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普賢行願品 昆明開示 第二集 (2011年四月)▪P3

  ..續本文上一頁了,你哪有可能說搭飛機不給錢?這不可能的。

  同樣的,你在修行也一樣,你必須要付出那些代價,就是要付出。生命,只有生命接受痛苦的煎熬,生命才會燦爛。生命假如不經過磨練,那個生命是沒價值的。現在世界上統計,自殺率最高的十個國家,就是社會福利最好的地方。因爲那些人從出生到死亡,從天國來再回極樂去,統統政府安排的,所以他活著沒意義。沒意義幹嘛?就自殺。就這麼來的。

  我們要經過一些考驗。在現實生活裏也一樣,你經過那些挫折,那些折磨,其實是你的生命燦爛跟芬芳的本錢。當然這個折磨假如把你折磨到死掉,那就沒有意思了,那叫業力,你才會被折磨到死了,折磨到喪失記憶,或者扭曲變形了,那是你的業力。否則你接受適當的考驗跟壓力是應該的,是必須的!那你生命才有價值!假如沒有的話,一帆風順,都是渴了茶來,冷了衣來,餓了飯菜來,那這樣的話沒有什麼意思。所以我們在修行的時候更需要這個樣子。

  所以我跟各位講:修行你千萬記得,叁個條件而已。帶著疑情,然後摸索,解決困難,就這叁個條件。我這樣修對嗎?這樣修對嗎?怎麼樣才叫做對?你要證明。所以你要去求證,求證以後驗證,驗證以後再超越。你就一再一再地去,到最後,當然必然有困難。說置心一處,我跟你講,淨空法師到現在講不出來,我就可以教你怎麼一心不亂。怎麼念佛可以一心不亂,我有辦法教你,因爲我體驗過。

  我跟各位講,我是看一個老先生,那時候我才叁十歲,他差不多七十歲。那一個老先生,只有一顆大門牙,大龅牙龅出來,然後坐著一個板凳是叁腳的,圓凳子叁只腳,坐在一個龍眼樹下。龍眼樹是有很多蟲,他坐在那裏,他一根香煙已經燒完了,叼在這裏,我就聽到“en..en..”這樣的聲音,我說“這位老先生在幹什麼”?他看我來了,就把香煙抖一抖,他說“年輕人,要念哦。”我說“念什麼”?“大悲咒仔。”不是大悲咒,大悲咒仔,好像大悲咒的兒子。我說“大悲咒仔,”我說“誰教你的”?“仙呐。”他說他老師啊,禮貌上我們都尊稱,道教的稱法,仙。他先生教的。他怎麼念,他說他教我很多,好像八九十句,現在我只記得二十幾句,他就只念那二十幾句,念得一塌糊塗,他用臺語發音,又長長短短,斷的斷、缺的缺,不全的一大堆,一共想起來就有二十幾句,他自己講就二十幾句。

  我說你念他幹什麼?他說“年輕人,你不要看我老亂講話,我沒有亂講話,你看我下面周圍一米地之內,一只螞蟻都沒有。”我一看嚇一跳,因爲鄉下螞蟻都很大,到處跑,就是到那個地方就是有一圈它進不去。大悲咒仔,八十四句念到剩下二十幾句,照樣有效。他怎麼有效呢?我就看他那個香煙,我們沒抽香煙你不知道,他那香煙叼在嘴上,自己坐在那裏“……”,嘴巴在動,那個煙灰不會斷。定力夠吧?

  他是這個成就,當然他沒什麼,小成就,但這個就是成就,對我們來講。你就是在訓練嘛,看你家裏念一念,蚊子會不會跑掉?他家沒有蚊子的,他不挂蚊帳也不用什麼蚊香都沒有,他就念一念睡覺,蚊子不咬他的,本事吧?小老百姓,蚊子不叮你,阿彌陀佛,已經很神通了,你知道嗎?跟你當然不一樣,你希望念一念,這個金銀財寶都來,對不對。他是個老農民,他不求這些,活到七十幾了,身體非常健康,叁腳椅他都坐得住,不會跌倒。成天沒事他就一直念大悲咒仔。那個也不是不敬,就是一個鄉裏的話,很輕松、很親密的那個口語講。

  所以你說你要怎麼修,你一定要有方法。而這種人像老農民,他是單純的。我常講,單純的人占便宜,腦筋會越精明的,你越算就越虧。修行上,不要跟佛菩薩計較,千萬不要計較。這個一百〇八顆,這一條不是一百〇八顆,因爲他太大了,我把它剪成兩條了,兩條以後變太短了,變這樣子,所以我就變成提珠。

  一百〇八顆,我們有個同修,你看他多聰明,我不能夠被佛占便宜,就把它拿八顆拿起來,一百顆。每次念一百,要不然就念一千,這樣子一個都不會被他騙去,不能給他占便宜。我說你到底是爲你念還是爲佛菩薩念?這個叫精明能幹,會計較,業力大。你什麼都好計較,跟佛菩薩不要計較。因爲跟你算賬的不是佛菩薩,佛菩薩才不會跟你計較,後面閻羅王在跟你稱斤稱兩。你說不給佛菩薩占便宜可以,這公平嘛,可是你念一百遍,起了叁個妄想,倒扣。你肯定你不打妄想?你肯定你不中斷?

  所以,憨直的人在修行路上叫做有善根,精明能幹、會計較的叫業力大。你去注意看看,聰明的要布施給乞丐都要先問一下“你是真乞丐還是假乞丐”?神經病,他一定跟你說“我是真乞丐了。”“好吧,真乞丐就給你。”你那麼一問,功德泡湯了。你看他這很可憐,你就給,因爲可憐給嘛,功德你修到了。你要給的時候,“會不會騙我”這麼一反思回來,那叫一比一,你給一千,當然回饋是一千。但你因爲憐憫他,會無條件給予,那舍一得萬報,你知道嗎?

  所以在修行這種東西就是要憨直,你既然決定修行,你就修行,不要怕誰騙你,沒有人騙你。要有人騙你,也是你前輩子騙人家,要不然不會有這種果報。所以只要你是誠心誠意,你不用擔心人家來騙你。所以,你看那些老菩薩在修行的時候,即使人家騙他,他也說“不,那是佛菩薩來示現,考驗我的。”一定成功。那你要是在那時候想“你看看他的因果有多重,將來他要下什麼地獄去。”那你完了,他還沒下,你就先掉下去。

  所以,我們跟各位講,修行只有一個坦然的恭敬心,其他沒有,不必了。你不必想太多什麼什麼,你就相信師父,相信帶領你的人,這樣就好。他要騙你是他背因果,跟你無關。你依止善知識就對了,依止法門就對了。有時候不是師父沒教,師父教了你聽不懂。你聽不懂不能說人家沒教。你要過一段時間以後你才懂,那是資糧道的問題。所以不要老怪人家沒教。你怎麼不怪你自己聽不懂?你就會說他當老師當師父應該要講到給我懂,你以爲師父是神仙,他也要吃五谷雜糧。所以這個就是我們修行者應有的身份跟立場。師父不是不教,有時候確實他也沒辦法教,因爲他的文化水平就到那裏嘛。你要能夠體諒人家,要有那種寬宏的心量,那才對呀,而不是計較。千萬記得,絕不計較,不會吃虧的。你付出的就對了。

  我們同修們,大家在學習的過程裏,你要懂得,這是佛法的禮節。他包紅包是給師父薪水一樣,你就把他當薪水給嘛,你下輩子薪水是不得了。因爲你知道,出家人是世界唯一很特別的一種動物,他是無薪水製。可是他買機票還要付錢,那從哪裏來?就是從你的供養中來。所以你能供養,不是給師父,是給你的法身慧命。這是很重要的一個理念。我不是把錢給師父了,你弄錯了,這是爲你自己的法身慧命在灌溉。你要懂得這種道理,你就知道修行是要怎麼修的。你要是包個紅包給師父,“他這樣講一個鍾頭多少錢,我算鍾點費給他好了,一個鍾頭二十塊,兩個鍾頭四十塊,我算一算十個鍾頭兩百塊,他講廢話再倒扣回來。”不是的,這是灌注到你的法身慧命的大海裏面。所以我們說供養是什麼?培養你的自性善根。他不是把錢丟出去,不一樣的。所以看你是以什麼心態來的。

  同樣的道理,因爲佛法裏面,他的設施製度,佛經叫做放大光明,讓它能夠延續下去。隨緣開示這個是本體,他需要有個相,叫製度,像我們弄這個千佛堂,千佛堂幹嗎?真的一千佛坐在這裏嗎?不是,這是一個製度,給大家起歡喜心,給大家發心,那是不是千佛坐這裏?也是千佛坐在這裏啊,佛是無處不現身!當你以那絕對恭敬、誠敬心來的時候,佛就現前了;當你那邊百般計較的時候,那就閻羅王現前了。你要計較,他就拿天平來稱了。所以佛菩薩的存在,是各位你需要用心的地方。好吧,今天,我們就跟各位講到這裏,明天我們就講經文了。

  我們請合掌。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普願沈溺諸衆生。速往無量光佛刹。

  

《普賢行願品 昆明開示 第二集 (2011年四月)》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