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耳根圓通章 第十集▪P3

  ..續本文上一頁啊,就把無明除掉,就變入薩婆若海,到第一念去啦,就已經到那裏,那你不要一直在那邊輪轉啦。在住裏頭輪轉的時候,可以確定你下輩子到哪裏去,知道嗎?所以不要轉啦,我們就是下輩子不要到哪裏去啦,你還轉幹嘛?但你到這個地方,因爲沒有訓練,因爲以前我們大家,尤其中南部的同修都是首師父去帶,你們這些帶一帶,都不知道把人家帶到那裏去啦。我就跟你講,有問題一定做記錄,我才能看得到。他老兄啊,他自己都能答,答到自己都丟掉了。這個就是你不照標准來,不照標准不行,這個關鍵一定要弄好。

  你在修行中己經到了住這個地方的修行者,你一定要依止善知識。這個時候是你善根要成就的時候,他不只是善根發相,他相己經發了,發到都快爛了,你還不知道收割。善根要成熟的時候,這時候要趕快進來,要不然,你生生世世在那邊繞,都福報很大。在這邊怎麼繞福報都大,不會有業苦,你放心,但是,你要出叁界爲什麼不出啊,結果是修到外道禅去啦。這個地方可出叁界,出叁界在這裏出的,所以這一點一定要掌握得好。

  那麼這裏面各位在進行,我們有一個管道沒有建立,這個我只能跟各位說很抱歉的地方。我們這道場也不夠健全,每天要忙著柴米油鹽,然後也沒有人指導怎麼樣,結果網撒得太大,弘法的網撒得太大,現在一直要抽回來,不是抽不回來,因爲己經被拖走了,所以這個時候是比較麻煩啦。我時間比較少來和各位做互動,那我們希望這個地方建立一個互動網。

  這次王師姐她要求加入我們修行的行列,那我們所謂的登堂入室弟子,我們這個地方研究了一下,十二月八日所謂的“上座弟子”一個認證典禮。我們有幾位同修有這個能耐,那你必須有所表達,你不要在那邊“我站遠遠讓你看就好了,讓你看,我就知道”,我們還是要確認。這個時間可能要比較長,不是每個人都有,你不要急著報名,這個門坎很高,要皈依的話很簡單,報名就可以啦,但是上座弟子大概沒那麼簡單。前面這陣子,這個月我還常在家裏,大概不出去,你大概要兩叁次,我們要好好的面談。因爲到這個時候是一個很重要的時刻,你要依止善知識,到這個時候他就要發揮他的作用。這個成熟了沒,你看得到嗎?成熟了要收割,那假如不成熟呢,那你要怎麼辦?所以這種功夫大家自己要用,別人沒辦法取代。

  這個“入流亡所”四個字啊,你絕對不要輕易看過,這個就是所謂的第一步。你怎樣進入到這個地方,你怎麼進到這個地方,要把塵境跟心境弄清楚。因爲入流是能入,亡所,所是所入,那我們在初步功夫的人是用心。這用心我們也跟各位講過了,這個心是注意力,這個注意力是生命的注意力,你不要用到大腦的注意力去。

  這個時候你再慢慢地去鍛煉,塵境一來,那你怎麼入流,就是在那個結構裏,五蘊的輪轉那個結構裏,你去注意看:從色到受能止住的,我們叫上根器;那麼受以後,想到行、想到阿賴耶識之間能止住的,這是中根器;你套進去以後繞了一圈還沒發現,叫下根器。那中根器在進阿賴耶識之前就止住了,開始退回去,這個叫入流;那麼下根器會在這邊跌跌撞撞,他碰到很多次失敗,他在這個失敗當中慢慢去摸索,由下根器進到上根器。那我們通常會有一些失敗的機會,而且相當的多,那麼無數恒河沙劫講的就是這種失敗。

  我要把它倒回去,停在色那個地方,那你有困難,這個挫折一定會有,而你要看得很清楚,然後你才能夠止住,在那個地方止住,完全止住妄想。那個時候既然止住妄想就沒有所啊,對不對?妄想都止住,所在哪裏?所以我們在修行常跟各位講,有什麼境界隨它去,不要理它,你能夠不要理它,你才有可能亡所,你假如還要理它,所都在嘛,怎麼亡所呢?所以這個是關鍵處,一再地跟各位提到這一點。

  那個修行要領其實它沒什麼,就這樣子,講可以很簡單,你做那就不簡單啦。你這麼一坐香下來,你掌握幾次?失敗不要緊,掌握了幾次?塵境來你掌握到幾次?你能掌握到,失敗不要緊啊,現在問題是“哈,什麼叫掌握?”那就完了,你根本沒進入狀況嘛。我有要去掌握,而掌握失敗,那表示你進入狀況嘛,對不對?這個不是投資生意啊,不是買股票,一定要成功啊,沒有啦,你能夠去捕捉到就對啦。

  就像誦經一樣,我跟講說,你一卷經誦下來,要從頭到尾打妄想是很正常的,那你能不能在這當中,捕捉幾次把心回到經文上面來,有沒有?那個能夠捕捉回來就是功夫嘛。因爲你誦的都是叁句經嘛,如是我聞,一片妄想,信受奉行,就叁句而己嘛,那叁句有什麼功德?你假如這當中幾次捕捉回來,泡在經文裏頭,那一次有一次功德嘛,對不對?你那一句捕捉回來的那一段,長有長功德,短就短功德,總有功德嘛,總比你叁句帶過去要好啊。同樣的你在打坐當中,有沒有捕捉到塵境?

  當然捕捉到塵境,是非常爛的一個技術,可能你也有技術嘛,對不對?人家叫你切菜,菜刀都不會拿還切菜;我拿菜刀,雖然不會切,但至少我會拿菜刀嘛。同樣的,捕捉塵界的能力有沒有,這個沒有,你根本沒有能力進入狀況,不要以爲入流亡所很快呀,你連這基本的都沒有,哪有可能?每次請客都是隔壁餐廳訂菜,然後說“做得不錯,做得不錯”,還以爲是你做的,你花錢買的。這不一樣,來到這裏都講真功夫,沒假的啦。那已經到了塵境來了,你能不能捕捉住?什麼色受想行識轉幾百轉不管它啦,你能夠抓住尾巴被它拖著走都不要緊。這個功夫是第一個,先進來。

  你能夠抓住塵境,一坐香下來,我跟各位講,你能夠抓到五次,抓到五次,那你就等于在釋迦牟尼佛這邊報名成功;再勉強一點,最少要抓到叁次。釋迦牟尼佛應該標准五次,我想叁次就給你通過啦,你繼續進步嘛。抓塵境很要緊,你連塵境都抓不住,你怎麼入流嘛,對不對?那你訓練,你看從這個地方訓練,你抓到叁次,你反正你來打七了,不然你幹嗎,坐下去就睡覺啊。你就一坐香一坐香叁次五次叁次五次,這樣一直訓練,讓自己去增加,我告訴你喔,一年後你要捕捉塵境一定沒問題。

  叁次五次,不是一直叁次五次啦,下個月就要五次八次啦,再下個月就要八次十次啦,然後呢,半年後,每次塵境都要捕捉得住,雖然每次都失敗,不要緊,你都要抓得住。這個叫做恒河沙劫,因爲你都還在失敗中嘛,到哪次“我捕捉得住,我抓得緊緊的”,你會發現你的蒲團都濕了,因爲你會滿頭大汗。那是必然的,真修行就是這樣,所以那時候你放心,會燃燒脂肪,減肥就很快,你真的用功,真的成就。真用功,你這個地方、這個行法一定要有,捕捉塵境,你現在也不要管它到底是在哪裏,不管,你現在沒有辦法判斷,當你塵境真的很輕松能夠捕捉得住,塵境來就像心湖裏這樣蕩漾的時候,那個時候才有可能說,色受想行識是怎麼轉的。

  那你假如還沒有到這個地方來,我告訴你,大概兩年到叁年的時間,一定要下這個功夫。你能夠捕捉到塵境,要到這個心湖這樣的狀況,那我告訴你,你很快啦,那個地方叫做臨門一腳,得分,你就得了。你假如不到這裏來,那是什麼東西都沒用,你不要一直問啦,亂問,你在問的都變異念,問到善惡念就不錯了,這生滅念你根本沒辦法入啊,要的是生滅念這個部分。

  我們這幾個同修要參與這個部分,功夫用得那麼深,那諱莫如深,一句話都不開口不行。來到這個狀況,到了住的階段裏,我告訴你,最好是常住道場,看住心隨時可以發問。你要住到臺中、住到高雄,問了老半天“師父什麼時候在呀,我今天有空”,說師父在呀,在美國啊,你怎麼問?你有問題就在這裏想到,我們隨時可以談,因爲有些是情境的問題。情境啊,像那個觀世音菩薩起立頂禮拜佛以後,而白佛言一樣,那個情境啊,那不是用講的,你自己也不會講那個東西啊,那種情況我們在這裏來看,這個就是我們要用功的。

  你現在不用急,第二念是什麼、生滅念是什麼?現在都還沒有,所以呢,要捕捉那個塵境,你一坐下來,塵境來抓得住嗎?現在不是叫你不要理它,你要先抓住,然後才能夠不要理它,你現在不是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對不對?你現在是入流就碰壁,不是入流亡所。這塵境一來你就霧剎剎,團團轉,所以你要先捕捉塵境。

  這個捕捉塵境的能力,就像我們教各位你要培養我執一樣,你沒有我執,如何破我執?你不要一直講“我這個人沒有我執”,那無效啦,去死好了。那一定要有我執,沒有我執,先培養我執。你要很清楚的看到,噢,原來我是這個執著,譬如貪心,瞋心,你從這裏看。你不要一直講你沒有我執,那叫做掩飾,你自己在掩飾,隱瞞自己,不要,修行沒有辦法隱瞞,你必須透徹的面對自己,我就是愛面子、我就是倔強、我就是不服輸,你那都是執著啊,要看清楚啊,看清楚這一點,你要不要留著再講嘛。你說我這個臭脾氣還不錯咧,不錯你就留著嘛;你說不行,這個我要改,那要改,那個就我執嘛,你把那執給改掉嘛;你覺得我這種堅持很好,誰說我不好,那你就把它發展成你的性德嘛。

  這個就你要看到我執,然後要破不破隨你啊,要破就破,不破你就保留做性德嘛。你有了我執才能破我執,同樣的,你能捕捉到塵境以後,你才能夠隨緣,不要理它嘛,你塵境都捕捉不住,什麼叫不要理它,都妄想嘛,那都在善惡念那邊,你知道嗎?都在善惡念那邊。我們要講的是生滅念,所以在生滅念這邊你一定要徹底的捕捉住,徹底的捕捉住,這個很要緊,我們跟你交代很清楚。你來到這裏是真的是進寶山啊,你不要回去後說閻羅王又召見啦,你不要說我在禅堂坐過,來到這裏坐還被閻羅王點名,那你自己負責,我會教他說打叁十大板不夠,再加叁十大板。

  這個地方只有嚴格的要求自己,不能疏通人情,不能自我解釋,那個不行,一定要嚴格的,自己對自己嚴格,要比對別人要求的加好幾倍。我既然通過了是沒有錯是這樣,那我還要再試再試再試,因爲你提出來講的時候,別人一定講“啊,對,這樣對”。你不知道我到底試過幾次,我是試過是對的才講出來啊,那別人就可能一句話說,對。你跟師父講,師父也說對。這樣對,但是你要知道,這當中你下過很多的苦功夫,這苦功夫不是虛應故事,是真實的,踏破鐵鞋,是真功夫,你自己要好好鍛煉啊。

  我在淨業寺打七,他們弄了一個地方,名字取得不錯,叫鶴歇處,白鶴休息的地方,剛好我住在那裏。進去裏面啊,擺了一雙鞋子,雨鞋啊,用鐵做的,我說這幹嘛,鐵鞋啊,我要幹嘛,爬山啊,爬山穿鐵鞋啊,對啊,這樣腳力才夠啊。我買鞋子都說,有較輕的沒?它真的是鐵鞋啊,住山煉真功夫。看小說,武俠電影,我們都說那演戲的,這是真的鐵鞋啊,雨鞋就這麼高啊,就擺在那裏啊。他老兄平常練武用的,就穿那個鞋子跑著爬山,所以鞋子一脫下來,難怪人家會跑到樹上去,不是跑到山上,是跑到樹上去。這是真功夫啊,修行你也是真功夫啊,你有嗎?

  所以第一個要你們進到住的階段裏,現在要修行、要禅坐,就要到住的階段裏來,不要在善惡念、變異念那邊。第二個在住的階段裏,一定要抓住塵境。你抓不住別談啦,還有什麼入流亡所,根本跟你無緣嘛。你的入流亡所是變異念的入流亡所,跟這個沒有關系啊,東西吃完了就沒啦,我忘所了,對不?那當然很好吃啊,我入流以後就忘所了嘛,對不對?擔擔面吃完了,亡所了,那是變異念。我們講到這地方是真實的生滅念,修行一定從這個地方來,先把塵境抓住,那你才有可能入流亡所。這四個字不是念過去就好啊,要講這四個字,前面東西多啦,你不好好去訓練恒河沙劫,你知道嗎?一再一再的失敗,不知多少的失敗,無量的失敗。然後我跟你講,假如這個你都沒體會的話,最少最少要叁年的功夫;假如有體會的話,半年到一年是很快,就可以完成;假如沒有的話根本不行,根本不行,你一定要這樣下功夫。好吧,這是我們對大家的一個勉勵。

  

  

《耳根圓通章 第十集》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