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況塑畫形像,供養贊歎,其人獲福無量無邊。這可是地藏菩薩說的,要不要念隨你了。第二個佛是「寶性如來」,假使有人聽聞寶性如來的佛名,「一彈指頃,發心皈依」,聽到馬上皈依寶性如來,這個人于無上道,永不退轉。很贊喔!各位當下就可以發心皈依「寶性如來」。
第叁個是「波頭摩勝如來」,假如有男子女人,聽到這個佛名,當得千返生于六欲天,何況是志心稱念?所以各位要多念幾聲。第四個佛叫作「師子吼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聽到這個佛名,一念皈依,是人得遇無量諸佛摩頂授記。第五個佛叫作「拘留孫佛」,假如有男子女人,聽到這個佛的名號,志心瞻禮或是贊歎,這個人于賢劫千佛會中,爲大梵王,得授上記。地藏菩薩遇到的佛太多了,各位知道拘留孫佛是誰嗎?他就是賢劫第一尊佛,釋迦牟尼佛是第四尊佛。
第六個佛叫作「毗婆屍佛」,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永不墮惡道。常生人天,受勝妙樂。這個佛是過去七佛的第一尊佛。第七個佛是「寶勝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畢竟不墮惡道。常在天上,受勝妙樂。第八個佛叫作「寶相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生恭敬心,是人不久得阿羅漢果。第九個佛叫作「袈裟幢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佛名者,超一百大劫生死之罪。第十個佛叫作「大通山王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者,是人得遇恒河沙佛,廣爲說法,必成菩提。這些佛都有他的因緣,我們沒時間一個一個跟你講,各位可以自己去查資料。這些佛都在華藏莊嚴世界海裏,他們的本願都很殊勝。我們現在發願,也只能從你自己身上發願,各位能不能發這些佛的大願呢?這些佛號多念,你發的願就會很殊勝。這十個佛都是很殊勝的,願力都非常不可思議。
「又于過去有淨月佛,山王佛,智勝佛,凈名王佛,智成就佛,無上佛,妙聲佛,滿月佛,月面佛,有如是等不可說佛。世尊。現在未來一切衆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得一佛名號,功德無量,何況多名。」後面這裏有九個佛。從前面到這裏已經念了十九個佛號,大家對于佛名號一定要生恭敬心。
有一點各位要特別注意,對于所有其他宗教信仰的神,你也要有恭敬心,不要有「啊!他是外道神,我們有佛菩薩就好」的說法,如果這樣,晚上睡覺你就知道了。尤其是這些所謂護法神將,你不要亂罵,也不可輕視,更不能藐視任何宗教的教主,一樣都要有恭敬心,因爲他們可能都是這些佛的種種的方便示現,所以我們一律都要尊重;因爲你沒有天眼,也沒有法眼,更沒有佛眼,根本看不出來他是誰示現的。一個不小心,可能就毀謗到佛了,何必自己造業呢?至少他不叫人家做壞事,所以我們應該彼此尊重。這是中卷經文的部份。簡單地各位提一下,這些佛菩薩的出現。第九品是地藏菩薩講佛的部份,是講你入法界以後,無量無邊諸佛,你都可以遇得到。所以它最後講你一定可以進入,原因就在這裏,「大通山王佛」就在這個地方。
接著是第十品〈校量布施功德緣品〉,我們先看底下的經文:
爾時,地藏菩薩摩诃薩承佛威神,從座而起,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觀業道衆生,校量布施,有輕有重。有一生受福,有十生受福,有百生千生受大福利者,是事雲何?唯願世尊爲我說之。」…………是故地藏。布施因緣,其事如是。」
這一品經是地藏菩薩問佛陀:「我觀業道衆生,校量布施,有輕有重。有一生受福,有十生受福,有百生千生受大福利者,是事雲何?」希望佛能夠講一下,南閻浮提衆生在修福的時候,每個人都在布施,爲什麼有輕有重?有的人一生受福,有的人十生受福,有的人則是百生、千生受大福報,這是爲什麼?地藏菩薩問佛這個問題,難道他不知道爲什麼嗎?他當然知道,他是請佛來告訴我們,好讓衆生懂得要怎麼樣布施比較好。從當機來講,「佛」跟「地藏」對應,這是我們自性中的對話;你也想說:「我要布施,應該要怎麼布施會更好?」
佛跟地藏菩薩講,就等于是告訴我們。他第一個講,假如南閻浮提有諸國王、宰輔大臣、大長者、大剎利、大婆羅門等,遇到最貧窮,乃至癃殘、喑啞、聾癡、無目等種種不健全的人,這些大國王等,「欲布施時」——你注意到,就是要布施的時候——若能具大慈悲,下心含笑,親手遍布施,或使人施,軟言慰喻,這些國王等所獲得的福利,就像「布施百恒河沙佛功德之利」;布施給這些貧窮下賤的人時,能夠這樣誠心誠意的真心布施,所得的福利跟布施給百恒河沙佛的功德是一樣的。
我們在進行生命教育時,常跟各位講,你要發心真的做,看起來是世間善法,但是那個「真心」是你出離叁界的關鍵。真心是什麼?這很難跟你講的清楚,每個人都想真心,可是往往在你那個所謂真心的背後,可能隱藏著另外一個目的,但你自己也不清楚。可能你是爲了那張證書,不是真心的。假如是真心,你的救濟只是要讓那些貧窮的人免除痛苦。各位在廣度衆生、廣設方便時,能不能做到這一點?假如你還要回過頭來,希望「我能獲得些什麼?」那就不是「爲衆生」。想想看,關鍵在這裏。經文這裏一共舉了十個,前面五個都是跟這些「諸國王及婆羅門等」講的。
第二個是跟這些國王及婆羅門講「對于佛塔寺或佛形像,乃至菩薩聲聞辟支佛像,能夠躬自營辦,供養布施」的福報。第叁個是講「遇到先佛塔廟或經像毀壞破落,能夠恭敬發心修補」的福報,所以它講:「如是國王乃及諸人,盡成佛道;以此果報無量無邊。」第四個是講,「未來世中,有諸國王及婆羅門等,見諸老病及生産婦女,若一念間具大慈心,布施醫藥、飲食、臥具,使令安樂。如是福利最不思議,一百劫中,常爲凈居天主;二百劫中,常爲六欲天主;畢竟成佛,永不墮惡道;乃至百千生中,耳不聞苦聲。」第四個雖然是講未來世的國王及婆羅門等,其實也是跟我們講的意思,就是跟那些生活不錯的人講。假如你遇到這些老病及生産的婦女,能不能真心的來幫助他們?它這裏講「具大慈心,布施醫藥等」,這些困苦的人要生産,但又沒有錢,這時你要真心的給予幫助,而且不要期望人家的感謝,連留個電話也不必了,這個才是真的。
後面五個也是一樣,都是講這「功德利益」的部份。我們要跟各位講,這十個是講圓滿的意思,就是在你的生活中,不管遇到任何情境,布施的時候不要有所揀別——哪些是我要,哪些是我不要。它這個講的都是指生活上有余力的人,不是被生活逼得很苦的人。在古代的印度,國王和婆羅門皆屬貴族階級,指的是這些生活很悠閑的貴族們;來到現代,就是講生活穩定、有點儲蓄的人。當你在面對那些在生存邊緣掙紮的人,要真心的給與幫助。真心給與,當中就沒有一絲毫的目的,要留意到這一點。佛法講的都是生活中的東西,以「齋僧」來講,它的意思就是培養僧人,我們現在都演變成請師父吃飯。請師父吃飯不是齋僧的意義,它是要你怎麼樣去培養僧衆、培養這些修行人?爲什麼說「造塔廟、印經書、齋僧」這些功德最大?雖然救助這些困苦的人是直接的,「造塔廟、印經書、齋僧」這些看起來是間接的,但是爲何間接的功德比較大?因爲一旦你把這些人才培養起來,他可以饒益無數的人。蓋塔廟給大家來膜拜、頂禮,看起來是屬于世間的,事實上一個塔廟就像是一個「出世間的學校」,因爲它從心理上把你內心的桎梏解除,讓你得以超越,所以它的功德很大,關鍵在這裏。
下面是第十一品〈地神護法品〉,我們先來看經文:
爾時堅牢地神白佛言:「世尊!我從昔來,瞻視頂禮無量菩薩摩诃薩,皆是大不可思議神通智慧,廣度衆生。是地藏菩薩摩诃薩,于諸菩薩誓願深重。…………何故得如是聖賢擁護?皆由瞻禮地藏形像,及轉讀是本願經故。自然畢竟出離苦海,證涅槃樂。以是之故,得大擁護。」
〈地神護法品〉是「堅牢地神」跟佛講地藏菩薩不可思議的部份。這個地方講的「地神」,主要是「心地」,生命中內在的根本所示現的。他講到文殊、普賢、觀音、彌勒這四個菩薩,這四個菩薩很特別,前面我們講中臺八葉院時也跟各位談過,地藏菩薩與這四尊菩薩是修行中最重要的菩薩。那四個菩薩主要是次第道,地藏菩薩是圓融道。你要留意到,以前你不知道,現在來聽就知道了,不過知道也不算,你要做到才算。
堅牢地神跟世尊提到:「世尊!我觀未來及現在衆生,于所住處,于南方清潔之地,以土石竹木作其龛室,是中能塑畫,乃至金銀銅鐵作地藏形像,燒香供養,瞻禮贊歎,是人居處,即得十種利益。」這個就告訴你,你直接弄一個地藏菩薩的寺院,自己在家裏做供養。以現代來講,家裏要弄一個地方,最好是面向南,但沒有南面的位置,向北方看或東、西看,都沒有關系。總之,你在家裏設一個區域,擺個地藏菩薩形像,怎麼做都好,天天燒香供養,瞻仰禮贊。這樣供養可以得十種利益。第一,土地豐穰;第二,家宅永安。「土地豐穰」就是講,做事業的人可以事業順利;上班的人上班順利,人家要裁員,不會裁到你。第叁,先亡升天;第四,現存益壽;第五,所求遂意;第六,無水火災;第七,虛耗辟除;第八,杜絕惡夢;第九,出入神護;十者,多遇聖因。「無水火災」,早上才下個雨,交通就亂成一團,可是你出去,就是不會遇到,好像搭直升機飛出去。所以我看還是家裏供地藏菩薩,這個比較實在。這是堅牢地神所提的。
最後世尊跟堅牢地神講:「若未來世中,有善男子善女人,供養菩薩及轉讀是經,但依《地藏菩薩本願經》一事修行者,汝以本神力而擁護之。勿令一切災害及不如意事,辄聞于耳,何況令受?」佛是跟堅牢地神和持分地神們講,只要有人按照《地藏經》來修行,你們就以本神力而擁護之;「以本神力」就是堅牢地神的神力。堅牢地神在中國來講就是「姜子牙」,因爲《封神榜》裏…
《就從這裏入法界 地藏菩薩行法 拾 畢竟成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