是對的;從太太來講,先生永遠是對的,你這種立場要有。面對孩子,孩子永遠是對的,孩子不會做錯事,要做錯是你沒教好,他才會弄錯。當你是這樣的話,你的家庭一定和樂幸福,不會有不孝子的。哪有什麼離婚不離婚呢?你要離婚……先生認爲太太不對,太太認爲先生不對,你道理再講清楚,到最後“好吧,那你對,我們離婚嘛。”就變成這樣了。
那你對于他的錯誤包容嘛,你這自己是一家人嘛,左手嫌右手不對,右手嫌左手不對,那兩只手折掉算了,所以到最後就家庭破裂嘛。所以家庭,我們講說是一個社會上的基本單位,你一定要具備這個基本條件,它是有機體,要互相包容的。你說“這樣下來,我們家就垮了”,那是你家中毒了,就好像身體中毒一樣。對不對?要跨就整個跨嘛。那假如是這樣的話,一定會一條心把家裏弄好的,你還會發展出很多很好的家風、家訓,知道嗎?這種家庭的這種格局你就會起來。你假如沒有這種包容的能力,搞到最後都是“我們什麼時候離婚?”那什麼家風啊,什麼家訓啊,什麼家教啊,哪有?什麼都別談了。所以西方人沒有這些東西。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就是講家風、家訓、家教啊,因爲什麼要有,關鍵就在這裏。現在你想想看,你家裏有沒有?
我們家裏一代一代傳下去,爲什麼都有輩分?輩分從哪裏來,就是倫理道德的基本條件嘛,你都要有,這個是靈性的基地啊。你假如沒有這個,還談什麼人性,什麼靈性,哪有呢?所以它是有一個載體在的。道場有道場的倫理載體,有了這種倫理載體,你才能看到靈性、人性在哪裏。假如沒有這種倫理的載體在的話,你根本靈性在哪裏?就會産生西方人這種現象——保護動物協會,父母呢,餓死在家裏,不知道餓死多久了,就産生這種現象。因爲他只帶著狗去旅行,不會帶父母去旅行。你在看美國電影你就知道,兩個人開著很漂亮的車子,帶著狗出去了。父母呢?他們都沒有父母嗎?我沒有看過他們帶父母去旅行的,所以它的文化只有一半。有啊,有的會帶子女去啊,去度假,從來沒有在電影裏看到他們帶父母去度假。你再想想看,所以這種文化發展是不對的。而我們靈性的載體在這個地方——家庭,一定要弄好,這個是非常重要的。
你的一切奮鬥,不要奮鬥到最後事業成功了,太太呢?所以人家講,第一個太太幫你把事業做好,事業做好啊,幫你討第二個太太,第二個太太把第一個太太趕走了,到最後你要跟新的太太去分享你事業成果,你是無法分享的,因爲她沒有跟你共同奮鬥過。所以你在社會上,就使你的那個太太跟你的子女對你終生懷恨,而且這個是生生世世,不是這輩子而已,你知道嗎?因爲你把我們共同成就的東西拿去跟別人分享,而沒有跟我們分享。
這是靈性的問題,這不是法律責任說我們離婚給你多少、給你多少,不是那個東西。因爲那一份辛苦、共同奮鬥的那個成果,不是事業的金錢數字所能衡量。所以兩個人在一起可能靠著想想,“什麼時候發生哪件事情,那件事情我們是怎麼處理的,假如現在我們就不再這樣處理了。”那個就是靈性啊。可你現在跟一個新人你怎麼講啊?她根本不知道當時的情境,沒有啊,她沒有當時的情境,你怎麼分享呢?
所以靈性它有一些基礎在的,那個載體是不可消失的,消失了那靈性就不在了。你再寫什麼文學、好文章來懷念,都是假的啦。所以靈性的東西它決定你下輩子還怎麼樣。輪回是什麼輪回?就是這個在輪回啊。所以你這輩子的奮鬥,一定要好好地帶著。家庭絕對是需要的,最好你是叁代五代同堂。你說我們全部在一起要幾百個人,是沒有錯啊,所以你就看看,爲什麼張家界、張家口,有沒有?什麼徐家村啦這些,那本來就整個家族在一起的,那個是很幸福的。當然它也有它的缺點啊,那麼用我們現代的智慧,我想可以把很多缺點都給予改善,然後讓我們的社會,我們的人生把那個遺憾降到最小,讓我們的靈性成長到最大的範圍。
好吧,今天就跟各位講到這裏,大家請合掌。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
普願沈溺諸衆生,速往無量光佛刹。
南無普賢王菩薩摩诃薩!(叁稱)
阿彌陀佛!
《普賢行願品 昆明開示 第八集 (2011年七月)》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