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華嚴金獅子章講記 一 明緣起▪P2

  ..續本文上一頁啵」一聲,中箭了。誰叫你中箭啊!那是因爲你有因,我講經只是個緣,因緣和合,業就兌現了,怪不得別人!

  若發現緣起業現時,怎麼辦?忏悔啊!忏悔可以除業,可以不要讓果兌現。修行當中都是針對人性來做探討,所以你最容易發現;探討的這個部分,只是緣。人性有優點和缺點,優點就讓它發揮出來,缺點就趕快把它忏除掉。一般我們不講你不會知道,會認爲很正常;但在修行時、在探討佛法時,經法師一提,你可能會感覺:「唉唷,這一點我有,這好像在說我。」其實只是好像,緣起只是「好像」,緣起的時候要趕快忏悔,惡業、惡因、惡果就會不見,這就是忏除業障。你若不忏,它一定會兌現。

  緣,它只是個原則;出現時,你就忏悔,就是這樣。緣起的理論若能夠了解,就知道《金獅子章》裏的「明緣起」在講什麼。否則你一講,就會又跟因果扯在一起了。這地方很清楚,它不跟因果扯在一起。各位要留意!講緣起不涉及因果,但它跟因果有關;因爲有因,緣才會起。

  《金獅子章》一開始就是賢首國師針對寶殿上的金獅子對武則天說,這個金獅子是金做的,但「金無自性」。就只是一塊金在那個地方;金只是個「因」,工巧匠是「緣」,所以說「隨工巧匠緣」來做成獅子,「遂有獅子相起」。這個「起」,就是産生的生,産生出來的「但是緣」——起但是緣,故名緣起。「但是緣」前提要有因在先,沒有因不算。所以會受到苦報,都是緣的問題。會受報當然是有因,沒有因怎麼會有報呢!但佛教強調的是緣,修行就在緣上面修。

  大家要留意,不要結惡緣,當發現有惡緣時,譬如社會很不甯靜,不甯靜就叫做緣,那就不要到不甯靜的地方,不要交到惡友,這樣就可以遠離不甯靜的狀況。若是結交惡友,生活自然不會祥和,這就是緣。因爲過去有種惡因,所以現在才會有這種不甯靜的情況;假如沒有惡因,根本看不到也聽不到;會遇到,是因爲有因在前。

  同樣的,因是前提;法藏大師說「金無自性」,金子就是因、就是前提,「隨工巧匠」是緣。假如不是金而是石頭的話,石頭是因,那麼隨工巧匠的緣,做出來的就不叫金獅子,而是石獅子了。不同的因,隨著同樣的緣,就會造不同的果。無論是金獅子、石獅子、銅獅子或木獅子,都是因爲「因」不同,但有同樣「隨工巧匠」的「緣」而完成的;我們的一生也一樣,這部分叫緣起;所有因這個緣而起的世界,就稱爲緣起法界。

  金獅子相,因緣而起,我們人生、甚至這個世界,都離不開緣起。比如自然界的山,什麼是山?山是從平地高出來的一塊地。山其實是緣相對的,當山又被土遮平以後,它又變成土了,哪裏有山存在。同樣的,什麼是河?河就是地凹下去的地方有水流過。水假如不流過的話,也不成爲河。從這兩個例子,大家可以發現,山川大地也是因緣而起,它是在相對的因緣之下而起的。所以,緣是相對立而存在的。依此這整個世界的存在,都稱爲緣起法界。你看到的一切世間法,通通是緣起法。所以你如果想了解這世界怎麼成立,就一定要「明緣起」。換句話說,透過「明緣起」,可讓你了解到有爲法的世界。

  此外,在這個因爲緣起而相對存在的世界之外,還有一個世界,名曰真如,也稱爲性起法界。性起法界是本來這樣,沒有爲什麼。譬如《金獅子章》開頭就說「金無自性」,其實金不是無自性,金有自性,它只是這樣存在而已。這個時候,金不跟獅子比,金根木頭比。金有金性,木有木性;金木水火土各有其自性,地水火風空自有地水火風空的性,這些性是本來這樣,沒有爲什麼。這是一種大自然存在的狀況、本然的狀況。

  它是一種存在,跟相對而起的情況不一樣,這是兩種概念。緣起法界是相對存在的情形,性起法界是本然存在的狀況。譬如有人會問:「人的眼睛爲什麼長橫的?」不要問爲什麼,這就是性起,眼睛橫長的叫人,眼睛直長的叫鬼,他本來如此,沒有爲什麼,這就是性起。「本來如此」的意思是,這不是相對的。曆來大家都喜歡一直問「爲什麼?爲什麼?」問到最後,也只是說它本來如此。

  比如這個石頭,你要叫他金子也可以;這個金子,你要叫他石頭也行。但當你到銀樓跟老板說「我跟你買石頭」時,老板可能會以爲你是瘋子。對于各種物質的名稱,當然可以去改它,但你要知道,那是社會的一種共同趨勢,它是本來如此,不必問爲什麼。原始定義,從覺性的立場可以進一步去摸索,可是有一些東西,他是本來存在的狀態。法法有自性,你要探討這個存在和那個存在之間的關系,那是有爲法,它又變成相對存在的緣起理論。性起理論之談到他的本然狀態,一個人若能回到本然的狀態,就是一個很單純的人。這種單純稱爲純潔,沒有汙染,跟天地合爲一體。莊子稱之爲真人——真正的人。我們都受到汙染,有雜質了。所以華嚴把它分出來,一個是緣起法界,一個稱性起法界。

  講本然的狀態是在推卸責任,或不負責任地不作交待,而是因爲不可說。比如有人問:「金子爲什麼可以弄到那麼薄?科學家會告訴你,因爲金子具有極佳的延展性,所以可打造成金箔。那是科學定義,雖然沒有錯,但沒有意義啊!他告訴我們因爲金子有這種本然的性質,所以可以用緣將它起作用,但那是屬于緣起法界了。

  科學家在進行的是大腦運作的部分。所謂大腦的運作是指從它本然的特性裏頭去起作用,那是緣起法界的問題,那叫隨工巧匠。在生命本質來講,金子有那種情況,是因爲金子本來就是那樣子。石頭爲什麼不行?這不是爲什麼的問題,而是石頭本來就不行,沒有爲什麼,那是他本然的狀態,。各位要留意,能夠認知這種本然狀態的能力,就是生命質量;生命質量的本然狀態,具有覺知一切物的本然狀態的能力;那種覺知的能力,就是感受存在的能力,也就是般若智慧、般若空性。

  因爲它本然如此,所以它一起作用以後的東西,我們通常認爲都是假的,因爲已經加入別的元素了。比如電話爲什麼會響?電話本來就會響,不響就成了玩具電話。真的電話就會響、可以通話,這是正常的,是電話的本然狀態。當他不是這樣的本然狀態時,就是壞掉了,所以電話壞掉的本然狀態就是不能通話。因此當你能看到他本然的狀態時,你的人生就很單純、很純潔;但我們不是這樣,我們有很多汙染。

  所以從性起、緣起來談,可以想見裏面所涉及的領域有多大;性起法界與緣起法界倂在一起,華嚴就稱爲一真法界;緣起法界跟性起法界,都在華藏世界裏、都在一真法界裏,我們要去體會這樣的狀況。

  

《華嚴金獅子章講記 一 明緣起》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