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不是我想的,是谁讲的,谁讲的?杂讯嘛!这裡跟你讲不是这样子。啊不是这样讲吗?阿就不是这样讲,你為什么拿来讲,為什么?杂讯太多,杂讯太多。所以你要在哪裡修啊,三缘念,缘念道场,缘念善知识,缘念法门。这个共识你一定要架构。假如这个共识没有架构,你拿了一大堆的乱七八糟的杂讯来,没办法教你。真的是跟各位讲,修行人最大的一个障碍就是这个地方。尤其那些很聪明的人,书读很多的,那是很糟糕的。其实这不会读书,他才会造成那种打仗的情况,叫知识战争。真正会读书的人,他读完以后,他销归自性了,平静了,没事了。但是你就是不会读书所以知识会起战争。这种人不是修行人,所以你要留意到这个问题。真正要修行的时候,你只有依止道场,依止善知识,依止法门,其他你别想,你跑再多道场都没有用,浪费你的生命。那么这个地方,跟各位谈到说要破根本无明,第一个要能入定,你自己要很清楚的入。要入定的时候他的要领,这个裡头有个前提,在指导之下,指导它有两个条件。
第一个就是护教史,你护持道场的歷史够不够,假如你护持这个道场,你跟这个道场不相应,那没有用。我只要求法,法是释迦摩尼佛的,你教我就好,没有用。因為你把法当知识,知识的话不用到道场来,到书店去买就可以了。到道场来不是这样,到道场来他要你护持的,你必须要能护持道场,这叫缘念道场。你要能够把道场当作你的家,是你生命的一部分,这才是重点。所以当你跑很多道场,除非你是比尔盖兹,那我就没办法,你可以护持很多道场,否则一般人,他护持不起,你一定要懂得这个。因為你对这道场有感情以后,这个行法你才能架构它的基地。行法从哪裡来?从善知识来,所以你一定要对这个善知识所讲的用词,语言模式,跟他的思惟模式一定要弄清楚。这叫三缘念,缘念道场,缘念善知识,缘念法门。他最主要是建立对这个法的一个共识,所以我们叫护教史。通常要四,五年以上,你才有办法建立起那个共识。在这个共识之下,你有共同的语言模式,行為模式跟思惟模式。那行法你才有办法推动,这工程面才有办法架构。工程面架构好,要进入技术面,那就快了。那时侯告诉你说放鬆,只有一个香板“叭”你就进去了。第二次以后,不用香板了,自己就可以入定。你就知道说我入定用这个方法可以入定,但是你现在没办法,你不知道那叫不叫入定,入定是怎么定义的,入定确实是跟翻盖子一样,就我们前面跟各位讲叫做象限转移。
我从这个身心世界,这个世间法界裡要转过去,转到净土法界裡面,那转到净土法界要怎么转。不是,这过程裡头有很多复杂的东西必须要检别掉。所以你没有共识,你要开这个们打不开,要入定进不去,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就算能够进去,你也会迷路,因為你没有工程面,所以进到裡面你不知道做什么?所以你再出来,你就一大堆的东西,这两个部分一定要有,一定要接受这个行法的指导。所以这前面的护教史,是叫做前面护教史,对道场建立共识,这个叫“资粮道”。第二个叫“修法史”,你自己修法,我们有四个部分,叫“四修法”,这个“四修法”是你的前行。技术面要进行的前行。所以我们到达这个标準以后,叫做“修行开始线”。修行要开始之前,你必须到达,工程面到达“净识”,“净识”就乾净了,也没有太多的那概念包。不过,但是,可是,还有,那个没有了,只是很单纯的,好,準备好了,可以上阵了。这个这个工程面,技术面参禪金三角架构起来了。所以这个时候正授行法,正式教你,一就坐就入定,一就坐就入定。那么一入定的时候就破根本无明。要破根本无明它有四个条件,第一个入定,这是前提,这个入定就要包括出定,你不要进去不出来呀,那麻烦了。你要不出来,可能要送医院了,因為你入定我们教你入定,出定也教你出定,所以这个整个过程裡,因為有前行所以你就很清楚了。第二个,入定以后就释放被压抑的根性能量,全部释放出去。因為这个时候你已经象限转移了,不用识性了,这已经都不用讲了。可是你假如是一个外来人,没有的话,你马上发生一个问题,你是一直识性在起作用,识性一直在起作用你是没办法入定的。所以这个门你敲不开,要不然就是敲开以后,你在裡面会恐惧,因為你识性夹进去了,而我们在这裡,识性是不带进去的。因為只有不用识性,你才能够入三昧,你用识性是不行。所以我们跟各位讲了一个结论,就是只有入三昧的三昧力能够改变你的业力,修行会改变命运就在这个地方。你要不入三昧你的命运改不了,因為你的业力是用识性去造作的,那你要改变你的业力,就是把识性丢掉,用三昧力去改造,关键是在这个地方。所以為什么叫三昧力,因為你要入三昧啊,三昧就是正定的意思。你要没有,没办法,所以我们在跟各位谈这个部分,你一定要注意这两个条件是必备的。因為你识性不用,所以你根性被压抑的能量就能释放出来,那么入定也好,这个释放根性能量也好,它都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
这个裡面有四个变数,我们讲这个修行叫“生命改造工程”,破根本无明是这个生命改造工程中的第一个方程式,这个方程式裡有四个变数。第一个就是入出定,第二个释放根性能量,第三个见根在,根随缘,第四个知心在,心不动。你要知道它有四个变数,一个方程式就有四个变数,你証初果以后,初果有初果的方程式,二果有二果的方程式,修行不是你讲的,怎么破?多少人问啊,破根本无明,师父怎么破根本无明?破,很简单,我常讲,拿鸡蛋丢地上,那个状况就叫破。破不是你讲的,你用知识讲怎么破?你讲我就知道,不是你知道,他是要你去做,知道的不算,做到才算。所以破根本无明它有一个过程,入定,出定是第一个,第二个是释放根性能量。释放到什么时候,这个都很清楚的,我们都有一定的标準。第三个你要知根在,善根的存在。善根怎么随缘而动,这就牧牛图,有没有,那个十牛图上面讲的过程,就是指这个。知心在,心这个是真心,心不动,因為这个时候的心你不能动,这是真心不能动,一动就是识性。那你要怎么接受这些训练,这就不是你讲我知道就好,知道没用。这个只有你入定以后才能谈这两个问题,你不入定,这两个问题没办法谈。所以我跟你讲,绝对没人跟你讲,因為你不入定,他也没入定,所以讲不到这裡。这是修行第一关,很简单,就这样,开悟了吧?多少人讲说,我修得怎么样,你修得怎么样,很简单,这是第一关。这裡还没有証初果,这四个条件都具备,破根本无明了,这四个条件都具备了,叫破根本无明,这个叫做入流了,我们叫上道了,証初果。在初果裡头,它还有一个工程在,你还没有到初果,我们不讲这些,因為现在第一个方程式的这个四个变数的工程就够你忙了,就够你忙了。那以我们这些老同修已经有这么长的护教史跟前行的修法史来讲,这个工作大概一到三年,这个方程式你才解得开。你要善根够,像兆仪,她就很快了,她一个忍可灌顶就进入状况了,她现在开始在调整,她很快会进入状况。為什么?因為她的前行功夫做得很好,她四个条件,两个条件没问题了,现在后面这两个条件,她入定以后如何去捕捉这个,这个就不容易了。
因為我们一般入定以后,唉哎,就像那个去植物园看的风景那么美一样,你就迷在那个风景裡头,这个一般来讲啊,就叫舒服禪。舒服禪的舒服坑,它一个洞啊让你掉下去啦,太舒服了。入定真的很舒服,所以古人叫做什么乐阿兰若,他在阿兰若都在修行啊,其实呢它叫做内守幽悠閒,他掉到那个舒服坑裡面去了,这就不对了。舒服坑还好,舒服坑修大福报,但是你不能吵他,你一吵他,嗔心起,他会起大嗔心啊,这个就很麻烦了。那么在这个地方,一般来讲啊,他们叫初禪,就入初禪定。它跟初禪定还没关係,这裡头它有几个问题我们要跟各位讲。他虽然入定啊,不一定入正定,因為入定有三个,一个叫邪定聚,一个叫不定聚,一个叫正定聚,我们要入的是正定聚。什么叫邪定聚呢?邪定聚就是有灵媒体质的,起乩(台语)的有没有。有的是敏感体质的,经常什么有的没有附身的,那个叫业障鬼。第三个就催眠体质的,常常会自我暗示,路过桥或者看到人家有什么婚丧喜庆啊,就怕被闪到,这个会自我暗示的,这个叫催眠体质。他自我催眠,不管是自我催眠还是别人来跟你催眠,这叫催眠体质。这个都是邪定聚。这个邪定聚进去,可以训练很多特异功能,包括帮人家治病,闽南话叫“办事”,替人家办事,行善,救人,那个都是乩童。灵媒的话是会通灵,跟其他的鬼神来交往的,通通叫邪定聚,它不是我们要的。常讲这些的人叫怪力乱神,他会以為他就是真的,这个个叫敏感,过敏哪。修行人要修到这裡来,那你的书是都白读了,比没读书的更糟糕。因為没读书的人他只是因為没读书,无知嘛,你读了那么多书还那么无知喔,那你就白读了吗?要留意啊!这很重要,一个邪定聚。包括外道禪的禪定都属於邪定,共外道禪嘛。第二个叫不定聚,不定聚叫枯木禪,枯木禪。坐在那裡,你再怎么吵啊,他三天三夜不动,这枯木禪,这个叫不定聚。另外一个叫死心禪,枯木已寒严,山冬无暖气,他已经都没暖气了,跟死人差不多了,虽然也会走动也会吃饭喔,但是这个叫做死心啊,心已经死了,这个叫不定,都不好的。因為不定聚的话,会受外缘的影响,行善行恶啊,他不一定,所以叫不定聚,我们要讲的是正定聚。不入定是不能成就的,而入定不一定成就,因為有邪定有不定,那你要成就就必须要入正定,所以入正定很重要。那入正定才能成就,入正定要怎么成就?就是知心在,见根在,这个才是修行真正要的功夫。那你要修到这个地方,开始看到真心的存在,那你就明心,见到善根的存在,这个叫见性,明心见性。
所以破根本无明以后,我们明心见性,马上就兑现。这个在我们这边的定义它是要証初果的必备条件。很多人把它当作是伟大的成就,那差很多了。所以你在语言模式跟思惟模式上,你一定要跟你修法的上师取得一定的共识。你假如没有这种共识,到处听,道听途说,人家怎么指导你?这是第一步你把它当作最后一步,那当然讲不通。同样的,你假如在另外一个上师的指导之下,那边讲这是最后一步,那你又把它变成第一步,那你也讲不通。所以你在哪个道场跟谁学,那对不起你只有在那边跟谁学。你不要把那边学的拿到这边来,这叫搬弄是非。所以你在哪边学,你就好好在那边学,其他的,它只是加持。你在那边学就在那边学,有空有机会到这边参学一下,并无不可。但是你不要把参学的拿回去那边干扰你的修学,那假如这样的话,寧可不参,你要知道,寧可不参。因為这样对你是一个大障碍,这个是我们在讲修学的时候,你一定要注意。那么透过这个部分,现在我讲的是整个大概的过程,你要真能入定,开始经过触功德调整,那么你的身心会有变化,身心到达止於至善的时候,那你皮肤的光泽就是这样自然照耀。如何达到这个部分,我们休息一下,等一下再跟各位再说明。
《药师经行法 第三讲》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