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行如來」,這個佛很特別,不僅威猛,而且行動很快。以現代人的標准,應該身高在兩百公分以上,而且身材魁梧,不是病恹恹那一種。「具足萬行」,意思是這個佛知識淵博,學術很豐富,一定經得起你一問再問,不會你多問幾次,他就說你「所知障重」,因爲這個佛的識性發達到一百分以上。英國有個很有名的科學家,叫作HawkingStephen(霍金),幾乎跟愛因斯坦一樣聰明,但這些人的識性大概也只到達百分之六十而已,還沒到達百分之百。這個佛是識性百分之百,根性也百分之百。像我們的大腦開發,大概不到百分之十;換句話說,識性頂多是百分之十。這尊佛不僅識性達到百分百,而且舌頭還可以繞過大腦。我講這個你會不相信,會認爲「舌頭那麼短,怎麼可能跑到這裏來?」「廣長舌相」有聽過吧?佛有叁十二相,其中一相就叫作廣長舌相,舌頭伸出來可以把臉遮住。你從這裏就可以看到,這尊佛是多麼地莊嚴,而這個莊嚴是從修行中來的。
「文殊師利,時長者子因發願言:我今盡未來際不可計劫,爲是罪苦六道衆生,廣設方便,盡令解脫,而我自身方成佛道。」長者子很乖,聽了佛這麼說以後就發這個大願了。各位留意,這就是「衆生度盡,方證菩提」這個願的來源。地藏菩薩雖然沒有講這一句話,但它整個願的意思就是這樣,所以祖師們才把它濃縮成這八個字。我們可以看到,這個願絕對陽光、絕對積極,因爲他沒有受苦,他是見到佛的莊嚴而發願,因佛發心,這種願永不退轉。我們一般人沒辦法像他這樣因佛發願,因爲你根本沒有見到佛,要怎麼以佛發願?前面我們講過,你現在遇到的釋迦牟尼佛,不是化身佛;這兩千五百多年來,我們都是受他報身佛還在人間的影響;你受影響了,所以叫作「圓滿報身」,知道嗎?我們現在遇到的都是報身佛。
地藏菩薩發這個願是非常積極、陽剛,也絕對陽光,「一點陰」也沒有。這裏哪有陰?這叫幹卦,六爻全陽,所以叫純陽,怎麼會是「陰」呢?有些人說「家裏不能誦《地藏經》,誦了『那個』都來了」,或是講「家裏不能供地藏菩薩……」。誰說不能供?供地藏菩薩是最好的。告訴各位,不要聽人家外面隨便講,尤其非佛教的人,那個叫作「雜訊」,假如連這種雜訊都會影響你,你還不是真正的佛教徒,更別講發大願了。還有人講地藏菩薩是地獄教主,地獄教主叫作閻羅王,怎麼會是地藏菩薩?地藏菩薩到地獄是破壞地獄製度,是爲了救拔衆生、粉碎地獄而去的,怎麼會是地獄教主呢?這個願已經講得很清楚了,他是純順境、純陽光,不要弄錯了!「以是于彼佛前,立斯大願,于今百千萬億那由他不可說劫,尚爲菩薩。」這是第一大願的狀況,我們都看到了,不是我編的;釋迦牟尼佛跟文殊師利菩薩講,你有聽到,那你就是文殊師利菩薩!
接著來看地藏菩薩發的第二個大願,這部份也是在〈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就是前面那段經文的下一段。我們先來看這段經文:
又于過去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時世有佛,號曰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彼佛壽命四百千萬億阿僧祇劫。像法之中,有一婆羅門女,宿福深厚,衆所欽敬,行住坐臥,諸天衛護。……婆羅門女尋如夢歸,悟此事已,便于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像之前,立宏誓願:「願我盡未來劫,應有罪苦衆生廣設方便,使令解脫。」佛告文殊師利:「時鬼王無毒者,當今財首菩薩是。婆羅門女者,即地藏菩薩是。」
這個「覺華定自在王如來」跟前面的「獅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不一樣,他是「定自在」,有點像阿羅漢一樣;「覺華」,這個佛像蓮花一樣,悠悠靜靜地躺在水上。裏面婆羅門女的故事,我們就不講了,經文很白話,大家自己看就可以了。我們來看這段經文後面,婆羅門女是怎麼發宏誓願的。
「婆羅門女尋如夢歸……」,婆羅門女好像從夢中回來。因爲那時她還沒有真正修行,所以講「尋如夢歸」,其實這是入定、入叁昧,所謂的「定中見」,在定中所見到的境界。你修行當中,偶爾也會碰到,但那不是叫作「定中見」,而是叫作「瑞相」;有時是生活中來的,內心最然很清楚,可是真正要講,卻又講不清楚,而且你想要再進,也進不去。婆羅門女「尋如夢歸,悟此事已」,便于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像前立宏誓願:「願我盡未來劫,應有罪苦衆生,廣設方便,使令解脫。」這是地藏菩薩第二次發願。你看,他都是立大願,都是「盡未來劫」。所以,各位不要想「我這輩子發這個願,下輩子就到極樂世界休息去了,可以喝下午茶,又可以念佛,然後都是微妙音、和雅音……」,不是這個樣子。這個發願都是盡未來際、未來劫;未來一切所有的時間,遇到的一切罪苦衆生,都要廣設方便,運用各種方法使他們解脫。
「佛告文殊師利:時鬼王無毒者,當今財首菩薩是;婆羅門女者,即地藏菩薩是。」後面這幾句也很重要。這個無毒鬼王是現在的財首菩薩,那個婆羅門女就是地藏菩薩。告訴各位,你要是碰到鬼不用怕,會怕,是因爲怕碰到「陰的」鬼。你有沒有想過?假如鬼是陰的,那你是人,人是陽的,那你幹嘛要怕?你碰到鬼,嚇得轉身用「跑」的;其實那個鬼碰到你,是轉身用「飛」的。所以見到鬼,「阿彌陀佛!」就好了,因爲你是「陽」,是光明的;它是「陰」,碰到你,早跑掉了。所以不用怕,學佛人不怕鬼。像這個無毒鬼王,他是財首菩薩,那還怕什麼?怕鬼的人,一定是壞事做多了,否則沒有什麼好怕的。
地藏菩薩發的第叁個大願,是在〈閻浮衆生業感品第四〉,我們先來看這段經文:
爾時,世尊告定自在王菩薩:「谛聽!谛聽!善思念之,吾當爲汝分別解說。……佛告定自在王菩薩,一王發願早成佛者,即一切智成就如來是。一王發願永度罪苦衆生,未願成佛者,即地藏菩薩是。」
佛跟定自在王菩薩講,過去無量阿僧祇那由他劫,那時候有個佛,叫作「一切智成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這個叫「十號具足」。什麼叫十號具足?經文直接講「時世有佛,號一切智成就如來,其佛壽命六萬劫」就好了,爲什麼要講十號具足?前面那兩個佛都沒講十號具足,爲什麼這裏要講?這個意思是說,這個佛的修行特別認真,各種法門都修,所以號「一切智成就」。要成佛真的不難,只要入法界得法身大士都可以叫成佛,但不是十號具足;像六祖惠能也是成佛,但他不能叫十號具足。告訴各位,假使你把中國大乘佛教這個系統,也就是把六祖惠能的弟子都去掉以後,全世界曆史上的佛教徒,會低于現在統計的百分之五十以下;換言之,六祖惠能所影響的佛教徒,占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一半以上,知道嗎?你都沒統計過。就這一點來說,證明在某一部份,惠能的成就是跟佛一樣大的,但不能叫作「十號具足」,十號具足是一切智成就。
爲什麼這裏講一切智成就?這個佛未出家前,是一個小國的國王,跟鄰國的國王一起行十善饒益衆生,但是鄰國內所有的人民,多造衆惡。二個人就商量,要怎麼樣廣設方便度那些多造衆惡的人民。其中一個國王發願,早成佛道,以便將這些人全部度盡;另一位則是發願,如果不將這些人度盡,讓他們都能安樂,並得證菩提,他就不願成佛。這裏講的很清楚,各位留意他們發願的狀況,前面那位國王,爲了要趕快成佛來度一切衆生,所以他一切法都必須要學,因此叫作「一切智成就如來」;後面這位就是地藏菩薩,他是等這些人通通成就以後,然後才要成佛,這就是「衆生度盡,方證菩提」的願。各位要從這個地方去看,發願是怎麼發的。
「十號具足」的意思,就是各種法門都成就。我們在這個世間要成就,你不一定什麼法門都學,你只要先學會一法——發願;也就是「圓融道」這一法。至少你先入法界嘛,「十號成就」都是在入法界以後學的,你現在想要「十號」都學,你學不來的。就以「調禦丈夫」來說,你要教化一切衆生,那就像調禦野牛一樣,我看你連調自己都調不定了。我跟各位講,你要度自己就像度一頭野牛而已,就是「十牛圖」裏面要調伏的那頭牛而已。可是你要度一個衆生,那就好像把一百頭牛牽到高速公路,然後說:「排好,我『砰』一聲以後,全部一起跑。」到時你再看看哪一頭牛會理你才怪!所以先不提度一切衆生,你先調調家裏那幾頭牛,看看你調不調得來再說。我看是沒兩下,你就被「調掉」了吧!爲什麼這麼難?因爲你沒有那種能力。
我們現在開始發願,廣設方便就可以有這個能力;修行入法界,這輩子可以完成,要度衆生是盡未來際的事。這輩子,你能做什麼就做什麼,下輩子我可能要做什麼,你就發那個願就好了。像我這輩子就講經,下輩子來,我可能是專門來「唱歌度衆生」的,也說不定。唱什麼?唱普賢十大願王、地藏菩薩嘛,怎麼不行呢?無量無邊的法門都可以學,不是不行,但是你這輩子做什麼,就先把那部份做好,下輩子的以後再講。我們都是以「十號具足」爲前提,但不是現在十大類的法門都要學。這是十號具足的情況。
《就從這裏入法界 地藏菩薩行法 柒 如何從世間轉入法界》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