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行願品2011年七月
昆明開示 第九集
海雲繼夢和上
大家請坐,好,大家請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叁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一些態度問題,這基本上是我們的心態。你學佛要怎麼進行?那麼第一個你要懂得認真工作,第二個就是認真生活。把你的工作,把你的生活料理得當,你不要急著要成佛、要成就。這些弄好了以後,你有多少福報,過多少生活:你賺一塊錢,過一塊錢的生活;賺十塊錢,過十塊錢的生活;賺一百塊,過一百塊的生活。就這麼簡單。那你不要比較,不要計較,這比不來。有很多工作你會說“我白做了”,白做了是還債;假如不是還債,他下輩子就還你了。你不用在意,你要高高興興地去過你的一生。那這樣子想要修行,那你就會認真修行,那就很快。這個叫認真學習,你就很快會成就。那你假如連認真工作都不會,認真生活都不會,你想你會認真修行嗎?這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叁個認真,第一個最重要。你的工作你有沒有認真做?第二個認真生活,你有沒有關懷別人?對一切存在你能不能恭敬?會不會尊重?
這些靈性的基礎都沒有的話,你很難講說要修行,你就不知道要修什麼,就去煉功好了,學一些特異功能,飛天鑽地,那可以。就像那兩個師兄弟,師父死了,兩師兄弟分開叁十年,師弟比較老實,就只誦《普門品》,什麼也不會,就只會誦《普門品》,他師兄就千變萬化。有一天在渡口相遇,師兄說:“你怎麼樣,你看,我表演給你看。”他就一葦過江,摘了一個蘆葦丟下去,在上面他就“啪啪啪”飛過去。厲害吧。他在對岸等他,終于渡船把他渡過去了,他在那面說:“多少錢?一分二厘。”給了,上岸了。師兄說:“你看,覺得我怎麼樣?”他說:“那你叁十年就學這個?”他說:“是啊。”“叁十年的用功也不過值一分二厘而已。”值得嗎?對不對?你看起來是有成就,一分二厘就解決了。你學那個幹嗎?師兄當然很生氣啊:“那你會什麼?”他說:“我只會誦《普門品》。”“誦來我聽聽看。”他說:“好。”他就把背的——古代出家人背的一個東西(木架子),經本啦還有東西都背著,你看看玄奘大師的像一樣。他就把那個經案放下來,地上一放,那個烈日當空,馬上就烏雲密布,就只把他這個地方遮著,一會就開始涼快起來了,他就開始誦,誦完了他把它背起來折起來。又背起來的時候,烏雲又散開了。他說:“師兄啊, 你要認真啊。你不要在那調皮搗蛋。”(下載的錄音沒以上部分,從下面開始校起)
(起校)你會怎麼樣,會怎麼樣?那你學了叁十年也不過跟跳蚤一樣“哒,哒…”在那面跳而已呀?你就認真修行,天龍八部就相應。你就在那個沙灘上,廣場上,烈日當空,你要誦經,天龍八部會讓你曬昏了頭嗎,馬上就烏雲蔽日,這就是功夫嘛。你要求什麼成就?這樣就好了,還要什麼成就?平常走路他還是曬啊,流汗啊,這正常的嘛。你說我學了半天還要太陽一曬就流汗,不然太陽曬不流汗,你去當木頭人好了。對不對?
你要留意到,修行不是求特異功能,你的心境、心態非常重要。那個心態不弄好,你在修什麼?你修的是靈性的成長,那個靈性會感格天地。注意到這裏呀,這才是人偉大的地方。修了特異功能,沒什麼了不起,照樣一死嘛,你靈性還是零分嘛。那搞什麼特異功能啊?不是說不行,你要賺錢啊,那大衛魔術師,他就很會變魔術——七四七飛機不見、大樓不見,不見嗎?不見它還是出來,怎麼會不見?所以那是變魔術的,那不是真實的,那叫幻師幻化。所以弄清楚啊。
你一定要弄好工作、生活,那修行沒成就沒關系啊,你也會修得很高興,真的善根會成長,福報會增加。這是一個前提。
前面我們跟各位講過了,他結論是說 “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衆生”,有四個:“于諸病苦,爲作良醫;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爲作光明;于貧窮者令得伏藏”。他是這樣子平等饒益,他是從靈性上來饒益衆生。
好,昨天講到這裏,那麼下面菩薩就反問了“何以故?”爲什麼?爲什麼要這樣子——“種種承事,種種供養,如敬父母,如敬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爲什麼要這樣?那想想看,我們反過來,你對父母孝順嗎?我每個月給他多少就好了,算嗎?你每個月給他多少,這樣就算作孝順嗎?這跟養狗沒兩樣,這不叫孝順,這叫養,“孝”是什麼?“順”是什麼?你有順他的意思嗎?你就說“他們沒教育我,我怎麼順?”那你有沒有反過來教育他?這個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們常常把至親的人給忽略了,那你的心的靈性就會消失了,表示我們在成長的過程當中,跟我們周遭的親人,沒有産生真正的互動關系,就這個一定要留意。
跟你至親的人,要有真正的互動。這是來自內心的互動,不是形式上的互動,這是非常重要的。內心的互動裏,他一定包括心理層面,精神層面,還有靈性的部分,他一定會産生的。而這個你必須要一再一再碰觸你才會知道。你看看有沒有給父母親洗過澡啊?有沒有給父母親梳過頭啊?有沒有留意到他的身體變化啊?他的頭發,他的指甲等等,有沒有?你自己會買自己的化妝品,你有沒有買過媽媽的化妝品?對不對,你就會爲自己置裝,有沒有替爸爸置過裝?這就是了,你只想你自己,沒想對方。對方從哪裏?從父母開始,我們對父母都忽略了。你是從父母出的,你對父母都忽略了,那請問,對誰你是真的,真的會關心呢?恐怕那種關心是基于某種貪愛的目標,而不是真正的關心。這個各位一定要深切地去體會。所以他反過來問“何以故?”爲什麼?下面講“菩薩若能隨順衆生”,要基于前面這個基礎來隨順衆生,那你前面的基礎沒有,你隨順衆生是假的。
聽說一個人,大概大家認識,他到不見得認識你。我們問話要講清楚啊,那個人叫微軟的負責人——比爾·蓋茨,知道嗎?我看到他的報導也是感慨良多,他這個人算不錯,因爲他賺很多錢,他也很行善事。現在呢,功成身退,把公司讓了,有沒有?這是聰明人。那麼他跟家裏有一個約束,他就是要陪著家人嘛,他女兒給他一個條約,就是一定要避開i字頭,什麼叫i啊?我本來也不懂,最近我就在學i,ipad、iphone,因爲他是微軟系統的嘛,他跟蘋果是對立的嘛,女兒維護他事業的榮耀嘛,所以爸爸不能碰i。對不對?那你就可以看看,他家庭是不是很幸福啊?所以美國人的家庭就是這個樣子,比爾·蓋茨夫妻跟女兒相處的很好,所以老是覺得少一個什麼東西,他們父母是不參與的,有沒有?所以我跟各位講,叁代同堂是很重要的。
叁代同堂是個基本架構,能夠的話你要五代同堂,現在壽命都是很長了。你要知道,尤其是老年人,他一定要有親屬,不然老了以後就變廢物,一定要跟家人住在一起,你不要把老年人丟到棄老國。棄老國知道嗎?老人院就是棄老國,你就是把他背到那邊去,你說我不是背,我是用車子,用雙B把他載到那邊去。那不是和丟到山上去一樣?因爲他要的不是養的問題,養的問題政府是很照顧了,要的是孝,要的是順,讓你陪他聊聊天,你有什麼喜怒哀樂他要分享,知道嗎?每天下班回來看著你就高興啊。你去忙,不要緊,回來他看著你回來啊。你可能也很沮喪,在辦公室裏被你的領導K得頭破血流,回到家裏你會高興不起來,但是呢,他知道這是我兒子,他需要的是這份愛。他要愛你,他也要你愛他,這個愛與被愛是靈性的基礎。你要從父母親開始培養起,你給父母愛是一個靈性,你要去留意,給父母愛,你是很重要的。你要怎麼樣去愛你的父母?這是相對的,我們現在只會愛情人,愛愛人,你就不會去愛父母,愛子女也變成麻木了,形式了。這都是我們可悲的地方。
一個幸福的人生,一定有愛,它就來自于天倫之愛,不是占有的愛。男女的愛,占有的成份多了,凡是離婚的都一定是占有的愛出問題,不會天倫的愛出問題,不會。你知道嗎,天倫的愛不會離婚,無論如何不會離婚,但是占有的愛就會。那你一定要從父母這邊才能培養真正天倫的愛,那才有可能,靈性才有可能産生,靈性才有可能成長。這個是提供給各位,這個基礎以後,你去愛衆生,隨順衆生,才有可能。假如沒有這種天倫的愛爲基礎,你去恒順衆生,那都是形式的,形式啊。
我們有個大善人到臺灣去,臺灣人叫他燒包,你錢沒地方花到臺灣去花錢。臺灣有個人錢多的不得了,領了四百萬,沿著高速公路一直丟,臺灣是一張一千塊,他就一直撒,從臺北撒到高雄,四百萬撒光了。他高興啊,他有錢啊,他不丟那四百萬他覺得他很難過,錢那麼多不知道幹什麼,他也不要人家認識他。那你跟他一樣,你是行善嗎?他是悶得發慌,錢太多了,行善也麻煩,等一下報紙來、記者來,他幹脆撒給高速公路讓人去撿,不要就算了。那個,我跟你講,他就是沒有天倫之愛。沒有天倫的愛,就沒有靈性,所以他會苦悶。他說低調,低調到臺灣,結果臺灣人說這個叫低調啊,那我們的低調算什麼?低調是不讓人家發現,他召開記者會,還叫低調啊?所以這裏面你就會發現到:沒有天倫之愛的愛是假的。所以你在這裏要隨順衆生啊,這個基礎要有,要不然下面講的經文就多余了。
好,他說“若能隨順衆生,則爲隨順供養諸佛”,因爲你對衆生像對如來一樣,“等無有異”嘛。對不對?你就做到了。“若于衆生尊重承事,則爲尊重承事如來”,因爲你對父母師長乃至如來都做到了,所以你對衆生這樣子就等于對佛菩薩一樣,對不對?所以這基礎你要有。那我們對佛菩薩是這麼的恭敬,那對衆生也是這麼的恭敬,這就對了。你假如反過來,是假的,不是真的,你不會恭敬父母,尊重父母,孝順父母,而只會恭敬尊重佛、菩薩,那也是假的。所以我跟各位講,一定從父母開始,你…
《普賢行願品 昆明開示 第九集 (2011年七月)》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