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普贤行愿品 昆明开示 第二集 (2011年四月)▪P3

  ..续本文上一页了,你哪有可能说搭飞机不给钱?这不可能的。

  同样的,你在修行也一样,你必须要付出那些代价,就是要付出。生命,只有生命接受痛苦的煎熬,生命才会灿烂。生命假如不经过磨练,那个生命是没价值的。现在世界上统计,自杀率最高的十个国家,就是社会福利最好的地方。因为那些人从出生到死亡,从天国来再回极乐去,统统政府安排的,所以他活着没意义。没意义干嘛?就自杀。就这么来的。

  我们要经过一些考验。在现实生活里也一样,你经过那些挫折,那些折磨,其实是你的生命灿烂跟芬芳的本钱。当然这个折磨假如把你折磨到死掉,那就没有意思了,那叫业力,你才会被折磨到死了,折磨到丧失记忆,或者扭曲变形了,那是你的业力。否则你接受适当的考验跟压力是应该的,是必须的!那你生命才有价值!假如没有的话,一帆风顺,都是渴了茶来,冷了衣来,饿了饭菜来,那这样的话没有什么意思。所以我们在修行的时候更需要这个样子。

  所以我跟各位讲:修行你千万记得,三个条件而已。带着疑情,然后摸索,解决困难,就这三个条件。我这样修对吗?这样修对吗?怎么样才叫做对?你要证明。所以你要去求证,求证以后验证,验证以后再超越。你就一再一再地去,到最后,当然必然有困难。说置心一处,我跟你讲,净空法师到现在讲不出来,我就可以教你怎么一心不乱。怎么念佛可以一心不乱,我有办法教你,因为我体验过。

  我跟各位讲,我是看一个老先生,那时候我才三十岁,他差不多七十岁。那一个老先生,只有一颗大门牙,大龅牙龅出来,然后坐着一个板凳是三脚的,圆凳子三只脚,坐在一个龙眼树下。龙眼树是有很多虫,他坐在那里,他一根香烟已经烧完了,叼在这里,我就听到“en..en..”这样的声音,我说“这位老先生在干什么”?他看我来了,就把香烟抖一抖,他说“年轻人,要念哦。”我说“念什么”?“大悲咒仔。”不是大悲咒,大悲咒仔,好像大悲咒的儿子。我说“大悲咒仔,”我说“谁教你的”?“仙呐。”他说他老师啊,礼貌上我们都尊称,道教的称法,仙。他先生教的。他怎么念,他说他教我很多,好像八九十句,现在我只记得二十几句,他就只念那二十几句,念得一塌糊涂,他用台语发音,又长长短短,断的断、缺的缺,不全的一大堆,一共想起来就有二十几句,他自己讲就二十几句。

  我说你念他干什么?他说“年轻人,你不要看我老乱讲话,我没有乱讲话,你看我下面周围一米地之内,一只蚂蚁都没有。”我一看吓一跳,因为乡下蚂蚁都很大,到处跑,就是到那个地方就是有一圈它进不去。大悲咒仔,八十四句念到剩下二十几句,照样有效。他怎么有效呢?我就看他那个香烟,我们没抽香烟你不知道,他那香烟叼在嘴上,自己坐在那里“……”,嘴巴在动,那个烟灰不会断。定力够吧?

  他是这个成就,当然他没什么,小成就,但这个就是成就,对我们来讲。你就是在训练嘛,看你家里念一念,蚊子会不会跑掉?他家没有蚊子的,他不挂蚊帐也不用什么蚊香都没有,他就念一念睡觉,蚊子不咬他的,本事吧?小老百姓,蚊子不叮你,阿弥陀佛,已经很神通了,你知道吗?跟你当然不一样,你希望念一念,这个金银财宝都来,对不对。他是个老农民,他不求这些,活到七十几了,身体非常健康,三脚椅他都坐得住,不会跌倒。成天没事他就一直念大悲咒仔。那个也不是不敬,就是一个乡里的话,很轻松、很亲密的那个口语讲。

  所以你说你要怎么修,你一定要有方法。而这种人像老农民,他是单纯的。我常讲,单纯的人占便宜,脑筋会越精明的,你越算就越亏。修行上,不要跟佛菩萨计较,千万不要计较。这个一百〇八颗,这一条不是一百〇八颗,因为他太大了,我把它剪成两条了,两条以后变太短了,变这样子,所以我就变成提珠。

  一百〇八颗,我们有个同修,你看他多聪明,我不能够被佛占便宜,就把它拿八颗拿起来,一百颗。每次念一百,要不然就念一千,这样子一个都不会被他骗去,不能给他占便宜。我说你到底是为你念还是为佛菩萨念?这个叫精明能干,会计较,业力大。你什么都好计较,跟佛菩萨不要计较。因为跟你算账的不是佛菩萨,佛菩萨才不会跟你计较,后面阎罗王在跟你称斤称两。你说不给佛菩萨占便宜可以,这公平嘛,可是你念一百遍,起了三个妄想,倒扣。你肯定你不打妄想?你肯定你不中断?

  所以,憨直的人在修行路上叫做有善根,精明能干、会计较的叫业力大。你去注意看看,聪明的要布施给乞丐都要先问一下“你是真乞丐还是假乞丐”?神经病,他一定跟你说“我是真乞丐了。”“好吧,真乞丐就给你。”你那么一问,功德泡汤了。你看他这很可怜,你就给,因为可怜给嘛,功德你修到了。你要给的时候,“会不会骗我”这么一反思回来,那叫一比一,你给一千,当然回馈是一千。但你因为怜悯他,会无条件给予,那舍一得万报,你知道吗?

  所以在修行这种东西就是要憨直,你既然决定修行,你就修行,不要怕谁骗你,没有人骗你。要有人骗你,也是你前辈子骗人家,要不然不会有这种果报。所以只要你是诚心诚意,你不用担心人家来骗你。所以,你看那些老菩萨在修行的时候,即使人家骗他,他也说“不,那是佛菩萨来示现,考验我的。”一定成功。那你要是在那时候想“你看看他的因果有多重,将来他要下什么地狱去。”那你完了,他还没下,你就先掉下去。

  所以,我们跟各位讲,修行只有一个坦然的恭敬心,其他没有,不必了。你不必想太多什么什么,你就相信师父,相信带领你的人,这样就好。他要骗你是他背因果,跟你无关。你依止善知识就对了,依止法门就对了。有时候不是师父没教,师父教了你听不懂。你听不懂不能说人家没教。你要过一段时间以后你才懂,那是资粮道的问题。所以不要老怪人家没教。你怎么不怪你自己听不懂?你就会说他当老师当师父应该要讲到给我懂,你以为师父是神仙,他也要吃五谷杂粮。所以这个就是我们修行者应有的身份跟立场。师父不是不教,有时候确实他也没办法教,因为他的文化水平就到那里嘛。你要能够体谅人家,要有那种宽宏的心量,那才对呀,而不是计较。千万记得,绝不计较,不会吃亏的。你付出的就对了。

  我们同修们,大家在学习的过程里,你要懂得,这是佛法的礼节。他包红包是给师父薪水一样,你就把他当薪水给嘛,你下辈子薪水是不得了。因为你知道,出家人是世界唯一很特别的一种动物,他是无薪水制。可是他买机票还要付钱,那从哪里来?就是从你的供养中来。所以你能供养,不是给师父,是给你的法身慧命。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理念。我不是把钱给师父了,你弄错了,这是为你自己的法身慧命在灌溉。你要懂得这种道理,你就知道修行是要怎么修的。你要是包个红包给师父,“他这样讲一个钟头多少钱,我算钟点费给他好了,一个钟头二十块,两个钟头四十块,我算一算十个钟头两百块,他讲废话再倒扣回来。”不是的,这是灌注到你的法身慧命的大海里面。所以我们说供养是什么?培养你的自性善根。他不是把钱丢出去,不一样的。所以看你是以什么心态来的。

  同样的道理,因为佛法里面,他的设施制度,佛经叫做放大光明,让它能够延续下去。随缘开示这个是本体,他需要有个相,叫制度,像我们弄这个千佛堂,千佛堂干吗?真的一千佛坐在这里吗?不是,这是一个制度,给大家起欢喜心,给大家发心,那是不是千佛坐这里?也是千佛坐在这里啊,佛是无处不现身!当你以那绝对恭敬、诚敬心来的时候,佛就现前了;当你那边百般计较的时候,那就阎罗王现前了。你要计较,他就拿天平来称了。所以佛菩萨的存在,是各位你需要用心的地方。好吧,今天,我们就跟各位讲到这里,明天我们就讲经文了。

  我们请合掌。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普贤行愿品 昆明开示 第二集 (2011年四月)》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