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普贤行愿品 昆明开示 第三集 (2011年四月)▪P3

  ..续本文上一页那你从这里出发,你可以走京藏,也可以走京珠,更可以走京昆,从昆明出发过去也可以,这些都可以。但是我告诉你,他有一条最大的捷径,就是搭飞机。《十大愿王》就是那十班飞机,都是从昆明起飞,直接就到北京,中间不要休息站。

  这十个法门,他就有这个好处。因为他是什么?他是生命的东西,就是真理的东西,他不是阶段性的东西,你要留意到这一点。这昨天我跟各位讲过,你入定的时候,你自己就会起了。现在各位你没经验,我跟你讲你也不懂,入定的时候怎么供养,入定的时候怎么忏悔,你都不知道。第一个你没入定,第二个你也没修,你都是大脑在修的,不是生命在修的。我们这修行是全盘下去的,这是很殊胜的一个行法才有可能出现的,而这十个行法就是在谈这个部分。那我们从法堂的立场来讲,这十个行法,他有他的结构,是你外面想象不到的。

  我们这一会要跟各位讲最主要的,是谈前面三个,就是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还有忏悔业障不知道讲得到讲不到。我们剩下这七八个小时,主要是谈这个部分。能够谈到第四是最好,因为后面六个是比较简单,但是我们要花十个小时把后面的长行文结论的部分也得跟各位谈一下,那这一次,最少要讲四个。但是讲太慢的话,大概只能讲三个。

  现在要跟各位谈的是,这十个,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不是师父老跟各位讲说你要供养。佛教界就坚持这个,不领薪水,所以佛教界没薪水。我们很多同修发心,那都是当义工的,为什么我们不给薪水?就是要给大家供养。你这个供养,供养就是培养你的自性善根,你要懂得去培养这个自性善根。

  这一个供养教得最好的是星云大师,星云大师修得好不好我不知道,但是他的菩萨事业做得非常大。我想大家有个概念,朦朦胧胧的概念,台湾的佛教很兴盛。台湾不是佛教兴盛,是因为台湾有个星云大师。这个大师专门教什么?教人家供养。所以他福报那么大,他一身是病,心脏病很重,糖尿病等等,但是你放心,死不了,没那么快死,因为他福报太大。台湾的佛教是星云大师跟着蒋委员长到台湾去以后,他复员,从部队退下来,他就专门在做弘法,他的弘法事业就是指导、教导他的信众要懂得供养。

  台湾的佛教界,信众很会供养,所以台湾会很繁荣就在这里,尽管有那些汉奸、走狗在那边捣蛋,台湾还是蒸蒸向上、欣欣向荣,就是因为有供养的福报大。你没供养你没福报。虽然天灾很多,地震,但是他就是有福报啊。就像我们讲,杯子打破了,打破了你看,这个不好的预兆,台湾人说杯子打破叫做好彩头,为什么?碎碎平安。因为他灾难多没错,但是他这一代修得大福报,几乎所有的喇嘛都要到台湾去,因为台湾只会供养,所以供养喇嘛都是迷信。他根本就不知道,只要出家人就供养,所以他在世界各地赚不到钱,到台湾很好赚钱。台湾佛教徒很会供养。

  那你知道要怎么供养吗?《华严经》讲最清楚。为什么见到师父要顶礼?礼敬诸佛。不是说师父是佛,代表,要让你养成礼敬诸佛的习惯。你在家里,你最好把父母亲的相片也放着,你在礼佛的时候也顶礼你的父母。在世没好好孝顺,死后你也要好好礼拜,总是生你的嘛。你今天没人性就不讲了,你还懂得说要做什么,做一个有灵性的人,对父母应当礼敬。有的人说父母还活着,你还拜他,不是折他的寿吗?那是没有灵性的说法。因为我不能在身边亲近供养你,那我至少在这边也要表达一种怀念,你要懂得这样的一种情况,礼敬诸佛。

  称赞如来,少说骂人的话,多赞美人家。像我就喜欢骂人,讲经讲到那里看不惯就骂两句,不骂不爽,这个就是修养不好。所以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

  我们有些盲点,有些缺点,做不到,或者处理得不好,那你就要忏悔业障。你为什么会不懂?因为有障嘛。所以我常跟各位讲说,你一定要认真去做事,做事做不好,一百〇八拜。人家对你白眼,白你一眼,瞪你一下,一百〇八拜。为什么?我有业障。你说他瞪我,我还拜啊?对呀,那我瞪他,是不是他要去拜?你瞪人家要拜一千拜。

  因为我们有任何不顺心不如意,那就表示我们有业,这个叫业相。业相来了,赶快忏悔。你说那也没什么,拜三拜就好,你最好不要拜!你拜一百〇八拜,假如你只欠他三拜,你拜一百〇八拜,那就你赚了一百〇五拜,你的业海才能填平。你要赶快把业海填平,《地藏经》有没有看到?有三重业海,你要赶快填平,你还不填平,还在那边计较,差一百〇五拜。

  你要是忏尽了,那种相就不会出来。你去留意看看,有哪个人,你一看就很讨厌的,你看人家讨厌,一百〇八拜。我跟你讲你就拜,拜到哪一天你会发现,“哎哟他实在好可爱。”那个业就过了。那个人老爱找你麻烦,他找你一次麻烦,你回家就一百〇八拜,一天找你三次,你就拜三个一百〇八拜,找你五次你就拜五个一百〇八拜,我告诉你,不要三个月,他不会再找你了。你都不用跟他讲,因为你跟他之间的一个业障清除了。

  清除业障不从外面来,是从你自己来,因为业在你身上。这个就是修行,不然你怎么修行嘛?你这老是“我跟你讲,我跟你讲,你误会了,我跟你讲…”那你是业越陷越深。本来业像铜斑一样生锈了,你一直跟他讲清楚,你的业就镀金了,你就完了。不要去解释了。尤其在家里夫妻吵架,不要讲,奇怪他怎么又对我那么凶,你就不要讲,你就去一百〇八拜。夫妻最清楚,你看他对你什么态度不好,你都别讲,你就一百〇八拜,三个月以后就消失了,他就不会再对你那种态度了。我是跟你讲真的,当然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夫妻怎么吵架,有的话你回去一百〇八拜。

  人事关系的不如意,绝对是业障。那你说“哎呦,我怎么到处都这样,每个人对我都这样”?还有人问我说“师父这是什么原因呢”?你要知道原因吗?你前辈子当医师,害死多少人,现在人家一看你就讨厌,那没为什么,你去把业给忏清楚。你看很多庸医是不是这样害死人,那你那个业要怎么还呢?人家一定跟你记得,你说前辈子怎么记得?前辈子你我之间的关系不记得,可是那个业缘是在的。所以你不要解释。你要解释,就等于承认说,因为过去我是庸医,为了要赚你的钱,所以就弄那个给你吃,我怎么知道你会死啊,就这样子。所以庸医害人,那业障你后面就自己去清吧。那你要怎么清,你最好是好好拜,你以为害人家一条命拜一百〇八拜就够了?还早了,你要一直拜,一定要一直拜,这是忏除业障的部分。

  我们休息一下,再回过来我再跟各位讲这个经文结构的大概状况。

  

  

《普贤行愿品 昆明开示 第三集 (2011年四月)》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