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背景、时代已经变了,我们还要回过头来,以孝顺为基础。古代当然没这样讲,因为古代孝顺是基本的嘛,那你现在没有啊,所以这个部分我们要弄清楚。你想要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要发菩提心,菩提心建立在大悲心上面,大悲心建立在恒顺众生上面,而你要随顺众生,那必须基于孝顺父母,恭敬师长,乃至诸佛菩萨,是以这个基础来的。
假如前面这个基础没有,你只有说我要服务众生怎么样,那个不算。你怎么服务众生你想想看?我用十方的钱来利益众生,众生绝对是恭敬你啊,因为你有钱啊,可是你没想到,你的钱是十方的不是你自己的,那你这样子浪得虚名嘛,不是真正在服务众生。所以你一定要弄清楚这个部分,这是很重要的。
他理论上先讲好,然后他举例,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有个大树,“若根得水”,它这树呢,“枝叶花果悉皆繁茂”,这个道理你很清楚了。“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在我们的生死旷野中,这个菩提树王也是一样,“一切众生而为树根”,有没有?“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你现在看到的就是诸佛菩萨的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众生是树根,你现在用大悲水来饶益众生,饶益树根,“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有没有?这讲得很清楚啊。
理论讲完了现在举例来给你做说明,“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没有众生你不能成就无上正觉。换句话说,有这么多的众生你要怎么跟众生相处?而跟众生相处有一些前提,我们都讲过了,这一个也就是为什么你要人格性健全,你要处众生戒圆满,你要自净戒要圆满,自己要一再反思,这个是非常重要的,非常重要。
一个人格不健全的人他没有办法跟众生相处,一相处就吵架,瞧不起众生、看不起众生,因为你会跟众生处不来。有人啊,很多人啊,他不是不好,他很认真,很能干。能干的人就有个麻烦,有主见,有主见,他想协助众生,那结果造成什么,众生都要变成他的模型,知道吗?因为能干,你就这样子,“你没饭吃,到这边吃。”他没脚啊,你要他爬过去,你怎么不端给他吃?不行,人这么多,统一规定。统一规定是你定的,众生就是千奇百怪啊,这个时候,你本来想要帮助众生,反而给众生带来什么——痛恨,不只是麻烦而已。所以很多众生在你帮忙以后,他为什么会骂你,因为你帮的不是他要的忙。所以你要留意到,这一种你自以为是的状况是很麻烦的。所以必须要无我,关键就在这个地方。
无我,你才能恒顺众生。你有你自己的看法,尤其我们常讲,精明能干、聪明伶俐,要服务众生啊,业障重重。你会说我这样帮你们,你们还骂我?这叫活该嘛,你帮人家不是这样帮的。而你说这样子才有效率,这样才有成果,这样才……那都是你想的,对不对?众生不是这样想的,因为众生的立场他基于那个状况之下,他所需要的协助是什么?你要看清楚这一点,个别给,而不是统一的制度给的。
现在,西方,我是把它叫做民主政治的共犯结构,它最大的麻烦就是统一规定。统一规定是很麻烦的事,小孩子出生以后,就开始政府一直养,养到他死了,连棺材都把他处理好,然后死到那里去都安排好了,你想想看,这样的一个人出生有意义吗?有什么价值呢?人生是需要奋斗的,需要挫折,需要磨炼。你假如没有这些挫折、磨炼,你根本看不出这些人的什么价值。他经过这样训练,他就会产生,他对艺术、对运动,或者对其它的那种兴趣,他会培养出来。你没有让他去训练、去挣扎,那生命的韧力不能出现。那请问你,你把他从出生一直到死亡,所要的这些福利,从哪里来?一定是向国境以外的地方去掠夺来的,不然他怎么样子给他国民福利啊?对不对,你仔细去想想看。他是怎么创造的?他一出生他创造什么?所以你要留意,这种统一规定的情况,效率是很高,效果是很差。所以福利国家的青年人自杀的比例特别高。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生活得无价值、无意义嘛,没有意义呀。你看我们去留意看看,那个贫困的子女,其实贫困的子女知道奋斗,孝顺的比例特别高;拥有很良好的家庭的人,反而奋斗的精神不够,对父母的孝顺的那个诚心也不足。这是为什么?因为他没有受过煎熬。
所以你要留意到,我们在人生的旅程里,这是非常重要的,非常重要。大家都一直期望政府给我什么,政府给我什么,政府给你再多也不够,真的完全满足你需要的时候,你就萎靡了,但是没办法,西伯来文明他就是这种状况。我们必须保留着自己生命的,一种韧性,你才会活得灿烂,活得有价值有意义。好,这个地方这理论要仔细讲还可以讲很多,我们这里就不详细跟各位讲了,这理论的部分,你要想了解,去看看我们出的书上面都有。
好,下面再讲“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解,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菩萨如是随顺众生,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顺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个后面这一段,是经文十大愿都有的。它为什么一直重复这一段?你留意,这个前面我就不再跟各位讲了,这个意义你要这样了解。
我们前面跟各位讲过,你想要成就菩萨的智慧花果,诸佛菩萨智慧花果,那你就依于菩提心,依于菩提心,菩提心是依于大悲心,大悲心是依于众生来的。而众生为菩提树的树根,大悲心就是水,对不对?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这理论讲是很简单,在饶益众生的时候,你就要记得,你必须先有真正的孝顺父母,恭敬师长,承事供养诸佛菩萨,否则你做不到。
那它不是一个事业,你知道吗?现在有很多慈善事业,慈善事业是个事业,做慈善事业不会成佛,你放心,因为他没有大悲心,他没有菩提心。你去留意看看,所有的慈善事业来自哪里,你知道吗?来自他的企业公司的营利所得,法定比率的前提之下,他可以开销,帮助政府做社会救助的工作,那美其名它叫做慈善事业,全世界都一样。这个部分在法定比率的情况之下,是完全免税的,他会当作费用报销,完全免税。那请问你,他是为了减税,还是为了慈善?他没有大悲心啊,知道吗?但是社会需要他们的这个部分拿出来做救济,社会是需要的,但是他跟你的大悲心没有关系。我们也赞叹他对社会的帮助与协助,但是跟大悲心没关系。所以这些人只是在会计年度上,按照营利所得,政府所规定的比例,摊提一定的金额,出来做事,他不是基于慈悲,所以他也没有办法激发他灵性的觉醒。你知道吗?可能也有,不是重点,这个是我们要留意的。
慈善事业值得奖励,它是社会善事,政府也有心,这个没有错,但是跟我们讲的大慈悲心、菩提心、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完全无关。而且在这当中,他也没有说“你要孝顺父母”,对不对?政府拨款、企业机构拨款,跟孝顺父母哪有关系啊?但我们讲的是灵性的问题,它基于孝顺父母、健全家庭,这个地方开始的。这个各位一定要弄清楚啊,这是一个很明确的差别。
好,现在要讲的是后面的这个地方。后面这个地方“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这个叫四无尽境,四种没有止境的境界。那么这个境界要做什么用?为什么这十大愿一直谈这个部分。这四无尽境是属于普贤行愿力,普贤行愿的结构当中有一个普贤行愿力,有一个四无尽境。普贤行愿力在帮助你把种性——觉悟的这种能力,叫做觉性转变觉悟的种子,而进入无极的境界里。四无尽境是在帮助我们破无常跟无明,你要留意到这一点。无常、无明的存在是太极里面的一种滓质,这里面包括恶质跟杂质。那四无尽境是在你一再地扩大的时候,让你的普贤行愿力一再地提升,就在这提升的同时,帮我们破无明破无常,你要留意到这一点。
换句话说,你只要修这么一个大愿,这两个部分做到,那你呢就可以直接入法界。这个叫做纵向结构,就十大愿里头的纵向结构,任何一愿都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所以他每一大愿四无尽境一定要讲,只是讲的充分一点还是简单一点而已。这个地方他是讲得比较简单,因为第九大愿、第十大愿快结束了。第一大愿是讲得最完整。在每一段后面只是附带上来说,四无尽境的重要。而这四无尽境最主要是培养我们的心量。心量要广大,无限的心量就从这里来的。
好吧,我们休息一下,这第九大愿先讲到这里。下面我们再讲第十大愿的部分。
《普贤行愿品 昆明开示 第九集 (2011年七月)》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