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華嚴禅行法--《禅修前行》第一集

  

海雲繼夢和上講經

  

華嚴禅行法----《禅修前行》第一集

  

邁向佛陀的境界,這一次訓練,我們是從凡夫到達悉達多太子在菩提樹下的這個境界,他是怎麼成就的,現在我們站在一個行者的立場,要想了解一個修行者怎麼樣子從凡夫透過,那個殊勝,不可思議的境界,他需要具備哪些條件,他需要進行哪些工程,那麼對于兩千多年前的悉達多太子來講,他當初是怎麼成就的,我們現在可以說非常的茫然,那麼大家又很期望,更希望能夠很快的擁有像他一樣的成就,可是我們也確確實實的看到,大家都很認真,但是在很辛苦的情況之下,幾乎沒有辦法成就,所以非常的懊惱,我們現在首先要先跟各位重構,重新建構釋迦摩尼佛當時他的環境跟背景,讓我們能夠真正的體會到,他的時代,他是怎麼進行的。在他的時代裏頭,社會普遍存在者修行的風氣,就像我們今天臺灣社會,普遍存在著暴力的風氣跟賺錢的風氣一樣,他有著一股風氣存在,在臺灣的這股暴力風氣,我們姑且不論,但是臺灣這一股積極賺錢的風氣,事實上不能夠說全部都錯,那是世間人的一種用心的方法,但是,在兩千五百年乃至叁千年前的時代,悉達多太子當時的社會環境是普遍存在著那一種精進修行的風氣,所以現在你可以看到有很多人賺錢賺到錢,成爲大富翁,那麼就像悉達多太子當時認真修行以後,而有大解脫大成就的情況一樣,你在腦子裏頭就是不能夠說,當時只有一個人賺到錢,那你就弄錯了。在悉達多太子的時代裏頭,不是只有他一個人成就而已,就像我們這個時代裏頭,也不能夠老是說只有王永慶賺到錢一樣,跟他一樣賺到錢的人那還很多,所以,你想要賺錢不是你的想法,你要去知道,那些成功者他是怎麼賺錢的,同樣的,你想要修行有成就,你不要用你的想法,你要知道那些成功者他們是用什麼方法,這個背景你要先了解。

  

第一個我們要告訴各位的是,當時的人他們很認真在修行,你要先肯定這一點,換句話說,當時的人,他們已經擁有某一種基礎條件了,這一種基礎條件,你現在來講,大概都沒有具足,他的條件是什麼,各位你有沒有這樣問過?我跟各位舉兩個例子,第一個,當時的人具有禅定的基礎,你有嗎?第二個,當時的人對于善知識的指導是絕對的服從,那麼現在你有嗎?第叁個,是一個大家很難去體會的,就是在人與人之間,保持著絕對不跟人家沖突的這個基本條件,你有嗎?我們現在的人啊,最大的特色就是要會跟人家沖突,不會跟人家沖突的人是叫做沒有用的人,所以動不動就要跟人家起沖突,那在這個前提之下,你一切修行都是白費,就像你要做生意,你想要經營事業成功,凡是來到你這裏的人,你都要跟他吵一架一樣,看你怎麼成功,不管是客戶或者是員工,你有可能嗎?而我們通常面對的群衆,你並不這樣想,你認爲他哪裏錯了,相對于他的立場你才對,那我告訴你,你什麼修行都別談,因爲基本上你已經弄錯了,修行的本身是要修正我們自己,調整我們自己,你既然會跟人家沖突,那就表示你沒有辦法修正自己,沒有辦法調整自己,那你這樣子已經沒用了。

  

我們金屬工業裏頭有一種金屬,大家知道嗎?古代在做鍋子那種鐵,叫做生鐵,那種生鐵不可鍛,就是生鐵,那個生鐵不可煅,他成形就是那個樣子,怎麼講都沒用,你知道嗎?我們有很多鍋子就是那個生鐵做的,你既然不能夠修改自己,那你就跟他一樣,沒有辦法調整,最起碼你要加進一點所謂的熱鐵,要使他變成可煅的鑄鐵,不要是不可煅的鑄鐵,你這塊材料假如是生鐵的話,那你根本就沒用了,你必須要可煅,所以第叁個條件你要都不具足的話,根本沒有用,他連一般凡夫的條件都不具足,那我們多少應該已經具足了這個條件,未必百分之百,但是也應該是要到達相當高的程度才對,而真正修行最難的,是你還沒有達到百分之百的前面這一段距離,是你要修行的,關鍵是在這個地方,所以我們從60%能轉,要把它提升到80%能轉,到80%能轉,你還要提升到90%能轉,逐漸的到達100%都能轉這樣的地步跟這樣的境界,那你才能夠說好成就,剩下來的你才能夠說,我要來找一個善知識完全依止他,要不然你去找一個天王巨星的善知識,不要兩天你就跟他吵架了,因爲你是不可轉的,生鐵嘛,你可以有一萬零一個理由來說他的不對,甚至于你還可以把佛教的因果論拿出來套在他身上,要他下無間地獄,這個就是你第一個條件沒有具足所産生的情況。那你更不用講禅定了,你要從哪裏修禅定?因爲你的妄想那麼多,哪有禅定呢?所以先把這些基本條件弄清楚,那麼看看,我們是屬于什麼樣的料子,你這個料子是屬于可成就的還是不可成就的,或者你只是一個放空話的這樣的貨色而已,自己要先好好的,嚴格的評審自己,這個不要人家來定位,人家要定位絕對說你很好,你不修行則已,一修行很快會成佛,這個一定的,那你要到什麼時候才要修行啊,那就沒人知道,可是你自己會說我很精進,那些都是假修行。

  

所以在這樣的前提之下,我們看到,悉達多太子當時很多人都具足這個條件,而且,他又具有一個特別超人的能力,那就是反省的功夫,他很能反省,他這個人從凡夫到他成佛,我們跟他劃分了七個階段,你去注意看看,他的反省能力有多強,第一個,他生在王家,那富貴已經具足了。我們現在還要戒除貪,因爲你還拼命先要貪,那麼他已經到達不貪的地步,這一點你要先分辨清楚。

  

第二個他身體健康,他武功第一,所以他才能夠在世界比武大會上贏得美人的放心,討回美麗的太太,所以他很健康,我們現在有沒有?我們現在還在怎麼吃才健康,吃什麼比較補,還要學氣功,可見你的身體是七零八落。

  

第叁個,當時他受的是宮廷教育,以當時的世界來講,第一流的學者都到過他的宮廷來爲他做教育,所以他的基本上文學素養,學術涵養是相當高深的,他不是不學無術之徒,所以他的知識領域非常的廣泛,而且也非常的堅固,那麼現在我們在反省自己看看,你到底懂多少?我剛才講了一些什麼..我看你,有聽跟沒聽一樣,你若沒講我還知道啦,你一講我就糊塗了,知識領域固然不見得很偏,很生澀的東西,但是呢,基本上的你應該要具足。

  

第四個條件,他家庭生活很幸福,他感情生活非常的圓滿,這四個條件是凡夫人天福報可以說他都具足,那麼在我們來講,你要具足這四個部分,就已經不簡單了,今天我們跟各位講,好多人在講所謂修行,幾乎在追求的就是這四個條件,而他超越了。

  

現在我們要跟各位講,你從這個層面來看, 你必須超越這四個部分,假如身體不健康,你要怎麼放下,假如你不夠富有,你要怎麼放下,不去追逐,假如你家庭的生活很幸福或不幸福,那不管他,你能不能把他擺開,你所受的教育不論高或低,知識夠不夠,你能不能把他放下,超越他,可以嗎?

  

悉達多太子他雖然擁有但是他能超越,他並不執著,我們在座的各位,你不管有沒有,我們希望你也能超越,不要執著,也不要自愛自憐,也不要自怨自歎,只怪我沒有生在李家,你生在桃子家也一樣,生在哪一家也一樣,通通要超越。你能不能,他就是能超越,所以他才能夠半夜爬牆出去,當然我們佛傳裏面講的是很美了,他騎的馬有四只翅膀,才會飛出城外,假如這樣講,事實上你就可以知道,悉達多太子這個孩子,在19歲的時候,這種年齡,相當于現在來講,應該要算38歲的年齡了,他還那麼調皮,他竟然能夠翻牆出去,城門關著,他怎麼跑出去的,不管是用軟的用硬的,他總是逃出去的,不管他像春秋戰國時代那樣的裝作公雞叫,把守城人騙醒了,然後自己逃出去,或者人家不知道叁更半夜的時候,他用個繩子,那這樣子翻牆出去,或者怎麼樣我們不管,現在沒有必要去推測,反正他用盡心思逃出城牆,然後出家去了。他有這種勇氣,他能夠這樣反省,那麼富裕的生活,那麼幸福美滿的生活,他經過反省以後,他能夠超越,能夠放下,這個是他第一個可貴的地方。

  

我記得小時候,我爸爸這樣跟我講,看你睡覺的那個神情好美、好甜,可是悉達多太子看到他太太睡覺並不覺得甜啊,也不覺得美啊,所以他出家了,我爸爸要是看到我睡覺不美不甜的話,我想他也會出家,因爲你認爲很甜很美,所以你就留下來了,他不認爲,爲什麼?我想他不是只看一次,你看佛傳大概就只看一次,那個太太生了小王子以後,他看到他流口水啊怎麼樣,人睡的像死了,就出去了。我告訴你啊,我們都看到對方睡覺的姿勢,但是你就是不會起這種想法,我相信他結婚不多的時間,我想一年多一定有,因爲又懷孕又生下來,那麼要不要一年多的時間?一年多當中,在那麼富裕的生活環境裏頭,他看他太太睡覺的情況,我想絕對不止一次,在這個當中他一再的反省,然後決定出離,才在那麼一個夜晚當中,他越城出家,這是一個相當偉大的一種生命情操,你要能夠感受得到,當然我不是鼓勵大家都爬牆出去,你有大門可以走,不一定要爬牆。這種生命情操你要感受得到,通常我們都忽略了,他出家之後,第一個他就依止師父,雖然在當時,我們在現在來講,叫做外道,可是在當時確是真實的師父,你不能說他跟外道學怎麼樣,因爲當時他沒有善知識啊,他離開家以後,就有人要教他去學了,所以我們肯定他一定拜訪過很多的善知識,因爲他在宮廷裏頭,聽說…

《華嚴禅行法--《禅修前行》第一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