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想五周年結婚紀念日,要把它弄個有情調一點。她買了蛋糕,五根蠟燭,就家裏布置得很漂亮,燭光晚會這樣子。孩子都還小,她就把它弄好。看著他回來要開門的時候,就把燈光熄掉,給他一個驚喜。然後老夫子一進來,“怎麼了?停電是嗎?”她就已經一肚子氣了,因爲他一吼,孩子又哭了,“你看,就燈不打開,把小孩子嚇哭了。”五周年結婚紀念日的氣氛徹底破壞無遺了。然後看見一個蛋糕,“今天誰生日?孩子才叁歲,怎麼插五根蠟燭?” 告訴你們,沒有生命感的人就是沒有生命感,一點情調都沒有。他很認真,我這同學是非常優秀的,曾經當選模範青年。所以我告訴你,最好不要當模範青年,沒情調!你說她生氣不生氣?你要太太生氣不生氣?對不對?我就當然好人做到底嘛,一方面是同學,一方面是媒婆,媒公,就去跟他講,“到底是怎麼了?”“哼,那麼沒情調,還惡人先告狀。”還告他太太沒情調。“結婚紀念日,搞得那麼窩囊,孩子一直哭,吵一個晚上。”他不知道他弄錯啦。這就是生命感。你的人生沒有一點彈性,逼得太緊。 那我們在跟各位談的是,你要帶有一點生命的生活的空間,你有生活的空間才能談論生命品質的高低。所以我告訴各位,學佛的人是很有情調。你不要學佛的人每一個都那個樣子,只會“阿彌陀佛”。不是啦。活出燦爛,活出芬芳。要學習要往這一方面學習,你來到這個世間才有價值、有意義。當然,我不是說每個人都要這樣,但是至少你可以傾向這個方向,不要把自己活得太僵化。那你要從日常生活中來,從掃地,從擦桌子,從家庭布置裏慢慢去體會,這一套生命的那種感性是什麼。假如這一點我們都感受不到的話,那你活在這世間就多余了。你會活得很逼迫,一個僵化的人一定有絕對的逼迫。但是你一個有生活空間的人,他是有彈性的,那這個部分我們需要多訓練。 我在這裏再跟各位提一個觀念,一個是生存邊緣的掙紮,生存邊緣掙紮的人,他只爲了生活,柴米油鹽,在那邊掙紮;一個是生活空間。所以我們告訴各位,你不一定要賺足夠的錢,你在現有的生活情境之下,現有的條件之下,你要擁有一個自己的生活空間。徜徉一下,在樹下,在草坪上,自己整理自己,給自己一點生活的空間,自由自在。不要一定爲了收入,被錢把你逼得喘不過氣來。當你被錢逼得喘不過氣來,沒有足夠的時間給予自己一點空間的話,那你的生命是白過了。那個叫業力,講難聽的叫業障鬼。你一直爲了生存那口氣在那邊奮鬥嘛,在那邊忙碌嘛,那你活著到底幹嘛?賺了很多錢,然後又很多錢都花掉了。對不對?賺很多錢,買很貴的房子,買很貴的房子當然買很貴的車子,買很貴的車子也要吃很好的飲食,那你所賺的錢都花在這上面了。你要留一點時間,留一點空間給自己,給家人,這是昨天所講的。 只要你不能把這個空間給騰出來,那你賺再多的都沒用。所以賺夠用就好,所以夠用多少是你自己拿捏,但你自己一定要給自己先騰出時間來。有很多機會,你要勇敢的說:“我不要,我讓給你。”你是有福報的人,該是你的跑不掉,它還會再來,不該是你的你拿來也沒用,你享受不到啊。到你死的時候,存款很多在銀行幹嗎?要課遺産稅的。閻羅王跟你記功,說你來了,總統給你課了多少遺産稅,謝謝你啊。不是!留有足夠的生命空間,讓你活得有彈性,這個時候你才能夠徹底的改善你的生命品質,提升你的生命品質。怎麼樣子去擁有足夠的生命空間,但是你要記得,不是懶惰,懶惰不一樣哦。跟懶惰不一樣,我不想工作了,那個懶惰是不一樣。要擁有足夠的生命空間,這個樣的人生是很美的。 所以我勸各位說,你要能夠欣賞一種人,叫遊民。遊民有沒有?遊民,懶惰的人是不談呐,白癡也不談呐。有很多人他是擁有足夠的生命空間,自己活在自己的世界裏,所以呢,他不理世間人的眼光,他活得很自在。你要留意到這種人,這種人你有沒有遇過?我遇到有叁個人,有一個,他在做生意,在路口賣蘭花,在臺灣有這一個。那是很危險的行業,他要買不買無所謂,只有二十塊。有一次我看到,好吧,你辛苦就買二十塊。因爲我第一部車停了,後面要等很久,因爲那個地方要等九十秒。我就多少錢,二十塊,我就拿兩個銅板給他。窗戶要弄起來了,他又跟我敲窗戶,我說:“怎麼了?”他說:“這一個是五十。”好,我就等于拿六十給他。我就把五十拿出來,又拿一個給他。“這個是五十。”怎麼兩個都五十?我再看看,“哦,不要緊啊。”不然怎麼辦?他花都擺在那了。他:“再找你四十。”你知道,蠅頭小利的人,他能夠這樣子不貪,因爲你給他窗戶關起來,他可以裝作不知道嘛。對不對?這個美!四十塊,他要賣多少花?對不對?但是他不貪,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我是波士頓遇到。一個乞丐在地下道口,有一個人要去買報紙,錢拿出來了,一張二十塊飛出去,就飛到他那邊去。他撿起來,就還給他,“這個是你的”。那個丟掉的人看錢飛出去的時候,完了完了,飛掉了。但是他拿回來,他“哦!”他被嚇住了。他本來以爲飛掉是他的了,他撿到了嘛。可是他現在拿回來,他又楞在那裏。怎麼有人會這樣?這個遊民美啊!他不貪,他也不懶,他撿起來就走過去還給你啊。 第叁個我在溫哥華遇到,我停車要搬東西的時候,他在那邊唱歌,我看是個遊民在那邊,也不在意。我們就在搬,在搬,他跑出來幫我們搬。人家幫我們搬要不要給小費啊?當然是小費給,他不收。不收小費,他就是坐在那裏,攤在那裏,你需要幫忙,他來幫你的忙,不需要小費。我們在街頭看到,很多人拿個什麼東西在替你刷窗戶,刷完以後,(手伸出來)你不給錢,(和尚比了個很凶惡的動作)對不對?那相較起來,這個生命很美吧。對不對?我們在臺中的道場,有一天,有個遊民就在柱子下躺著,然後我們的義工就送了一個便當給他。他看一看,點了頭,再睡。睡起來吃便當,大概睡到餓了想吃他才吃。吃完了,那個義工師姐看他,晚上不知道怎麼辦,就再拿了一個給他:“這給你晚上吃。”他不接受。 這是真的遊民,真的很美。不儲蓄,會儲蓄的不叫遊民,會儲蓄的叫乞丐。你知道嗎?真的遊民內心是很美的,他是很自然的,很自在的,他沒有目標,所以他不會儲蓄。你用儲蓄去看就知道,會有儲蓄的都不是遊民,都是乞丐。遊民是不儲蓄的,有多少花多少。這種人的生命是美的。 我們不是要各位當遊民,遊民的時間太多了,你大概會浪費,你不會用。因爲你有很深很深的汙染。汙染知道嗎?這個社會的意識形態太強烈了,所以你必須要工作,不要緊。但是工作之余,一定要留有一點空間,給自己跟家人好好的享受。你不要到老了,沒人理你的時候,你才要自己享受,那時候是災難了。因爲輪椅沒人推嘛,所以我就只好好好享受。那時候你不會享受了,你只有苦悶,而且會老化得很快。平常你就要享受,平常你會享受,你不會老化。記得啊,平常你會享受,很短,每天半個鍾頭到一個鍾頭,自己跟自己對話,良知的對話,你不會老。你要是一直忙,忙到退休突然間停下來,我告訴你,本來還有叁十年的壽命,你叁年就ok。你就到終點站了。因爲你突然間整個生理機能會失靈,會沒有辦法運作。所以這個都是我們平常就要養成的正確的人生觀、生命的價值觀,你要有。 那我們今天的社會是把你弄錯了,弄到競爭這麼激烈,所有在職場上的人都繃緊了。因爲老板要效率,要降低成本,所以一個人能夠用十個人,把一個人當十個人用,那老板是成功的老板。有沒有?所有企業管理在教的都是這一套,讓一個人的成本能夠發揮十個人的效果出來,那這意思就是非得把你榨得幹幹的不行呐。所以現在魚幹、肉幹那麼興盛就是這樣啊,很多都宰幹了。對不對?就這樣把你榨幹嘛。給你什麼有空間啊,什麼空間?通通把你禁锢下來嘛。所以尤其是學電腦IT的那些人啊,很多都怎麼樣?辦公桌下爬出來的,餓了,有沒有泡面啊?方便面泡著吃啊,然後就要繼續去忙了,累了,一個禮拜都沒回家。爲什麼?目標達成。對不對?把你榨得幹幹的,我跟你講,百分之百都沒水分的。這叫做成功的管理,要不這樣,它怎麼降低成本啊。好啦,最後來的是什麼?你看在這麼激烈競爭的情況之下,你是個成功者,你才能呆下來,不然下個月你就被lay out。對不對?明年就不跟你續約了。好了,給你幾年下來啊,你注意看,百病叢生。爲什麼?縮短你的壽命嘛,你知道嗎?你不知道,這個叫短視。 這個社會,它這個製度已經出問題了。出問題出在于你那個競爭的觀念,跟成本效率的問題,它已經産生這種現象。誰敢去碰這個大不韪呢?這是社會公約嘛,你誰去碰它誰倒黴啊。你想想看,可是人類就這樣一直沈淪下去,現在流行的美國是百分之二十的精英統治著百分之八十的笨蛋,我們大概都是被統治的笨蛋。但是你要知道,那百分之二十的精英是百病叢生的精華區,知道嗎?百病叢生的精華區。這百分之二十的人怎麼來的?就是這身經百戰來的,然後是病貓子。換句話說,這個社會是百分之二十的病貓子統治著百分之八十的健康人。你的社會價值觀基本上是已經産生偏差了,所以整個社會一直承受一股壓力,因爲這百分之二十的壓力很大,而他們的産生是對下面的競爭所造成的。下面是從競爭然後一層一層篩選上來的,所以最上面的人是最會競爭的人,所以下面的人一定被競爭嘛。你有可能沒有病嗎?你有可能沒有壓力嗎?所以這個叫共業,這個就是我們的社會背景,社會的大腦在運作,你不做都不行。 所以我告訴各位,跟你開一個疏通的管道,你可以在競爭的同時,你要每天給自己一點時間,最好是早上、晚上各一個鍾頭,那個鍾頭你也不要給自己製造緊張。很多人不會做功課,是給自己製造緊張。一早起來,“哇哇哇哇……”弄完了拜叁拜趕快跑去上班。等會回來,“哇哇哇……”回來趕快拜叁拜,“哇哇哇……”一直做功課,做完,“咚!”昏倒了。明天早上鬧鍾嚇醒了,“哇哇哇……”開始做功課了。這叫莫名其妙的功課,不是要你做那種功課。早上起來,很悠閑很清閑的,整理佛桌,仔細的端詳著佛菩薩,這叁個畫得很漂亮,應該仔細端詳,跟他對話,我今天有什麼事要做,舒展一下,前面拜佛,也是一種運動。對不對?暖身操一樣,拜完佛,“拜拜,我上班去了。保佑我啊,車子要撞我的時候它就stop,我要撞人家的時候,自己就吱……轉彎,不會碰到人家。那這樣我就謝謝你!”晚上回來說:“果然今天都沒事,很健康我回來了,沒有去急救。謝謝你!”那你就舉個杯跟他幹一杯。可以啊。好自在啊!跟家人就這麼樣的愉快的相處,這個叫早晚課。不是一定要誦經誦經誦經誦得:“好,不要吵,我誦完再跟你講。”那是另一種神經病。 我是希望給大家一點時間,有點生命的空間跟彈性,給自己調理一下,因爲白天在外面競爭嘛,他回到家裏來舒展一下。要出去競爭之前,給自己更健康的心理建設嘛。對不對?失敗的時候才不會陣亡嘛,是不是?這個才叫作做功課。做功課的用意,真實的用意在這裏。不是要你誦多少經啊,怎麼樣,你還沒到那個福報啊,誦經會産生什麼福報,那個都還很早。我們還在紅塵千尺浪裏頭打滾啊,你不是那個誦經。要誦經是像你像我這樣,你來了,到道場裏面住,那個時候你要誦經,誦經回向給信衆,信衆包紅包給你,護持道場,印經,送很多東西給你,維他命ABCDE都有啊,你要給人家做功課回向啊。那你要好好做功課,替供養人消災免難,那是那個功課你要這樣做。可你在家人,你不要越權好不好?我們要做的功課不要把我們搶去做,你在家你要做的是舒壓,對不對?自己給自己許個願,自己給自己好好的做個檢討,那這樣,你的人生幸福、美滿又健康。好吧,我們祝福各位能夠擁有一個美好的人生!阿彌陀佛! 我們很高興很快的這個時間就這樣過了。我只是很簡單的把這種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要有的這種宏觀跟微觀的層面跟各位展開,也希望能夠引發各位的回響跟共鳴,下次有機會我們將再進一步來跟各位從其他的角度來做探討。祝福各位! 問題:要多少時間給自己留空間? 和尚答:這我想最少要半個鍾頭,早上起來半個鍾頭,晚上也半個鍾頭。最好是起來還沒有任何其他事情的時候,你比較冷靜。那另外一個,在睡覺前。而在給自己那個釋放空間的時候,要跟自己對話空間的時候,最好不要有外緣幹擾,那一大早,或者睡覺前是最好的時候。 (講記圓滿)
《認真生活就是一部華嚴經 第四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