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你都很難,一跟你破,你就爬起來跳。你知道哦,這裏面真的問題是在這個地方,因爲這個地方你現在在欲界人,你不是色界人,我跟你講也不懂,等你到了色界以後我們再講嘛。你在欲界的時候我們只能講欲界怎麼出叁界。到色界要出叁界,我在指導的時候還是常常失敗,所謂失敗就是我們會吵起來,斷絕師徒關系。
要講這裏面的東西,叫生命的史詩。史詩知道嗎,曆史的史,那是一部非常壯闊的一種詩集,這是描述生命的一種成長的狀態、成長的記錄,是很難去鋪述的。你沒有這種生命內在的體驗,你沒有辦法談。我們要告訴各位的是,你在修行訓練的過程裏,你必須這樣走過來。每一個人經曆過這個部分都是偉大的,你要把它記錄下來是你的慈悲。
你要是一個偉大的智者,也不一定要記它,但是只有你自己享受;你要想分享,讓民族能夠永續下去,這一種經驗有必要記載下來。這是您的慈悲,把它留給世人,這是民族傳承的DNA,生命內在的體驗是民族傳承的DNA。你用講的也可以,教化也可以,記載下來也可以,都可以,這個是你民族的一個基本的情操。大概所有的民族都應該有這種東西,沒有這種生命內在體驗的話,那個民族很快會被消滅掉。很快就會消滅了。不要人家消滅,你就自己消失了。羅馬這個民族就是這樣。他沒有生命內在的體驗,所以它很快就會消失了,幾百年以後它就不見了。羅馬那民族在哪裏,不在了。
所以我們在這個地方看,個人的這種體驗是有需要的。你個人的這種體驗,跟整個國家民族絕對有關系。這個是我們提醒各位,你個人在修行當中是真的所謂大忠大孝,知道嗎?你沒有這種體驗,你沒有辦法喚醒我們這個民族的一個民族意識,而這個意識是很深沈、很長遠的,那是民族傳承的DNA,這是非常重要的。但你有沒有辦法教給其他民族呢?當然可以。但是它有它的困難,它還需要幾百年的努力,不是說我講一講你就可以了,沒那麼容易。
印度人把這一套東西教給中國人的時候,我跟你講,潛伏了四百年,經過四百年的沖撞,一共八百年。八百年以後才到隋唐盛世,隋唐盛世把他記載下來,我們現在還看不懂。那時候到現在一千五百年,我才把他弄成這樣,那你看懂嗎?我看大家的眼神是都看不懂。
我跟你講這張表是曆史上的,不是現在給你看而已,未來最少兩千年會影響後代子孫,兩百年後會有很多人討論這種東西,不信你再看看。五年後就開始有人在罵,有人在贊歎它,不要以爲他在罵,他罵,他是不了解才會罵,他越罵他就會越清楚,因爲我是這樣罵人家的,所以一定有人會罵我的,這因果報應。因爲我罵人家罵那麼多了,所以他們一定照樣會罵我,不過越罵會越可愛。你放心,這個是一定的。
在修行的領域裏、在佛教哲學的領域裏,這張表可以暢行五百年,未來五百年它是個顯學。很多人會去研究它、討論它,然後批判它,“這個不合邏輯、這個不懂佛法,這個亂講一通、這個是魔王。”會有,你就給他去罵。但是透過他對它的批判,新佛教理論會很興盛。所以今天你很幸福的,很榮耀的是你被它照到了,它看到你了,下輩子它會把你再抓回來,你放心。不要看這麼一張表,有沒有再改的必要,我想這個都無所謂了。因爲到這裏面,除了後面那個字寫什麼,無量概念,這個概念這個念沒寫,漏了一個字了。
這裏面有很多理論,我們還要再講理論還多呢。這整個理論,光是這裏面就還要再畫一張表出來。因爲這個是成就以後的東西,你現在沒成就,跟你講那麼清楚也沒用。反正簡單地講這個叫娑婆若海,你要怎麼導入娑婆若海?很多人喜歡問“師父,要怎麼樣念起導入娑婆若海?”你根本不是這個念,你是這個念,你不是這個念。第一念念起導入娑婆若海,你還沒有辦法舍識用根,不用說,說沒效,越講你越往這邊掉,你知道嗎?
因爲這是修行以後的東西,你現在用你的知識要來講它,你只有落在這裏面,知道嗎,這關鍵在這裏。你要怎麼樣從這裏到這裏,從這裏到這裏,從這裏到這裏,從這裏到這裏,再從這裏到這裏,這裏到這裏,這裏到這裏,這裏到這裏,然後再從這裏再講後面,這樣有幾個“這裏到這裏”我不知道,反正我念過了,你自己倒帶去算一算吧。
修行,現在只講到這個部分,你必須把心靜下來,這是一個要領。心靜下來以後,才有辦法看到你的念起,從這個粗的識到細的識,就是從初果到二果,這個地方要先完成。完成了這個以後到這裏,叁果。到叁果以後,你放心,你升天以後在天上證阿羅漢,就從天上過來。怎麼到這裏我不知道,因爲五不還天我也沒去,我去就不回來了嘛,對不對?所以我沒去五不還天,我也不知道。
那你假如要試試看,你就守在這裏,不要破無明。可以守在這裏,守在第叁念——受,然後就等死,然後死到五不還天,那叫不還果、叁果,那從那裏再破無明到第四果,那也可以。這種遊戲叫菩薩遊戲神通,你可以玩,這一下子而已。不過在這裏等叁十年,看你等得住等不住,在這裏講叁十年很長,可是在法界裏叁十年也不過一瞬,關鍵就在這裏。你這個叁十年的一瞬都守不住,那無量劫你怎麼辦呢?修行就在這裏。
現在要再談這個部分,進入到這裏第一念、初果的這個識是怎麼樣的一種狀況,要摸索到這裏來,這個部分我們留著明天再講。你不要我一直講“明天再講明天再講”,昨天講明天再講是從這裏,昨天講這裏,我們說明天再講是講這裏;今天是把這裏到這裏講完了,現在講明天再講是講這裏到這裏,所以還是有進度啊。這種進度就是這樣子,怎麼講啊。
這裏到這裏你能完成已經超過叁大阿僧祇劫了,你知道嗎?你不要以爲只有一天,這個講你修行你去做就要做叁大阿僧祇劫了。不要看我,眼睛看我不要緊,眼神要看裏面,要看你的心。眼睛看我,眼神看自己,反觀、反照。聽,聽進去以後你就要反觀了,這就是修行。而這一個功夫很快會成就,我們希望你能夠在這裏趕快完成。這個明天我們再講這個部分,這個部分到這裏。
然後我們要講這裏到這裏,主要講這個——佛刹的根本因,也就是你學佛就要想成佛,那學佛成佛,我告訴你只有本道場在講這裏,因爲學佛要找到根本因,找到根本因才能夠成佛刹。大家都說學佛就是要成佛沒有錯,那不小心就是慧能才跑進來了,他成就了,學佛成佛是他。他自己跟他師父講說“我來作佛”,是沒有錯,他已經找到這裏。所以他基本上慧能去找弘仁大師的時候,他在這裏,他在叁果位,所以去找師父他就是從這裏要朝這裏來,師父一找“砰砰砰”打叁拳,就“嘣”就把他推過來了,臨門一腳過來,只有他。
現在各位呢,師父要踢幾腳你才會過來?這就要看各位了。沒有人欺負我們,是我們自己像個大石頭,師父已經踢到腳爛了,你還是如如不動,你說你厲害不厲害?你就把佛法的標准答案都拿出來用,師父踢我,我就是如如不動,沒有辦法,所以生生世世我們都在這裏生死輪回,今天我們就跟各位講到這裏。
《耳根圓通章 第二十七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