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普賢行願品 昆明開示 第十集 (2011年七月)

  普賢行願品2011年七月 昆明開示 第十集 海雲繼夢和上 好,大家請坐。 我們再看第十大願。這個十個大願,文字上看起來都簡單,要做到,你可能有很多陷阱。因爲文化的轉變,使我們對時代的認知而有很大的差異,因此你的做法就會從文字上去作解釋,而不會去窮盡它。那麼你會覺得,我都照做了,爲什麼沒有那個效果?那我就跟各位講,你要帶著疑情,你這樣做對嗎?你可能漏了哪些。 因爲文化在傳遞當中——就剛才講的,古人孝順是前提啊,跟父母住在一起啊,那一個家族住在一起,就像一個村落一樣,幾百人、幾千人呐,以孝順爲基礎,那麼這個村莊以外的人,我要去饒益衆生,那當然沒問題。那你現在不是啊,小兩口要生一只兩只,生兩只還犯法,只能生一個;臺灣是兩個恰恰好,那你就叁、四個都搞不好,怎麼恒順衆生?,就算搞好也只有一半,因爲上面那一半你沒有做,孝順父母有問題,所以你在恒順衆生時候,通常會産生一種心力不足的現象。 所以包括你禮佛也是一樣。你說禮佛,我恭敬嘛,尊重承事有什麼不對?這都照做了,可是你孝順父母沒做到,這一點就白做了,知道嗎?所以你要産生實質的利益跟效果啊!它時間會長,會很久,這是一個關鍵處。 那麼這個地方,“普皆回向”的這個願,我們跟各位講叫做“于諸境界,無驕慢心”,主要是來自這個地方。因爲要成就自己的佛國土,有叁個條件:第一個條件,于一切境沒有驕慢心;第二個于一切衆生生平等心,剛才在那邊講過了;第叁個,于諸如來修真供養,這叁個條件。那兩個條件講完了,這是第叁個,對一切境界要沒有驕慢心。要怎麼樣沒驕慢心?那經文上它是叫做“普皆回向”。這個是文殊師利菩薩的語言跟普賢菩薩的語言不一樣的地方。“于諸境界無驕慢心,于諸衆生生平等心,于諸如來修真供養”,這是文殊菩薩的語言。那麼“常隨佛學,恒順衆生,普皆回向”是普賢菩薩的語言。你看語言模式不一樣,內容是同一個。所以你不要在文字上翻來滾去,沒有意義,你要知道“那個”所指的真理的標的是什麼?十大願當中,這叁大願是成就你自己的國土、佛土,所要具備的條件。 那這裏談的是這樣,“言普皆回向者,從初禮拜乃至隨順,所有功德,皆悉回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衆生”,回向給一切衆生。我們通常都會講“我要”,“我要”就是我嘛,你就沒有辦法給衆生了。所以我們跟各位講,華藏工程五百年,我們推動華嚴的教育要花五百年的時間。就有同修講,師父講錯了,誰活五百年呐?五百天呐,他就寫五百天了。不是五百天,是五百年。那五百年你怎麼做得到?我當然做不到,沒有給你講說成功一定要爲我,成功不一定爲我,成功是爲衆生做的,不是爲自己,爲自己沒什麼了不起。你搞成功了你又能怎樣?是爲了衆生,這一些所謂的這種改造——生命改造,乃至全社會人的生命靈性要全部成長起來,它是需要長時間教育的,長時間教育。 我跟各位舉個例子你去仔細看看。現在我們經濟成長了,大家生活改善了,對不對?居住也改善,這沒有問題,但是你要知道,你的心性很難改善。對不對?有了車子是不是進步啊?可是你開車子還是亂成一團啊,你開車習慣不照文明來,你是照著野獸來呀,所以開車上車就好像一只野獸跑到馬路上一樣。那個要怎樣讓你把這個開車的習慣給文明化?我跟你講啊,不是你這一代的問題,要好幾代。我到美國加拿大去,那下大雪啊,有一個牌子挂在那裏,它叫做“stop”,叫“停一下再開”。那一下大雪整個荒野上一部車也沒有,那他們開到那裏就會踩刹車,停一下,頭還要這樣轉一下,然後再走。我就說沒人,轉頭幹嘛?他說,一定要轉,不然警察要開罰單。我說你在裏面警察能看得到嗎?他說,規定,你就要這樣子,這樣子然後再走。那荒郊野外一片白茫茫下大雪,他一定這樣做,我跟你講,你會嗎?中國人要會學到這一點呐,一百年以後,一定要一百年,四代,每一個四代二十五年,你要再經過四代。 那你知道嗎,一百年前美國人會嗎?跟你講,肯定不會。一百年前的汽車你知道它速度多少嗎?英國海德公園裏面還保留著,時速叁十公裏,只有叁十公裏。所以他們會很雍容,只要有人要通過,他一定讓給人通過,因爲他慢的嘛,所以停車乃是必然的,所以他們停車讓人呐,是一種自然的習慣。我們的車子一開動就是一百公裏以上的,他們剛開動的時候只有叁十公裏,你知道嗎?所以他的動作就是慢,他有那個文化傳承下來,我們沒有文化傳承。我們一來就是一百公裏嘛,所以大家拼嘛,尤其你們一開車就是高速公路。所以這種高速公路文化已經先印進來以後,又叫你再返回去,說“乖乖的慢慢來啊”,你別想。 美國也會塞車,他們塞車的經驗我講給你聽啊:他們在鄉下是沒有紅綠燈的,那馬路是這樣交叉的,可是上下班時間車子很多,他們四面八方的車子全部到了以後,是全部停車,然後這邊對開一部,只能一部,沒有人管你;然後對邊再來一部,然後這邊再一部,你知道嗎?他之所以塞車,因爲他全部停下來,這一部過了,這一部才走,這一步走完,這一部再走,它是這樣沒人管的,他自己會來。那你可以想象得到,要我們的話呢,那十字路口馬上變饅頭。你知道,不指你啦,不止大陸啦,臺灣也一樣。所以臺灣流行一個笑話,被警察攔下,“你沒看到紅綠燈嗎?”“不是沒看到紅綠燈。”“看到怎麼還沖過來?”“因爲我沒看到警察,要看到警察我就停了。”你要知道中國人他最大的特色就叫做全自動,什麼交通警察,還有什麼紅綠燈,紅綠燈要不配合交通警察,紅綠燈是無效的,僅供參考。 因爲我們沒有那些教育,也沒有那些文化背景。就像我講孝順乃是必然的事,但是跟他們講孝順,沒有那回事。所以交通規則你要遵守,對他們來講乃是必然的;對我們來講,不是沒那麼一回事,正在教育中。你要教育我們真的都能夠上軌道,去接受這些基本概念呐,那你還要很長的時間,估計要四代。 我跟各位講一個現象,現在上高速公路,臺灣已經養成這種習慣了,最內線靠近安全島這邊是供超車用的,萬一你開上去而不超車啊,下面一“啵”你馬上要走,知道嗎?晚上啊,燈光一閃你馬上要移,因爲你慢車,你就馬上要讓出來,那一條是超車道。我們不是,我們大車通通往內開。臺灣卡車、大型車是不能開那一條線的。那他已經知道了,他可以做得到,那我們呢?我們做不到啊,因爲那條線沒人開,我就開上去啊。這個就是什麼,他需要時間去教育,那時間呢,你就必須要等,這不是進步退步的問題。不是說我們落伍他們進步,也未必了,因爲我們的教育和文化系統是這種形態,你要改變它需要一段時間。改變了不見得好,你知道嗎?改變不見得好,那到底是要怎麼辦?那是我們民族的適應性,你要去適應。 好,現在要跟各位談說,你所遇到的一切,要懂得,都不是爲你自己,而是爲衆生。一個東西不是我們這個時代就一定可以做成的,所以我常跟各位講,你要發願,是發那個你做不到的願才叫發願,做得到的不用去發,去做就好。假如五百年後才能完成的,你現在就要做,你必須走出第一步,後面才有人接下去完成。你第一步不走,後面怎麼完成?你看看金字塔多高,他一定最下面也要有一塊嘛,對不對?沒有最下面那一塊,哪有金字塔頂端。對不對?萬裏長城無限長,假如沒有第一塊放下去,萬裏長城在哪裏啊?所以我們應當做第一塊,疊羅漢疊多高,我做最下面那一層嘛,沒有最下面那一層,哪有上面的成就呢?這就學佛人應有的本色嘛。我做了一定要把它做好,做好不是這樣做,你知道嗎? 所以你要行菩薩道,要記得,不是爲你,所以你根本不必在意你成就不成就;你爲一切衆生,所修的一切功德通通回向過去,盡法界虛空界一切衆生。不是爲你自己,你不要擔心你自己,你只要好好的爲衆生去做就好了,其他你不要管。那功德啊,是你做的就是你的,你去計較啊,沒用,你不計較還是你的。世間人用大腦只是計較說“這是我的”,沒用啊。 以前我在教書的時候,一個同學跑過來:“老師——”,我說:“怎麼?”“你給我六十分啊。”“我給你六十分幹嘛?”“這樣我會畢業啦。”好,給六十分他畢業了,出了社會還是出事啊。給你幾分,老師沒差嘛,寫六十寫五十差什麼?你交白卷,給你幾分嘛,你出了社會你能做什麼呢?你要有實力才重要。 你只要真的行菩薩道去利益衆生,那個實力就是你的。你不要去計較這功德我的。不然功德誰的?你做當然你的嘛,你不計較還是你的,你計較了以後證明你還有執著嘛。訓練就在這裏。完全回向是叫你完全不執著,你只要去做就對了,這是很重要的一個關鍵。 實際上形而上的理論,我就不跟各位講了,因爲形而上理論那是要形而上訓練的,所謂哲學訓練啊,你沒有那一種感受力,我們是不跟各位談的。而這個要談的,從感受力,這個形而上的部分還是相當可以講,但是只有在研究所裏面講,不是在這裏講。講經有一個很麻煩的問題是:要扣住真實的理,然後又要用很普通的話講出來。所以寫,我會寫,寫在論文裏面。那講呢,我不能把論文那些拿出來講,我只能講一點,然後講很多你聽懂的。而寫在裏面的是給那些業障鬼:所謂哲學家、思想家、教授啊,那種老夫子那一型的人,那些人看的,因爲他就是在看那些東西。你不寫那些東西,他還說你的料子不夠,你寫那些東西,他會說你很有料,但是那個料拿到這裏來不行啊,全部睡著了,睡著還不要緊,不聽呐講一半你就走了,所以那些不能拿來這裏講。所以講經跟寫作是有差別的。 好,下面我們再講,回向給這些衆生做什麼?“願令衆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行惡法,悉皆不成,所修善業,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槃正路”。你想,這不正是我要求…

《普賢行願品 昆明開示 第十集 (2011年七月)》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