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德。康德是德國的朱熹,宋朝的朱熹是德國的康德,我敢肯定,康德一定是朱熹投胎轉世的。兩個人就像機器人一樣,走路的步伐一定一樣大,一定一樣大,腳張開就那麼寬,跟機器人不一樣嗎?像這種人世間有,但是缺少生命感。漢朝也有一個將軍叫衛青,他十幾歲而已,他上朝、退朝,拜皇帝以後就退下來,那走路的步伐都一樣,他走過的路,那個磚,叫漢磚,不像現在地磚那麼硬,他走過都凹下去了。他上朝才幾年而已,那走路的步伐那麼穩,他是十幾歲二十幾歲的大將,當然身體是魁梧雄壯,但是那個步伐,你能嗎?我告訴你,你不能。就算你長得像大象一樣,你也踩不下去,因爲你每一個步伐都不一。那種人有,但是很少,是非常特別的人,你在世間要是遇到這種人,我告訴你,你日子很不好過,因爲他是一定的標准在,我們是不一定,我們的生命是有一定的彈性,你要留意到,你這個一定的彈性是一個自然的。可是現在人就因爲有這個彈性,他自己把生命弄混濁了,弄混濁了,所以反過來變成那種生命的人,像衛青,像朱熹,像康德這種人,反而他們的生命好像特別有效率,關鍵就在這地方。這種人不能多,多的話,這世界就變機器人的世界了,我們要留意一下生命存在的現象。
我們跟各位談到這裏,這個娑婆世界就是有這種狀況。所以我們每一個人呐,人性是很複雜的,因爲這五濁,這五濁,劫濁、見濁,尤其知見混雜。不是正知見不正知見的問題而已,它是交織在一起,正確、不正確通通混雜在一起,而且有各種不同的正確的意見跟各種不同的不正確意見全部在一起,混雜起來,這世間不是黑而已,是濁了,各種顔色雜在一起,你根本看不清楚,就是這樣來的。所以這個世間的人你很難教化,他不像極樂世界這樣,淨土裏面的衆生很簡單,你到藥師佛的世界,他清一色,來到阿彌陀佛這邊也清一色。你不管到哪個佛,什麼阿閦佛,阿閦鞞佛,有沒有,前面念的那些佛,不同的佛有不同的性德,你既然跟他相應,你就一定到那裏,既然是單一就好教化。那我們這裏複雜,各位要留意了,你就是要摸索,摸索正確的。我們這裏難是難在哪裏,我這樣講,大家在這樣聽,你回去講出來每一個都不一樣,這個是麻煩了。師父只講一種話,我們這裏一百個人,兩百個人回去,大概兩百種答案出來,有沒有,這就劫濁、見濁、衆生濁、煩惱濁,回去就不一樣了,有沒有。
好,那麼這裏的可貴也可貴在這裏,你看大家都不一樣的人,你怎麼會來到這個地方,你看這一點就好,這就很難得。從我這邊講下來,大家聽回去以後都不一樣,這一點來講剛強難化,可是你要知道,既然都不同的人,爲什麼都會來這裏聽呢,這不是很殊勝嗎?你在極樂世界裏,大家都來聽那很正常,因爲大家同一概念,可是我們這裏是不同的概念,對不對,因爲五濁嘛,竟然我們這些人會聚在一起,所以在這個時候跟你講佛法,有時候你聽不清楚。我跟各位講,我們都是兄弟姐妹,你可能感受不到。你看看這邊,看看那邊,我親戚不過這兩叁個而已,怎麼每一個都是?我告訴你,生生世世在一起,我們都是好兄弟,你可能就不知道。這輩子當然不是,可是你要知道我們有很深的緣,這個緣已經讓我們突破了五濁的藩蓠,你有沒有感覺,我們都已經聚在一起了,而且是爲法而來的哦。所以我個人常有這樣的一種使命感,就是說大家既然都有這麼殊勝的好因緣聚在一起,我當然要把最好的供養給各位,是不是這樣?這個就不能隨便講講,大家像跑龍套來一樣,不是,我相信你在這裏聽你也感覺到,我每天都很認真講,對不對,不是嗎?不要那麼吝啬嘛,說我很認真講,你好像不太贊同的樣子。我的意思不是說別人不認真講,是我們一定要把這個東西,你一定要聽到佛法,佛法到底是什麼的這一點,一定要弄清楚,一定要弄清楚。所以我常跟各位講,你只要聽我講經,聽過一節課,不成佛都不可能,一定度你到成佛,你別跑,不管你到哪裏去,一定要追著你成佛,因爲在這個地方你既然來了,我們有這麼殊勝的因緣,我也很認真,播下這個種子,所以不可能讓你白費。你說我聽完以後我想我不成佛,不成佛是你講的,要你成佛是我的事,不然你怎麼給我聽了一節課。所以既然大家來了都很喜歡,那我們就高高興興成佛去,對不對。
你不用擔心,這個是跟各位談說雖然這個世間是五濁,是娑婆,但是我們還是有很偉大的一面,很殊勝的一面,雖然來,聽了大家都不一樣,我告訴各位,不只你能夠有長足的進步,我也有特殊長足的進步,因爲我要從各位當中來學習,因爲大家會這樣聽,那樣聽,我要怎麼講,你才不會聽錯,這變成我的功課,這關鍵就在這裏。所以這一點爲什麼要一再一再地講,一再一再地講,關鍵在這裏。這部經它最大的特色就在五濁惡世是到最後才提的,到最後才提,以後還有機會看別的經典。
我們再來跟各位談這個娑婆世界的衆生,他是怎麼剛強難化的狀況。這個地方現在這樣就很清楚看到了,這個世界的衆生是這麼複雜。那麼極樂世界爲什麼是那麼清淨跟純,單純,它很純,它不像這裏很濁。那麼它的純又代表著什麼?這個就是報身佛的世界。這個化身佛的世界就是濁,爲什麼,因爲它這四現象混雜在一起,生理現象、心理現象、生理現象擴大的物理現象、心理現象擴大的社會現象,這四種現象交織在一起,所以複雜。在淨土裏沒有,所以我們說佛陀的淨土就是僧團,僧團就是一心辦道,它的特色就是培養自性善根,所以你不要爲柴米油鹽醬醋茶去操心。
所以你想出家,想要認真辦道,想要好好的共組一個僧團,第一個前提就是餓死也不走,你要有這種守窮的本事,要有餓死的能耐。我就辦道,辦到死,死就死嘛,這個才叫行者本色嘛。肚子一餓,我去托缽好了,我去化緣好了,那都不是行者,就畫定你的圈子裏,在道場裏,就是這樣下去,這個是行者本色。但是今天僧團已經破了,缺少這樣的一種狀況,我們就很難去進行了。所以有了僧團的淨土,才有可能建設人間淨土,沒有僧團的淨土,我們不能建設人間的淨土。
大家現在很多人在建立佛教家庭,佛教家庭其實是架構在五戒十善上面,你有了五戒十善做一個依據,才有可能叫做佛化家庭,你五戒十善都沒有,怎麼做佛化家庭?而最主要的你要有一個道場,這個家庭要有一個道場是你所依靠的,有一個師父是你所依靠的,有一個法門是你所修的,要有這樣的一種狀況。這個都是大家要共同努力的,因爲中國文化這一兩百年來的殘破,使得我們整個民族的自信心跟自尊心全毀了,原來有良好的社會製度也都不見了,現在我們需要再重建,原因就在這個地方。
好,我們再看,他講這十方諸佛稱贊釋迦牟尼佛,能夠在娑婆五濁惡世,“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爲諸衆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這個“難信之法”指的是什麼?你就要回到佛陀在菩提樹下成道,那個時候,佛陀成道以後不動,他想到他這個正法是世間難信之法,沒有人能信,所以他要入滅。因爲要入滅,這個時候,忉利天的天主釋提桓因看到了,佛已經成道了,爲什麼不起于坐,這有問題了,他一看再看,不對,世尊要入滅了,他趕快上色界天找大梵天王,說快快快快,老大哥,世尊成道,可是他不起于坐,就要入滅了,我們趕快去請佛住世,這兩個天王才下來,到菩提樹下,請佛住世。他說世尊,你久經塵劫勞苦修行,如今成佛是爲了度娑婆剛強難化衆生,請你住世轉*輪。佛陀不講話,如是叁請,叁請就完畢了,叁請以後佛就要住世了,佛也沒有辦法反駁,既然有人請法,他就要住世,所以佛就默然許之,有沒有。所以我們每年的元月九號,玉皇大帝生日都要齋天,有沒有,有沒有齋天?報恩呐,報恩的日子,要不然我們聽不到佛法,所以他能夠在這個地方轉大*輪,是這兩位天王的功勞。
好,這個時候,這個難信之法到底是什麼?現在就來了,我們有很多很頑固的人,難信之法就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是難信,這怎麼信。不是,是在這個世間,人在摸索,要獲得生命的價值,人生存在世間的意義是什麼,大家在摸索的範圍很廣,而佛陀講這最直截了當的:苦集滅道、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最直截了當的這一法,很少人能接受,這是難信之法。
我相信各位你也會遇到,多少人,下午我去弘福寺,到它山上那個叫法寶山上面,極樂寺的後面,法寶山,你看那沿途上去,就好幾個外道的道場在那裏。你想想看,站在這個時代裏,所有的宗教是平等的,但直接告訴你了生死、斷煩惱的,就只有佛教一法,對不對,那你就知道大家在找的東西那麼多,這個法你好信嗎?不是在佛教內裏頭去比,這八萬四千法門哪個法殊勝,哪個法不殊勝,不是。光是佛教這些八萬四千法門,這種正法你都難信,不要說正法中的一法,哪一法你都難信。你不要把佛法給窄化了,窄化到只有一個,那你就弄錯了。那麼最具體的代表就是這個,四聖谛、叁十七道品,最直截了當的法,在這個世間難信,但是這一法在淨土裏,那易信,很容易就接受了,因爲那裏單純,這裏不單純,你要留意到,是指這個東西。
佛會在這個世間把這個法展開,他不迷,他不去算命,也不看風水,有沒有,也沒有其它的特異功能,有沒有。佛大可以展現特異功能,他爲什麼不?他直接就是傳這人,人的法,人間成佛的法。他沒有講色界天的法,有沒有,也沒有講無色界天的法,他也沒有講外道法,能不能看到?難信,是難信在這裏。今天要講特異功能,誰都信。特異功能,師父不要坐在這裏,師父只要顯現一下,講經的時候你不要擡頭,我升高一點,這個離座墊兩米高,那你就看的很清楚,我告訴你,明天這裏就爆滿了。那個師父可以坐在半空中,我告訴你,你們出去一傳十,這五天下來,早就爆出去了。特異功能會迷人,但不能斷你的煩惱,只能增加你的欲望,增加你的妄想,知道嗎?那不是佛法,佛法要去除你的妄想,怎麼會增加你的妄想呢?所以很多人說,師父,你看那個人講什麼什麼,是真的嗎?我告訴你真的有可能,但絕不是佛法,絕不是正法,正法不增長貪念,不增長人的這種欲望,對不對,你去留意看看,所以這個才叫難信之法。
很簡單的舉個例子,今天師父在這裏講經給你聽,你能供養多少,對不對。但是今天要是來辦法會,我跟你講,不一樣了,你最少十倍以上,爲什麼?難信之法講給你聽不值錢,老夫子嘛,對不對。辦法會,反正你看不知道,你也看不懂,說通通超度了,通通超度了。我跟你講說你來聽經你的亡者也能超度,你就不相信,但是師父要是拿起木魚拿起大磬唱兩聲,你說,哦!有效。有好笑的笑。但問題就出在這裏,因爲人總是喜歡那個部分,而不是真的要在,你真的受益上面,這個部分是有些因難,是有些困難。所以難信之法是指這個,指這個部分。
好,“舍利弗,當知我于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爲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爲甚難。”這裏頭有兩個,一個是在這麼複雜的環境中,他能堅持這個真理,堅持這個正法,而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對不對,這個很難;而說此難信之法來教化衆生,是事甚難,這件事情更難。自己來摸索還容易,但教衆生就更難。
現在各位當然是好教,我來你就來了,這當然對我來講是好教,但是你就是雜訊很多。你爲什麼來呢?因爲你已經學佛有的幾十年了,但找不到答案,對不對。多少人講啊,每一個師父講我都好高興,回家亂七八糟,對不對,理不清,越搞越糊塗,越搞越混亂。你看吧,北傳說助念很有效,哇!怎麼樣怎麼樣,藏傳說生死書多有效,南傳什麼書也沒有,到底哪個對?你聽南傳也對,聽北傳也對,聽藏傳也對,都對,不然哪個對,對不對?再碰到一些師父,這個批評,那個批評,弄一弄,叁個都不對。叁個都不對你也煩,叁個都對你也煩,不然要怎麼辦?你就沒辦法了。你說你信,這叫雜訊,太複雜的雜訊,一直相互幹擾,那不就五濁惡世嗎?對不對。說你不信,可是你又很恭敬,說你信,其實肚子裏面是好像百千萬條毒蛇在肚子裏面一樣,繞來繞去,整理不出答案來,是爲甚難,在這裏。但是我們可以肯定,你是想修,你也很肯修,你也發願要跟著釋迦牟尼佛走,可是你一直下不了決定。
我就跟你講一師,一法,一道場,對不對,就一個道場,一個善知識,一個法,你下不了決定。這賣身契簽下去還得了,你就永遠獨守空閨。告訴你,你不要弄錯,你選擇這個法門,在這個道場,跟這個善知識,是占你全部的百分之五十一以上,五十以上,不能少于五十,其它無量無邊的法門,要占百分之二十五以上。你記得這個原則,當中的百分之二十五是個彈性調整,你不會被人家綁死,你也不會迷信。那麼到了適當時機,你該轉的時候你轉無所謂,因爲你知道,知道嗎?你自己所選擇的那個法門修學,占百分之五十以上,不能少于百分之五十,那才叫法門深入。但是其它所有佛陀的法門,通通應該涉獵,通通要有所了解。不要像世間這些流行的,一講念佛就是念佛,其它通通排斥,那不行。但是像各位這樣什麼通通接受,那變大鍋菜了,亂成一團了,那個叫做法門濁,五濁之外加一濁,六濁,那不行。你的這個法門,一定要確定好,念佛就是念佛,禅修就是禅修,密法就是密法,對不對。我跟你講,光是禅修裏面就有很多法了,密法裏面也一大堆,對不對,那你要選擇一個。其它無量無邊的通通隨緣參學,不排斥,也不必太積極,不必了,因爲你這個法門都修不好了,修那以多,對不對,你記得這樣的一個原則。
這是我們提供給各位作參考的,相信你不會有困難的。我想我們這裏指導你修行的,應該是很方便,你有什麼困難,遭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我們休息一下,你再提發問,OK。
《佛說阿彌陀經 馬來西亞槟城開示 第九集》全文閱讀結束。