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足行神衆—很紮實地去實踐
複次,寶印手足行神,得普雨衆寶生廣大歡喜解脫門;連華光足行神,得示現佛身坐一切光色蓮華座令見者歡喜解脫門;最勝華髻足行神,得一一心念中建立一切如來衆會道場解脫門;攝諸善見足行神,得舉足發步悉調伏無邊衆生解脫門;妙寶星幢足行神,得念念中化現種種蓮華網光明普雨衆寶出妙音聲解脫門;樂吐妙音足行神,得出生無邊歡喜海解脫門;旃檀樹光足行神,得以香風普覺一切道場衆會解脫門;蓮華光明足行神,得一切毛孔放光明演微妙法音解脫門;微妙光明足行神,得其身遍出種種光明網普照耀解脫門;積集妙華足行神,得開悟一切衆生令生善根海解脫門。
「足行神」表示我們的力行及腳的行走,實踐力行是他的作用,我們兩腳前進是它的現象,用腳前進表示力行實踐。
「寶印手足行神,得普雨衆寶生廣大歡喜解脫門。」寶印手足行神的名號代表一種現象,其實際狀況是力行。「寶印手」像印章一樣,這邊有什麼狀況,印章蓋下去,就是什麼狀況,一點誤差都沒有。足行能夠像寶印般蓋下去,故名「寶印手」。「足行神」意指你如說修行,它是絕對紮實的。
「得普雨衆寶生廣大歡喜解脫門」,「普雨」就是弘法,「衆寶」是對應衆生的需要,使他獲得利益。指用無量無邊的法,因應衆生的根器,把法門傳授出去,衆生都能如實了知,獲得大利益,得大歡喜之義。
由此來看一位修行者的心境,修行者若只有一個法門,就不可能普雨衆寶。此足行神的生命非常豐富,在這麼豐富的生命因素裏面,每一因素再充分地發揮他的生命力,而且這些因素都不沖突。
佛法本身是要我們過一個幸福自在的人生,不要刻意去展現什麼,隨緣皆可展現出來,如此方不枉費我們入佛門的此一廣大機緣。
「蓮華光足行神,得示現佛身坐一切光色蓮華座令見者歡喜解脫門。」蓮華光足行神的力行能放出蓮花的光芒。佛法以蓮花爲象征,有幾個意義:一者,花是生命力的展現,它芬芳亮麗,能夠吸引大衆;二者,花表因行;叁者,蓮花一開,果即成熟,表示「因果同時」。佛法講因果同時,不是先因後果,故初發心時即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同樣地,你發不對的心,不對的果也會出現,發正確的心,正確的果也會出現,佛法的作用在此。
「光」乃光明、教化之義,以蓮華這個法義來光明教化。如何教化呢?用「力行實踐」,故名「蓮華光足行神」。有沒有足行神?則看你是否力行實踐,你如何力行實踐,你就是什麼足行神。
由法義來看,蓮華光足行神「示現佛身坐一切光色蓮華座」,「蓮花」表清淨,出汙泥而不染,其清淨指超越了汙泥和清淨。假如說清淨是相對于汙染,那麼相對于汙染的清淨,本身即是汙染。真正的清淨是超越了汙染和清淨兩個相對性,叫作「空性」,蓮華在空性中表現出來,是故蓮華座就是「空性寶座」。那麼從空性中他現佛身乃是弘法講空性,讓衆生體會「苦、空、無常、無我」,衆生非但體會到且生大歡喜,所以他示現出來是要轉大*輪饒益衆生。
通常學《華嚴經》的人,應從正面來肯定,各位要注意這一點。在發願時,不要從負面發願,若你說要把事情都解決了再來辦道,這樣你什麼事也辦不成。發願必須由正面來,譬如我發心弘法、度衆生,或者修行爲了生死,由這邊去肯定,至于一切該如何解決的,請天龍護法幫忙解決。你在行法,行法就在內護,因此護法神會來護你,幫你處理周遭不順的事,讓你的道業完成。你要是道業不精進,他跟你就不相應,所以我們護法的資糧從哪裏來?就從我們在道上的精進來,你愈精進資糧就愈豐富,威神力愈強。所以我們在發願時,要懂得善用其心,由正面來講。
「最勝華髻足行神,得一一心念中建立一切如來衆會道場解脫門。」「花」是色彩缤紛、鮮豔亮麗的,「髻」是高顯的樣子。「最勝華髻足行神」就是身體力行實踐得很漂亮。怎麼漂亮呢?「得一一心念中建立一切如來衆會道場」。你「一一心念中……」是修行的方法,「建立一切如來衆會道場」是法門的對象。有很多同修對于道場很護持、很投入、很關心,這就是他一一心念建立在如來衆會道場。相同地,你的心在家或不在家的時候,家就變成什麼樣子。
我們亦可以此方法訓練子女,對于那些特別聰明的孩子,你要教他一一心念中建立一個目標,將來他出了社會,才是一個非常突出的大柱,貢獻社會良多,這種人倘若一出家,必是法門龍象。相反地,一塊璞玉沒有經過你一番雕琢,它依然與石頭無異,浪費了他這輩子的才能。因此,只要能訓練他的心念建立在一個點上,哪一點皆可。可問孩子腦筋不容易想出答案的問題,如「你爲什麼會肚子餓」?「爲什麼會投胎到我們家來」?「爲什麼不早一百年或晚一百年投胎,剛剛好今天撞到這裏來?」要他每天找一個答案,一個月下來,他的智慧就超越你了。如果是比較下根器的孩子,經過這種教法,他的智慧會改善。古代大德從小被送到道場,乃是如此訓練出來的,日後方成爲法門龍象。所以這個訓練法對我們自己很有用,對子女的教育更有用。
「攝諸善見足行神,得舉足發步悉調伏無邊衆生解脫門。」「攝諸善見」亦是行門。「舉足發步」則是起步、開始,都在調伏無邊衆生。
修行人心在道上,開口閉口皆論道,這是對的,但是由道上跟人磨嘴皮子,,那就不對。衆生的業力真的傳給你,你挑得起來嗎?這個因果就很重了,所以他這樣講已屬非道。我們心在道上,非道不談,非道不聽,這一點大家應有明辨的能力。
既然修行一定心心念念在道上,那麼在道上,就是在不對立上面,如此方能影響衆生的心心念念皆在世間法的對立上面。衆生因有事業得失的對立故有煩惱,我們記得這個原則,他有煩惱乃由對立而來,當你把對立的因素化解,他的煩惱就沒有了。修行者本身亦然,當有煩惱起來,馬上思索我在哪裏産生對立,將對立的根源除掉,煩惱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以此教化衆生和自己,是名「舉足發步悉調伏無邊衆生」,此乃「攝諸善見」。這個法門,大家要仔細深入了解。
「妙寶星幢足行神,得念念中化現種種蓮華網光明普雨衆寶出妙音聲解脫門。」「星幢」譬喻天空的衆多星星。「念念中」與前面「一一心念中」相類似。「蓮華網」爲清淨無缺漏的網,指妙寶星幢足行神示現種種清淨的光明窮盡一切衆生。「普雨衆寶出妙音聲」,「衆寶」指按照衆生根器轉各種不同的*輪。「妙音」乃溝通義,即不同*輪以種種善巧方便來做解說。
這是一種觀行法,用觀想或自我提醒,念念中都要教化衆生。教化衆生的方法很多,例如講經、書寫,或當個護法請人聽經,或他人有問題,我私底下做答。此外,貼海報、發傳單等等都是溝通的方法,此爲「妙音聲」,皆由積極面來發願。同修之間互相合作協助,彼此之間都很圓滿,亦爲「妙音聲」。
除此之外,視衆生根器而轉各種不同的*輪,譬如利用講記,摘錄法語重點,或寫一篇心得,甚至各種行門包括禅、凈、律、密等方法,只要能夠饒益、攝受衆生,使他們得以解脫的方法皆可,此乃各種不同的寶。倘若以上種種都無法做,那麼大家在忙,我來做服務的工作也可以嘛!這也是妙音聲。你怎麼做都可以,唯一不可以的就是「不做」。
「樂吐妙音足行神,得出生無邊歡喜海解脫門。」「樂吐妙音」就是很樂意來弘法,這也是一種力行實踐,他得出生無邊歡喜海解脫門。
「旃檀樹光足行神,得以香風普覺一切道場衆會解脫門。」「香」的意思主要是熏習,以一再熏習的方法來「普覺一切道場衆會」。譬如許多同修進行華藏工程之際就是熏習,將熏習以後的心得與大家分享,就是「香風普覺」,到處講給大衆聽,則是「一切道場衆會」。我們將此香風普覺移到一切道場,大家受到影響後皆産生歡喜而去進行,此乃叁摩地法,相當殊勝。
「蓮華光明足行神,得一切毛孔放光明演微妙法音解脫門。」前有蓮華光足行神,此爲連華光明足行神,此「明」有光照之作用。「得一切毛孔放光明演微妙法音」,毛孔是空間最小的單位,即是說它從那極微細的地方能夠放光明。其義即提醒我們勿以爲那是小事而不必理會,縱使小事也需用心。能用心參破其真正的道理,此乃「破微塵出叁千大千世界經卷」。叁千大千世界那麼多的精華在一微塵裏面?表示我們要「善用其心」之義。
在極微細的地方用心,並非要你戰戰兢兢,而是隨緣,當此境界來到我面前,要很投入去做,過了就算了,不要成爲內心的負擔。此外,在處理自己的事情和他人的事情時,不要有分別心,所以他在一切毛孔中放光明,不只自己的毛孔放光明,他能夠用心,由此産生智慧所發覺的去觀照,會起照明作用,這個叫「演微妙法音」。
「微妙光明足行神,得其身遍出種種光明網普照耀解脫門。」「其身」,這裏講「根本」,《…
《遨遊自性海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 - 十二 足行神衆—很紮實地去實踐》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