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那你從這裏出發,你可以走京藏,也可以走京珠,更可以走京昆,從昆明出發過去也可以,這些都可以。但是我告訴你,他有一條最大的捷徑,就是搭飛機。《十大願王》就是那十班飛機,都是從昆明起飛,直接就到北京,中間不要休息站。
這十個法門,他就有這個好處。因爲他是什麼?他是生命的東西,就是真理的東西,他不是階段性的東西,你要留意到這一點。這昨天我跟各位講過,你入定的時候,你自己就會起了。現在各位你沒經驗,我跟你講你也不懂,入定的時候怎麼供養,入定的時候怎麼忏悔,你都不知道。第一個你沒入定,第二個你也沒修,你都是大腦在修的,不是生命在修的。我們這修行是全盤下去的,這是很殊勝的一個行法才有可能出現的,而這十個行法就是在談這個部分。那我們從法堂的立場來講,這十個行法,他有他的結構,是你外面想象不到的。
我們這一會要跟各位講最主要的,是談前面叁個,就是禮敬諸佛,稱贊如來,廣修供養,還有忏悔業障不知道講得到講不到。我們剩下這七八個小時,主要是談這個部分。能夠談到第四是最好,因爲後面六個是比較簡單,但是我們要花十個小時把後面的長行文結論的部分也得跟各位談一下,那這一次,最少要講四個。但是講太慢的話,大概只能講叁個。
現在要跟各位談的是,這十個,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贊如來,叁者廣修供養。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不是師父老跟各位講說你要供養。佛教界就堅持這個,不領薪水,所以佛教界沒薪水。我們很多同修發心,那都是當義工的,爲什麼我們不給薪水?就是要給大家供養。你這個供養,供養就是培養你的自性善根,你要懂得去培養這個自性善根。
這一個供養教得最好的是星雲大師,星雲大師修得好不好我不知道,但是他的菩薩事業做得非常大。我想大家有個概念,朦朦胧胧的概念,臺灣的佛教很興盛。臺灣不是佛教興盛,是因爲臺灣有個星雲大師。這個大師專門教什麼?教人家供養。所以他福報那麼大,他一身是病,心髒病很重,糖尿病等等,但是你放心,死不了,沒那麼快死,因爲他福報太大。臺灣的佛教是星雲大師跟著蔣委員長到臺灣去以後,他複員,從部隊退下來,他就專門在做弘法,他的弘法事業就是指導、教導他的信衆要懂得供養。
臺灣的佛教界,信衆很會供養,所以臺灣會很繁榮就在這裏,盡管有那些漢奸、走狗在那邊搗蛋,臺灣還是蒸蒸向上、欣欣向榮,就是因爲有供養的福報大。你沒供養你沒福報。雖然天災很多,地震,但是他就是有福報啊。就像我們講,杯子打破了,打破了你看,這個不好的預兆,臺灣人說杯子打破叫做好彩頭,爲什麼?碎碎平安。因爲他災難多沒錯,但是他這一代修得大福報,幾乎所有的喇嘛都要到臺灣去,因爲臺灣只會供養,所以供養喇嘛都是迷信。他根本就不知道,只要出家人就供養,所以他在世界各地賺不到錢,到臺灣很好賺錢。臺灣佛教徒很會供養。
那你知道要怎麼供養嗎?《華嚴經》講最清楚。爲什麼見到師父要頂禮?禮敬諸佛。不是說師父是佛,代表,要讓你養成禮敬諸佛的習慣。你在家裏,你最好把父母親的相片也放著,你在禮佛的時候也頂禮你的父母。在世沒好好孝順,死後你也要好好禮拜,總是生你的嘛。你今天沒人性就不講了,你還懂得說要做什麼,做一個有靈性的人,對父母應當禮敬。有的人說父母還活著,你還拜他,不是折他的壽嗎?那是沒有靈性的說法。因爲我不能在身邊親近供養你,那我至少在這邊也要表達一種懷念,你要懂得這樣的一種情況,禮敬諸佛。
稱贊如來,少說罵人的話,多贊美人家。像我就喜歡罵人,講經講到那裏看不慣就罵兩句,不罵不爽,這個就是修養不好。所以禮敬諸佛,稱贊如來,廣修供養。
我們有些盲點,有些缺點,做不到,或者處理得不好,那你就要忏悔業障。你爲什麼會不懂?因爲有障嘛。所以我常跟各位講說,你一定要認真去做事,做事做不好,一百〇八拜。人家對你白眼,白你一眼,瞪你一下,一百〇八拜。爲什麼?我有業障。你說他瞪我,我還拜啊?對呀,那我瞪他,是不是他要去拜?你瞪人家要拜一千拜。
因爲我們有任何不順心不如意,那就表示我們有業,這個叫業相。業相來了,趕快忏悔。你說那也沒什麼,拜叁拜就好,你最好不要拜!你拜一百〇八拜,假如你只欠他叁拜,你拜一百〇八拜,那就你賺了一百〇五拜,你的業海才能填平。你要趕快把業海填平,《地藏經》有沒有看到?有叁重業海,你要趕快填平,你還不填平,還在那邊計較,差一百〇五拜。
你要是忏盡了,那種相就不會出來。你去留意看看,有哪個人,你一看就很討厭的,你看人家討厭,一百〇八拜。我跟你講你就拜,拜到哪一天你會發現,“哎喲他實在好可愛。”那個業就過了。那個人老愛找你麻煩,他找你一次麻煩,你回家就一百〇八拜,一天找你叁次,你就拜叁個一百〇八拜,找你五次你就拜五個一百〇八拜,我告訴你,不要叁個月,他不會再找你了。你都不用跟他講,因爲你跟他之間的一個業障清除了。
清除業障不從外面來,是從你自己來,因爲業在你身上。這個就是修行,不然你怎麼修行嘛?你這老是“我跟你講,我跟你講,你誤會了,我跟你講…”那你是業越陷越深。本來業像銅斑一樣生鏽了,你一直跟他講清楚,你的業就鍍金了,你就完了。不要去解釋了。尤其在家裏夫妻吵架,不要講,奇怪他怎麼又對我那麼凶,你就不要講,你就去一百〇八拜。夫妻最清楚,你看他對你什麼態度不好,你都別講,你就一百〇八拜,叁個月以後就消失了,他就不會再對你那種態度了。我是跟你講真的,當然我不知道你有沒有夫妻怎麼吵架,有的話你回去一百〇八拜。
人事關系的不如意,絕對是業障。那你說“哎呦,我怎麼到處都這樣,每個人對我都這樣”?還有人問我說“師父這是什麼原因呢”?你要知道原因嗎?你前輩子當醫師,害死多少人,現在人家一看你就討厭,那沒爲什麼,你去把業給忏清楚。你看很多庸醫是不是這樣害死人,那你那個業要怎麼還呢?人家一定跟你記得,你說前輩子怎麼記得?前輩子你我之間的關系不記得,可是那個業緣是在的。所以你不要解釋。你要解釋,就等于承認說,因爲過去我是庸醫,爲了要賺你的錢,所以就弄那個給你吃,我怎麼知道你會死啊,就這樣子。所以庸醫害人,那業障你後面就自己去清吧。那你要怎麼清,你最好是好好拜,你以爲害人家一條命拜一百〇八拜就夠了?還早了,你要一直拜,一定要一直拜,這是忏除業障的部分。
我們休息一下,再回過來我再跟各位講這個經文結構的大概狀況。
《普賢行願品 昆明開示 第叁集 (2011年四月)》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