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河口回來的魚就是那種魚,他遊得出去,他遊得回來,所以那種魚非常有名,好魚,各位你是什麼魚?魚腥公是嗎,所以你還是乖乖的,嚴持佛戒,不要說師父要傳戒我當做沒聽到,等他傳完戒以後我再來,人家問到說,我不知道。你最好是好好的嚴持佛戒,在家衆在菩薩戒中,出家衆在叁聚淨戒中,你好好的把這個佛戒持好,那麼一切心靈工程,所有的行法那你都容易成就,雖然管製比較遠,但是大家可以好好的去完成你的生命工程。
“ 是故于修定之前,總該于佛製之“五戒、八戒、菩薩戒”中,依其律製,隨佛勝義,善持“四種清淨明誨””是四個根本戒,酒戒是遮戒,所以我們不列爲清淨明誨。“不可持惡戒,亦不可無戒。”什麼狗戒啊,雞戒啊,那都是惡戒,有的人終身不開口,禁語不是這樣禁法,有的終身不理發,那你去清朝裏面出生吧,你不要在這個時候出身嘛,還有那個終身不剪指甲,指甲一斷,他說他犯戒了,那叫做莫名其妙戒,那不管他,那外道有外道戒,我們不管那麼多,那你在佛戒中,我想佛戒不會那麼無理,他是很可行的。只是你沒有耐性持這樣而已,所以不可以持惡戒也不可以無戒,“方是菩提道上,善修“定學、慧學”之人”。要修慧修定之前,先持戒。這個部分我們簡單的跟各位講到這裏,那個別的部分就不談了,總說的部分,我想這樣子應該來講很完整啦。這一篇文章可以做爲戒學的序言。我不知道那一天怎麼寫的,反正給你做參考。
其次我們看調和,“調和有二意,一則外調,二則內調”,這個是比較,我們講的,從古文的立場來講。“外調者,謂調飲食睡眠,起居生活及心念習氣等”。“內調者,謂調身、調息、調心等。”
第一個先看外調,就外調而論,還可以分二,第一,日常生活習慣的調理,所以我們前面講外調所講的飲食睡眠起居生活大概沒有問題了,他包括心念習氣,那就比較微細的部分了。所以我們第一個先看,這個日常生活習慣的調理。
“與日常生活習慣中, 所欲調的,如素食,寡欲,盡責、承擔”,這個都是,不要我現在要修行啊,那工作給你做啊,對不起師父來了要講經,那今天煮飯你們自己處理。那你這種媽媽不叫佛弟子,你要來聽經,那你就要把家裏打理好。人再來聽經。當先生的也是一樣,師父說要講經了,我要去聽經了,那你們孩子乖乖,你回家的時候,警察留話說,叫你到警察局來帶小孩回去。那你這種爸爸,這個叫什麼佛弟子嗎?你想想看,做我們該做的你還是要做好。這個叫盡責承擔。這邊的工作也是一樣,大家都一樣,不只說你在家人出家人,同住行政人員都一樣,不但要工作,又要聽經聞法,不但要聽經聞法又要工作。又要修行,那你在這個當中如何把他弄圓滿,我們常跟各位講,你在佛門中做事福報很大,你知道嗎,因爲你做事佛陀替你負責。你弄失敗了,人家笑你也笑佛,你搞清楚啊,你看,有夠叁寶的,你把事情打砸了,叁寶替你負責,真的是,有夠叁寶。
這裏有幾個問題你弄清楚,吃素你知道什麼意思嗎?不是吃草,爲什麼叫吃素不叫吃菜,我根本不要講,你自己去參好了。弄得很好吃來吃不叫吃素,素菜餐廳有一桌兩萬塊,那個叫吃什麼?那個叫吃花菜,花菜不是椰菜,不是青椰菜那個花菜,這個已經不叫吃素了,吃素火腿,還有什麼素火腿嘛,吃素就吃素,吃火腿就吃火腿,沒有什麼素火腿,吃素火腿的不叫吃素,那叫沒有吃肉而已,基本上不叫吃素,所以吃素火腿的人沒有功德,還是貪吃,一餐兩萬塊吃下來,那只是沒有跟那些動物結惡緣而已,基本上還是犯貪戒,還是貪心,搞清楚,這個再講下去會氣死人,不講了。
像“不抽煙,不喝酒,飲食不要酸辣”,太刺激的東西,要有點口味使你好進食,這個沒有錯,但是,不要太油太膩那些東西,所謂“太”字加在上面都不對,都不好,這要注意去調節。
“起居要正常,睡無定時、又無節製等,皆忌”。(你要知道中國文字的標點符號是有意義的,你不要亂點,亂點就通通弄錯了),又生活不正常,暴飲暴食,通宵打牌,或常思淫欲,暴力傾向,暴力傾向就是嗔心重的人啊,不正思維就是愚癡的人,這種心念都屬于不堪成器的範圍。你以這樣的心念,縱經塵劫,精進行道,猶如煮砂,欲求佳馔,無有是處。
先把這些心念先調好,要不然就七天不吃飯,美其名曰斷食,然後呢,一吃又要暴飲暴食,那你說,像這種情況,飲食都不正常了,你怎麼修行啊?這個都沒有辦法的,都沒有辦法修行,你再怎麼修行都沒有用,修到最後都變怪胎了,怪胎知道嗎?你自己去想好了。
所以我們起居先正常,睡眠要正常,飲食要有節製。要修行禅定那才有可能,不要認真起來叁天不睡,一放下來,一睡就叁天,那要修什麼?那修睡禅呢,這個不行,所以基本上把他弄好。剛才講的這些情況,你要慢慢的去調,尤其有那種生活起居不正常的人,那更要留意,並不是說一定要調好你的生活習慣,工作習慣可能比較特殊,那特殊的情況之下你要怎麼調,這個調有一個標准,就是使你的心性能夠穩定,那個呼吸要能夠正常,那你才有可能進行,要不然你沒有辦法進行。
“今行者即已求道,入道,行道”,換句話說,你已經發了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要修行的話,則宜常思相具足,念具足,而不宜邪思,邪行、邪慮,否則,枉受一番殊勝因緣的法宴。”這個外調當中,日常生活當中的這種調理,希望各位還是要注意,不要有那一些不正常的生活狀況,那麼又來打坐禅修,結果回去以後就猛吹牛啊。
我在大學的時候有個同學,他很厲害,他回到我們系上來,他就講他的電機,回到臺大電機宿舍裏頭去,他僑生,他住到臺大的電機宿舍裏面,就跟他們講經濟理論,弄到最後,修理電燈就被電到,他電機嘛,然後一作生意就虧錢,反正華僑有錢,那個時候我們讀書的時候,華僑有錢,現在華僑是沒錢了,現在臺灣人比華僑更有錢,像這一種情況,兩頭不專精沒有用,現在我們學佛人,參禅打坐的人,常常把他當做交際應酬,閑談的一個談資,談話的資糧,那叫大頭鬼,那不是真的實修,真的實修不是把修行的東西拿去跟人家做談話的資糧,這個你要弄清楚。這是我們今天跟各位談的部分,我們今天講到這個地方,明天再繼續談後面的部分。
《華嚴禅行法--《禅修前行》第四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