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藥師經行法 第六講▪P3

  ..續本文上一頁的狀態中來,它最重要的是在這個地方。那我們在紅塵中的意識形態太紛雜了,紛雜,紛雜再加上你能幹,這個就麻煩了。你能幹要是有福報啊,那又更麻煩。怎麼講啊,能幹嘛,能幹你就能做,能做你就又會成功,成功會發展,發展到最後你就被你的成功撐著。那撐著的時候你是完全是紅塵中的意識形態,那生命的本質是什麼你不會想,你也想不出來。但是人有那種本能,我相信在座各位都有,不想太奮鬥,夠了。為什麼不想太奮鬥,為什麼夠了,因為你要找回你自己的本我,本來面目,你不會用本來面目這個字,但是我要過一個我想要過的生活。對不對,我不要每天一定趕著去上班,一定要下班堵車回來,我能不能提前退休,休息一下,現在賺得夠了,這輩子已經夠了。不要再積積積那麼多幹嘛,算算啊到我活一百二十歲,還剩下叁十年可用,那些買棺材就好了。你有算到這裡來就是要過你自己想要過的人生意義,那就是生命的價值與意義,生命的尊嚴嘛。當然這個定義是符合真理的絕對標準與否是另外一回事,但是你已經開始有一種疑情,回歸到本我來,要去找尋那一個東西,那就對了。那個東西你現在找得到找不到,其實未必找得到,因為真正找得到的你未必能得到。為什麼,我們知道皈依叁寶是真正找到的,最少有叁個寶,叫叁寶嘛。可是你現在的叁寶變阿彌陀佛了,有夠叁寶(臺語),講到叁寶就有夠差勁的意思。不是,這個寶,你自己要能夠認知,皈依是指回來依靠叁寶,依靠什麼?依靠人生的覺悟,依靠人生的真理。你的覺悟要覺悟這個真理,這個叫做僧寶。所以叁寶是指我回過頭來依靠啊人生覺悟的真理,我要活在這真理上面,那其他的呢,我能放下盡量放下,能不計較就不計較,因為其他的都是紅塵中的意識形態,我要的是一個真正的生命價值與生命意義,我要的是那一份生命的尊嚴。那我對於這份價值這份尊嚴能夠呵護多少,其實涉及到你的善根,你要沒有善根哪,那你還做不到。那如何培養出這一份堅強的善根來完成這個自己所定的使命,那就是修行了,就是修行了。要修行是要改造生命的工程,而不是隨便拿香拜拜誦誦經就好。那叫修養。修養跟修行不一樣,修休養只要人家說你是個好人就可以了。修養好的人可以頒發證書,修行好的人沒辦法頒發證書。因為怎麼證明他修得好啊,對不對?那只有閻羅王才知道,閻羅王那邊找不到他名字,他就修好了。你修養好的人閻羅王那邊也有名字啊,你要留意到這是不同的。好,所以我們在這裡講,這一個生命因素,透過各個方面,能夠協助你,超越自己,這是最重要的。就是激發這個生命因素,分分證得,要完全兌現那你也成佛了。因為這十二大願你不管從那一願下手,你成就的都不會叫藥師佛,你要十二大願同時進行,你才會叫藥師佛。但是你叫什麼佛都不要緊,因為你的生命因素一成長到六十分以後,所有的生命因素全部啟動,全部啟動,一直到你九十七分的時候,所有的生命因素通通會成長到九十分以上。這個主要的生命因素從九十七分開始,他進步很慢,進步很慢,讓所有的生命因素一直往上,然後一到一百分的時候,通通一起一百分。這個就是所謂的成佛。那我們現在在修行的過程當中,每個人有性格,你知道嗎,性格啊,有特質,有個性,這是因為你那個生命因素那一支特別強,其他的呢,還沒有到達平衡狀態,所以他會有這種情況。當你到達六十分以後,其他的生命因素會競爭,會通通冒出來,一直到差不多到九十七分的時候,所有的生命因素大概都到八十五到九十以上了,其他就差不遠了。所有的生命因素,所以你不要說我去每一個生命因素都開發,你只要開發一個生命因素讓他成長,這是修行的一個要領。好我們看這個結論,曼殊室利,這個曼殊室利這四個字,是玄奘大師翻譯的時候用的詞,所以這部經裡頭有多少是偽造的哦,多少是後人加進去的,你一看就知道,因為他是用曼殊室利。是為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行菩薩道時,所發十二微妙上願。他告訴曼殊師利說,這個十二大願叫做微妙上願,是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在行菩薩道的時候所發的願。好,講完以後他說,復次,曼殊師利,他說不只這十二個,還有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行菩薩道時,所發大願及彼佛土功德莊嚴,我若一劫、若一劫餘,說不能盡。然彼佛土,一向清淨,無有女人,亦無惡趣,及苦音聲;琉璃為地,金繩界道,城、闕、宮、閣,軒、窗、羅網,皆七寶成亦如西方極樂世界,功德莊嚴,等無差別。

  好我們先看這個部份,這裡講到說藥師佛的世界,這個佛土莊嚴跟他的大願很多,不止這十二個。他用一劫或一劫餘,這是玄奘大師所用的語言模式,他的意思就是說,我盡未來際,稱讚說明也不能盡。知道嗎?盡未來際啊,他這個翻譯,很喜歡用一劫或一劫餘,他的文法說,我說一或一以上,是這個意思啊,一或一以上,那一以上他沒有關門,一以上到無量無邊去啊,所以他就變成盡未來際,說不能盡,它是指這個意思。所以有時候在看他的用詞啊,你不了解他用詞的文法,思惟模式的狀況,你會誤解。然彼佛土,一向清淨,無有女人,亦無惡趣,這裡也又出現了,那沒有女人都男人,那是不是同性戀啊,這個無有女人,不是,就沒有對立,是指沒有對立的意思。這不是男人女人的問題,我們學佛人用現在的大腦掛進去就很麻煩了。這老是男女分不清喔,他就是沒有對立,也沒有惡趣,哦,那一向清淨啊,及苦音聲,這個無惡趣及苦音聲,是相對於阿彌陀經上面講的,因為阿彌陀經上面講的是和雅音,微妙音,所以他用沒有苦音聲來帶過去,琉璃為地,金繩界道,城、闕、宮、閣,軒、窗、羅網,皆七寶成;亦如西方極樂世界,功德莊嚴,等無差別。這個地方是把這個淨琉璃世界簡單的一句話帶過去,他沒有詳細講,他要講的就如西方極樂世界,那這個地方我告訴各位,這個經文在這裡出現,就證明說極樂世界講在藥師經的前面,對不對?那他經文的編寫他應該在哪個地方?,因為華嚴經裡有一品,叫做如來壽量品,它上面講的啊,是講很簡單,只有幾句話而已,就經文大概是這樣兩頁,這一品經只有這樣,那入法界品一共二十一卷,所以他的品數相差很多。這一品其實不是那麼短,有很多都刪掉,當中藥師經是其中的一部份,阿彌陀經也是其中的一部份,那麼這部經是這樣講:釋迦牟尼佛,娑婆世界,一劫的福報,等於極樂世界一天一夜的福報;極樂世界一劫的福報等於迦娑幢世界一天一夜的福報。他是這樣比較了十個,然後做一個結論,推到最後一個。所以經文不長,那麼這個經文其實是濃縮的經文,他這裡面的前面十個世界,每一個世界最少會介紹兩個世界,一個是西方的,一個是東方的。那麼西方極樂世界是相對於娑婆世界講的,講了西方極樂世界以後他再介紹東方極樂世界。介紹迦娑幢世界的時候,介紹完了以後呢,他還要介紹一個那個層次的世界,這裡面就是我跟各位講的,我們這一個世間法界上面,有一個過渡區塊,那個區塊叫淨土法界,淨土法界有十個層次,這個十個層次上面有一個區塊叫做緣起法界,過了緣起法界以後最高的層次,是靈性世界,那個叫性起法界,那我們修行最高目的是要到那個地方。今天你這整個法界結構沒有搞清楚,你就不知道到哪裡去啦。所以這一品經,如來壽量品這一品經,是被大量刪減的,大量刪減的。那在這個地方娑婆世界是什麼個樣子呢?它有沒有講?有,怎麼講啊?地藏經,地藏經。所以所有的經典為什麼叫眷屬經,都是華嚴經裡面刪掉刪掉刪掉下來,那你單獨流傳。因為假如要加到華嚴經裡頭去啊,在這個事理上面啊,不太容易,假如統一,所以呢就變成眷屬經單獨流通,你要留意到這一點。這是我們在看經典,全部經典作歸類的時候的一個看法。那他這個地方是這樣說明。這個是附帶跟各位講說,這個地藏經,藥師經,跟彌陀經,都是華嚴經裡頭一部份,就眷屬經的這種出處。

  好,於其國中,有二菩薩摩訶薩: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彼無量無數菩薩眾之上首,次補佛處,悉能持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正法寶藏。是故曼殊室利!諸有信心善男子、善女人,應當願生彼佛世界。這個地方我們看到,他首先是介紹他的眷屬結構,前面這裡講器世間,這個地方是講眷屬世間,眷屬先介紹日光遍照跟月光遍照兩位菩薩。最主要是講他正法寶藏的流通。那麼其他的眾生啊,有信心的善男子善女人,應當願生彼佛世界,這是講眷屬世間。那麼前面十二大願是講他的自正覺世間,所以你會看到啊,佛經裡頭對器世間不是不注意,非常注意。那麼他雖然是講國土,那回過來再看我們娑婆世界,我們這個地球,就是器世間,如何維護地球的安全,那就變成我們佛教徒應有的責任,而不是沒有關係。有人說一談到這些器世間的狀況就是犯戒啊,不是這樣講的,你必須去照顧它,不能夠說不照顧。這裡是兩個剛好做過說明。今天我們就跟各位講到這裡。後面的部份我們明天再跟各位講。

  

《藥師經行法 第六講》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