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 毕竟成佛
第八品〈阎罗王众赞叹品〉,是阎罗天子来请法的部份,这个地方有几点要跟各位谈。「阎罗」讲的就是鬼王跟地狱的事,三恶道当中,这里是最痛苦的地方。地狱的苦,你离开以后,现在已经记不起来了,大脑的设定就是有这个好处,前辈子的事,这辈子都忘光光了。假如你前辈子的事,现在还记得,那你这一生就很痛苦了。虽然忘光光,但是那个「影子」还是在,所以你会有恐惧感。这里要跟各位谈的是,阎罗天子、地狱恶鬼都是「存在」的一相,这是不可逃避的;但是在存在的当中,地狱恶鬼是最不好的部份。在这个世间的结构底下,它是最不好的,但并没有说他不可以谈,这里就拿这个部份来谈,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这些最不好的鬼王,包括这里讲的恶毒鬼王、主命鬼王和无毒鬼王,这些鬼王其实也都是菩萨,最恶的鬼王也还是菩萨。既然这样,那我们才一点点恶而已,应该是比这些鬼王更有机会得救,是不是这样?所以我才跟各位讲,佛教绝对没有消极、悲观思想。各位想要永取解脱,你记得一点——不要抱怨。永远记得,佛教徒没有抱怨的权利,也没有悲观的权利,因为你的生命当中有「菩萨种性」、「如来种性」,受点苦和委屈,那正是你要转化的地方。假如你不懂得转化,认为那是个苦、是委屈,那肯定会很苦。你与其在那边抱怨,何不去拜一百零八拜呢?消业障、增福寿你不要,却选择抱怨,让自己一直堕落下去。记得!有任何的抱怨,绝对不是华严行者、普贤行者,会抱怨的人不可能学华严。
修圆融道的人,有什么好抱怨的?一有不如意、委屈通通是一百零八拜;每当有抱怨的念头,那就一百零八拜。为什么要去跟人家讲?你讲完回来,也是一百零八拜;造两个业,才拜一次。会抱怨的人,一定没有「警觉」,才会去跟人家抱怨。记得!凡是想要跟人家讲什么不如意的事,你就一百零八拜,不必讲。告诉各位,你只要花三个月的时间转过去,命运就改了。有的人喜欢去点痣改运,不用点,拜一百零八拜,花三个月的时间好好地去训练。尤其是女众,特别喜欢抱怨,当你想要抱怨,就一百零八拜,命运马上就转了。求官位的,常常一百零八拜的话,平步青云,不会有人要斗争你;求事业的,常常一百零八拜的话,没有金融风暴;常常生病每天要吃药的,一百零八拜,药罐子自然就会不见了。你要记得,它的关键就在这里——当我想要抱怨,当有那种悲观的状况一产生时,就一百零八拜;佛菩萨的光芒会照耀你,这叫作佛光普照。你记得,要给佛光普照,不要给阎罗王普照。
前面我们已经跟给位讲清楚了,我们的生命因素里,存在有「菩萨种性」跟「如来种性」,所以我们没有悲观的权利,没有抱怨的权利。在这个前提之下,我们来看看阎罗天子的问:
……是时阎罗天子瞻礼世尊及回视地藏菩萨,而白佛言:世尊!我观地藏菩萨在六道中百千方便而度罪苦众生,不辞疲倦。…………譬如有人迷失本家,误入险道……」
阎罗天子问世尊:「我看地藏菩萨在六道中,百千方便,度脱众生,不辞疲倦。大菩萨有这么大的神通,为什么这些众生前辈子才来,报尽出去了,怎么又跑进来了?为何众生不依止善道,永取解脱?」这个阎罗王在那边执行任务,他也是存在。你知道哪种人会当阎罗王吗?正义感太重、是非心太强、好打抱不平的人,都是阎罗王报,这些都是阎罗王界的。所以劝你还是圆融一点,虽然到那边不受苦,是常常叫人家去受苦,但你就会常常在那边检讨:「到底是我要害他,还是他自己来的?」
佛就跟阎罗天子讲:「南阎浮提众生,其性刚强,难调难伏……阎浮众生,结恶习重,旋出旋入。劳斯菩萨,久经劫数,而作度脱。」它的重点就在这里,南阎浮提众生的心性刚强,难调难伏。因为这个世间的结构,所以他「结恶习重」;这个世间,六尘五蕴之间的关系太重了,所以「旋入旋出,劳斯菩萨」,关键就在这里。在这个世间结构之下,你偶尔好,偶尔坏,而佛教则帮你指出最究竟的根本:你要离开这个错误的结构,进入到正确的结构——法界的结构。这样才能真正的永取解脱。你在这个世间或是到天国去,福报享尽又下来了,只有出离三界入法界,才能永取解脱,永远不再轮回。从阎罗王跟我们谈的这件事情,你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你受的苦极大,要解脱就很快,只要你按照正确的方法,绝对没问题。讲这个不是在恐吓你,是告诉你真实的状况。
这品经里第二个出现的是恶毒鬼王,第三个出现的是主命鬼王,我们来看经文:
尔时,恶毒鬼王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等诸鬼王,其数无量。在阎浮提,或利益人,或损害人,各各不同。…………地藏!是大鬼王,其事如是不可思议。所度天人,亦不可限量。」
第三个主命鬼王说:「我本业缘,主阎浮人命,生时死时,我皆主之。在我本愿,甚于利益,自是众生不会我意,致令生死俱不得安……。」你看这个鬼王的本愿是「甚于利益」,怎么样在世间人「生时死时」去帮助他,可是这些众生不懂我的意思,所以搞得生时、死时都不安宁。第二个恶毒鬼王也说:「我等诸鬼王,其数无量。在阎浮提,或利益人,或损害人,各各不同。然是业报,使我眷属,游行世界,多恶少善……。」所以鬼王的工作不一定都是害人的,有损害人的,也有利益人的。这些都是他们的本愿,他不会故意要害人,心存不善的人才会去害他,这是鬼王的发愿。世间也有人是发这种愿,警察就是这样,你是坏人,我就来抓你。
重点在于人心,你要清净;善良是相对的,但清净更为重要。要怎么清净?真的能清净,就能够出离三界。在世间结构底下,你的五蕴跟六尘会纠结在一起,所以你的判断会跟着世间人的中心价值观走;世间人说怎么样好,你就跟着走。世间的价值标准一改,你就变了。假如中心价值观是正确的,那你世间的福报就是正的;中心价值观是错的,你的福报是负的。比如,以前你听人家说吃鱼翅很补,你就拼命的补,这就是中心价值观;现在社会的中心价值观是不能再杀鲨鱼,那你现在就不吃了,也开始跟人家提倡不吃鱼翅。世间的中心价值观一变,你就跟着变。中心价值观不可靠,它不是真理;假如你是因为这世间的中心价值观而发愿,那个叫作「世间愿」。佛经里面讲的是超越世间的,它是绝对真理。
最后世尊跟主命鬼王讲:「汝大慈故,能发如是大愿,于生死中护诸众生。若未来世中,有男子女人,至生死时,汝莫退是愿,总令解脱,永得安乐。」并且跟地藏菩萨讲:「是大鬼王主命者,已曾经百千生作大鬼王,于生死中,拥护众生。是大士慈悲愿故,现大鬼身,实非鬼也。却后过一百七十劫,当得成佛,号曰无相如来,劫名安乐,世界名凈住。其佛寿命不可计劫……。」所以鬼没有什么好怕的,它是大士所现的鬼身,只是你的意识形态会认为鬼很可怕。你不要看到鬼王就怕,他也只是一种存在。你看他经文这里讲:「却后过一百七十劫,当得成佛,号曰无相如来,劫名安乐。世界名凈住,其佛寿命,不可计劫。」这里告诉我们,生命中的存在是很不可思议的,不要用你的大脑去想,大脑想不透的。这里头他用事相告诉我们,我们的生命中都有「如来种性」,现在你要把它兑现出来。怎么兑现?一定要透过「菩萨种性」的实践,这很清楚了。它用这种事相来表达,我们来看,怎么看也看不懂,但是佛陀都知道,所以经文后面佛跟地藏菩萨讲:「是大鬼王,其事如是不可思议。所度人天,亦不可限量。」佛陀说这也不可思议。我们也是很不可思议,明明就有如来种性,怎么会迷惑颠倒到不知道呢?
我们举一个例子给你做参考,你去留意这个问题。通常那些精明伶俐、聪明能干的人,常常会被那种憨憨型的人气得七孔冒烟,因为那种憨憨型的人,往往都是一副状况外的样子,「这个你应该要知道的,怎么不会?」那个憨憨型的就一副「我怎么知道?」的样子。聪明能干的人遇到这种状况,你就稍微想一下:「众生,总有不懂的部份……。」然后你去留意一下,有些状况是「他懂,你不懂的」。譬如憨憨的人,在判断好人、坏人的直觉特别厉害,虽然不太会做事,可是这一点他比聪明能干型的敏锐。聪明能干型的人,对事情的判断是快又准,但是看人就不一定了。不信的话,各位可以从生活中慢慢去检验。所以如果有人要招聘员工,可以找那种憨憨的秘书先帮你看一下,大概准没错的,当然为了慎重起见,你自己可以再看一遍。我们做事常常功亏一篑,这就是在「用人」上出问题,这是一个诀窍,提供给你做参考。
接着来看〈称佛名号品第九〉,我们先来看下面的经文: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今为未来众生演利益事,于生死中得大利益。唯愿世尊听我说之。」…………承斯临命终时,他人为其称念佛名,于是罪中,亦渐消灭。何况众生自称自念,获福无量,灭无量罪。」
地藏菩萨跟释迦牟尼佛说,有一些事要让大家知道,就是多多听闻佛的名号。我们跟各位讲过,这些佛号都是报身佛。记得!通通都是报身佛。因为报身佛是起作用的,多听、多念,对你会有好的作用,知道吗?假如《地藏经》没时间从头念到尾,你也不是真的想「要怎么样入法界」,那这一品〈称佛名号品〉你要常念,甚至于要背起来。没几个字,耐着性子就背起来了。为了你好,为了自己好,我就把它背起来。这里头一共有十九个菩萨名号,加上一个,一共二十个;加上哪一个呢?那一个你自己去猜,我不跟你讲。这二十个名号对你有绝对的帮助。
前面这十个佛比较特别。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一个一个来看。地藏菩萨说,假使有人听闻「无边身如来」的佛名,「暂生」恭敬,只要「一念间」生起恭敬心,就可超越四十劫的生死重罪,何…
《就从这里入法界 地藏菩萨行法 拾 毕竟成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