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雲繼夢和上講經
華嚴禅行法----《禅修前行》第五集
我們今天再看21頁,就外調的部分,我們來看看“臨坐之前的注意事項”。
“修定的基本功夫是身要穩,息要暢,心要定,這個是叁個要項”,我們在修行當中,身、息、心這叁個要調好。大家要知道,這叁個要合一,不是單獨的,這叁個是一致的,現在你這樣看,你看不出來,告訴各位,身、息、心叁者合一,那就是法報化一體的意思,法身,化身,報身合一的一種狀況,現在我們是凡夫啊,看這些文字你也看不懂了。所以我們就說這叁個要項是我們修行的一個功夫。
“故行者與臨坐之前應知,此會之時,不宜有令身躁之要件。譬如,吃的太飽,喝太多的水,吃太油膩的東西,太甜,太鹹等等,足以影響身體狀況的情形”。現在人麻煩在哪裏呀,你看這些就知道了。那以前沒有這些東西。
“又如吃冰”,剛剛吃了一桶冰淇淋,你現在一坐下去,那你就會很好看,那會要你好看,“吃補的東西,或者吃涼的,吃泄的東西,都太寒了,不是冰那種寒,是食物的那個寒,“皆應知其宜忌”,不是都不能吃,但是你不能吃太多。我們吃素的人怎麼補,大概沒有什麼好補的了,吃葷的可能剛剛補了一只當歸雞,當歸鴨來的,那就不一樣了,那影響就很大,我們比較沒有補的情況,但是你吃的太寒,太涼的東西都會有影響。
“其衣服寬窄,厚薄冷暖之宜忌亦應知”。“又光線,通風亦應知所調整”。這些我都只是跟你提一下,那你自己要能夠了解,你不要坐在風口,這個當然是大家都知道,光線不要太強烈,這個都是我們所應該注意的。
“其次如暖身運動,拉拉筋骨了,深呼吸等等了,或者熏香禮佛恭敬唱贊等等,都是一個此一時代中,個人主義,自我主義,本位主義的習氣下,行者更需要進行的謙下心,虔誠心,若有傲慢心,則定力不克矣!”這個都是自己應該要注意的,這些我們是很簡單的跟你提一下,但是這裏面的範圍很廣,我在這裏跟各位提出來,是希望大家能夠自己提醒自己,這個身、心、息叁者,自己一定要能夠調好,那麼要調好他,那麼周遭的就很重要。大家來聽經,那可能匆匆忙忙的跑進來,那麼坐下來那沒有關系,因爲這個時候,你內心的浮動不安等等,對你的影響你本身還看不到。
因爲我們靜坐,那時候在運作的是很微細很微細的工程,你息入息出之間,要照顧的很好,所以對于你自己身體上的一些突發狀況,那就影響很大,平常你不感覺到怎麼樣,但是在這個地方他都可能發生這個問題。有些人吃了以後,人家一坐下來,他猛打嗝,那你想你在打嗝,你怎麼進入狀況呢?你說,你這樣打嗝你的息就會很順嗎?那是絕不可能的事,但是這種情況卻會發生,所以我們自己應該要知道。這都是有關的事,平常我們比較少注意到,但是你在這個地方一定要好好的處理好,尤其是要坐之前的暖身運動。這個一定要有,就坐了以後要先來個深呼吸,那你在家裏的話那你可以先點香禮佛,假如還有唱贊等等,那也可以,但是他這個地方他不宜太長,這都是針對我們現在的習氣所作的一種調整。尤其那剛強難化的心更需要注意。這是外調的部分。
其次是內調,“內調分叁,就相上來講,有調身,調息,調心這叁個,然就行,這個行上的行,不是這個,行上言,這個行啊,就行法本身來講,則有入相,住相,出相這叁相,有這叁者。
“行者與臨坐前的外境一一調善,此時欲以入禅時,須善安身所得。今略言如下。
第一入相,入就是要進入了,也就是正身端坐。
“初欲入禅者,先“調身”,調身先依“毗盧遮那七支坐相”,前面的那些都准備好了,心裏、身體,各種狀況都准備好了,現在呢,就正式坐的時候。
第一個:“結跏趺坐”。七個部分一個一個要自己調好,“雙盤,單盤,或金剛坐皆可”。我們基本上跟大家要求的是雙盤了,要不然單盤也可以,金剛坐也一樣,不管什麼,這個你先坐好,這個詳細的部分,我們後面還會再講。
第二個“雙手結定印”。定印是指這個樣子,這兩個手掌相疊,這個地方,很多人是把他說成這個樣子,不是,這個拇指中間是平的,這兩邊是平的,輕輕一碰就好,也不要擠成這個樣子。什麼怪狀都有。這樣子就好,然後你要彌陀定印也可以,不過我們基本上是要求你這樣子。那麼,這個右手在上還是左手在上呢?我想都隨你自己看著辦就好,我沒有要求到那麼詳細,那有的人說,到底是放這個樣子還是放這個樣子,那看你的拇指長度了,這個只要平平的相碰就好了,那麼你這個指頭會跑到哪裏去,你這樣他就變這個樣子了,他是平行的,不是平行,他一定有他一定的位置,你注意,這個拇指兩個中心相拄,這個樣子叫吉祥拄了,提手旁一個主,中心相拄,這樣一碰就好了,你不要擠到,等一下起來這個指甲怎麼掉了,也沒有人叫你那麼用力啊,輕輕的一碰就好了,不要太用力,你不要表示你很精進,輕輕的一碰,這個雙手是放這。那麼放下來的時候,放在這個鼠蹊、骨間,這個手是放這樣,你不要這樣擡著,也沒有人叫你這樣坐著,那坐兩個鍾頭下來你就知道他肩膀可以丟掉了。這個輕輕的放下,很自然的下垂,很自然的情況,你不要那麼緊張的那個樣子,沒有人叫你虐待自己,輕輕的。
頭要正,頭正就不歪,那麼這個時候一個重點就是收下颚,下颚一拉回來你就正了。不說變成這個樣子,這樣你一定在打妄想,像李登輝一樣,這個收下颚,不要讓他翹起來,變成扈鬥,收過來,頭固然是要正,不偏左,不偏右,你就把這個收回來。
脊要直,脊是脊椎,要直,肩要平,勁要正,這叁個是連在一起,要不然你就會成爲十字行了,肩膀是橫的,脊椎是正的,這個眼平視,眼向前平視,不要向上,不要向下,有的是這樣坐的,那也不行。叫你收下颚沒有叫你把眼睛向下看,收下鄂,眼是向前平視,這個時候你眼簾要不要關起來,那隨你,但是,眼睛睜的很大,大概比較容易打妄想,全部閉起來,比較容易昏沈,那你認爲要怎麼拿捏好,那就自己看著辦,只告訴你眼睛向前平視。那在這個地方,大家打坐的時候,都一個人接一個人,你就注視前面那個人的這個領子的地方,我們一般來講,你平坐的話,眼睛看前面,應該在叁公尺遠的地方,地板。那因爲大家都坐的很近,所以你應該是看到他領子的地方,而不是看到他後腦袋那個地方,那這樣的話就表示你們坐的太近了。
舌抵齒龈,這個舌抵上颚跟牙齒,舌頭在下面,要稍微擡高一下,頂著上面牙齒的牙龈那個地方,也是輕輕的,你不要硬是要舌頭在那邊,在裏面運動。
第七,“雙腿跟臀部成叁角點”。這個屁股坐下來你可以墊高,不管單盤雙盤還是金剛坐都不要緊,但是這兩腿跟屁股是成一個叁角點,這樣坐才會穩。你假如只是坐秀一下,那沒有關系,那兩點就可以穩住了,那你這個地方,尤其單盤的要注意,單盤,把一個腿放在另一個腿上的時候,那一腿放在上面的那一腿常常會懸空,懸空你一坐久了,你開始在注意鼻息的時候,你會忘了身體,忘了身體稍微不小心,你不要看說我才差一寸而已,到時候只要差0.5公分,這個腿突然間有一個震一下,那0.5公分可能就是百丈深坑。你會嚇一跳,好像掉下去的那種感覺,我告訴你,當你嚇起來,那真的是嚇起來了,你一定要去留意到這一點,看起來是只有0.5公分那麼一點點而已,可是當你身體突然間這樣子,有一個那種感覺的時候,那你的腦部神經那種震撼,會非常的大,所以這一點自己要先調好,這個叁角點是很重要的,我們叫做毗盧遮那七支坐相。簡單的跟各位談一下,後面,我們會再講。
“如此坐相,能令身安穩,久久無妨。坐正之後,次當寬解衣帶”,你坐好了以後,打皮帶的要把他放松,“不得令其坐中松脫”。那麼坐一坐褲子掉下來,這個要留意。“女衆戴胸罩”應該要把他放松,不宜束的太緊。“欲坐禅時,所著內褲,不宜緊身。”這個你都要留意啊,坐在那邊,等一下這邊搖一搖,那邊松緊帶拉一下,那就表示你都穿的太緊了。
“其次當正身檢查,先當手足自按摩”,你們要坐的時候,現在坐好了,七支坐相,衣服大概都調好的時候,那麼這個手腳自己要稍微按一下,要坐之前才要按一下,你們下坐之前,更需要按摩,一定要讓這個,尤其膝蓋的地方一定要去按摩一下,當然你認爲要按摩多久,你自己看著辦,有的人筋骨僵化,有的呢,他的柔軟度很高,那你稍微動一下就可以,但是不管怎麼樣,自己一定要調好。
“搓擦于關節處十余下”這個大致上看看就好,“後挺動全身肢體與關節,脊骨,然後挺正”這裏面大概最重要的身體要這樣移一下,你自己調一下,這個肩膀稍微動一下,然後放下來,那麼我們巡堂的師父會跟你調整一下,有些人他平常就有那種職業性的慣性的歪一邊,那你自己不知道,你不調他不歪,你越調他越歪,一坐好就這樣了,人家說把這個調正,你調來調去都是這個樣子,那就沒有辦法…
《華嚴禅行法--《禅修前行》第五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