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普贤行愿品 昆明开示 第四集 (2011年元月)▪P2

  ..续本文上一页吗?那你就要是知道碰到那么大的数,一个我在里面,就好像一个沙堆里头有一只蚂蚁,你去找找看,看你找的到找不到。一大堆,像山一样的沙堆,那里面有一只蚂蚁,你去找出来。你一个人在这么大的数量当中,根本就看不到。所以才跟你讲说你去体验,去感受,你怎么进入那个世界里!知道吗?假如那个沙堆是煤炭堆,煤粉那个,你进去再出来,我跟你讲你一定是黑的。你以为你从非洲回来,知道吗?就是指这个意思。

  你要去体会那种情境。所以当你礼佛的时候,你就好像进入面粉山一样,你就进入那样的情境。所以这种无量无边的我跟无量无边的佛在互动的那种状况,你直接你就进到一真法界了。所以这样的一个行法你要懂得,然后在这里面还不迷,不是迷了!扯不清楚的那个状况的不算,那叫初阶。你慢慢你慢慢就会发现,我在礼佛的那个我是带有文殊菩萨的这个性德,那也就是以普贤行愿力故,深心信解,悉以清净身语意业礼敬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这个你就能够产生了。

  那很清楚的时候,为什么要进入那个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呢?其实就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那你就能够进去了。你说我没有100分。那也有85分,一真法界你证得85%了。那就实际上,随着你这个法门的精进、持续,你的成绩会一直提升,你跟一真法界合一的。你的法、你的身是清净法身。

  这个我们在前面跟你讲过,这个法界有四个层次:一个世间法界、一个净土法界、一个缘起法界、一个性起法界。所以,你经过这个训练以后,你进入缘起法界是很快的,更不用说净土法界。

  所以我们在了解真正修行的那个理念的时候,华严告诉你的是浩瀚无涯,不像一般人咬着一个东西,怎么修行?吃素、怎么修行?念佛、怎么修行?我要往生,我要善终。不是,那个太小了,那是在无法的时代、末法的时代、或者无法的时代,这样就可以了。但是你要知道,来到华严世界里,都是正法!都是正法的!你不要以为这个很辛苦,有人常讲,学华严那么辛苦,还要这个还要那个,我们念佛就好。那没有办法,你要自我缴械看扁自己,那没办法!

  华严,学华严才真的唯一最不辛苦的。你今生就可以入一真法界,为什么不去?你一定要到净土法界去等一下,下辈子再用无量阿僧其劫去修,修了半天,才从疑城进入净土得下品下生,那你要什么时候到上品上生?

  你在这个时候你进去,就算说没有进入一真法界,那也拿到一真法界的passport,无量无边的佛刹你都可以去,随时都可以去。你在这个地方,因为识性太强,所以你看不到法界!体会不到!那你只要进入、得到华严的护照,那就不一样,那整个法界你就很清楚了!

  好吧,到这个地方,行法在这里他是很简单,他讲得很简单。因为在这前面,各种行法都讲过,无量无边法门已经都讲过了。所以来到这里,就告诉你重新再讲一个”能”、一个”所”。在”能”当中有修行态度跟修行技术,讲完了,然后告诉你境界要那么宽广,心量要那么样的打开。跟你一般的是不一样的。

  一般的,反正所有的宗教都是劝人为善,佛教嘛就是吃素念佛嘛,那是完全不一样的。那是民间信仰。我几十年前在破四旧有没有?那破的是民间信仰。真正的这个部分,真理的部分破不了!这个是破不了!因为他永远存在!但是他文化会转化。

  好,修行的部分讲完。那后面讲的就是这个经文里头比较特别的、其他经文里头没有。也就是十大愿王的语言模式。因为他第一大愿讲得比较清楚,“虚空界尽我礼乃尽”。也就是你的境界要一再地放大到虚空界尽,我要礼佛的时候是这样礼的!所以你进入刚才讲说85percent,85分,那你现在要增加到100分。“虚空界尽,我礼乃尽。以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很清楚!如是乃至虚空界以外,他再提了,“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 ”这一共,你记得“虚空界尽 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这叫作四无尽境,四个无尽境。

  因为虚空界不可尽故,众生界也不可尽故,众生业也不可尽故,众生烦恼也不可尽故,这个叫做四无尽境。这个境界要穷尽,我礼乃尽,以这四个境界不可尽故,我礼无尽。知道吗?你看这心量多大!所以说众生界尽,我愿无尽!所以简单地话就是浓缩成这个样子。

  你要知道这个愿力从哪里来?就是从这里来。所以这个叫大愿!所以你行菩萨道、救度众生。服务众生,不要说度众生,我们凭什么度众生?我们还欠人家度!所以你就用服务众生。毛主席讲的话“为人民服务”!也叫为众生服务!这总可以吧。

  为众生服务,服务众生无有穷尽,没有任何条件,就是服务。

  好,他讲 “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到这个地方经文差不多了,他附带一句话非常重要,“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个地方看起没什么,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这是勉励我们的话,你不要一曝十寒。今天拜一千拜,明天呐,到下一次再拜一千拜大概要等下辈子了,那不行。要“念念相续无有间断”。最重要的是最后这一句话,“身语意业无有疲厌”,那就回到刚才清净身语意业“悉以清净身语意”来,你要留意到这个地方一直讲你的身语意业要跟他相对。

  这个行法其实是倾向于圆融道行法,因为在这个地方没有讲菩提心,他是针对昨天我们跟各位分析的,他是针对末法时代,可以不讲菩提心。但是你清净身语意,身语意业无有疲厌”,你要留意到!这个,我跟你讲,修起来其实比发菩提心更难,发菩提心有时候还可偷懒一下,但是要以这个清净身语意业来修,必须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个行法的基本要求。

  你假如说这个行法你不知道,你根本不知道怎么修,到最后都只拿最后一句话“导归极乐”,你就要导归极乐是没有错,这个念完就可以导归极乐了。只要你有办法把这一卷经文念一遍,比你死到天堂去好一百万倍。因为到了极乐以后就做出世间准备,是在极乐做出世间的准备,那你这个法一修,你就出世间了。你要记得。

  你不要说那修华严最后到哪里去?就入法界了,到哪里去?你知道吗?所以,整个大宇宙是你的家,而且你不会迷路,这是一个关键处。

  所以我在这里跟各位谈,即华严三品里头,华严三品里头<净行品>、<梵行品>、<普贤行品>;<普贤行愿品>不在三品里面,<普贤行愿品>是融合这两个行法,一个圆融道、一个次第道行法,综合出来。

  一个,你既能够具备次第道又能具备圆融道的这种等量功德,那你假如修一修,因为我们这个世间的人是修一修会忘,人遇到挫折痛苦的时候,都会想到佛菩萨,那佛菩萨帮你了,结果你发迹了,佛菩萨都蒙尘埃,都是灰尘,你已经早就不理他了。即使是这样,往生极乐,就是指这个。

  不是叫你修一修发达以后就忘了。因为这个表示你没有信心,带有疑。所以你到极乐是住疑城还进不了极乐,那你假如说用一个比较保险的方法,这可以。把你缘念的道场、善知识、法门牵一条线绑到你的事业里面,因为你发迹了,那你赚的钱的多少供养道场,那就把你连住了。尽管你以后在商场上不在法门中精进,但是你一直护持道场,这个进极乐中品,中品中生以上,你知道?因为你还继续在护法,没有行法也在护法,这个是很重要的。

  我们最麻烦的是,自己发迹以后你什么都忘了,可是在你乞求的时候,什么大愿都发了,一发迹以后都忘了。“有吗?当时有吗?”那你就完了,知道吗!这个时候你也会往生,但在疑城里要待多久才能够进极乐,那还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你要记得这个问题。

  所以你自己在发心的时候要懂得,这是这个法门他最大的特色,因为你会忘记,所以导归极乐是没错,你在疑城外面在排队那就很麻烦。这个要留意!

  所以我们把行法分三个部分,华严里头分:一般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的的法里是次第道,修行按照次第来,这一个;到了大乘以后就加了圆融道,尤其一乘佛教,包括法华经系统里的修法是圆融道;《华严经》的修法里再加了这一个,他本质是站在圆融道上,因为圆融道行法有三个要件,对三宝具足信心,尽形寿行菩萨道,第三个做归零功课,每天要忏悔,尤其是遇到挫折。业相现前的时候,一定每一个业相一百零八拜,每天要做。而且几乎你每天要跟佛菩萨对话。这在做归零功课的时候非常重要的部分。那你假如没有的话,你圆融道不完成。所以任何挫折,你都一定要回到佛菩萨身边来。这是圆融道的最大的特色。但是他没有修行次第、没有修行步骤。

  次第道修行步骤很清楚,包括每一阶的修行态度和修行次第,每一阶每一阶都有不同。你想说到我们这里来,可以。要修禅定,很简单,第一个就考试。禅定要入,那你不入禅定也要踢你进禅定,要不然这里教什么?你在别的地方修,那我们就不管了。每一个道场、每个善知识的指导不同,那因果他要负。我们绝对把你弄进去,谁也不欠谁。但是你不能吊儿啷当的。

  你看这个供养,供养,师父要这个干嘛?这是看你的心呐,你有求道之心吗?你有转凡成圣的心吗?你有决心要进行华藏工程跟生命改造工程吗?那假如没有的话,那不必了。你要有的话,你的真诚心要拿出来,怎么样表达那一份不可思议!

  所以当在谈这个部分的时候,你一定要想办法说这个我要,回去你就要整理。你所听到的重点在哪里要抓出来,你才会连得起来,不然你连不起来。

  生命改造不是口号,他是你实践以后他会兑现的,你怎么实践怎么兑现,用喊的没有用。你的实践就是原地踏步,那你还是原地踏步,有下辈子来福报比较好。可能皮肤比较白一点SK2不用,你就比SK2更漂亮了。因为你原地踏步,你只修这个福报。所以你要懂得这份价值跟意义,假如不懂的话,那修行有什么意义…

《普贤行愿品 昆明开示 第四集 (2011年元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