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華嚴禅行法--《禅修前行》第一集▪P3

  ..續本文上一頁頭有無量的寶藏,他一直要把那個珠子打開,打不開。有一天,他在搬動東西,他一面想著要怎麼樣把這個珠子打開,因爲他打開以後就有無量的寶,可是現在打不開,他又是無量的窮困,所以呢,他需要去工作,而且要做很粗重的工作,搬大石頭,就在這個時候,搬大石頭,他也在想著,這個珠子要能打開不知道多好,就在這樣一面搬石頭,一面想著要把珠子打開的時候,不小心珠子掉下來,他在慌張中,腳踩到珠子,就在這個時候,大石頭掉下來,把他的腳給打爛了,但是,珠子也打破了,你能不能體會那種境界,腳被砸爛了但是寶藏又出現了,請問你,他要哭呢還是要笑呢?你知不知道那種心理狀況是什麼樣子?腳砸爛了,是不是極端的悲哀,但是無量的寶藏又現前,又是他日夜夢寐以求的,那一種震撼你大概沒有經驗了,釋迦摩尼佛投其畢生之力,要去追求那個境界,你能不能想象的到,各位,我們假設,今天坐下來,連續七天不動,癢也不能抓,廁所也不能上,肚子餓了也不能吃,那麼開悟以後才可以動,那麼到了那個時候精疲力盡,已經奄奄一息的時候,而且內心裏頭還不是那麼頹廢,他境界逐漸逐漸的逼近了,內心裏頭那一種影像一再一再的出現了,真空絕相止,真空絕相觀,理事無礙止,理事無礙觀,當然他那時候沒有這些名詞的出現,周遍含融止,周遍含融觀,他還有次第,交互的出現,那些境界深淺程度不同,一再一再的出現,到了某一個階段,剛好,那個心光射擊他那個微弱的目光的時候,剛好卡到了,所有的境界都全部現前,靜止,你知道嗎?那一個境界的出現,我叫做心靈工程的滿分狀態,生命改造到這個地方才算完成,這個才叫做止于至善,我們現在,可以說大家都在追求這個境界,師父怎麼樣可以到達那個境界,我說法界叁觀啊,回去搞了老半天,一觀也沒有看到,你知道嗎?你看不到了,直接過去沒有用,你要記得,我爲什麼要講這一段,他那個背景已經告訴我們了,基本禅定一定要有,所以我們這個訓練當中,在這個地方,大概會用一個月到一個半月的時間跟各位說明,我們來進行基本禅定的訓練方式,兩個方式,一個叫坐禅,一個叫行禅,坐禅觀鼻息,行禅觀心法,坐禅觀鼻息主要訓練定力,攝心,行禅觀心法,主要在訓練覺性,當這部分完成以後,那你就可以有種種的修法,那才能夠說念佛殊勝呢,還是參禅殊勝,還是持咒修密法殊勝,那有可能。因爲你必須要在這個禅定的基礎上來講,那這個時候你才可以轉入真正的大乘行法。那我們把他統稱爲六根覺性的訓練。所以我們第一個階段的訓練是屬于基本禅法,基本禅法選定的是數息觀,那麼六根覺性的訓練,我們還是按照傳統,我們會有一種演練,六根大致上,其他要靠你自己了,那就二十五圓通,我們全部打開,但是我們重點還在意根,念佛是誰,你要運用耳根圓通也可以,那我們不管,但我們全部講過,簡單的浏覽一遍,這個地方大概也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剩下的時間,我們就要帶入華嚴禅的訓練,這次法界叁觀大概只能夠跟大家簡單的提一下,透過華嚴禅,你怎麼樣子進入法界叁觀,大概我們講到這個地方,那以後,我們前面這個地方會逐漸的縮短,後面的部分會逐漸加長,大概未來的幾年之內,華嚴禅跟六根覺性的訓練都比較重,在過去或往後的話,那我們就以法界叁觀爲主,所以各位你不要急的要從法界叁觀馬上去成就,告訴你,絕不可能,你要想直接由法界叁觀去成就,是成就知識而不是成就佛法,成就修行的話,你基礎一定要有,爲什麼我們要從基本禅定來呢?因爲我們欲界,欲界的衆生,他煩惱多,欲望多,妄想多,這個叫叁多,各位你想想看,你要不是煩惱就是欲望,就是妄想,這叁個,那麼這叁個要破除,必須要有色界的初禅定,這一點一定要有,你要不要二禅,叁禅四禅,那是你個人的決定,但是初禅定一定要有。有了初禅定你才有辦法止息一切妄想,有了初禅定你才能起觀,要不然你只是觀想,不是我們講的觀照,觀想跟觀照那個品質完全不一樣,完全不一樣,就好像有人拿那個叫做仿的勞力士手表,看起來很像勞力士手表,但是呢,他就是假的,觀想是假的觀照,而你可以發現,絕大部分人講的都是觀想,告訴你觀想是妄想的一種,觀照是不用想的,那你想要用觀照,就必須要擁有真正的修行基礎,沒有禅定,無法觀照。所以我們在講禅修的時候都這樣跟各位講了,你基本上先把這個部分去具足,沒有這個基礎條件沒有辦法完成,這是我們在這個地方跟各位經常提到的。

  

所以大家在用功的時候你還是要從基礎來,有了這個基礎,你觀照才能起,觀照起那才有辦法講大乘行法,華嚴禅怎麼訓練那才有可能,否則都沒有用,弄到最後,你都是一堆知識,一堆知識不是我們基本上的要求,我們跟各位講,學佛有叁個層面,叁個立場。一個是求知識的,這個叫佛教學者佛教專家,或者叫佛學專家,那麼另外一個就是講故事的,像以前野臺戲演戲一樣,講很多的佛教故事跟佛教常識,好像也有一些教化作用,所以經常講一講這些因果觀,碰到壞人就多講一些閻羅王的故事,碰到好人就多講一些天王的故事,那麼這些不是我們所要跟各位談的重點,我們要講的是第叁個,修行的方法。佛教的修行方法,那麼希望各位從這個地方來,擁有真正的方法,每個人可以有自己不同的法門,但是你一定要找到,讓法門現前,這是最重要的,這是第一個,那麼這個部分你能夠現前,我們下面講的才有辦法講,所以,從明天開始的第二節課開始,我們就要跟各位講行法怎麼著手的問題,今天只是開場白,跟各位談談正行,我們今天這個道場,你要懂得,你要追求的是什麼。不管你過去有沒有學佛,基礎多好或多差,那個都不管,你從現在開始重新來過,那才會知道自己要走的方向。好我們就講到這裏。

  

《華嚴禅行法--《禅修前行》第一集》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