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普賢行願品 昆明開示 第五集 (2011年七月)

  普賢行願品2011年七月

  昆明開示 第五集

  海雲繼夢和上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叁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意。

  昨天我們跟各位講到請佛住世,那麼常隨佛學、恒順衆生這個部分也大概跟各位提了一下。這個地方要進入的是十大願的第叁個部分,後叁大願。那我們要跟各位再提醒一下,這一品經,這一會是第十會,它是第四十品,這一部經是非常獨立的。他的關鍵就在“如來勝功德”。也就是說你想要成就如來功德,那你要修這十大願王。

  這個時候我們要提醒各位,如來功德是什麼?你不要輕易地把他看過去。因爲他是一個很重要的佛教的標的,也就是要成就佛境界,成就這個止于至善的、十全十美的生命境界。那很顯然,這不是一蹴可幾,這個是比登天還難。

  那換句話說,你想要這樣成就,就要修這個十大願王。那十大願王對這樣的成就它的價值跟意義,很顯然不是你大腦所能想象的。而且前面也講過,這個境界,假使十方叁世一切諸佛,這麼多的佛,每一個佛都經過無量無邊劫相續演說也不可窮盡,這個如來功德,那你怎麼成就?你想說十大願王我這樣修修就可以成就嗎?那恐怕不是你所想象的。那這樣的話,你就好像那些很喜歡買鑽石的人,你可能就買一個水晶就夠了,反正也是閃閃發光。要割玻璃的時候到底被玻璃割了還是割玻璃呢,就不知道了。這個你不是買到鑽石,你是被鑽石了。知道嗎?

  所以你今天想要修這個法門而得這樣的成就,你必須把標的弄清楚。所以我常跟各位講,你來學佛,首先弄清楚,佛陀要教什麼?佛陀要教你什麼,你搞不清楚,你要來學什麼?你懂得佛陀要教什麼,你再問你自己你要跟佛陀學什麼?要不然你們自己想想看,問問看自己,你有沒有搞清楚,佛要教什麼?你要跟佛學什麼?這一點沒有弄清楚,你進佛門中,那你叫跑龍套。人家拿著香拜,你也拿著香拜。人家問你說“你拜什麼?”“拜他。”“他是什麼?”“佛啊,菩薩。”他怎麼會是佛菩薩?他泥塑的還是銅鑄的,他怎麼會是佛菩薩呢?那表示你根本就沒看清楚,你沒看清楚。

  那麼這十大願王就告訴你,進入那個境界,我們叫入法界。早入法界,早一點入法界。祝你早入法界,不會祝你早日往生。有人祝你早入法界,沒有人祝你早日往生。早入法界是什麼?你有沒有想過?入法界跟不入法界差別在哪裏?你從這裏來提疑情,你直接就入法界了。所以我們跟各位講,疑情是很重要的,所以這個經文一開始就講這個東西。現在你講這十大願王,那個條條都要入法界。所以前面的經文就講說,“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這個隨時你要提起,現在我要入“如來勝功德”的這個功德門,所以來修“常隨佛學”這個大願,透過這個大願要能入。來修“請轉*輪”,透過這個大願要能入法界。

  那麼你想想看,你假如對這個沒認識,你怎麼進去?很多人就倒過來不管這些了,反正到最後導歸極樂。極樂是什麼?你也搞不清楚。你歸到最後都升天國,都跟耶稣在那邊下棋、打麻將。因爲你搞不清楚你的標的在哪裏,那這樣的話就很麻煩了。所以你一定要弄清楚,這樣的一個境界是什麼境界?

  我用一點哲學的味道來跟你講。這一個佛境界、這個功德門,如來勝功德,它是屬于形而上的境界,不是形而下的境界。現在全世界人類的大腦所能到達的都是形而下,沒有辦法到形而上。那麼這個經文,這個十大願王的經文,是假設你在形而下當中,已經到達形而下的最高點,准備從這個地方一轉就進入形而上的那個地方,這個經文的假設前提是在這裏。

  因爲他前面已經講了叁遍,叫做遍名六位行法因果,這個已經都講過了。第一番是從第十叁品開始一直到第叁十七品,講各種行法,到最後你到這太極佛的位置,太極的頂端的位置,純粹是理事交雜地講;第二番遍名六位行法因果,是指離世間品,他是純理論講的;第叁番遍名因果,是善財童子五十叁參的這個部分,講到彌勒菩薩、文殊師利菩薩這邊,他成佛了,現在呢要入法界了。

  所以把這叁條線綜合起來的結論,他才講稱歎如來勝功德已。有沒有?第一句話,“告諸菩薩及散財童子言,若欲成就此功德門”,要成就這個功德門,那麼“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他所講的是指在這個形而下的階段裏,你到了最高階級的這個地方,現在要由形而下轉入形而上的時候,那你要修這十大願王,那就簡單了。換句話說,你要由太極到無極是怎麼轉進去的,這個快,這個十大願王一修就進去了。

  但問題是你太極還碰不到,你在哪裏啊?你在兩儀。兩儀是分開,生命與物質,所以有宇宙觀跟生命觀兩個部分。你能夠把這個生命的“命”跟身體的“身”,命跟身搞清楚沒?假如還沒搞清楚,那你在兩儀下面四象。四象是什麼?生理還有物理、心理還有社會四大現象。你沒搞清楚,那就表示還有下面八卦。你在八卦的範圍裏,甚至于你可能到六十四卦裏去了,甚至于你到叁百八十四爻裏面去了,還有可能你在那爻裏頭還在更後面排了。那你就要從最末端的地方,一直往前走,要走到太極這個地方,你才能夠從這裏轉進去。

  那你假如不是這樣子,還沒有到太極來,直接修這十大願王可不可以?也可以。那當然就沒那麼快了。本來是我開始在寫博士論文了,現在只要面試以後就拿到博士學位了。可是你現在博士論文沒寫,你就別想博士學位了,要寫博士論文之前先拿碩士學位,拿了碩士學位才能報名升到博士班,對不對?你連碩士也沒有,那就讀大學,大學也沒有先讀高中嘛,你只有一直往下走,走到最基層的地方開始。

  十大願王是給你一個保證。他等于什麼?給你身份證。你是我們的國民,那你保證可以從最基礎的一直讀到博士班來,那在博士班來修,就直接進去了。你有沒有感覺到,有沒有這種課程?國民小學就教你算術, 1、2、3、4算數,對不對?到了初中就教數學,數學就開始教叁角、幾何、代數,有沒有?算術的時候就1234加減乘除,到了初中就深一點嘛,到了高中更深一點嘛,到了大學就教微積分嘛,那你到碩士、博士就要拿來綜合運用了,是不是這樣?這個也一樣。

  所以你在看這個部分,這個經文是看你的程度來解他的,我現在跟你講的是,假設你都及格了,你現在馬上要博士畢業了,來講這個程度給你聽的。不要一直點頭,肯定你聽不懂,聽不懂是正常的,聽懂的話那是不得了的。

  第一個你的哲學訓練夠嗎?我光跟你講這個部分,太極而無極的這個意義你知道嗎?你對易經都不熟,怎麼太極而無極,對不對?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欲成就此功德門,“欲成就”叁個字,就是太極而無極,一種上回向的關系嘛,由因地向果地的最後那個關卡。

  所以你不要看這經文哪,他是很形象化的,他把那形而上非常抽象的東西,他把它形象化過來,叫如來功德。如來功德你就好像有個東西,如來功德你能解得出來嗎?不要說如來功德,光講“功德”兩個字,跟你講從古至今沒有人跟你定義。功德箱上面就寫功德箱,什麼叫功德箱?把錢丟進去的箱子叫功德箱,那功德的意思呢?功德的意思你還是沒辦法講。隨喜功德嘛,對不對?功德無量嘛,天天都在講,什麼叫功德?你瞪我、我瞪你,功德無量。爲什麼?因爲你有好多東西叫做不明就裏,莫名奇妙過一生。你還過得蠻順利的,是因爲你有福報;你要沒福報,我告訴你日子就沒那麼好過了。

  你說今天學佛好學嗎?學佛簡單呐,念個阿彌陀佛、吃素就好了,吃到雞腿的時候,說雞也是吃素的,對不對?喝到啤酒的時候,啤酒也是小麥做的,吃牛排的時候說牛也是吃草的。反正你都有道理嘛,吃完以後再“阿彌陀佛,功德無量,謝謝你供養我。”是嗎?學佛這樣嗎?這叫迷迷糊糊過一生。那你既然進佛門來,一面吃牛排一面也在那邊“阿彌陀佛”,總比吃牛肉面不會念“阿彌陀佛”的人來得有福報,知道嗎?下輩子你當牛的時候會用一只新的殺牛刀來殺,福報比較大嘛,福報不好的就用舊牛刀還生鏽的。

  因果報應我們是不知道,這個叫因果不思議,不可思議的,但是你要破解這個不可思議,就一定要用疑情,而且不要急著想成就。因爲你急不來嘛,你資糧道沒有嘛。一個大學畢業要得到博士證書是比較快,那你一個還沒讀書的人要得博士證書當然比較慢嘛。這當然的嘛。你不要急著你要拿博士嘛,那回家自己寫一個就可以了,對不對?寫個“博士證書”四個字貼在牆壁上,那我家也有博士證書嘛。問題不是這個東西,是你的實力到底夠不夠?這是一個關鍵處。

  所以我們跟各位講說,這個法他有一個特色,他的最高層次你要了解到。最高層次是什麼,你搞清楚。然後你沒有那個層次不要緊,我一定要修這個法,是得到一個身份的確認。那我依于這個法,總有一天我會到達止于至善,我會到達這裏所指定的最高目標。所以師父一定要把這個最高目標告訴你,然後給你一個確認,說你進了這個門,你得到這個證書了,得到這個身份了,那你就慢慢修吧。因爲有的距離那麼長,有的距離短,那這些距離短的人我們叫當機衆,希望他趕快成就,也讓各位可以證明說“你看人家都有成就了,那我呢慢一點不要緊。”對不對?他已經大學了得博士當然快,我現在讀初中,我當然還有高中、大學要讀啊,那我就慢慢來嘛,所以不用急。但這裏告訴你,你肯定可以得到,那就是時間的問題,跟你所要具備的條件、資糧的問題。這是這地方告訴你的。

  我們一再地跟各位講說,這部經在這個地方的身份跟地位是非常的完美,所以他在前面講了很多修行的次第步驟,他是告訴你說這條路是正確的,跟其它的法門不一樣。其它法門只教你修,你超越過這一階就好了,就表示有成就了,那印度很多行法都是這個樣子。你看所有的經典幾乎都是這種狀況,你只要達到…

《普賢行願品 昆明開示 第五集 (2011年七月)》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