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趕快兩千拜拜好,結果到這裏排隊了,“對不起,對不起,我因爲拜佛所以遲到了,給我排前面好不好”?那剛才拜了兩千拜,完全破功。你何不少拜五百拜,我來這邊排隊嘛。那五百拜沒有說我不拜,你多拜了那五百拜,來這裏插隊,那不是白拜了嗎?所以禮敬諸佛在哪裏?我真的跟各位講,你不要從文字上看禮敬諸佛,尊重人性!你對人能夠尊重你就在禮敬諸佛;你對一切動物能尊重,你就禮敬諸佛;你對一切的存在能尊重,你就在禮敬諸佛;你心裏經常思維我對一切萬物尊重,你就在禮敬諸佛。
前面講禮敬的技巧是有無量的我禮敬無量的佛,一一佛前有無量的我,一一我前有無量的佛,那是理論嘛。現在擺在眼前的是,我對世間一切萬物,我能不能尊重?問題在這裏。你哪個要尊重?你想不起來,那你怎麼禮敬諸佛?你拜佛在拜什麼?你在那邊拜木頭,一張紙有什麼好拜的?我跟你講我拜觀世音菩薩一面拜一面罵,拜十萬拜我有功德是什麼?因爲當然不是到第十萬拜,用話講當然是講到第十萬拜了,在這當中我發現了,拜佛的目的是在尊重人性,你假如不尊重人性,你拜佛是白拜了。不但尊重人性,你一直擴大,尊重一切生靈,尊重一切萬物,當你這樣逐漸打開,你在禮敬諸佛的時候,你是在尊重一切萬物,尊重一切人性。
所以你會聽我講,有時候聽我講經說,哎呦,講得那麼犀利,把所有的宗教都罵進去了,說我們宗教徒都是神奴,我告訴你,我是基于人性的立場告訴你的,你不要當神的奴隸,你要做好你這個人。這是從尊重人性講的,當然我也尊重衆神,可你又怕人家神的信徒叫做神奴。你自己當神奴你就是怕我罵,你不當神奴我怎麼會罵你?這是從人性出發的。
爲什麼西方人不講人性?因爲他只講神性,他鼓勵人家都去當神奴,他沒有說把人性擺第一。我們東方文明跟西方文明最大的差別就在這裏,人性爲第一。所以我們講人性、講人道、講人文,都是以這一部分來談的。以人作爲一個起碼的條件,然後你要擴散到一切萬物生靈,都要懂得尊重,這才叫做禮敬諸佛。你家裏弄了一尊很漂亮的佛像,天天都在那邊拜,把門一關,出來就開始罵人。我說“去死好了,你拜什麼”?拜佛那麼認真,恭恭敬敬,穿海青什麼還繡鑽石,然後這樣去拜佛,拜完佛,海青折好了,出來就開始無明火七八把一直冒。這不是,不是這樣。
所以從禮敬諸佛上來看,你要懂得怎麼樣尊重人家,我跟各位講排隊是尊重人家,你開車在路上要懂得尊重人家,不要喇叭一直按,真是受不了,就等一下又怎麼樣嘛?等一下也有問題,那你怎麼尊重呢?你想想看是不是這樣?所以我們從學佛的立場來看,你在這個地方一看你就已經窮盡一切了,你要懂得這樣,這個禮敬諸佛就已經站在法界的製高點上了。不絕對,也差不多快到絕對了,那我講的,僅供你參考。回去以後,說不定明天有更好的答案出來。這樣子的話,下面你就懂了。
“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身。一一身遍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佛。虛空界盡。我禮乃盡。以虛空界不可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你看,當一切生靈無有窮盡的時候,那我這個尊重就無有窮盡,經文在講的那個語言模式如此,盡虛空遍法界,你都能窮盡了,那你的心量就打開了嘛。那不信的話,你看這千佛堂進來,一一佛你都要禮敬,你要拜一千拜。每個人都拜一千拜,那我們就不要講課了,兩個鍾頭就下課了。可是你的心念一轉,我禮敬天下一切生靈,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生命,可以吧?你一念就窮盡了。
但你最好不要講這一句話,“你這樣拜一千拜,不如我一念,我一念就窮盡了。”這叫造口業。你真的做到嗎?我們理論上是這樣講,你真的做到嗎?這是很重要的。所以理論我們懂了以後,我們就經常思考自己,我真的一念就盡虛空遍法界嗎?沒有的話,閻羅王在等你哦。我跟你講,我在這裏是仗叁寶之力講給各位聽,不是說我做到,你不要說師父這樣講,他一定做到,不是。
我們講以後你真的做到嗎?你回家自己去忏悔,沒做到一百〇八拜,你真的做到嗎?你可能做到,但你也不要太自信,萬一漏了一個,照樣打屁股。所以你一定要很虔誠地、很誠懇地、很謙虛地自我反省,就算我真的做到還是一百〇八拜,你知道嗎?你不要理論一通就到處跟人家吹牛,我這個只要念一轉,就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都禮敬了,你少說。
理論是這樣,我們未必做到,因爲理事無礙你還沒做到,做到理事無礙已經是菩薩的果位了。而我們是理論上還可以了,反正師父講,我就copy講給人家聽,講錯大概沒講錯了,可是你做就做不到。講錯大概不會講錯,但是做呢,你可能就做不到。因爲做到是需要德行,你真的有德行嗎?這德行少說二叁十年功夫一定要,沒有辦法省掉這種功夫的,你只能夠說我功夫比較大,爲什麼?人家一天拜叁百,我一天拜叁千,那你不能只拜一天,你要拜叁十年,叁十年每天都拜一千拜那再講嘛,但是你沒有這種功夫不行。爲什麼?因爲時間長他在考驗你的意志力,一定要時間長。
第二個他在鍛煉你的智慧,因爲時間長你有很多狀況會産生。那些狀況是不得已狀況産生的時候,你要怎麼辦?你要有智慧才能克服。我跟你講,開刀、住院一個月才出院,那我請問你,那一個月你怎麼拜?你要不斷。我問你,你怎麼辦?你說“這個,阿彌陀佛應該可以原諒。”那是阿彌陀佛的事,不是你的事,現在問題是你怎麼做?打了麻醉以後你躺在那裏,一醒來就已經半個月了,好了,那每天叁千拜你怎麼辦?你還是要拜。
好了,這個問題就考驗你。那你說“沒有,我反正就昏下去了,醒過來就半個月了。”那你這輩子就少了半個月,那你修行根本就沒修,那怎麼辦呢,這裏考驗你的智慧,你要怎麼克服這個困難?爸爸往生,忙得焦頭爛額,忙了一個月,到七七四十九天已經喘不過氣來了,那每天叁千拜,早就忘記了,拜到哪裏去了。好了,那請問怎麼辦?你怎麼克服?金融海嘯事業不順,那你已經不止焦頭爛額了,粉身碎骨了,你說還每天叁千拜?你怎麼拜?
叁十年、二十年的時間不在時間上面,而在于你要一再地去克服在生活中擺在你眼前的這些障礙,這些才是你積累德行的地方。沒有說你一定要成功了,但至少這件事情會使你很懊惱,“我怎麼業障這麼重?想修個行,就這裏出狀況,那裏出狀況,天曉得,爸爸往生怎麼會這麼忙”?你以爲往生就買個棺材拖出去埋葬就好了?沒有,是非之多,那要你一個一個去克服。煩惱,那你必須趟進去才知道,爲什麼?你要經曆這些考驗。
那一個每天拜叁百拜的人在克服這些困難的心態,跟每天拜叁千拜的人來克服這一種狀況的心態,我告訴你,不一樣。這個問題你有沒有把它解決得多圓滿,是一回事;但是你用那叁千拜的心態來解決這些問題,跟叁百拜的心態來解決問題是不一樣的。你的德行照樣在成長,但是你要是叁百拜的話,通常你就會忘得一幹二淨;叁千拜的,他有他的處理方法,你知道嗎。
我跟你講一個方法你就會發現到,拜叁千拜的人他說,“我不能一天拜叁千,最少也要拜一千。”他就撐下去了;“不能拜一千我也要拜叁百,叁分之一嘛。”他撐下去了。拜叁百的人說,“哎呀,不能拜,那我拜一百好了。”拜一百一忙,“我拜十拜好了。”“哎呀不要緊欠一下,以後一起補。”你就歸零了。拜叁千的人再怎麼少他也會拜叁百,拜叁百的人一兩下子就歸零了,那一段時間過後,過了叁年才想起“哎呀,我每天要拜叁百拜,怎麼沒拜”?那已經過叁年了。本來是叁十天,結果過了叁年,關鍵就出在這個地方。
這是什麼?就是功夫,他就是德行。所以你這個心量一定要帶著,你實際上在做的你一定要做。幾十年後這個基礎就會起來。那是你的,任何人沒有辦法替代。什麼小偷、強盜,搶不了你這個。所以才會說臨命終時《十大願王》常在其前,引導行者,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那是最倒黴的才去了,成功的就直接到無極那邊去了,已經進入法界了,所以你要留意到,這個行法你要懂得。
下面講的,就是一個總結。“如是乃至衆生界盡。衆生業盡。衆生煩惱盡。我禮乃盡。而衆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那麼這當中,這段話裏有幾句話,“衆生界盡。衆生業盡。衆生煩惱盡。”從虛空界盡到衆生界盡、衆生業盡、衆生煩惱盡,我們叫四無盡境,四無盡境是什麼?我們休息一下再講。
《普賢行願品 昆明開示 第七集 (2011年四月)》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