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普賢行願品 昆明開示 第四集 (2011年七月)▪P3

  ..續本文上一頁的。 那個教授,媽媽教授,在上課的時候「是種族平等,黑人白人要平等」。有一天,她女兒跟她講「我要請我的男朋友回來家裏吃飯」,媽媽說:「 好啊,你男朋友是怎麼樣的人」?「 他是個黑人」。媽媽就說「怎麼可以請黑人回家吃飯呢」?教學可以講平等,因爲平等是你家的事,可是回到我家來,要怎麼平等?萬一這個黑人是我女婿的話,我就受不了了,那部電影就講這個地方。所以我們有一句俗話講,「死啊要死道友不要死貧僧」,你知道嗎?所以要叫人家做什麼事都可以,你不要叫我做。天下都平等,叫我跟黑人平等,你別想。這就是《誰來晚餐》的一個主旨,一個中心思想。現在到最後,他克服這個問題,他克服是電影的結局必須克服,假如不克服的話,他就不能上映,美國政府絕對跟他限製上映。他問題就是要提倡跟黑人平等。但是這裏頭就告訴我們人性的一個真實面,在表面上你會講平等,骨子裏你不一定會平等,不一定平等。

  臺灣最近發生一件事,一個女兒要結婚,爸爸反對,因爲這個爸爸是一個非常成功的企事家。那女兒因爲爸爸越反對,她就越非嫁給他不可,這爸爸就越生氣,搞到最後就一個合約:第一個兒子一定姓我家的姓,第二個才姓他的姓。第一個兒子一定要姓我的姓,女兒不管她。這個女兒就非常生氣,你把我當種豬,我到底要生幾個?她很生氣,她就去找了他爸爸的拜把兄弟,他重點就在這裏。爲什麼?因爲叁十年前,她爸爸要跟媽媽結婚的時候,她的外公也絕對反對,因爲這個爸爸也是窮光蛋。因爲她媽媽也是富家女,也是認爲門不當戶不對。後來幾番掙紮,終于這個外公同意爸爸跟媽媽結婚了。現在事業交給爸爸,爸爸也成功了,竟然還反對跟他同樣境遇的女婿,所以你就會發現女婿比嶽父更像嶽父。

  這個是什麼?你心裏本來就有一種驕慢心存在,所以我們說富而不驕,有沒有?你成功的人你能夠不驕嗎?很難,很難。你要當人家的女婿都那麼困難,今天你成功了,當了人家女婿,當然顫顫驚驚把事業做好了是沒錯,可你的女兒現在要找一個跟你同樣條件的女婿,你竟然反對的比你嶽父更厲害,這個就是爲人有一種驕慢心。對人你都有這樣一種情況了,對一切境界更是一樣。

  那我們能不能在一切境界中沒有驕慢心?這一點是只有自淨戒你才能看得到。自淨戒才看得到,處衆生戒你看不到。這一條是自我成就淨土所必要的條件,必要的條件,不可避免的!所以我們期望各位真的能夠,修學佛法一定要從人性上面去看,從人性上面去看。這個部分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前面那個比較簡單,它是先決性條件。那麼這叁個,剛才講那叁個,包括隨喜功德、請轉*輪跟請佛住世。你不具備那種能力的人,那種性相、那種性格的人,你很難去進行。那你要怎麼具備那個性格?這個就是你自己要慢慢的去陶冶、去訓練。多跟人家相處,多贊歎人家,從贊歎開始。因爲你比較計較現實的功利嘛,那贊歎總不要功利嘛。你要先檢討我是不是誠心的贊歎?或者敷衍一下,或者是想要謀取某種目的的那種贊歎。所以你從這個地方,從自淨戒一再的來反醒自己,你的心量就會一直開闊,這叁個就才有可能修。這叁個假如不能修的話,前面四個你沒有辦法真的修,沒有辦法。

  那後面這叁個,是要你圓滿的時候修的。所以剛才講說你假如從橫向來看這十個其實是互相有關系的。所以我跟各位講說學佛人的生命,絕對是燦爛的、絕對是芬芳的,是活得很亮麗的生命,就是因爲有前面這叁個。那你假如沒有這叁個的話,你的生活會很嚴肅、會絕對理性,你無法活潑起來,之所以會活潑,是這叁個。真正成就,正法行那叁個是必然的,但是呢你要把它擴充,讓它圓滿而到達真正無遠弗屆的地步,是要後面這叁個。

  所以我們講從橫向來觀察的時候,後面這叁個是一再擴大擴大再擴大。就前面七個,就七菩提分嘛,就圓滿了。第八個呢,就能畫一個零,其余圓滿就十嘛。到八的時候就加二個零等于百嘛,二個零嘛;到九的時候是千嘛,到十的時候就萬嘛,就四個零。四個零是百的二倍,對不對?百已經擴大了,這個時候,到萬的時候叫重重無盡,境界是這樣來的。

  那從橫向來看理論可以這樣诠釋,而這裏頭又分叁個組,叁個組其實就已經有叁個零了,都是重重無盡的意思。一再擴大又擴大,就每一個法你都可以直接通達法界,這四個。那就從縱向來看。

  所以這個修行是很重要,那你要抓到它真正修行的核心價值,你假如抓不到核心價值你無法下手。所以這裏我們期望各位按照這種情況來,這個是從義學上面跟各位講的。但是你假如想從禅觀來的話,那華嚴禅觀有他特別的修行方式。因爲這個行法我們前面講過,就是普賢行願的具體行法,這十個都有他的禅修的標准,而且你一入定我們就看到了,從禮敬諸佛開始修過來,通通都有,通通都有。在禅定中就可以看出你是怎麼修的,所以我們在行法中,有特別的指導。你要從義學來、從禅觀來或從戒律經營管理來,這叁個方向都可以。在修行上你要定位怎麼修,我們先跟各位講,這叁個方向來做決定。這個決定以後,從禅觀修,那麼禅密二個部分怎麼修?禅怎麼修?密怎麼修?主要是這二個區別。這二個區別是指他們的行法、媒界有很大的不同,其它都一樣。

  我們用的還是禅宗的心法,這個心法在運作的時候,這些都可以交互使用。所以你在這個地方要說,我們學華嚴的修什麼?修普賢行願。普賢行願就是普賢乘,普賢乘就直接讓你到達太極這個目標,然後從太極到無極,這是一個關鍵。而不是說我開悟就好了,我明心見性就好了,我證阿羅漢就好了,不是,那個不算。那個還在我們前行階段裏面,還沒正式修行。我們正式修行,直接就到十信位,十信滿心,就入法界,所以你在這個修法直接就給你到十信位了,這個叫前行。十信位以後,初住位以後你入法界修,這個行法關鍵在這裏。

  那各位你要怎麼修?這叁個要選一個。上一次我們講說參加義學,義學的人什麼時候集合啊?我們要好好講一講,你義學要怎麼進行的部分;那要禅觀的人你要開始做禅觀的准備;你要經營管理戒律學的部分,那要朝這邊去定位,這是你行法中非常重要。我們這個行法,在這十大願王裏全部具足,只是我現在只告訴你一部分而已。像這種經文的組織結構,是非常龐大的,它經文很短,它內容非常豐富,非常豐富。你不要看這裏,都沒有教你如何入定啊。我們行法中就怎麼入定、入不定聚、入禅定到入正定,從入正定才開始修,這是我們的一個基本要求。而從入不定聚到禅定到入正定都有我們的指導方法,一步一步的來。

  你要能夠確定,沒確定的話你說師父我也要修,那沒有辦法。你要禅觀一定護教史、修法史,要通過。我們教你基本禅觀的要領以後,那你自己再如何用功,那初階、中階、高階怎麼進行?然後及格了、通過了,我們才有所謂的寶瓶灌頂,正式可以驗證你有沒有證初果,初果二果都可以驗證。你都不知道修行怎麼修啊?這個修行不是隨便拜拜就好玩,絕對不是,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非常重視這個部分。

  那麼經營管理也是必須的,這個在我們華嚴的行法裏,叫做放大光明。放大光明就是要組織製度,沒有組織製度這個載體啊,那正法沒有依托,正法一定要有道場,才有依托。沒有道場,正法,那我走了你都不知道,我說什麼製度你也不知道。製度是架構在道場裏面,你必須在道場裏面修法,他才能一步一步向前。

  我們初階了、中階了、高階了,那你修行到哪裏了? 每一階呢分四個梯次,每一個梯次它的進度怎麼樣?這些基礎沒有你怎麼有可能?因爲你到入定以後講話是聽不懂的,因爲你已經轉移到另外一個世界去了,那時候跟你講已經沒用了,你要問也問不出來。所以前行是很重要的,這是禅觀的部分。

  義學也是一樣。義學看起來好像在寫字一樣,可當你理論鑽進去的時候,你的理論有你理論的思維方式啊,所以義學有義學的訓練。有義學的訓練。這個行法的部分。

  但是一個人必須具有健康的心態,這個是絕對的。你沒有一個健康的心態,那這種大法你修不來。你在哪裏修學我不管,但我們這裏要求就是這個樣子。想來,非常歡迎,但是你這個部分必須這樣著手,必須這樣著手。這是我們跟各位講說要想修行的人,你要懂得,我們一個禅修,一個學佛,學佛指工程面,禅修指技術面。工程面就資糧道,你要具備;然後禅修的技術面,你必須精進。要從技術面來,那共同的語言模式、思維模式一定要有。要不然一調你進到不定聚以後,那你就不知道在講什麼了。因爲你的感覺你會以爲是絕對真的,因爲不定聚裏頭都是幻境,不是真的,跟這個世界一樣的幻境,你只轉移過去,所以不定聚裏頭的境界跟你作夢的境界是一樣的,那你不要把它當真。可是你到那時候你不承認,你一定說你進的是真的,那是不行的。

  你真的有共同的語言模式,再跟你作矯正時候,你就很容易接受,那你要超越才有可能,要不然你就掉到修行陷阱裏面去。一到修行陷阱裏面去,要把你救出來都很困難,即使救出來你的腳大概也斷了。就像野獸掉到陷阱裏面去一定被夾住嘛,把你救出來你的腳已經受傷了。所以對于修行陷阱是我們非常忌諱,也一再避免的地方。因此前行我們特別跟你強調人格性、自淨戒、處衆生戒,就是避免你掉到修行陷阱裏頭去。修行陷阱裏頭去就是魔、妖精所在的地方,這個就我們一再跟各位所談的。

  好吧,後面這叁個我們明天再講,今天呢就跟各位講到這裏。

  好,大家請合掌。(師父領回向)

  我此普賢殊勝行

  無邊勝福皆回向

  普願沈溺諸衆生

  速往無量光佛刹

  南無普賢王菩薩摩诃薩

  南無普賢王菩薩摩诃薩

  南無普賢王菩薩摩诃薩

  阿彌陀佛

  (南無大主廣佛華嚴經 華嚴海會佛菩薩)(衆唱)

  

  

  

《普賢行願品 昆明開示 第四集 (2011年七月)》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