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華嚴禅行法--《禅修前行》第十一集▪P3

  ..續本文上一頁切覺,使外邪不侵謂之守,這個十方一切覺,來自四面八方,各種覺知我們都要守護好,不要被外邪來侵淩,這個外邪是什麼,七情五欲叫外邪,這些東西看了,我會覺悟,我就開始要守護,令其覺悟,不要說,這個冷氣真好啊,就跑到冷氣那邊去了,對不對,那個覺知消失了,那你感受到冷氣的享受,有沒有,那就是身根的觸塵影響了你,舒服啊,你就跑掉了,給你舒服不是給你跑掉啊,給你舒服跟給你跑掉是不一樣的。所以給你舒服以後,你應該要沈著下來,這個叫做使外邪不侵,那如何守護他,那你自己要去守,這個師父只能教到這裏啊,師父不可能替你守啊,意者覺彼無爲爲是謂之意,你要能夠知道無爲是什麼,你要覺知到,然後肯定他,我們也知道無爲是對的,可是無爲是什麼你都沒有感受啊,什麼叫無爲,你除了無爲這兩個字以外,無爲叫什麼你不知道,那不是叫無爲,認識無爲這兩個字沒有用。

  

就好像你都認識李登輝,當然認識啊,李登輝那叁個字我認識,那你跟李登輝根本沒有關系嘛,對不對,總統認不認識,認識啊,總共才認識總統那兩個字,總統那兩個字誰也認識,你認識我也認識,問題是總統是什麼東西你知道嗎,總統是什麼東西你知道嗎?那你就不知道了,所以不能叫做認識,你要認識總統不是認識總統那兩個字,也不是認識總統那個人,是總統這一個東西,他是什麼東西啊,他坐在那裏,萬人之上,無人之下,他最高嘛,對不對,最高,再高也不過四年,然後又要一番拜托拜托,萬一不幸又讓他通過,他又再四年。他那最高的頂多再八年,這樣而已。那在這八年之內,他的這個所謂總統是在做什麼,但是你要知道,總統這個生命,總統的這個生命是無限的。

  

你要知道啊,總統這個生命是無限的。你了解嗎,我講這句話你知道嗎,就像我們講我們的生命是無限的一樣,蔣中正當總統,那麼總統的生命是以蔣中正的像顯現出來,蔣經國當總統,那麼總統是以蔣經國的像顯現出來,現在李登輝當總統,那總統的生命是以李登輝的像現出來,總統的生命一直存在呀,他的相一直改呀,你體會的出來嗎,現在你想想看,你的生命也是一樣,你的生命一直存在,現在的你是以這個相出來,對不對,你前一個相呢你記不起來了,下一個相你不知道,所以生滅是永恒的,現在你這個相只是這樣顯現而已,這個相因緣盡了就不見了,你知道嗎,明年在選總統以後啊,誰呀,他會長成什麼相你會知道嗎,現在你不知道,但是保證明年5月20號以後,那個總統的像就出來了,但是總統的生命還是一樣,他不因爲他的相改變他就變了,他的生命一樣,現在各位每一個生命都一樣,能不能去體會,我也不知道,我講那麼多,你聽有還是聽無,反正我是講的很清楚了,不過語言表達我就不知道你聽懂聽不懂了,而事實是這個狀況。生命的價值跟意義在這裏呀,所以我們這輩子在做什麼不是努力的使這一生呀,這一生沒有用,這一生只是個相啊,因緣一過了就換新的來了,你這一輩子要做的是給下一輩子的因緣做好一點,是不是這樣,這是最少凡夫也可以做到這一點,我們修行人就不是了,原來的生命是橫的,躺在這個地方,現在修行以後生命豎的,走出去了,這個叫出叁界嘛,你能夠把你的生命品質改變,讓你的生命品質提升,超越,這才有可能橫出叁界,這是修行的意義呀,那這世間人,那倒未必如此,他也不一定如此,所以要懂得我們是在做什麼。

  

下面他講,守意中有四樂,知要樂,知法樂,知止樂,知可樂,很有意思啊,還有可樂啊,是守意的四樂,你要知道你要追求快樂,這當然不是我們一般講的這麼粗的快樂了,這個樂是比喜來的微細,喜叫喜悅,喜悅已經很粗了,樂,樂支比喜支更細,那麼我們要追求那個樂,這個是要,要是指那個意思追求,我知道所以我要,那你假如不要樂,你就不會修行了,對不對,就是因爲你要樂,要離苦得樂嘛,離苦得樂的得就是要樂,那麼因爲要樂,所以我們知道要法樂,法樂這部分不是七情五欲的樂,是不一樣,然後呢知止樂,定中的樂,叫止樂,不是在那邊澎恰恰澎恰恰那個樂哈,那個是七情五欲的樂,不一樣,跟我們講的定中所産生的樂不同,知可樂,有哪些可樂哪些不可樂,我們行者不可能都不樂的,但是呢,絕對不是七情五欲六根接觸六塵的樂,絕對不是,他從法樂從定樂當中所産生的,那個才叫可樂,非,不是這個範圍裏面的,我們不要,必須要放棄要遠離,行者要有這種覺知的能力呀。你不要到那邊看一看,“哎呀,不要,我想這一次不算了,這一次不算了” 那你犯了,就不行了,你要有那種意志力,那才叫做修行,

  

這裏呀,我們提供給各位做一個參考,修大法的人,接觸殊勝道場或殊勝法門的人啊,我們都很贊歎,對不對,那麼套用密法來講,金剛乘,我們顯教像華嚴叫一佛乘,都是最高境界的,你能聽聞那他是很殊勝的,這種喜悅這種福報這種功德是不可思議,號稱第一呀,但是你要知道你要是在這當中,犯了,犯了,那就是金剛地獄,就是阿鼻地獄,對不對,看起來就兩個極端啊,你說我到道場來很好,道場來很好絕對沒有錯,嗯,看看有沒有女人,撲一只哦,我告訴你,那個電梯加直升機直接下金剛地獄,不要想說,都沒有人知道,我告訴你,閻羅王就在那邊等,又一只來了,你要特別留意這種狀況,這當中絕對不容許幹犯法紀,這因果戒律,戒律因果是非常嚴謹的,你在世間呐,那還無所謂,因爲世間法律准許嘛,准許你去做,那不算犯的,有的話那大概也是你習氣不好嘛,可是在這清淨的地方,絕對嚴格禁止的時候,那你還想要試試看,那你看看,是不是,你所犯的那是嚴重的,所以他這個地方知可樂跟不可樂的地方,你一定要嚴格區別出來,不要把世間一般七情五欲的東西那種觀念跟標准帶到這個地方來,在這裏講的,絕對是絕對的標准,你要認爲不要緊啊,人嘛,都是人,人呐,不一樣,我們家裏的設備跟這裏就不同,怎麼會是人,對不對,所以跟你講說來到這裏的個個是菩薩,你還帶著羅刹的心進入菩薩的地方,那你就應該要降伏了,假如還起妄念,想要造業的話,那不得了,這裏面多少護法神將,那麼你要留意呀,這是我們在前面這個地方提供給各位做參考的,因爲我們不要把他當做,因爲是講這個定法,那其他無關,其他都是助道資糧,那些助道資糧你沒有的話,這定功你修的再好都沒用,那已經變成邪魔外道了。下面有這個安般跟守意的關系,這個也是一種修行上面可供大家參考的一個部分,那麼這一次我寫那個禅修手冊,那後面有一些綜合探討的資料,我沒有把他附上去,一方面我是想說這個地方都有了,那我們在實修主要是進入初禅定,所以這個後面的部分綜合的我就沒有再給他附上去了,那給各位做參考。

  

行息爲隨數,得息不相隨,不爲守意,相隨時,爲隨念,得相隨不止,不爲守意,止時爲隨念,得止不修觀,不爲守意,觀時爲隨淨,得觀不修還,不爲守意,還時爲隨意,得觀不修靜,不爲守意,靜時爲隨道,或隨行,得淨複淨,淨亦淨,乃爲守意。這個這樣看,你看懂不懂,你要慢慢看了,可以告訴各位這個六妙門,六個步驟是連在一起的,你第一個步驟做完了,那你要做第二個步驟,你不能停,你說,哎,我修到第叁個就好了,那這個不算,這個叫做會溜回去,溜回去知道嗎,以前打幫浦打水,水一直打打打,打到最高,你再壓下去,水就出來了,那你不壓的時候那個水還是會降回去,這有很多小孩子很費力一直打水啊,水就始終打不出來,因爲最後一下子要壓下去,他已經沒力了,他一停的話又降回去了,這個就是跟這種情況一樣,我們很多人想學數息法,學到第一個階段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完成了,再第二個階段想想第一個階段那麼辛苦,啊我修到這裏就好了,叁個月以後再來的時候,又要從頭來,因爲會縮回去哦,所以你不能夠這樣子,像鑽木取火一樣,你不要說鑽到現在很累啊,流汗流這麼多,我去洗個澡再來,你看看,洗個澡再來你還要從頭再來,所以在這個時候一定要一口氣把他貫穿,所以剛開始我們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練,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練,你練到完成的時候,從數法入馬上就要到淨法去了,這樣的你才有可能入初禅定,你不要在這個當中想要停止,這樣不好,我們這裏修法是很完整的一套。

  

我們再看下面的說明,己念息,則惡不生,複數者,進一步修數息,爲共遮意,共遮,即善惡皆不生之意,又謂息有長短,遮是長短之意也,這裏是講長短息,我們跟各位講這個傳統是這樣講,我們爲什麼會有長息呢,長息就是你靜坐的時候是長息,運動的時候就短息,那你要是真的這種息訓練完成以後,即使在運動中那你也是長息,知道嗎,我們現在還沒有受訓,你會發現,你稍微運動一下呼吸就很急促,這叫短息,那靜坐下來呼吸可以拉長,其實只長一點點了,這種長短息你要感覺的出來,要感覺的很清楚。你去注意看看,爲什麼中國的太極拳,中國的拳道動作都很慢,那個慢是維持他的鼻息還是長息,你知道嗎,打太極拳的人,你叫他去跑百米,我告訴你他也會很喘,你知道嗎,假如真的太極拳修成了,去跑百米又不會喘,那已經不是人了,你知道嗎,他跑一百米,4.6秒結果他不會喘,你想想看,他跑起來是不是等于在飛的一樣,對不對,他一個呼吸就夠了,所以他已經不是人了,所以我們只要是人,你那種激烈運動你一定會喘,那你要是真的修到可以不喘,不要跟你講了,因爲你不是人了,你要了解這種狀況啊,所以我們講的長短息其實是動靜之間,坐禅長息,你這行禅短息,所以坐香的時候鼻息會很長,這應該的,應該要這樣訓才對的,那你在行香的時候,那當然就是短息嘛,那你要看得出這個變化,對身體的影響,不隨六衰故,即不修隨法,則色等六塵,能壞真性,故行相隨,爲欲離六衰行,即修隨法能離六塵之境,而不壞真性。

  

止爲欲卻六衰行,觀爲欲斷六衰行,還爲欲不受六衰行,淨則爲欲滅六衰行,六衰行已滅盡,變隨道也。換言之,能斷六塵所染之行,則可隨道入究竟位。這斷六塵所染,就是六衰行,能夠斷除的話,那你就成就了,所以我們在修六法的時候,最主要的是欲望,我們六塵的欲望要全斷,妄想要止卻,所以七情五欲跟妄念,同時要把他完成掉,你才能夠入初禅定,而守意之意即在要止惡,即止六塵之惡行,然惡亦可守,亦可不守,何以故,惡若已盡,當不複守也,行者知道嗎,這個惡是六塵的境界,你能不能盡,能盡這個六塵的境界就可以了,那你換句話說這個六妙門所修,就這麼兩個,身不起欲望,心不起妄念,就這麼簡單,這個心不起念,知道嗎,心不起念是什麼,無念,無念成就了沒,色界啊,對不對,你要真的無念,連隨相的那個部分都滅除掉,那你要成就以後再講,否則我們現在在講無念,都是指正念而已,不是無念,都是指正念,你有正念可依循,有正念可精進,那真正講大乘禅法所講的那種無念的境界,他是無功用行的境界,他無念也能做,就像孔子講的隨心所欲不逾矩,他有行啊,但是行不犯規矩。我們有行啊,一行就犯規矩,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的念通常是欲界的,不是色界的,這種情況不一樣,好今天我們就講到這個地方。

  

《華嚴禅行法--《禅修前行》第十一集》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