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華嚴經》講的皆是依本起末,學佛從根本下手,能出種種光明網普照耀,饒益無量無邊的衆生。
「積集妙華足行神,得開悟一切衆生令上善根海解脫門。」「積集妙華」乃廣修供養,積集了無邊的功德。「得開悟一切衆生令生善根海解脫門」,所謂開悟衆生,是使衆生從迷惑顛倒之處,回複到正確的原點,繼續朝正確的方向前進,令生善根海。假使只是讓他回複原來的點就算了,他受到六塵境界的引誘,可能再度迷惑而造業。所以佛法不是讓他知道就結束了,而要使他醒悟:「原來是這樣!」,那麼你要布施,他就不會悭貪;你在持戒,他就不會毀禁,他開始朝正面一直走,不再墮入錯誤的地方。
爾時,寶印手足行神承佛威力普觀一切足行神衆,而說頌言:
佛昔修行無量劫 供養一切諸如來
心恒慶悅不疲厭 喜門深大猶如海
佛在往昔修行,花很長的時間供養一切諸如來,心生喜悅永不疲厭。「喜門深大猶如海」,「喜」乃「慈悲喜舍」的喜。
念念神通不可量 化現蓮華種種香
佛坐其上普遊往 紅色光神皆睹見
念念神通的「神」字,指我們對生命的體驗,能夠體會到,就覺悟了。一個覺悟者所體會到的部分,無法用語言文字表達,這叫作「諸佛密藏」。
「化現蓮華種種香」,指你體驗到生命本質乃清淨、無染的,它超越一切的善惡、是非、對立。「佛坐其上普遊往」遍往一切國土來教化衆生。
這兩句倒過來由法義上看:「佛坐其上普遊往,化現蓮華種種香。」佛是覺悟者,覺悟建立在超越對立的清淨境界上面。這是蓮華光足行神的解脫門。「紅色光神」的「紅色」乃紅蓮花之義。
諸佛如來法如是 廣大衆會遍十方
普現神通不可議 最勝華神悉明矚
「諸佛如來法如是」,「法如是」,乃一切萬法本來如此。法是真理,即是生命的存在。
「根」是根本,即智慧,智慧的定義是「清清楚楚、分分明明」,故說般若無知,即是「般若不分別,但是無所不知」。我們生命的存在就是智慧,智慧透過真我起妙用。智慧若是加上分別來起作用,那是「假我」。假我、真我的區別在于假我會分別,真我不分別。例如,師父現在講的這一席話,必須用假我、用分別來告訴大家,你要去感受裏面的意義才叫「真我」。所以識性有時要運用一點分別,但是不要執著在分別上。
如果執著在分別上,第七末那識起作用,末那識一起執著,自我就産生了,此時通通烙印到阿賴耶識裏面,于是第七識産生我執,第八識産生法執,那就難破了。因此,度衆生不能只度到原點就停止了,繼續朝正確的方向努力,否則,意識分別又會把他帶入歧途了。
認識「法如是」,則「廣大衆會遍十方」,其生命存在、諸佛如來、覺悟自性、覺悟自性的本來面目,在一切衆會及一切佛國土皆普遍存在。「普現神通不可議」,他如此示現出來的真如不可思、不可議。這是最勝華髻足行神的法門,他都很清楚,都看透了。
十方國土一切處 于中舉足若下足
悉能成就諸群生 此善見神心悟喜
在十方國土任何一個地方,舉足下足悉能成就諸群生,不論你現怒目或現歡喜相皆可。從佛法的究竟義來說,憤怒本身不見得錯,只要他能成就衆生,憤怒也是個法門。古代的文王一怒而天下太平,當時他要是一念慈悲,天下就大亂了,所以只要是爲了成就衆生,他可以發脾氣。你要是不會用,瞋心一起,衆生剛好衆叛親離,你就百萬障門開了。所以此一法門非正常的修法,故名「非道行」,此乃相當有成就之人,能夠了解時節因緣,方可修此法門。故憤怒金剛相的示現是非道行,是在非常狀況之下使用的,此一行法我們要懂得拿捏。
如衆生數普現身 此一一身充法界
悉放淨光雨衆寶 如是解脫星幢入
從法義上來講,「如衆生數普現身」,是指你在該覺悟之處能夠覺悟,即是佛現身的地方。佛到處現身,爲了使衆生到處都可覺悟,于一一毛孔中,在極微塵裏,都可覺悟。然而爲何我們不能覺悟呢?佛是處處現身,見與不見在衆生,而且佛現給你看的不只一個,是無量無邊。
我們講「五重無盡觀」時,先觀我跟一個佛;然後一個我對無量的佛;再無量的我對一個佛;再無量無邊的我,對無量無邊的佛;第五重是無量無邊的我,一一我有無量無邊的佛,無量無邊的佛,一一佛有無量無邊的我。換言之,任何一個佛都有無量無邊的我,而任何一個我都有無量無邊的佛,皆同時出現。亦即我從這個地方覺悟,這個地方對我來說可以覺悟好多次,那是不是一個我面對無量無邊的佛?這個境界真正不可思議,此乃「如衆生數普現身,此一一身充法界」。「悉放淨光雨衆寶」,佛一一身又放淨光雨衆寶,是否重重無盡呢?
如來境界無邊際 普雨法雨皆充滿
衆會睹佛生歡喜 此妙音聲之所見
如來境界沒有邊際,它相當廣泛,其實用廣泛來解釋是不正確的,因爲我們自性的境界乃無限,故無廣泛不廣泛。當你心思所及之處,皆爲自性的境界,即在你認知的境界後面還有,那就是無限。所以必須依衆生的根器來「普雨法雨皆充滿」,衆生欣然接受,那麼你一推動,衆生就來了,他一進來生起歡喜心,這時就是「衆會睹佛生歡喜」。
佛音聲量等虛空 一切音聲悉在中
調伏衆生靡不遍 如是旃檀能聽受
「佛音聲量等虛空」,指覺悟這個訊息是等虛空的,或者說沒有時空的障礙。覺悟這個真理、覺悟的法是永遠存在的。無論佛出世、不出世,法都是法,真理都是真理,只是佛出世,把真理講出來,佛不出世,我們對真理的認知不夠而已。所以絕對不要迷信說是末法時期,我們要相信正法,真理是永遠存在的。有末法思想的人,叁藏十二部都不悟,八萬四千行皆不行,當然是末法。我們叁藏十二部撿起來悟,八萬四千行拿起來行,那是不是在正法時期呢?故所謂正法、末法的說法,皆是人心的問題。如今正法處于凋零之時,我們必須挺身而出,如佛陀般轉大*輪,吹大法螺,再把正法的光芒重新張揚出去,這是每一佛弟子應該做的。
是故「佛音聲量等虛空,一切音聲悉在中,調伏衆生靡不遍」,任何音聲不論好、壞都在覺悟的音聲裏,覺悟的音聲是爲調伏衆生而到處存在的。因此,若我們現在能體會到,覺悟的音聲沒有時空的限製,代表我們還在正法時期啊!而那些不能體會到的人,就在末法時期了。
一切毛孔出化音 闡揚叁世諸佛名
聞此音者皆歡喜 蓮華光神如是見
雖然只有像毛孔那樣小的微細處,也能出現教化衆生的音聲,說明過去、現在、未來覺悟的佛名,聽到的人都很歡喜。這裏是講化音,即變化的聲音;前面「佛音聲量等虛空」是實音,實際的聲音。
佛身變現不思議 步步色相猶如海
隨衆生心悉令見 此妙光明之所得
覺悟的本體示現不可思議,不是用我們的腦筋所能觸及的。「步步」乃層次很清楚,「色相猶如海」是他示現的部分如大海般。「隨衆生心悉令見」,並非每一衆生皆看得到全部,是隨衆生的根器,看到他所需要的部分。此是微妙光明足行神的解脫門,他說覺悟的本體能起種種變化,而在變化當中又層次井然。其義乃是圓融不礙行布,行布能産生教化衆生的作用,而他本身起種種變化是很圓融,沒有刻意地塑造與作用。
十方普現大神通 一切衆生悉開悟
衆妙華神于此法 見已心生大歡喜
覺悟或自性在十方的空間普遍示現大神通,能夠把他所體悟的境界完全表彰出來,讓一切衆生都開悟,亦即令一切衆生體會生命存在的本來現象。積集妙華足行神對于此法了解甚深,且生大歡喜。
這裏是足行神爲我們示現的十個方法,各位由此體會。這裏面講到叁摩地法、隨緣行和非道行,皆屬于諸法實相變換的部分,不是化相。而正法行在這裏講得很少,因爲一一法皆是正法行。我們現在修的誦經、念佛都是方便法,你必須透過它然後去攝心,從誦經的經文逐字逐句去開悟,但是你掌握不到,所以仍然會有妄想,因此誦經、念佛變成了儀式。倘若你能突破這一點,就不一定修這一法,這反倒不如「攝心」來得重要,所以禅宗不誦經、念佛,修端坐思惟來攝心,同樣獲得成就。
這是修行者對行門上的認知,不應有所偏差,更不要有種種的檢別。
《遨遊自性海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 - 十二 足行神衆—很紮實地去實踐》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