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藥師經行法 第叁講▪P3

  ..續本文上一頁不是我想的,是誰講的,誰講的?雜訊嘛!這裡跟你講不是這樣子。啊不是這樣講嗎?阿就不是這樣講,你為什麼拿來講,為什麼?雜訊太多,雜訊太多。所以你要在哪裡修啊,叁緣念,緣念道場,緣念善知識,緣念法門。這個共識你一定要架構。假如這個共識沒有架構,你拿了一大堆的亂七八糟的雜訊來,沒辦法教你。真的是跟各位講,修行人最大的一個障礙就是這個地方。尤其那些很聰明的人,書讀很多的,那是很糟糕的。其實這不會讀書,他才會造成那種打仗的情況,叫知識戰爭。真正會讀書的人,他讀完以後,他銷歸自性了,平靜了,沒事了。但是你就是不會讀書所以知識會起戰爭。這種人不是修行人,所以你要留意到這個問題。真正要修行的時候,你只有依止道場,依止善知識,依止法門,其他你別想,你跑再多道場都沒有用,浪費你的生命。那麼這個地方,跟各位談到說要破根本無明,第一個要能入定,你自己要很清楚的入。要入定的時候他的要領,這個裡頭有個前提,在指導之下,指導它有兩個條件。

  第一個就是護教史,你護持道場的歷史夠不夠,假如你護持這個道場,你跟這個道場不相應,那沒有用。我只要求法,法是釋迦摩尼佛的,你教我就好,沒有用。因為你把法當知識,知識的話不用到道場來,到書店去買就可以了。到道場來不是這樣,到道場來他要你護持的,你必須要能護持道場,這叫緣念道場。你要能夠把道場當作你的家,是你生命的一部分,這才是重點。所以當你跑很多道場,除非你是比爾蓋茲,那我就沒辦法,你可以護持很多道場,否則一般人,他護持不起,你一定要懂得這個。因為你對這道場有感情以後,這個行法你才能架構它的基地。行法從哪裡來?從善知識來,所以你一定要對這個善知識所講的用詞,語言模式,跟他的思惟模式一定要弄清楚。這叫叁緣念,緣念道場,緣念善知識,緣念法門。他最主要是建立對這個法的一個共識,所以我們叫護教史。通常要四,五年以上,你才有辦法建立起那個共識。在這個共識之下,你有共同的語言模式,行為模式跟思惟模式。那行法你才有辦法推動,這工程面才有辦法架構。工程面架構好,要進入技術面,那就快了。那時侯告訴你說放鬆,只有一個香板“叭”你就進去了。第二次以後,不用香板了,自己就可以入定。你就知道說我入定用這個方法可以入定,但是你現在沒辦法,你不知道那叫不叫入定,入定是怎麼定義的,入定確實是跟翻蓋子一樣,就我們前面跟各位講叫做象限轉移。

  我從這個身心世界,這個世間法界裡要轉過去,轉到淨土法界裡面,那轉到淨土法界要怎麼轉。不是,這過程裡頭有很多複雜的東西必須要檢別掉。所以你沒有共識,你要開這個們打不開,要入定進不去,這是第一個。第二個,就算能夠進去,你也會迷路,因為你沒有工程面,所以進到裡面你不知道做什麼?所以你再出來,你就一大堆的東西,這兩個部分一定要有,一定要接受這個行法的指導。所以這前面的護教史,是叫做前面護教史,對道場建立共識,這個叫“資糧道”。第二個叫“修法史”,你自己修法,我們有四個部分,叫“四修法”,這個“四修法”是你的前行。技術面要進行的前行。所以我們到達這個標準以後,叫做“修行開始線”。修行要開始之前,你必須到達,工程面到達“淨識”,“淨識”就乾淨了,也沒有太多的那概念包。不過,但是,可是,還有,那個沒有了,只是很單純的,好,準備好了,可以上陣了。這個這個工程面,技術面參禪金叁角架構起來了。所以這個時候正授行法,正式教你,一就坐就入定,一就坐就入定。那麼一入定的時候就破根本無明。要破根本無明它有四個條件,第一個入定,這是前提,這個入定就要包括出定,你不要進去不出來呀,那麻煩了。你要不出來,可能要送醫院了,因為你入定我們教你入定,出定也教你出定,所以這個整個過程裡,因為有前行所以你就很清楚了。第二個,入定以後就釋放被壓抑的根性能量,全部釋放出去。因為這個時候你已經象限轉移了,不用識性了,這已經都不用講了。可是你假如是一個外來人,沒有的話,你馬上發生一個問題,你是一直識性在起作用,識性一直在起作用你是沒辦法入定的。所以這個門你敲不開,要不然就是敲開以後,你在裡面會恐懼,因為你識性夾進去了,而我們在這裡,識性是不帶進去的。因為只有不用識性,你才能夠入叁昧,你用識性是不行。所以我們跟各位講了一個結論,就是只有入叁昧的叁昧力能夠改變你的業力,修行會改變命運就在這個地方。你要不入叁昧你的命運改不了,因為你的業力是用識性去造作的,那你要改變你的業力,就是把識性丟掉,用叁昧力去改造,關鍵是在這個地方。所以為什麼叫叁昧力,因為你要入叁昧啊,叁昧就是正定的意思。你要沒有,沒辦法,所以我們在跟各位談這個部分,你一定要注意這兩個條件是必備的。因為你識性不用,所以你根性被壓抑的能量就能釋放出來,那麼入定也好,這個釋放根性能量也好,它都是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

  這個裡面有四個變數,我們講這個修行叫“生命改造工程”,破根本無明是這個生命改造工程中的第一個方程式,這個方程式裡有四個變數。第一個就是入出定,第二個釋放根性能量,第叁個見根在,根隨緣,第四個知心在,心不動。你要知道它有四個變數,一個方程式就有四個變數,你証初果以後,初果有初果的方程式,二果有二果的方程式,修行不是你講的,怎麼破?多少人問啊,破根本無明,師父怎麼破根本無明?破,很簡單,我常講,拿雞蛋丟地上,那個狀況就叫破。破不是你講的,你用知識講怎麼破?你講我就知道,不是你知道,他是要你去做,知道的不算,做到才算。所以破根本無明它有一個過程,入定,出定是第一個,第二個是釋放根性能量。釋放到什麼時候,這個都很清楚的,我們都有一定的標準。第叁個你要知根在,善根的存在。善根怎麼隨緣而動,這就牧牛圖,有沒有,那個十牛圖上面講的過程,就是指這個。知心在,心這個是真心,心不動,因為這個時候的心你不能動,這是真心不能動,一動就是識性。那你要怎麼接受這些訓練,這就不是你講我知道就好,知道沒用。這個只有你入定以後才能談這兩個問題,你不入定,這兩個問題沒辦法談。所以我跟你講,絕對沒人跟你講,因為你不入定,他也沒入定,所以講不到這裡。這是修行第一關,很簡單,就這樣,開悟了吧?多少人講說,我修得怎麼樣,你修得怎麼樣,很簡單,這是第一關。這裡還沒有証初果,這四個條件都具備,破根本無明了,這四個條件都具備了,叫破根本無明,這個叫做入流了,我們叫上道了,証初果。在初果裡頭,它還有一個工程在,你還沒有到初果,我們不講這些,因為現在第一個方程式的這個四個變數的工程就夠你忙了,就夠你忙了。那以我們這些老同修已經有這麼長的護教史跟前行的修法史來講,這個工作大概一到叁年,這個方程式你才解得開。你要善根夠,像兆儀,她就很快了,她一個忍可灌頂就進入狀況了,她現在開始在調整,她很快會進入狀況。為什麼?因為她的前行功夫做得很好,她四個條件,兩個條件沒問題了,現在後面這兩個條件,她入定以後如何去捕捉這個,這個就不容易了。

  因為我們一般入定以後,唉哎,就像那個去植物園看的風景那麼美一樣,你就迷在那個風景裡頭,這個一般來講啊,就叫舒服禪。舒服禪的舒服坑,它一個洞啊讓你掉下去啦,太舒服了。入定真的很舒服,所以古人叫做什麼樂阿蘭若,他在阿蘭若都在修行啊,其實呢它叫做內守幽悠閒,他掉到那個舒服坑裡面去了,這就不對了。舒服坑還好,舒服坑修大福報,但是你不能吵他,你一吵他,嗔心起,他會起大嗔心啊,這個就很麻煩了。那麼在這個地方,一般來講啊,他們叫初禪,就入初禪定。它跟初禪定還沒關係,這裡頭它有幾個問題我們要跟各位講。他雖然入定啊,不一定入正定,因為入定有叁個,一個叫邪定聚,一個叫不定聚,一個叫正定聚,我們要入的是正定聚。什麼叫邪定聚呢?邪定聚就是有靈媒體質的,起乩(臺語)的有沒有。有的是敏感體質的,經常什麼有的沒有附身的,那個叫業障鬼。第叁個就催眠體質的,常常會自我暗示,路過橋或者看到人家有什麼婚喪喜慶啊,就怕被閃到,這個會自我暗示的,這個叫催眠體質。他自我催眠,不管是自我催眠還是別人來跟你催眠,這叫催眠體質。這個都是邪定聚。這個邪定聚進去,可以訓練很多特異功能,包括幫人家治病,閩南話叫“辦事”,替人家辦事,行善,救人,那個都是乩童。靈媒的話是會通靈,跟其他的鬼神來交往的,通通叫邪定聚,它不是我們要的。常講這些的人叫怪力亂神,他會以為他就是真的,這個個叫敏感,過敏哪。修行人要修到這裡來,那你的書是都白讀了,比沒讀書的更糟糕。因為沒讀書的人他只是因為沒讀書,無知嘛,你讀了那麼多書還那麼無知喔,那你就白讀了嗎?要留意啊!這很重要,一個邪定聚。包括外道禪的禪定都屬於邪定,共外道禪嘛。第二個叫不定聚,不定聚叫枯木禪,枯木禪。坐在那裡,你再怎麼吵啊,他叁天叁夜不動,這枯木禪,這個叫不定聚。另外一個叫死心禪,枯木已寒嚴,山冬無暖氣,他已經都沒暖氣了,跟死人差不多了,雖然也會走動也會吃飯喔,但是這個叫做死心啊,心已經死了,這個叫不定,都不好的。因為不定聚的話,會受外緣的影響,行善行惡啊,他不一定,所以叫不定聚,我們要講的是正定聚。不入定是不能成就的,而入定不一定成就,因為有邪定有不定,那你要成就就必須要入正定,所以入正定很重要。那入正定才能成就,入正定要怎麼成就?就是知心在,見根在,這個才是修行真正要的功夫。那你要修到這個地方,開始看到真心的存在,那你就明心,見到善根的存在,這個叫見性,明心見性。

  所以破根本無明以後,我們明心見性,馬上就兌現。這個在我們這邊的定義它是要証初果的必備條件。很多人把它當作是偉大的成就,那差很多了。所以你在語言模式跟思惟模式上,你一定要跟你修法的上師取得一定的共識。你假如沒有這種共識,到處聽,道聽途說,人家怎麼指導你?這是第一步你把它當作最後一步,那當然講不通。同樣的,你假如在另外一個上師的指導之下,那邊講這是最後一步,那你又把它變成第一步,那你也講不通。所以你在哪個道場跟誰學,那對不起你只有在那邊跟誰學。你不要把那邊學的拿到這邊來,這叫搬弄是非。所以你在哪邊學,你就好好在那邊學,其他的,它只是加持。你在那邊學就在那邊學,有空有機會到這邊參學一下,並無不可。但是你不要把參學的拿回去那邊幹擾你的修學,那假如這樣的話,寧可不參,你要知道,寧可不參。因為這樣對你是一個大障礙,這個是我們在講修學的時候,你一定要注意。那麼透過這個部分,現在我講的是整個大概的過程,你要真能入定,開始經過觸功德調整,那麼你的身心會有變化,身心到達止於至善的時候,那你皮膚的光澤就是這樣自然照耀。如何達到這個部分,我們休息一下,等一下再跟各位再說明。

  

《藥師經行法 第叁講》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