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行願品2011年元月
昆明開示 第六集
海雲繼夢和上
好,我們再往下看這個叁個部分:“言常隨佛學者”,學佛當然是隨佛來學,那你知道你要跟佛學什麼嗎?首先你要知道佛的法是什麼,你要弄清楚;其次,我要跟佛學什麼。
我們跟各位講的很清楚,佛的法是沒煩惱,所以叫無漏法。雖然阿羅漢有六通,前五通不算,第六通叫“漏盡通”。在印度,他們非常強調。也因爲太過強調漏盡通,我們中國大概都是漏盡通。前五通都不通,我們只通一通,其他五通不通,人家是一竅不通。你假如這個漏盡通不具備,你還要生死輪回,你能夠具備漏盡通,就“斷漏”,沒有煩惱了,那你就出叁界,這個就是佛法所教的。
那你要跟佛學,也要學這個。這是一個基本的。所以漏盡通要怎麼運用,那是大乘的部分,那小乘的漏盡通你一定要學到。你不要以爲漏盡通小case、小兒科,那你弄錯了,這是基本,你知道嗎?
就像你在中國,一定要拿到國民身份證。你說,那還不簡單,每個人都有!我告訴你,你沒有你就很倒黴,你就很麻煩,你就一定要有,對不對?所以漏盡通是佛法中的一個標的,第一個要件。你要進來就是要先求這個。
所以我告訴你,要到這裏跟我學法,要求是很嚴格的,不會要你隨便念一念、拜拜看,沒有那些。你要進來,要開始修行,第一個就是要能入定。
我不知道有沒有人教你,這裏一定告訴你怎麼入定,而且入定有標准;入定還不算,因爲你剛入的定可能是邪定、外道定、共外道禅的外道定,然後我們還要再進一步讓你入正定。入正定以後,我們的行法才開始。一直到你得一切智,這個時候我們叫信位,基本上不排位次了。
但是,你從我們這裏得初果位,那就是《阿彌陀經》上面講的阿埤跋致。這個是很具體,而且又有現在的科學數據做依據,不是你在那邊隨便念一念。
念到“我是持大悲咒,你跟我講話,我大悲咒就隱下去,你不跟我講,我的大悲咒又浮起來”,誰知道,你根本就在打妄想,你連持大悲咒都在打妄想了,可是你卻覺得,你念得很不錯。那隨喜功德,那就贊歎說,修得很好。那只有這樣子了。
所以這不一樣,你要常隨佛學,隨時都要檢點自己,我這樣跟佛學對嗎?佛教這個嗎?我這樣做符合佛的標准嗎?這才叫常隨佛學?那佛已經不在了,那你要跟誰學?你要自己去想,我這樣符合佛陀的標准嗎?那假如符合的話,那師父說一年,那我比較差,我叁年,否則你一定超越,那不止這個樣子,每天都想“我有沒有偏離?”
像你車子開上高速公路一樣,是沒有錯,上交流道是對了,你有偏離還是出車禍,所以我們自己隨時在檢討自己,這樣對嗎?佛的法是這樣嗎?我這樣子是朝著佛的目標前進嗎?當你這樣進行的時候,你就是真的佛弟子。
佛陀說這個叫第一勇士。那你弄錯了,哎,不對!回過來改,這個叫勇士們。所以每一個修行者,佛陀都稱贊勇士們,不是打架的勇士,不是黑幫的勇士,是挑戰自己改造自己生命改造的勇士!(有)一個明確的目標,然後去努力前進,有錯就改,這就是修行者。所以我告訴你,學佛修行人沒有消極的,沒有悲觀的,他的生命永遠是燦爛的,是芬芳的,都是非常光明亮麗的,因爲你每天都在超越自己。
你沒有每天,剛開始沒有,不過你現在想想,現在比以前一年前應該有進步吧?那搞了一年都沒進步,那不就是白學啦,搞了一年以後,兩年以後,我就比半年前有進步,再來再精進,叁個月就要進步一階,再來就要來一個月就要進步一階。告訴你,你要真到一個禮拜進步一階,你已經證阿羅漢了。這樣講是很簡單了,但是你一定要先有一年級的比較進步哪裏,然後半年期的,叁個月期的,一個月期的,然後你就會發現,到最後,你是念念都在進步,不只是天天都在進步。
關鍵是在你要經常反省,要經常檢討,就像剛才講的忏悔業障的情況一樣,那是發現錯誤,那你這個不一定發現錯誤。但是在行法中需要微調,不微調你就翻車了。
好吧,現在我們看這個經文他講,“言常隨佛學者,如此娑婆世界”,他看這個裟婆世界,“毗盧遮那如來,從初發心,精進不退,以不可說不可說身命而爲布施” ,他布施不是一輩子而已,生生世世都這樣布施,怎麼布施呢?“剝皮爲紙,析骨爲筆” ,把你的皮拿來做紙,把你的骨頭拿來做筆。我到賣文房四寶的地方去看,還有羊皮紙,還有用骨頭做的那毛筆,筆杆。你都會這樣子虐待動物了,所以毗盧遮那如來就會布施他的身命,你要看清楚。“刺血爲墨,書寫經典,”“積如須彌。爲重法故,不惜身命” ,重點是在這裏。他尊重這個法,所以他不惜身命。各位,你能嗎?
“師父你不知道,過年了,我家人都回來了,吵死了,我沒有辦法做功課了”,我的口頭禅就是“去死好了”。你想要改造生命,忙歸忙,忙完以後,功課可以做少一點,因爲過年確實是忙,等一下大兒子,等一下小女兒,又來撒嬌,孫子又來,那你怎麼做啊?你要用一個方法。小孫子抱起來“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可以吧。
“如說修行”,如說修行可以嗎?你要過年了,要拿壓歲錢給他,如說修行供養,這個都在修行啊,你都不用心,你一定要弄出一個鍾頭的時間,坐在佛前那邊,那個磕頭如搗蒜,對不對?你在生活中去改變嘛!哇,大家回來了,都圍爐,過年了,圍爐了,慶團圓了,大家都坐在一起。首先講,這個我們今天相聚通通叫做“華嚴海會佛菩薩”,他會聽不懂了,不要緊,你要念給他去聽啊,“華嚴海會佛菩薩”,人家會說“奶奶你講什麼,華嚴海會佛菩薩?”聽不懂,大家念叁遍,“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海會佛菩薩”,全家人都念叁遍,你功德無量,那正好是你今年功課的總結,全家都度了。
不管他信耶稣、信基督、信上帝、信什麼、都無所謂,不然他一定講今天晚上的聚會沒有話題可談,要談談那是什麼意思,明天再慢慢講給你聽。那你要記得,凡事要遇到煩惱,遇到挫折,遇到困難,那你“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海會佛菩薩”,念108遍,我們有印十六洪名,我看你們都拿了,這個給它抄回去。這個時候它叫什麼?民間信仰,保平安,保平安符,這個假如你用手工女紅好的話,最好把他折起來,折個像元寶或者是什麼,把它放在玻璃板書桌下,或者是枕頭下,保平安。你用一個小小的儀式,是迷信嗎?也未必,他確實有作用,至少他有問題,他會拿出來看一看。當他心慌意亂,發生挫折的時候,讓他的心靜下來,冷靜理性才能解決問題!當你的心不靜下來,你怎麼解決問題呀?
那要去十六字洪名念叁遍,“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海會佛菩薩”念叁遍,這個時候他一定會找你,“那要發生什麼事情了,那要怎麼辦,這個要怎麼念,你幫我找找你是師父……”,那我告訴你,一定有效,絕對有效!
爲什麼要各位緣念道場,緣念法門,緣念善知識?不出狀況最好,天下太平。但世事無常,出狀況的很多,常常講“族繁不及備戰”,親戚朋友一大堆,哪一個要出事不知道,隨時都可以給你?這個是非常需要的。
好,“爲重法故,不惜身命,”希望各位以重法故,不惜身命的情況來做,一定可以做到。沒有叫你做那種激情型的那一種去搞群衆運動的,不是那個,你要“有熱情”,但“不可以激情”,知道嗎?不要弄什麼以前用指頭去供佛了,斷手臂去供佛了,我今天還聽說有人把乳房割下來去供佛,神經病啊!這都不對,這個叫做狂熱型的人,不是佛弟子。各位要留意到。
對法要有足夠的熱情,你才能重法不惜身命,但不能激情,絕對禁止激情。何況生命都不要了。
“何況王位,城邑聚落,宮殿園林,一切所有,及余種種難行苦行。乃至樹下成大菩提,示種種神通,起種種變化,現種種佛身,處種種衆會,或處一切諸大菩薩衆會道場,或處聲聞及辟支佛衆會道場,或處轉輪聖王小王眷屬衆會道場,或處刹利及婆羅門長者居士衆會道場,乃至或處天龍八部人非人等衆會道場。處于如是種種衆會,以圓滿音,如大雷震,隨其樂欲,成熟衆生,乃至示現入于涅槃,如是一切我皆隨學。”這是講佛示現的種種狀況。它的重點就是,如是處于種種衆會,它沒有說一定在某一種狀況中,各種狀況都可以。
“以圓滿音,如大雷震”,不同的族群,不同的聚落,他用不同的講法,令大衆都有很大的贊歎,這個叫“大雷震”。“大雷震”的意思是指啓發靈性,原來你的靈性是睡著了,枯竭了,現在用種種方法讓你的靈性增長起來,複蘇起來,這個叫做如大雷震。
你可能會說,從來沒有人這樣注解,我知道,你看過很多,我也看過很多,沒有人這樣注解,但是爲什麼叫做大雷震?依文解意誰不會呀?但是在這經文裏講什麼,各種場合佛都去,佛去幹嗎?佛要令衆生覺醒啊,對不對?
從佛的立場來講是這樣的,要給衆生覺醒,覺醒什麼?靈性的覺醒!古代這個地方沒辦法講,覺醒什麼、覺悟什麼、覺悟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是什麼?無上正等正覺,你說無上正等正覺是什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那到底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是什麼?講不出來。這個就是在靈性中,止于至善的生命境界,你要啓發衆生到達這樣的一個目標,這個才是我們在進行的。各位在努力,在認真修行,你到底修什麼?從這裏來看了,所以佛的開示,也勢必是這種狀況。
好,“如今世尊毗盧遮那”,像毗盧遮那這樣,他一個佛是這樣的狀況,“如是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叁世一切佛刹,所有塵中一切如來,皆亦如是”,這部分經文回過來跟前面相應,它不是單一佛,而是一切佛。
那各位要知道,每一個佛在修行過程裏,就是在因地奮鬥的過程,每一個都是不一樣的。有的是國王出家、有的是太子出家、有的是乞丐出家、佛陀的弟子裏還有賤民出家,所以出家的層次相…
《普賢行願品 昆明開示 第六集 (2011年元月)》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