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普贤行愿品 昆明开示 第九集 (2011年七月)

  普贤行愿品2011年七月

  昆明开示 第九集

  海云继梦和上

  大家请坐,好,大家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一些态度问题,这基本上是我们的心态。你学佛要怎么进行?那么第一个你要懂得认真工作,第二个就是认真生活。把你的工作,把你的生活料理得当,你不要急着要成佛、要成就。这些弄好了以后,你有多少福报,过多少生活:你赚一块钱,过一块钱的生活;赚十块钱,过十块钱的生活;赚一百块,过一百块的生活。就这么简单。那你不要比较,不要计较,这比不来。有很多工作你会说“我白做了”,白做了是还债;假如不是还债,他下辈子就还你了。你不用在意,你要高高兴兴地去过你的一生。那这样子想要修行,那你就会认真修行,那就很快。这个叫认真学习,你就很快会成就。那你假如连认真工作都不会,认真生活都不会,你想你会认真修行吗?这是不可能的事。所以三个认真,第一个最重要。你的工作你有没有认真做?第二个认真生活,你有没有关怀别人?对一切存在你能不能恭敬?会不会尊重?

  这些灵性的基础都没有的话,你很难讲说要修行,你就不知道要修什么,就去炼功好了,学一些特异功能,飞天钻地,那可以。就像那两个师兄弟,师父死了,两师兄弟分开三十年,师弟比较老实,就只诵《普门品》,什么也不会,就只会诵《普门品》,他师兄就千变万化。有一天在渡口相遇,师兄说:“你怎么样,你看,我表演给你看。”他就一苇过江,摘了一个芦苇丢下去,在上面他就“啪啪啪”飞过去。厉害吧。他在对岸等他,终于渡船把他渡过去了,他在那面说:“多少钱?一分二厘。”给了,上岸了。师兄说:“你看,觉得我怎么样?”他说:“那你三十年就学这个?”他说:“是啊。”“三十年的用功也不过值一分二厘而已。”值得吗?对不对?你看起来是有成就,一分二厘就解决了。你学那个干吗?师兄当然很生气啊:“那你会什么?”他说:“我只会诵《普门品》。”“诵来我听听看。”他说:“好。”他就把背的——古代出家人背的一个东西(木架子),经本啦还有东西都背着,你看看玄奘大师的像一样。他就把那个经案放下来,地上一放,那个烈日当空,马上就乌云密布,就只把他这个地方遮着,一会就开始凉快起来了,他就开始诵,诵完了他把它背起来折起来。又背起来的时候,乌云又散开了。他说:“师兄啊, 你要认真啊。你不要在那调皮捣蛋。”(下载的录音没以上部分,从下面开始校起)

  (起校)你会怎么样,会怎么样?那你学了三十年也不过跟跳蚤一样“哒,哒…”在那面跳而已呀?你就认真修行,天龙八部就相应。你就在那个沙滩上,广场上,烈日当空,你要诵经,天龙八部会让你晒昏了头吗,马上就乌云蔽日,这就是功夫嘛。你要求什么成就?这样就好了,还要什么成就?平常走路他还是晒啊,流汗啊,这正常的嘛。你说我学了半天还要太阳一晒就流汗,不然太阳晒不流汗,你去当木头人好了。对不对?

  你要留意到,修行不是求特异功能,你的心境、心态非常重要。那个心态不弄好,你在修什么?你修的是灵性的成长,那个灵性会感格天地。注意到这里呀,这才是人伟大的地方。修了特异功能,没什么了不起,照样一死嘛,你灵性还是零分嘛。那搞什么特异功能啊?不是说不行,你要赚钱啊,那大卫魔术师,他就很会变魔术——七四七飞机不见、大楼不见,不见吗?不见它还是出来,怎么会不见?所以那是变魔术的,那不是真实的,那叫幻师幻化。所以弄清楚啊。

  你一定要弄好工作、生活,那修行没成就没关系啊,你也会修得很高兴,真的善根会成长,福报会增加。这是一个前提。

  前面我们跟各位讲过了,他结论是说 “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有四个:“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他是这样子平等饶益,他是从灵性上来饶益众生。

  好,昨天讲到这里,那么下面菩萨就反问了“何以故?”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子——“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敬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为什么要这样?那想想看,我们反过来,你对父母孝顺吗?我每个月给他多少就好了,算吗?你每个月给他多少,这样就算作孝顺吗?这跟养狗没两样,这不叫孝顺,这叫养,“孝”是什么?“顺”是什么?你有顺他的意思吗?你就说“他们没教育我,我怎么顺?”那你有没有反过来教育他?这个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常常把至亲的人给忽略了,那你的心的灵性就会消失了,表示我们在成长的过程当中,跟我们周遭的亲人,没有产生真正的互动关系,就这个一定要留意。

  跟你至亲的人,要有真正的互动。这是来自内心的互动,不是形式上的互动,这是非常重要的。内心的互动里,他一定包括心理层面,精神层面,还有灵性的部分,他一定会产生的。而这个你必须要一再一再碰触你才会知道。你看看有没有给父母亲洗过澡啊?有没有给父母亲梳过头啊?有没有留意到他的身体变化啊?他的头发,他的指甲等等,有没有?你自己会买自己的化妆品,你有没有买过妈妈的化妆品?对不对,你就会为自己置装,有没有替爸爸置过装?这就是了,你只想你自己,没想对方。对方从哪里?从父母开始,我们对父母都忽略了。你是从父母出的,你对父母都忽略了,那请问,对谁你是真的,真的会关心呢?恐怕那种关心是基于某种贪爱的目标,而不是真正的关心。这个各位一定要深切地去体会。所以他反过来问“何以故?”为什么?下面讲“菩萨若能随顺众生”,要基于前面这个基础来随顺众生,那你前面的基础没有,你随顺众生是假的。

  听说一个人,大概大家认识,他到不见得认识你。我们问话要讲清楚啊,那个人叫微软的负责人——比尔·盖茨,知道吗?我看到他的报导也是感慨良多,他这个人算不错,因为他赚很多钱,他也很行善事。现在呢,功成身退,把公司让了,有没有?这是聪明人。那么他跟家里有一个约束,他就是要陪着家人嘛,他女儿给他一个条约,就是一定要避开i字头,什么叫i啊?我本来也不懂,最近我就在学i,ipad、iphone,因为他是微软系统的嘛,他跟苹果是对立的嘛,女儿维护他事业的荣耀嘛,所以爸爸不能碰i。对不对?那你就可以看看,他家庭是不是很幸福啊?所以美国人的家庭就是这个样子,比尔·盖茨夫妻跟女儿相处的很好,所以老是觉得少一个什么东西,他们父母是不参与的,有没有?所以我跟各位讲,三代同堂是很重要的。

  三代同堂是个基本架构,能够的话你要五代同堂,现在寿命都是很长了。你要知道,尤其是老年人,他一定要有亲属,不然老了以后就变废物,一定要跟家人住在一起,你不要把老年人丢到弃老国。弃老国知道吗?老人院就是弃老国,你就是把他背到那边去,你说我不是背,我是用车子,用双B把他载到那边去。那不是和丢到山上去一样?因为他要的不是养的问题,养的问题政府是很照顾了,要的是孝,要的是顺,让你陪他聊聊天,你有什么喜怒哀乐他要分享,知道吗?每天下班回来看着你就高兴啊。你去忙,不要紧,回来他看着你回来啊。你可能也很沮丧,在办公室里被你的领导K得头破血流,回到家里你会高兴不起来,但是呢,他知道这是我儿子,他需要的是这份爱。他要爱你,他也要你爱他,这个爱与被爱是灵性的基础。你要从父母亲开始培养起,你给父母爱是一个灵性,你要去留意,给父母爱,你是很重要的。你要怎么样去爱你的父母?这是相对的,我们现在只会爱情人,爱爱人,你就不会去爱父母,爱子女也变成麻木了,形式了。这都是我们可悲的地方。

  一个幸福的人生,一定有爱,它就来自于天伦之爱,不是占有的爱。男女的爱,占有的成份多了,凡是离婚的都一定是占有的爱出问题,不会天伦的爱出问题,不会。你知道吗,天伦的爱不会离婚,无论如何不会离婚,但是占有的爱就会。那你一定要从父母这边才能培养真正天伦的爱,那才有可能,灵性才有可能产生,灵性才有可能成长。这个是提供给各位,这个基础以后,你去爱众生,随顺众生,才有可能。假如没有这种天伦的爱为基础,你去恒顺众生,那都是形式的,形式啊。

  我们有个大善人到台湾去,台湾人叫他烧包,你钱没地方花到台湾去花钱。台湾有个人钱多的不得了,领了四百万,沿着高速公路一直丢,台湾是一张一千块,他就一直撒,从台北撒到高雄,四百万撒光了。他高兴啊,他有钱啊,他不丢那四百万他觉得他很难过,钱那么多不知道干什么,他也不要人家认识他。那你跟他一样,你是行善吗?他是闷得发慌,钱太多了,行善也麻烦,等一下报纸来、记者来,他干脆撒给高速公路让人去捡,不要就算了。那个,我跟你讲,他就是没有天伦之爱。没有天伦的爱,就没有灵性,所以他会苦闷。他说低调,低调到台湾,结果台湾人说这个叫低调啊,那我们的低调算什么?低调是不让人家发现,他召开记者会,还叫低调啊?所以这里面你就会发现到:没有天伦之爱的爱是假的。所以你在这里要随顺众生啊,这个基础要有,要不然下面讲的经文就多余了。

  好,他说“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因为你对众生像对如来一样,“等无有异”嘛。对不对?你就做到了。“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因为你对父母师长乃至如来都做到了,所以你对众生这样子就等于对佛菩萨一样,对不对?所以这基础你要有。那我们对佛菩萨是这么的恭敬,那对众生也是这么的恭敬,这就对了。你假如反过来,是假的,不是真的,你不会恭敬父母,尊重父母,孝顺父母,而只会恭敬尊重佛、菩萨,那也是假的。所以我跟各位讲,一定从父母开始,你…

《普贤行愿品 昆明开示 第九集 (2011年七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