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習氣,性德,解脫門 華嚴經世主妙嚴品卷叁講記 - 二 鸠盤荼王衆——其實,遇到障礙才是好事

  

二 鸠盤荼王衆——其實,遇到障礙才是好事

  

  

複次,增長鸠盤荼王,得滅一切冤害力解脫門;龍主鸠盤荼王,得修習無邊行門海解脫門;莊嚴幢鸠盤荼王,得知一切衆生心所樂解脫門;饒益行鸠盤荼王,得普成就清淨大光明所作業解脫門;可怖畏鸠盤荼王,得開示一切衆生安隱無畏道解脫門;妙莊嚴鸠盤荼王,得消竭一切衆生愛欲海解脫門;高峰慧鸠盤荼王,得普現諸趣光明雲解脫門;勇健臂鸠盤荼王,得普放光明滅如山重障解脫門;無邊凈華眼鸠盤荼王,得開示不退轉大悲藏解脫門;廣大面鸠盤荼王,得普現諸趣流轉身解脫門。

  

  

「增長鸠盤荼王,得滅一切冤害力解脫門。」增長鸠盤荼王的解脫門是「得滅一切冤害力」。這裏的「一切」指的是總體,不是部分。所以若要滅除冤害力的話,一定是全部消滅才能總體成就。

  

  

常常有人謙虛地表示自己沒有福報,或業障深重,而這種種謙虛如果把它當成既定的觀念,就已經造成心靈上的傷害而無法成就。也有人覺得在紅塵中難以成就,一定要跑到無人的山上修行;其實縱然你跑到玉山山頂,也仍然在煩惱海中,因爲你把紅塵中的煩惱都帶到山上了。

  

  

一個求道者尚未破無明前,是可以分分成就的,但此成就都在五十九分以下。當他十信滿心、破一分無明之後,就算成道了。而一個成道者一定有其修行的下手處,像這句「滅一切冤害力」也是一個很好的修行法門。從這個法門下手修行,只要這部分有成就,這解脫門就算全部成就了。

  

  

「龍主鸠盤荼王,得修習無邊行門海解脫門。」「修習無邊行門海」,是龍主鸠盤荼王的解脫門。其實無論從任何法門中下手修行都可以,關鍵在于你一定要掌握住修行的根本源頭。只要能掌握住法門的總源頭,隨時隨地都能運用自如(例如掌握住「化二元對立爲統一圓融」的總原則)。

  

  

我們應如何修習「滅一切冤害力」的解脫法門呢?各位有沒有體認到,我們之所以被「冤害力」所困擾,就是因爲我們一直有對立的心態;倘若我們將對立的心態予以破除,轉化成爲圓融統一的健全心態,那麼「一切冤害力」就會完全消失了。

  

  

這「修習無邊行門海」的法門也是一樣,只要能掌握住根本源頭,任何一個行門都這樣地對照了解深入,很快就能完全貫通無邊行門海。

  

  

「莊嚴幢鸠盤荼王,得知一切衆生心所樂解脫門。」「知一切衆生心所樂」,是莊嚴幢鸠盤荼王的解脫門。一個人的心都令我們難以掌握了,更何況要去了解一切衆生的心呢?那麼我們應如何才能了知一切衆生心?

  

一切衆生心有其共同的特性,就是分裂與對立。所以只要掌握這點,再從事相上面了解個別衆生在何處産生分裂與對立,我們就能「得知一切衆生心」了!譬如同樣一朵花,有人覺得它很美,有人覺得它不美。當你詢問:「爲什麼覺得很美呢?」對方回答:「因爲它長得很圓滿。」我們馬上可以得知,此人是從圓滿的觀點來評斷。另外有人覺得花不美的原因是:「聽說白花比較香,有顔色的花不香。」此時我們便可了解到,此人對于花色及香氣産生了對立性與分別性。當我們自衆生的分別性與對立性上面契入,馬上就能破解衆生的根基。假若沒有掌握住這個要領,我們就無法了解衆生在何處産生對立,同時也會被眼前的境界搞得團團轉。

  

  

「饒益行鸠盤荼王,得普成就清淨大光明所作業解脫門。」「普成就清淨大光明所作業」,是饒益行鸠盤荼王的解脫門。這裏的「普」字,有窮盡一切之義。想要窮盡一切法門必須有要領,就是要能掌握住法門的根本源頭。例如,爲何我們很難體認法執的存在?因爲我們對法執的認知不夠深入。若我們的感受性很敏銳,馬上就能契入,然後就感覺自己已進入生命的洪流中,跟著生命的洪流漂流了!

  

  

在生命的洪流中,不必作意翻滾求自我表現。只要我們能順著生命的洪流走,就可以將自己這一瓢水變成無限;但是若我們違反了生命洪流,千災百難就一定隨之而來。

  

若有人向我們訴苦,應不厭煩地注意傾聽,他是否違背了生命洪流?違反了真理正法?通常一個人會訴苦是因爲他的內心充滿了非常尖銳明顯的對立,否則他不會找人訴苦。一個修行人對這點看得很清楚,所以修行人很容易協助衆生擺脫痛苦的煎熬。

  

  

「可怖畏鸠盤荼王,得開示一切衆生安隱無畏道解脫門。」這位鸠盤荼王的名字是「可怖畏」,但是他的解脫門卻是「開示一切衆生安隱無畏道」。「可怖畏」與「無畏道」之間的關系在哪兒呢?擁有邪知邪見就會令人覺得「可怖畏」,擁有正知正見才能步上「無畏道」。所以,此法門是向衆生開示正知正見,令衆生安隱無畏;當衆生都步上無畏道,魔就會覺得怖畏了。因此,從文字表面上看起來,「可怖畏」與「無畏道」好像是對立的,其實還是一體。

  

  

「妙莊嚴鸠盤荼王,得消竭一切衆生愛欲海解脫門。」要消竭自己的愛欲海都不容易了,更何況是一切衆生的愛欲海?但是,只要我們有修行,並且能抓住根本法門作爲下手處的話,消竭愛欲海並非一件困難的事。

  

  

「高峰慧鸠盤荼王,得普現諸趣光明雲解脫門。」「普現」的「普」字有窮盡之義,「諸趣」是指六道衆生。「光明」之後再加上「雲」字,表示擁有智慧但不執著。雲是沒有目標地隨緣變化,是那樣地悠閑自在。假如我們人能像雲一樣任意遨遊,而一點都不沾滯的話,一切痛苦就不會産生了。人類就是有太多的目的性,所以才有那麼多的紛爭和痛苦。「光明雲」沒有目的性,所以才能普照六道衆生而無遺漏。

  

  

「勇健臂鸠盤荼王,得普放光明,滅如山重障解脫門。」只要我們擁有智慧,哪怕你有像山那麼重的業障都能消除殆盡。這是勇健臂鸠盤荼王的解脫門。

  

  

「無邊凈華眼鸠盤荼王,得開示不退轉大悲藏解脫門。」「大悲藏」是指平等無礙而能窮盡的廣大慈悲。想爲衆生開示法門,必須能夠相應于衆生的根器,否則不能說是大悲。譬如有些衆生需要慈悲,你就給予慈悲;有些衆生需要你當頭棒喝才能醒悟過來,那麼你就要顯現忿怒金剛相了,這仍然算是慈悲。假如這個衆生需要慈悲的關懷,你卻對他棒喝,那就是傷害衆生了。因此,開示法門,必須先觀察衆生的根器。

  

  

「廣大面鸠盤荼王,得普現諸趣流轉身解脫門。」「諸趣」指六道衆生,「流轉」就是順生死流。因爲六道衆生都有相續不斷的相對立性意識形態,所以才流轉不停,故相對立的意識形態正是令此身流轉的根本,所以,在六道中不停流轉所産生出來的相,就是「流轉身」。假若你沒有相對立的意識形態,表示已斷除流轉的因素,那你就出叁界了。

  

所以修學佛法想要有所成就,並讓今生此身得到解脫,有兩個方法:一是先破除對立的意識形態,沒有了意識形態,相續心自然就停住了;二是先斷相續心,對立的意識形態便不再起作用了。破除意識形態的方法,是消滅根本生死流的活水源頭;而斷相續心的修法,則有點類似築水壩,把生死流的水擋住,使水不繼續往下流,那麼相續心就斷了!空宗多半自斷相續心下手,而性宗則比較偏向破除對立的意識形態,這是兩種不同的修法。而性宗建立在空宗的基礎上,換句話說,直接斷生死的源頭並不容易,如果先將相續心斷除,等證得空性之後,源頭自然會起無邊的妙用。

  

  

爾時,增長鸠盤荼王承佛威力普觀一切鸠盤荼衆,而說頌言:

  

成就忍力世導師 爲物修行無量劫

  

永離世間憍慢惑 是故其身最嚴凈

  

「成就忍力世導師」的「世導師」是指佛。想要滅一切冤害力,需要以忍辱作爲方便。但是從這個法門下手所成就的不一定是忍辱波羅蜜。

  

  

「爲物修行無量劫」的「物」,包括一切有情與無情衆生。

  

  

「永離世間憍慢惑」,意指佛修行無量劫,爲的就是令這些衆生離開世間的傲慢與我慢。

  

  

「是故其身最嚴凈」,佛累劫修行…

《習氣,性德,解脫門 華嚴經世主妙嚴品卷叁講記 - 二 鸠盤荼王衆——其實,遇到障礙才是好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