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定、靜、安的境界,心也能達到靜、安、慮的地步。
這個禦心平靜,在這裏跟你做定義了。我們把呼吸調伏能夠自己來控製,使它達到平靜的地步。這個是隨法的部分。那你想想看好多人都說,我這些都沒問題,你告訴我現在的境界怎麼樣,你能夠在呼吸中自己主動的去調伏它嗎?這是隨法。
所以我告訴各位說隨法有那種妙用,是從這個工程面來講的。怎麼樣子調伏啊?大家注意看。爲什麼這個地方,我們在技術面要從一個循環,從一把它改爲一二、一二,要這樣改?在呼吸上,它一樣是同樣的呼吸,跟我們的計數的方法不在一到十,而是改爲息入一息出二,籍著息入息出你是跟上去的,跟著息入跟著息出,你不要數一,一直把它壓著,我……我……我……我想現在叁秒鍾了,然後我想現在叁秒鍾了,甚至于把鬧鍾擺在那裏哦,不是這樣,這個都不對。
你要隨著你自己的息入算一,然後再隨著自己的息出算二。這個息入息出,你自己有你自己的觀的模式。一個息入也可以畫個圈,一個息出也可以畫個圈。只是這個是左轉圈,這個是右轉圈,這樣而已。
那還是一樣的一個數法。這個數法的作用,基本上就是你要來調伏它。原來一個循環一次,一個循環一次你是完全跟隨的,隨著它的呼吸狀況在數的。現在這個隨法是跟隨它沒有錯。但是呢,隨著你隨它的時候,隨著息入而入、隨著息出而出的時候,你的息會加長,你的息會很柔軟。注意喔,這個很柔軟呢。我們的呼吸是很剛硬。剛硬的時候,你的息出哦就像臺風的狀況,你知道嗎?像臺風的狀況。大概你可以感覺到,我們息出的那種空氣出鼻孔的時候,空氣出鼻孔大概假如用漫畫來畫就畫直線出來,直線出來的。
到了隨法的時候,你的息出大概像家裏煙囪這樣冒出來,那個才叫柔軟。那個時候你就知道,你的心境是非常的平靜。呼吸不是一次就沖出去了,但是它那個柔軟度,像煙囪的煙這樣冒出來。不是你去控製的。你說我把它控製它要出去,我把它拉一下,然後出去一點再出去一點,不是這樣。它很自然的讓它出去,它會很柔順的出去。這個柔順,我們身體的內部,它已經都很柔了,你知道麼?
所以數法沒有功夫,這個功夫你不會成就。你數法功夫沒有,這裏你怎麼去柔。因爲在數法當中,已經把你的身體調好了,身體調好了。現在我們的身體,我跟各位講,五髒六腑,用現在的話講,你統統可以改爲用機器的,知道麼?所以你的五髒六腑,大概現在都跟機器差不多,有夠硬,你知道嗎?那功能是在維持生命的那種作用的功能有。你看心髒都可以換人造心髒。好多人像我就肝硬化了,都肝硬化了它沒有軟化啊。那你就知道說,在這種功能之下,你能夠怎麼樣,你沒有辦法。
所以透過數法,光是數法就可以使你的髒腑器官都恢複正常。當然,要從事這一方面真正的運作,它是功夫相當的高,它需要很專業的修行訓練,那我們不一定。你只要照目前的情況去維持好,你就可以進入第二個階段。我們沒有要求你說,數法你要到那個程度,不必。但是你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告訴你八觸的作用會起,身體在某一個部分會障礙的部分,它會先除掉,使你不會障礙。就是此路可通,不會此路不通。讓你通過,這個是講數法跟隨法之間的狀況。
到了隨法這裏它的微妙處就已經比數法來的進步,進步很多啦。所以你可以看到,這個地方對于呼吸,行者能夠調伏,能夠調禦自如,使其達到平靜的地步。同時身體也能夠産生定、靜、安的境界。在心理上,那個注意力也能夠達到靜、安、慮的地步。那個觀,這個地方我是從那個什麼《大學》《中庸》裏面,那個定靜安慮得上面拿出來跟各位做一個比較。
下面一段,在此隨法的階段中,通常是假設息入時注意力跟隨著息入而入,息自外至內,從外向內,注意力也從外向內。外自宇宙虛空的某一個點開始逐漸進入體內。此時的鼻腔只是一個通道,或者門戶而已。體內則可假設到丹田的某一點,或進入到微血管的末梢,通便全身。不論如何假設注意力都要跟著息入而入,入到終點爲止。
我們是從這個地方這樣來告訴各位。這個我跟各位講是假設。當然,我們現在的人都把這個假設都當做是真的。你想想看,息入透過鼻腔,你觀外面的哪一點,觀外面哪一點不管。外面要進入你這個肺活量你說有幾CC,五千CC還是一萬CC?但是你要觀到宇宙虛空的,那是你自己想的啦。盡虛空遍法界的大氣統統吸進去,可不可以?可以假設啦!是不是這樣,那你自己慢慢去看。
我告訴各位,這一種假設,對我們現在的意識形態大腦取向的凡夫來講根本你做不到,但是,這一法成就的時候,確實可以做到這一點,可以做到這一點。這個隨法就可以訓練到隨法這個部分,可以訓練到一個人一天只要一次呼吸就可以了。一次吸進來的氣,你要不要盡虛空遍法界?這個已經不能夠用你的肺活量來衡量了,你知道嗎?
我們現在的呼吸是非常的粗。把這宇宙中有用沒用的那些髒東西統統吸進去了。修行到隨法這個地方,呼吸能夠調伏、能夠調禦自如。到這個時候我跟你講,一天一個息入息出,就這個專業修行者來講,那已經很粗了。
那我們想想看一天多少進出啊?你去看看志翔老和尚,去看看地藏和尚,他們現在每叁十年、每六十年開塔一次,那頭發還在長、指甲還在長。那你要怎麼樣去處理這些?他們有沒有在呼吸?他呼吸沒有中斷,沒有中斷。要中斷的話,頭發怎麼長、指甲怎麼長?他就坐在塔裏一動也不動。他那一個部分來講啊,那一個息入一個息出啊,現在我們少說大概兩叁個月一次呼吸,非常的微細。那比起一天一次他那個就微細多了,一天一次,比起他來講那就粗糙多了。那我們現在呢,一天多少次?你說數不盡呢。那就有夠粗糙了。你從這樣去比較一下就知道,我們的呼吸的品質,是怎麼的一個樣子。這個部分你沒有辦法用醫學眼光來看,它沒有辦法解釋這個部分。
所以他外從宇宙虛空的某一點開始,你這樣觀,從那個地方開始更著息入,能入到哪裏呢?我們假設通過鼻腔這個通道,那麼到達丹田。那丹田你能不能入啊?這是個問題。我們呼吸是透過氣管,然後到肺部,進入肺部以後,我請問你要怎麼到丹田?你透過肺部的哪一個管道到達丹田?所以我說這個是假設。
你說我透過食道穿過胃,然後把那個氣從胃透過十二指腸達到小腸,那有可能,到腹部去,到丹田去啦。那這個時候你有脹氣,知道嗎?吐氣的時候你說我也從這裏吐出去,那就可以知道那味道有多難聞。你可以想象得到。你現在呼吸不是走食道的這一條路,是走氣管的這一條路,所以從氣管來看呢,那完全不一樣。
那我們現在講的腹部呼吸呀,是不是真的把氣推到腹部去?我告訴你沒有那回事。它是用腹部的力量來推動增加我們的肺活量這樣而已。不是把氣吸進去放到腹部去,那你的肺破一個洞哈,不然怎麼到腹部去,根本不可能!所以你要了解它的作用,是運用腹部的力量,把肺裏頭存積的余氣全部推出去,然後在吸進來的時候,那一個肺部的容量就會擴大。
所以說腹式呼吸,腹部的呼吸能夠使肺活量增加是這個樣子。而不是你吸進來的氣一直把它送到腹部去,不可能的。有辦法透過肺到達腹部的話,除非你的肺有破一個洞,否則你走不出去。你先把這個部分弄清楚。那個只是假設。
那我們假設有些是不符合所謂的科學根據,那是不可能的,我們要了解古人所說的這個丹田作用是怎麼作用的。然後我們這裏觀想,或者進入到微血管的末梢通遍全身,那也是觀想的。那你在觀想當中,這種假設你要了解。我既然能夠透過腹部的壓力,來幫助肺部的吸氣跟吐氣的話,那麼我在觀想,透過肺活量所吸收的這些空氣,那我怎麼觀想它送到各微血管的末端去呢?微血管、血管裏面不可能有空氣,各位要了解這一點。你打針的時候只要打入20CC空氣,這個人就會死掉了。臺灣發生過好幾次啊。那護士害人、謀殺就是打空氣,就可以把人打死了,那比槍還厲害。你還真的觀想說空氣經過血管送到微血管末梢,我告訴你那會很好玩。所以這只是一個觀想跟假設,你要知道實際的狀況是什麼狀況哦。
但是這一點它告訴我們,皮膚可以呼吸。皮膚要呼吸應該要怎麼樣?這一點很抱歉我沒有辦法告訴各位。因爲我的皮膚不會呼吸,我連流汗都有問題了還說呼吸。這個部分透過這種專業訓練,這一個部分的訓練,那可以做到這一點,可以由皮膚的呼吸來幫忙。那麼要怎麼訓練呢,那要各位自己去深入以後才講。那我們不談這個部分。我們只是告訴你,可以這樣假設。
但是,最重要的是你的注意力,要跟隨著息入而入息出而出,這個息入而入要入到終點,所謂終點的意思是指肺活量飽滿的那個時候,入到這個息入盡的那個地步,那個叫終點。你是不是把它假設在哪裏,那無所謂。因爲那對我們的意識形態是一個幫助。你說我把它假設在丹田,那我息入可以這樣子一直壓進來再達到丹田去,事實上不一定到丹田了。息出盡也是一樣到虛空某一點,那你說我不只到丹田,我可能要到海底,或者到腳跟底可不可以?可以啦,那表示你的息比較長,你可以這樣觀。是不是你呼吸進來空氣就真的跑到腳底去?那麼厲害啊?那是怎麼去的?
你要知道我們是人,你是人,你不是氣球做的人。氣球做的人就有可能說氣吹進去把它吹到腳底去,實際上的人不是這個樣子,但是我們要弄清楚。你之所以假設到哪個地方,那是協助你起觀。
息入而入入到息盡,息入盡,然後開始息出而出,同樣的息出而出也到息出盡的這種狀況。我們要了解這樣的一種情形,不要盲目的跟隨著外面社會上,所謂修行者的口頭禅,隨便講一講,那這樣不行。我們一定要息入息出之間看得清清楚楚,哦,不要被這些文字所惑。
今天我們跟各位講到這個地方。
(2011-5-30,本集由我心飛揚、雪緣聯合錄入完成,校對雲在藍天、觀心)
《華嚴禅行法--《禅修正行》第六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