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药师经行法 第三讲▪P2

  ..续本文上一页但是你假如在那个道场,没有共识,也就是没有共同的语言模式跟思惟模式,那你就会產生恐惧,所以这共识非常重要。现在很多人到处学那些杂讯,杂讯哪,你脑子裡头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互相打架,所以当你在这个地方学东西的时候,你会拿那个地方来否决这裡,然后你跑到这个地方来学的时候,又会拿这个地方的东西来否决这裡,所以这种人我们通常都不教。為什么不?你也不能跟他说我不教,因為你不慈悲,所以他说什么,我们都说对,对,因為啊你也只能讲对,你不能讲不对啊,因為你讲不对,他又有很多但是,可是,还有,不过,这东西会一直出来,所以你為了省事,都对,好,你讲的都对,这你要留意到。你真的要跟谁学,那你就有跟他学,建立你共同的语言模式跟共同的思惟模式。我跟各位讲,讲阿罗汉就好,阿罗汉在不同的宗派裡头他定义是不一样的,不一样的。那么在修法过程中,你说开悟这个东西,在我们来讲,是你要修之前必须要先开悟才能修,你要记得哦。

  在我们的宗派裡你先开悟再修,这叫悟后起修。你在别的地方不是修到最后开悟吗?那你就到那边修嘛。你先把这东西弄清楚。开悟以后入定,入定以后就要明心见性,这个基本条件先弄好,然后我们才正式修。那你,咦那明心见性不就结束了吗?你是结束了我们是才要开始啊。所以你在不同的宗派裡头跟不同的上师裡面,你在学什么是完全不一样的。你认為是终点了,我们才是起站而已啊。所以你在那边修,你要弄清楚,你不要把哪边搬来这裡,把这裡搬来那裡,那没办法修的。所以像这种状况,我们就说好,你都对,那你就去当佛祖,你不要来学,你自己当佛祖就好,那么多干嘛?这个叫做概念包。你有很多概念,像一大包,所以你一讲,他就不过,好,你跟解释完,但是,你跟他解释完,还有,再解释完,可是,他还没结束,你已经进棺材了。你别讲了,这种人无可药救。所以对於这些人我们是希望说,你要嘛就是佛教界的老油条,他就已经成為老油条了,因為他什么都懂,然后他什么都没用,因為他会互相打架,会互相打架。所以,白修,白修了。他不是在修行,他是反正閒著无聊,台湾一句话叫樱樱美代子,有的是宫本美代子喔,反正他没事,消耗时间,自己在那裡消磨消磨时间,就拿这个打那个,拿那个打这个,都是佛说的啊,佛说的都对啊!那我们不能跟他说不对,然后他又自圆其说,那像这种情况,我们一概是不管。那要告诉你的是,你要修学这个部分,从行法来讲,所有的说法通通不用,通通不用。因為在讲的那些东西,其实是一种什么?叫工程面。我跟你讲,那是工程面,也就平常你要有的知识,就像我们要盖一栋房子一样,你要盖房子?那你各种条件先弄好,先弄好,然后在画图的时候,这个叫做“工程面”,全部跟你弄清楚了,全部跟你弄清楚了。再来要施工才叫技术面。施工的时候是技术面。所以你平常,还没有开始之前,你工程面弄清楚就好。那每个理论什么弄清楚,但是你没有办法连接,因為你没经验你没办法连接,所以你常常会把屋顶拿来当地下室,地下室又抗到屋顶去,因為你分不清楚状况。你必须实践,确确实实去做,做了以后你才会发现,哦!原来,原来,原来,那这个才是我们所谓的你的实际获得,这各位要留意到这裡。

  现在我先跟各位谈这个在修行过程当中的几个状况。第一个,我们要开始修行之前,你实修之前,你个人的资料要全部做起来,这是我跟各位讲,佛教现代化的一个必然过程。现在有很多人,尤其在美国有两个地方,一个在Madison,一个在 Boston,有很多大学跟医学院裡头,跟很多所谓大喇嘛在合作,那么这些喇嘛去接受他的实验裡头,就开始有各种数据出来。我们不能说他不对,但我跟你讲,根本就不对。因為这个叫做样本错误,你找一个有成就的人来做实验,那个答案当然是那个答案,我们要的样本不是这样的样本。他要从凡夫开始,从凡夫开始,然后一直到他成就。因為你从成就来看,他的整体性跟你科学所取样的那些数据,科学取样的数据是非常有限。现在你就找这个人叫做法王,叫做活佛,叫做大喇嘛来做的,你就把他结论当作实际的数据,那你能说不对吗?对不对?因為他是法王啊!因為他是活佛啊!你敢说他不对吗?但是他一定不对嘛!因為这裡头犯了一个什么毛病啊?科学的客观化不存在,科学的客观化不存在。科学的客观化是它可以一再反复试验,而可以用在任何人身上的,来证明说他有没有成就。你现找这个人已经有成就的来做这个实验,那只是符合这个人的标準,不是符合所有的人的标準。所以我们要的是所有人的资料。因此只要进来我们开始正授行法的时候,那每一个人大概两部录影机对著,你打坐就两部录影机伺候你,这很简单。那么要打坐之前,各种身体检查先做一遍,然后打坐以后,再做一遍,有一些只要这几天完毕再做一个total就可以了。那还不止这些,你回去再继续做,三个月以后再做一次,半年以后再做一次,才能够看到你的变化。那这我们也只能用现在最简单最省事的,我们的构想还不只在道场裡头,两千个人,两千个人分两组。这两千个人基本上就是凡夫,进来,喔,那么先分,你要不要受五戒?好,不受五戒的一边,受五戒的一边,那不受五戒的,那你在外面就可以了,不一定进来。那么进来以后呢?他有一定的限制,我们就开始规范了。你每天的工作是什么?每天的功课是什么?然后呢过午不食,一日三餐,有这个区别的一组。知道吗?然后呢去比较这两组的变化。然后诵金刚经的一组,诵普门品的一组,那三个月以后看诵金刚经的有什么变化,普门品有什么变化。你要用这种情况来,你才知道修行的是什么。现在修行人都自己讲,我昨天做梦做到什么,我打坐看到什么,这个叫见鬼!都是你的境界,这些境界有什么用?你说师父这样对不对?师父当然对啊,怎么不对?因為你讲的嘛!但这些无意义的,无意义。真正要有的科学化的数据,现在根本就还没有做起来,因此很多人都喜欢问说我修行以后的结果,那是毫无意义的。

  现在我们在进行的还没有这些数据,我们计划要进行。它需要一段时间,我估计要用,最少两百年的时间来进行。要几万人那还不一定,那目前我们还没办法进行。唯一的就是从刚才讲我们这些实修的同修裡,他在正授行法的时候,开始第一次灌顶进行,第二次灌顶进行,第三次灌顶进行,有什么变化。我们从这个有限的样本裡头,来做研究,这是一个。所以各位要知道,你要想实修,成本还很高。两部录影机不是摆在那边就好了。因為你一打坐裡头,录影机的操作人员是比你更忙,比你更忙,但是你不知道。多少医学人员在做研究,你不知道。那要不要成本?大家只说,打坐就一个蒲团两个馒头要多少钱?那这样会开悟哦,那叫阿弥陀佛。这是不可能的!现在我要跟各位谈的不是这个部分,是你开始要打坐的时候,我们通常就打坐了。什么修法都可以,因為那是个媒介。我们在实际的过程裡发现,我们叫做“置心一处”。这参禪有三个条件,叫参禪金三角,你这三个条件必须要具备。从参禪来看的话我们是数息法,置心一处在风门,置心一处在风门。你对鼻息的出入要很清楚。第二个要放轻鬆,第三个对息出息入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三个条件叫参禪金三角。那假如你不是用数息法,用念佛号也可以。佛号要抓得住,你是持咒的,也不要紧,反正都是媒介,你持什么咒都可以,你不要持三字经就好,那你就持好,心裡要守得住。可是我们发现哪,真正进入状况要你置心一处的时候,原来数息法的会变念佛号,原来念佛会变成数息法,这就是你原来前行功课,前行功课你的方法就不对,就不对。你不要以為你怎样,没怎样啦,就是你弄错就对了,只是你一直以為你是很正确这样而已。所以我跟各位讲,修行这件事情假不得,你不要一直以為用你想的,我这样就对,就对是你讲的。你到那个实际状况起来的时候,就已经不是你所能控制的。我跟各位讲,那个置心一处在风门上,这很清楚,讲得很清楚啊。但是那个息出息入要清清楚楚的时候,你也知道息出息入很清楚,一到十没有问题,没有长短差,这一切都很好。可是当你要罩住它的时候,你会发现哪不是你想像的那种状况。当你一入定的时候你发现怎么奇怪跟我原来的完全不一样,因為原来的是你头壳裡面那一块,那一块豆花自己想的。可是进入生命领域裡头,那个境界產生的时候,就不是你想像的。这叫三昧境。你入三昧以后的境界出来,不是你大脑所能想像的,你不知道啊。所以我是跟各位讲,学佛啊,什么叫善根?就是那种憨憨的,草仔草仔的那种人,知道吗?叼地叼地(台语)的好修行。那个很聪明喔弯弯巧巧(台语)的,那没有办法,因為都是你想的,你进到裡面哪,你根本都糊了,都糊了。我刚才跟各位谈的这种状况是讲得很清楚了,有很多人进到那裡面哪,你是什么也搞不懂啊。哎,怎么修行入定以后会是这个样子?入定以后会是这个样子,是我讲的。其实你根本就不知道你入定,你只会说我有个境界怎么样。

  什么叫有个境界啊?是妄想呢?还是定境呢?你不知道。那你有没有入定,你并不懂啊。但是我们这裡首先告诉你,入定你要清清楚楚,不入定还不行,因為我们第一个开始就是要帮你破这个根本无明。破根本无明你必须先入定。然后入定以后要释放你被压抑的那些根性的能量要释放出来。这裡头就出问题。因為你的识性非常强,识性压抑著根性,所以根性的能量被压抑著。现在要把它给释放出去,是不是要把识性给拿掉?你识性不能拿掉能量不能释放,这裡头你的矛盾就產生了。当你要把识性拿掉的时候你会產生恐惧,会產生恐惧。再加上你有很多杂讯,你以為打坐就要怎么样,修法就要怎样,都你想的。当然你会说,…

《药师经行法 第三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