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耳根圓通章 第二十四集▪P3

  ..續本文上一頁做好沒用。所以少裝潇灑,“我很潇灑。”那不是潇灑,那叫墮落,你先把自己的弄好。我跟各位講,很多人,人家用個好東西就“哼!哼!”“我都不重視那個。”那不是不重視,因爲他沒水平你知道嗎?好壞分不清楚,臺灣話講的,鴨扁嘴吃粗糠、吃白米分不真,那個東西他分不出來,好壞分不出來的,他不是真潇灑。真潇灑的人他很清楚,這個好、那個不好,我好的可以給你,因爲我不介意,那你現在呢,你是根本分不清楚嘛!好壞是粗糙還是精細你都分不清楚,那你當然你沒辦法分別,所以這個叫做下叁流,裝大方,不一樣。

  所以你一定要進到善惡念這邊,那個變異念一定完全要除掉,你只要裝潇灑的、裝大方的,通通都是變異念。你要弄清楚,現在這個世間面具太多了,他很容易用這樣來混淆,這個混淆會使你永世不得翻身。因爲你的模式是錯誤的,你都是變異念的模式在那邊轉,你不是生滅念的模式,所以你進不了,你無法提升自己,現在關鍵是在這裏呀!

  不是我們不能原諒你,我們沒有辦法說原諒你。因爲你造的業,誰來原諒你?你受報誰來原諒你?跟誰原諒你沒有關系,我們只是告訴你說,你一定要遠離變異念。問題是你的雜訊、你的人生觀,使你活在變異念裏,又自命清高,這個就很糟糕,你知道嗎?自己明明就很低級,然後又要裝成說你很了不起。低級跟了不起沒關系,你不要扯在一起,這你一定要弄清楚。

  變異念,要修行先把這個地方調整,而且在放下變異念的同時,能夠把你不健康的人格給矯正過來,可以矯正你不健康的人格,那人格性不健全的你可以矯正過來。你假如變異念不放下,你一定有很嚴重的人格性問題,一定有。因爲無法放下變異念的人,他的第一個缺點就是不知反省,沒有辦法反省自己、檢討自己,他不知忏悔,即使有忏悔也是演戲,演給你看,“好啦好啦!我錯了,算我錯了可以嗎”?那個叫什麼忏悔你說嘛!“好啦!我去拜忏啦。”那其實拜給你看一面罵一面焦,這有用嗎?

  所以我們會經常反省跟檢討自己說這樣對嗎,我應該怎麼做才對?其實這個時候你真的真心在忏悔的人,已經到了要進入入流的地方了,你知道嗎?已經到這裏了。因爲你經常在反省檢討,除了與人相處之間的應對進退關系以外,包括你的念頭你都在想“我這樣想對嗎?我這樣想是屬于什麼?”

  所以我們常跟各位講,其實人生不是只有一條路,人生有好多路可以走,而且你可以走得很美、很燦爛,修行就是讓我們發現這個問題。因爲會反省、會檢討的人,因爲你一檢討會發現其實不是只有這樣,這樣也可以、那樣也可以、那樣也可以,那哪一個是最好的,那你就有很多種選擇。不懂得反省檢討的人,你看它會在那一個地方一直硬拗,硬要說清楚講明白,那就完了,那你只有一條路,而且那條路你已經弄錯了,還硬是要找理由,那就完了,這個是關鍵處啊!

  所以一直在變異念裏頭的人是不知反省、不知檢討、不知忏悔的人,那麼到了善惡念裏面,你會發現這裏的人很懂得感恩,很懂得跟人家分享,很懂得忏悔,在善惡念裏面。所以在善惡念裏面可以累積很多的資糧道跟福德,而且在善惡念裏頭不但資糧道、不但福德,結廣大的因緣,你知道嗎?他因緣很好、福報很大、資糧道很充分,你慢慢地去留意。

  所以光是這個部分,都屬于有爲法的部分,你都沒有辦法厘清,你怎麼進入生滅念裏呢?這個部分先弄好,我們要跟各位講,這個部分你一定要先弄好,你的人格性才會達到六十分以上。當你在生滅念裏頭,你的人格性的成績會一直往上提升,只是快慢而已。人格性不健全,你的基本資糧道就不夠,基本資糧道不足的人沒辦法修行,你一修就出問題,所以我們這裏一再跟各位講,你要從這裏開始。

  那麼我們來看看這個異、滅這邊的下面兩段文,我要跟各位來做一個說明。(看整個的)這四個區塊裏頭,後面那兩段。前面這個“住”的下面這兩個圈圈我們暫時不講,現在我們看“異”的下面這一段。“異中有多個概念選擇,故名異。”因爲有很多概念選擇,那你可以選來選去嘛,所以有異,“一概念有百萬識,確定了一概念其他的多個概念就消失了。”就好像一個人有好多女朋友,你結婚只能選一個,選一個其他都不見了,你最好都不要選。那你總要選一個,哪一個都可以選,所以它叫異。你要選一個,其他就全部要放下,對不對?

  那麼愛,就是因爲你確定了一個就愛哪一個,“愛爲確定之概念,而此爲由愛到取之前念,通常之選擇是二擇一,痛苦就由這裏來,此二擇一即是苦空無常的根源。”爲什麼二擇一是苦空無常的根源?因爲你選一個要放一個,選一個放一個,這個機會成本很大,百分之百,選對了算你福報,選錯了算你苦報,就是這樣啊,其實這裏面是法法平等,爲什麼會是苦報、爲什麼是福報?因爲適合你、不適合你而已。所以適合你是你的福報,不適合你是你的苦報,你選上一個不適合的。不是他不好,是不適合你。

  像榴蓮一樣,我要是選到榴蓮一定是苦報,其實你不選榴蓮就好,你選山竹吃嘛,你爲什麼要選榴蓮呢,結果兩個眼睛一直瞪著它,然後又希望把它放遠一點,因爲靠近來味道你就受不了,就是這樣子。但是榴蓮別人很喜歡啊!別人選榴蓮就是幸福,你來選榴蓮那你就是苦報嘛,就是很簡單,不是對方不好,是你的問題。所以二擇一是苦空無常的根源,因爲這是機會成本的問題啊。

  “對概念的確定,即是愛的現象。”這一愛就是要取啊!“所以此選擇是取的前念。”我要從這裏跟各位談,所以下面十二因緣我跟你對著畫,這裏面都好多個理論,因爲我們在講修行不是講理論,所以我就不詳細地跟各位談了。

  那滅這邊呢,你看“此一所選之識,即爲意識形態。”當你一選擇以後又加了一層,本來是概念,現在就變成意識形態了,這個時候就是取,取下面就有了,有了以後就生了,生了最後就老死嘛,所以這就是取的後念,這個意識形態是取的後念,取了以後意識形態就形成了。所以這裏世間人所講的因果都在這個區域裏面,這是民間信仰的佛教也在這裏。這個不是很高檔的,這裏面都帶有一些所謂恐嚇的味道在裏面,這我們不管。

  我們是希望你盡量遠離這邊,變異念,因爲這裏面都是很複雜的綜合法塵在起作用,我們盡量往前靠、再往前靠。雖然是講善惡念是人生的修養,但是它是你修行的前方便,你必須有這個前方便,假如沒有的話還不行。

  所以大乘佛教的國度裏,中國佛教裏頭,他有一個最大的特色忏悔,一再地要你忏悔,就是一再地要你去反省檢討把變異念給放下、給放下,你把變異念放下,最起碼你修人天福報,你把這個模式養成以後,天上人間來來往往你遲早會進入生滅念開始修行。但是你假如都在變異念裏頭,那就是古代的話所講的一闡提人,你就是一闡提人,因爲你都在這裏面,因爲一闡提人的意思就是你一直在那個錯誤的循環裏頭,那你永遠不信,你要信什麼?因爲你要信的是你那生生滅滅的變異念。

  愛拼才會贏,你還相信什麼?愛拼才會贏,我看拼一拼都輸掉了,誰說拼了一定贏?拼的輸的多了,一個成功有九十九個失敗,誰說愛拼才會贏,輸光光的都有啊,所以這就是變異念的人生觀。到了善惡念的人生觀就不一樣,他願意多一點付出,他盡忠職守是應該的,看到有人需要幫忙,他樂意慷慨解囊,這就是善惡念了,所以善惡念的人生是很豐富的。變異念的人生是很刻薄的,你去注意看看。競爭的人,他沒有什麼溫情,他很冷漠又很現實,你去留意看看這個狀況。

  所以要轉入到善惡念來,把善惡念那個正確的修養的人生的模式要養成,養成以後我們才有可能說破它,那出離是從這裏開始的。你那一個模式沒有養成,你沒有辦法破,你要破什麼,你沒東西破。所以在善惡念裏頭的人生他是善的、好的,好的呢你還要再産生出離心,這從這裏來,那你在變異念裏頭根本你就在危急恐慌之中,你那個出離心哪算呢?

  所以要留意,出離心是從善惡念這邊産生的,不是在變異念那邊産生的,因爲變異念那是恐懼、逃避,在善惡念這邊是真實的發起出離心,因爲你看到這個世間是虛幻的,是不真實的,所以我要放下它,這個叫出離心。然後我要追求真實的,這個叫發菩提心。從這個地方開始你就要往修行的地方走了,那一段時間以後你就會進入生滅念,這裏面的範圍還很廣,我們把這個部分講清楚。

  明天我們就從“異”到“住”這邊來談,講整個過程是講生住異滅,而我們真正講修行是從滅、異這邊講過來。今天我們就先跟各位談到這個地方,明天我們再談這個善惡念跟住之間,這跟生滅念之間要如何轉換的整個過程,我們明天再跟各位說明。

  

  

《耳根圓通章 第二十四集》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