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我現在還不是很好。收入穩定、生活又好、現在來聽經、我在家裏看電視、還可以打電動、玩電腦。哎,來這裏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又不能吃東西又不能喝飲料,幹嘛來這裏那麼辛苦辛苦?所以你要知道生命改造的價值跟意義,前面我們跟各位講,爲什麼說稱贊如來功德那麼不可思議,是因爲在真如的自性海中那一份價值,跟你現在大腦思惟的是不一樣的,不一樣!
在以前那個時代,我們爲什麼覺得比較幸福?雖然有很多不方便,在現在這個時代,你看設備這麼好物質這麼充分,可是我們的幸福感怎麼沒有以前的多,那很清楚。
你有沒有感覺到這種狀況爲什麼?因爲你現在都用大腦。用大腦競爭目的性強,所以賺得很多、吃得很好。但是你一面吃一面在想下一步要怎麼辦,你忘記享受了。
所以很多朋友,現在我們每個禮拜聚會一次。這裏我不知道,臺灣很多,每個禮拜聚會一次就找一個美食店,有名的餐廳去吃,一碗牛肉面,一碗牛肉面不多,五千塊,人民幣一千多塊,在一面吃的時候,“我們下個禮拜到哪裏吃”結果這邊說吃完了,好吃嗎?五千塊怎麼會不好吃,那碗牛肉面對他有什麼意義?根本沒有意義,他只有五千塊的符號而已。他有幸福嗎?跟你講一點幸福都沒有。
我們以前那個吃法呢,我二十年前到貴陽去,洪福寺那邊有人在工作。因爲洪福寺在山上,貴陽的山上,沒有水,我們幫他裝了一套飲水工程,我在那邊幫助他們的時候,看他一個人坐在那個地方,用那個鋁盆,小臉盆那個鋁盆,一陀面,我一看,我說你都沒東西呀,“很香”!我看就只有開水跟面。我問他怎麼都沒有菜呀?他說很香。我說好吃哦?“好吃”!我說還沒吃怎麼知道好吃…,他筷子叉起來調調調,吃完了。
我看全世界最好吃的面就那碗面,一口氣就把他吃完了。我說不要吃那麼快呀!“嘿嘿嘿嘿”,然後那一臉盆拿起來喝完了。兩口!一臉盆的,有這麼大,鋁盆那一個,好幸福呀!
我已經好久沒吃過那麼好的面了。雖然各種名牌都吃了,沒有那麼好吃,好吃是什麼?----幸福!
你說那碗面有什麼好吃?你再想想看現在弄一碗給你,你會好吃嗎?但他享受那份幸福,工作完很累很疲倦,就那麼一盆,我問他多少錢那麼一盆?七毛,七毛錢。我說這是大碗還是小碗,他說大碗。我說小碗多少錢?他們小碗叁毛半。
大碗七毛錢,幸福在哪裏?幸福就在這當下!我相信我們在座各位所吃的飯呢、面呢,絕對比他好吃,但是就沒有他的幸福。
我跟大家講過我喝過天下最好喝的一杯咖啡,真得非常好喝,是在芝加哥喝的,後來我才發現原來我喝的是star buck。那天下雪,裏面人很多,你知道那個暖氣很熱,我就跑出來外面,坐在外面的椅子上。這麼一吹,那白煙飛起來,然後就漂過去,又看到一個老先生走過來,老先生手伸在後面,老太太走在後面伸著手,把那個雨傘的勾勾要勾老先生的手,那好美呀,那一口真好喝的咖啡呀!是咖啡好喝嗎?不是,是眼睛好喝,眼睛看到那一幕美,所以就覺得那咖啡真得太好了。你要去享受他!
後來人家問我咖啡怎麼好喝,我就老是想那一幕,後來想怎麼再去,後來再去芝加哥的時候,我就找到那個店一看,就是star buck,star buck你喝一百萬杯還是那個口味不會更好喝啦。
不是咖啡好喝,是你的心境好喝。當我坐下去再喝,就沒那麼好喝了。因爲老先生跟老太太不再出現了,你知道嗎?第叁次我就特別挑下下雪的天氣,再去芝加哥,老先生老太太沒再出來,還是不好喝啊!是你的心在感受,物質不影響你的幸福,知道嗎?沒有物質你照樣可以幸福,古代人穿得那麼破,穿的那麼不好,吃得那麼不好,爲什麼那麼幸福?關鍵就在這裏。
所以,我們要懂得你修學的目的是什麼,佛法--無憂之法,讓你沒有憂愁,沒有煩惱,過一個幸福快樂的生活。
你不要以爲說佛法修了以後,走路可以不著地、要去美國呀不用簽證。你放心美國警察照樣把你抓起來。你說我會飛呀,你會飛是你家的事,這個手續就是手續,你要懂得。
世間法歸世間法,但是你的出世間法就是沒有煩惱。你要懂得學佛學什麼?“幸福快樂”!幸福快樂不建築在物質上,物質是隨緣,今天有福報多一點,沒福報少一點,那沒有關系。但你假如追求物質,你一定痛苦。
所以我們只講隨緣,隨緣並不是說不能享受好的,你知道嗎?可以享受,因爲你有福報。但是你去追求那個享受就不對。現在福報這麼好你爲什麼不享受呢?有沒有受過八關齋戒,我們這裏沒有哦,八關齋戒說不能睡彈簧床,所以你就睡在地板,怎麼辦?那有人這樣教,我也不能罵他。誰說不能睡彈簧床?古代規定高廣大床沒有錯,那是以前能有高廣大床的人不多啊,他只告訴你不要去追求。你家裏有,不用你不神經呀,那頭殼壞掉了。這樣好好的一碗面不吃,你說這個太享受了,自己再去弄一碗清湯挂面,那個都是走火入魔。
你隨緣就好,你去追求是不好,不追求。但是你有這樣的生活環境,今天有這麼好的生活環境,你說不能坐沙發椅,那有沙發椅,我說今天受八關齋戒那你就不要上出租車,出租車是不是沙發椅?哪一部出租車是用木板凳的,不可能的事,你不是出問題了嘛。
所以環境在改變,我們是隨緣,那就規定說那受八關齋戒不能搭出租車?是不是這樣?可以是戒律又沒規定。他只是說高廣大床,表示超過你生活經濟能力以上的享受是犯戒的,他只告訴你這一句話,所以你要懂得戒律的精神跟價值在哪裏,你不要死在戒條上。那對窮人那當然沒問題,那富有的人,你犯戒了,是不是這樣?不是!富有不是罪過,浪費才是罪過,過度的追求是罪過,富有本身不是罪過.那我們一直叫人家修福報修功德,修什麼
那不矛盾的嗎?供養、布施都是修福報,結果福報來臨了是罪過,那佛教不是矛盾的嘛!
所以你要懂得他的價值跟意義,不會有這些問題,當你這些弄不清楚,表示你對佛法的認知有所偏差,我告訴你,你不要出去跟你的師父這樣說海雲和上這樣講,他的意見跟我的意見不一樣,你這麼一講會害我們兩個相殺。
因爲他的環境這樣,他的能力這樣,他只能講這樣,我現在講給你是一種參考,你懂的彈性拿捏就好。有些是不能夠跟人家講的,不是不對,不是對不對,因爲他的程度問題,程度不到這裏,他才剛講完你跟他說他講得不對,海雲法師怎麼說,你害我們兩個打架。
好吧,有人說佛教應該有個單一標准。佛教沒有單一標准,佛教要有單一標准,每個人的長相要應該要一樣,身高要一樣,太高的要砍掉,太胖的要割掉,單一標准嘛。
不是,生命這種東西沒有單一標准,他有一個原則,但是你要會拿捏,所以在戒律上面才講開遮持犯,知道嗎?他有一個原則,但是他有一個(英文??)在這個範圍裏面都可以。所以他的原則就是不傷害衆生,不傷害衆生,所有的戒律原則都在不傷害衆生。大乘再加上一條--增上,給衆生的法身慧命,就是靈性,我們現在講靈性能夠提升,這是大乘必須要做的,所以他在這個地方特別強調發菩提心,那大乘、小乘在這個地方有差別。但是他們的第一前提就是不傷害衆生。
你說不打妄語,一個人跑過來你叫他往那邊走,他走了,另一個壞蛋跑來“我要打他,他跑哪裏去”?我不打妄語,他往那邊走,你會把他害死你看看,對不對!那個時候你不是打不打妄語,你要救他,他往那邊走,他找不到就好了嘛,他找不到不是一定我的問題,你找不到是你的事。
你要救衆生,以救衆生爲目的。所以,不傷害衆生爲前提,那你就知道不打妄語是什麼。好,這是一個我們在修行的過程裏,我相信各位常常會碰到這種矛盾現象,那你要懂得應變,懂得處理。
好,這是第一大願,我想簡單地跟各位談一下。
第二大願,時間差不多吧,還5分鍾,好,第二大願我就把剛才要跟各位談的,那比較經文的部分,跟你談一下。
你看第二大願的經文“複次,善男子,言稱贊如來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叁世一切刹土所有極微一一塵中,皆有一切世間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薩海會圍繞,我當悉以甚深信解,現前知見。”前面是講“所”的部分,第一個條件,“所”的部分,剛才念過你很清楚。
第二句“我當悉以甚深信解 現前知見”就修行態度。
“各以出過辯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無盡音聲海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詞海稱揚贊歎一切如來諸功德海”這是修行技術。
他講這句話什麼意思?他有兩個意義。這是語言,稱贊如來用語言,他有兩個意義。
第一個:言出有物,不要空洞的。我記得我讀大學的時候,一下課大家拼命地進廁所、出廁所。有人從廁所出來,我從廁所要進去,“哎,吃飽沒?”那是什麼意思呀?從廁所出來你問他吃飽沒?在我們來講也沒什麼,第四節下課就要去吃飯了,所以在廁所問也是吃飽沒,可是你把那個情境轉換一下,會不會覺得很奇怪。在廁所裏面吃飽了沒?你說吃什麼吃飽沒?這個叫做空洞。
我們一見面就說“哇你氣色好好呀”,其實他肚子痛得要死,你還說氣色好好,這叫言之無物,這個叫做交際應酬話,不叫稱贊。我們有一個同修,他實在長得很漂亮。我說他長漂亮,不是說我好色啦,人家漂亮就是漂亮嘛,每一個人也很喜歡偷看一眼,這個巧笑倩兮,這個淑女長得美,君子好逑嘛。所以很多同修們就會找機會呀去跟他搭讪,那有一個就說“哇你今天好美呀”!她說“誰說我今天好美?”把他嚇住了,“我每天都很美”,那你就知道你對美女還不能隨便地說你今天好美,因爲她本來就每天就很美呀,我們都忘了。他跟她講,他只是借故呀跟她搭讪一下,說你今天好美呀,看她會不會微微一笑呀,做個回顧。這個都不是指這裏“天女微妙舌根”。你知道嗎?你跟人家講話,稱贊贊美一定要有具體內容,人家演講好了。鼓掌啊,真鼓掌嗎?
昨天,應該說前天,前天下午,我們北京要舉行慶生會,在慶生的時候,那有很多節目在表演,當中有個節目表演完了以後,掌聲停不了,乃至于大家都站起來了,那你就知道這個掌聲是真的,其他的掌聲只是“好了,快走快走了”。是不是等于趕他走?你很贊美是多余的,但是禮貌上又必須鼓掌,所以那鼓掌好像“快下臺吧,快下臺吧。”是不是這樣?
但是真正的掌聲不是,停不住,大家都站起來再來一個再來一個,他不得已就再來一個,再來一個還是一樣,掌聲不斷,又站起來又再來一個,他只好再來下,這一個就是隨便耍一下,掌聲又不斷,一個節目成叁個節目,他也不是隨便耍一下,但是大家也知道禮貌不能超過叁個嘛,應該要放走了。別人要表演。
所以你要留意到真贊美不是言語怎麼講,要有內容,包括掌聲都是,所以要言之有物,真正的贊美,贊美他的真實,尤其人家演講完畢,你贊美他,不要“你今天講得很好。”很多同修,師父你講經講得真好。是呀,真好,又怎樣?所以這一種贊美式的情況不是我們講的贊美,他一定言之有物。
第二個真誠心一定要出來,那就是態度,有那個態度,你講的言詞可能講不好,對方會感受到,這個叫做天女微妙舌根。那運用各種善巧方便,每一個人講的不同,每一個不一樣,所以有各種不同的方方面面來給予贊美,是這種稱贊的一個技術,詳細情況明天再告訴各位!好大家請合掌,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普願沈溺諸衆生,速往無量光佛刹!南無普賢王菩薩摩诃薩!南無普賢王菩薩摩诃薩!南無普賢王菩薩摩诃薩!好!阿彌陀佛!
《普賢行願品 昆明開示 第四集 (2011年元月)》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